第346頁
郢山這邊,冬天時到底還是太冷了,他擔心父皇吃不住。
父皇的身體還不如爺爺硬朗呢。前不久他抽空去看了趟爺爺奶奶,結果正好碰上爺爺不小心把奶奶的鸚鵡給餵死了,被奶奶追得滿院躲,還得他在中間勸架。
這種事,太上皇早已做不來。
不過,謝遲還沒進太上皇的帳子,就看出太上皇目下一定感覺不錯了。因為宮人在他的帳子外架了兩個大烤架,一個烤著一隻全羊,另一個烤的是一條腿,是牛腿還是什麼別的腿就看不出了。
謝遲笑笑,打了簾進去,張口就道:“父皇,您可少吃這些東西。”
太上皇正喝著盞杏仁茶暖身,聽見聲音便回過頭,不滿道:“你怎麼一進門就說我?”
“……我哪敢說您,是御醫不讓。”謝遲說著坐到了他身邊,太上皇招手示意宮女給他也上了盞杏仁茶,接著道:“那是元顯元晉剛給我送來的。我只嘗嘗,行不行?”
謝遲一哂:“行,我也沒說不讓您吃。”
太上皇又問:“聽說她們兩個的親事定下來了?”
謝遲點頭:“元顯的算定下了。元晉那邊,褚氏年紀還小,小蟬說可以再等等。”
“真不錯。這兩個孩子都不錯,希望成家後也能好好的。”太上皇欣慰的滿面,言罷頓了一會兒,將剩下的兩口杏仁茶飲盡了,“走,陪朕出去走走。”
謝遲就陪太上皇出了帳。太上皇今天果真是精神不錯,走得無聊了還騎了會兒馬。
他們沒讓宮人清道,沿途便時常會碰見朝臣或宗親。對方下馬見禮,太上皇倒懶得多做理會,只點點頭,就與謝遲繼續往前行去。
不過碰上謝逢的時候,他主動把謝逢叫上同行了。
謝逢心裡也早已沒了芥蒂,正好方才剛獵了兩隻兔子,就拎起來,道:“這兩隻兔子毛質好得很,回頭著人收拾乾淨,給太上皇做條圍脖。”
“……”謝遲嗤笑著把他的手拍了下去,“血次呼啦的,快拿開。”
“哦……”謝逢便趕忙把兔子交給宮人,為了緩解尷尬,又尋了個話題說,“陛下交給臣的事,臣查得差不多了。”
“這個遲些再說。”謝遲立刻道。他可不想讓太上皇知道自己被人寫進了話本里,怎麼想都有一種說不出的丟人。
太上皇半晌沒開口,只笑聽著他們說。直至謝逢告了退,他一嘆:“他變回來了。”
“是。”謝遲點頭,“凱旋之後,心氣兒就回來了。”
太上皇欣然而道:“政治清明,手足情分也還在,你這皇帝當得不錯。”
“盡力而為罷了。”謝遲坦然道,“其實登了基才知道當一國之君究竟有多少煩心事,到現在都仍怕出錯。”
“那我得告訴你,早晚都會出錯的。”太上皇嗤聲而笑,“有哪個皇帝能一輩子不犯錯?你到時候也別慌,別自責,好好把事情料理妥當就是了。”
謝遲頷首應是。太上皇又說:“別太好面子。當皇帝的太好面子容易忠奸不辨,也容易把小事鬧大。”
謝遲把這句話品了半天。
——自他登基之後,太上皇其實很少提點他,但是每次的話都能讓他品半天。
當了皇帝還能有位老皇帝憑經驗提點自己,實在是莫大的幸事。畢竟大多時候新皇登基,老皇帝就已不在了。
再回到帳中後,謝遲看了會兒兩本摺子,謝逢謝逐謝追就一道來了。謝遲與他們一道進中帳落了座,宮人們上了茶就都退了出去,但三人還是相互遞了半天的眼色,好像誰都不願意先開口。
謝遲緊張地看著他們:“怎麼了?那人難道真把我寫的……”
龍陽之好?生孩子?
“沒有,沒有。”謝追咳了一聲,“臣等……認真地看了,這類文章里確實尋不到陛下的痕跡。不過就是……”
他止了聲,謝遲鎖眉:“不過什麼?”
謝逐接話說:“不過我們順著查下去,查到了一家書坊,此人所有的書都是出自那裡。這家書坊由另一家書坊代為掌管,那掌柜的卻也說不清此人是誰,只說這人許多年前就在他的書坊出書,後來開了自己的書坊交給他管。”
謝遲點了點頭,問道:“再查下去,就不好查了?”
“那倒也不是。”謝逐眉頭微蹙,“只是按那掌柜的說法,這人背後勢力不小,臣等怕再查下去鬧得太大,不得不先來問問陛下的意思。”
謝遲沉吟起來,謝逢又補充說:“還有就是……臣在那書坊里見到幾部收稿,看字跡雖非同一個人,卻都是姑娘家寫的。那掌柜也承認,這間書坊自成立以來,就專為女人家出書,鮮少有男人的稿子。”
專為女人出書?這可奇了。
大齊現下雖然是太平盛世,讀書認字的女人不少,像衛秀菀一樣才華出眾的也大有人在。可論舞文弄墨,人們還是會覺得那是男人的天下,專為女人出書的書坊更是聞所未聞。
謝遲略作斟酌,又問:“除了……除了男人相愛和男人生子那類,還有什麼寫得很過分的書嗎?”
“有啊!”三人異口同聲,然後謝逢詳說道:“有這個……女人推翻原本的朝廷,建立女尊男卑的國家的;有在書里讓女人讀書、做官、經商,說什麼……男女平等的;還有對男人納妾口誅筆伐的。寫什麼的都有。”
……一群離經叛道的女人?
謝遲覺得有點頭疼,又莫名地覺得有趣,吁了口氣,吩咐說:“查下去,先不必管其他出書的人,只把後頭的那一位挖出來。但查得過程中暫且不必四處宣揚,等查出結果,朕看看再說。”
他打算親眼見見這個人,親口問問怎麼回事,再做定奪。
與此同時,幾個孩子身邊的宦官也都正在坊間摸索這事。
宦官們不及親王的人脈廣,但他們又不一樣的門路,能打聽到不一樣的事情。
於是幾人一步步地就打探到了皇城裡,聽說那人的稿子都是從皇城之中送出來的。
接著,又摸索到了宮中。
最後,元顯身邊的掌事宦官告訴他說:“臣聽說,幾份書稿都是李明海送過去的。”
“李明海?!”元顯聽完大感意外,“是……容母妃身邊的李明海嗎?”
“正是。”那宦官躬身說,“他也小心得很,連書坊那邊的人都不清楚他叫什麼。是一個負責採買的宦官看見過他進書坊,告訴了臣,臣又跟書坊的人描述了一番他的長相,才確定確實是他。”
那些稿子……是李明海寫的?
元顯這麼一想,轉而又搖了頭,覺得肯定不是。
李明海不像那麼有才氣的人,也寫不出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接著,一個有點荒唐的念頭在他心中綻開——他隱約想起來,在他很小的時候,總因為容母妃不理他而不快。而那時容母妃在幹什麼呢?在不停地寫東西。
父皇的身體還不如爺爺硬朗呢。前不久他抽空去看了趟爺爺奶奶,結果正好碰上爺爺不小心把奶奶的鸚鵡給餵死了,被奶奶追得滿院躲,還得他在中間勸架。
這種事,太上皇早已做不來。
不過,謝遲還沒進太上皇的帳子,就看出太上皇目下一定感覺不錯了。因為宮人在他的帳子外架了兩個大烤架,一個烤著一隻全羊,另一個烤的是一條腿,是牛腿還是什麼別的腿就看不出了。
謝遲笑笑,打了簾進去,張口就道:“父皇,您可少吃這些東西。”
太上皇正喝著盞杏仁茶暖身,聽見聲音便回過頭,不滿道:“你怎麼一進門就說我?”
“……我哪敢說您,是御醫不讓。”謝遲說著坐到了他身邊,太上皇招手示意宮女給他也上了盞杏仁茶,接著道:“那是元顯元晉剛給我送來的。我只嘗嘗,行不行?”
謝遲一哂:“行,我也沒說不讓您吃。”
太上皇又問:“聽說她們兩個的親事定下來了?”
謝遲點頭:“元顯的算定下了。元晉那邊,褚氏年紀還小,小蟬說可以再等等。”
“真不錯。這兩個孩子都不錯,希望成家後也能好好的。”太上皇欣慰的滿面,言罷頓了一會兒,將剩下的兩口杏仁茶飲盡了,“走,陪朕出去走走。”
謝遲就陪太上皇出了帳。太上皇今天果真是精神不錯,走得無聊了還騎了會兒馬。
他們沒讓宮人清道,沿途便時常會碰見朝臣或宗親。對方下馬見禮,太上皇倒懶得多做理會,只點點頭,就與謝遲繼續往前行去。
不過碰上謝逢的時候,他主動把謝逢叫上同行了。
謝逢心裡也早已沒了芥蒂,正好方才剛獵了兩隻兔子,就拎起來,道:“這兩隻兔子毛質好得很,回頭著人收拾乾淨,給太上皇做條圍脖。”
“……”謝遲嗤笑著把他的手拍了下去,“血次呼啦的,快拿開。”
“哦……”謝逢便趕忙把兔子交給宮人,為了緩解尷尬,又尋了個話題說,“陛下交給臣的事,臣查得差不多了。”
“這個遲些再說。”謝遲立刻道。他可不想讓太上皇知道自己被人寫進了話本里,怎麼想都有一種說不出的丟人。
太上皇半晌沒開口,只笑聽著他們說。直至謝逢告了退,他一嘆:“他變回來了。”
“是。”謝遲點頭,“凱旋之後,心氣兒就回來了。”
太上皇欣然而道:“政治清明,手足情分也還在,你這皇帝當得不錯。”
“盡力而為罷了。”謝遲坦然道,“其實登了基才知道當一國之君究竟有多少煩心事,到現在都仍怕出錯。”
“那我得告訴你,早晚都會出錯的。”太上皇嗤聲而笑,“有哪個皇帝能一輩子不犯錯?你到時候也別慌,別自責,好好把事情料理妥當就是了。”
謝遲頷首應是。太上皇又說:“別太好面子。當皇帝的太好面子容易忠奸不辨,也容易把小事鬧大。”
謝遲把這句話品了半天。
——自他登基之後,太上皇其實很少提點他,但是每次的話都能讓他品半天。
當了皇帝還能有位老皇帝憑經驗提點自己,實在是莫大的幸事。畢竟大多時候新皇登基,老皇帝就已不在了。
再回到帳中後,謝遲看了會兒兩本摺子,謝逢謝逐謝追就一道來了。謝遲與他們一道進中帳落了座,宮人們上了茶就都退了出去,但三人還是相互遞了半天的眼色,好像誰都不願意先開口。
謝遲緊張地看著他們:“怎麼了?那人難道真把我寫的……”
龍陽之好?生孩子?
“沒有,沒有。”謝追咳了一聲,“臣等……認真地看了,這類文章里確實尋不到陛下的痕跡。不過就是……”
他止了聲,謝遲鎖眉:“不過什麼?”
謝逐接話說:“不過我們順著查下去,查到了一家書坊,此人所有的書都是出自那裡。這家書坊由另一家書坊代為掌管,那掌柜的卻也說不清此人是誰,只說這人許多年前就在他的書坊出書,後來開了自己的書坊交給他管。”
謝遲點了點頭,問道:“再查下去,就不好查了?”
“那倒也不是。”謝逐眉頭微蹙,“只是按那掌柜的說法,這人背後勢力不小,臣等怕再查下去鬧得太大,不得不先來問問陛下的意思。”
謝遲沉吟起來,謝逢又補充說:“還有就是……臣在那書坊里見到幾部收稿,看字跡雖非同一個人,卻都是姑娘家寫的。那掌柜也承認,這間書坊自成立以來,就專為女人家出書,鮮少有男人的稿子。”
專為女人出書?這可奇了。
大齊現下雖然是太平盛世,讀書認字的女人不少,像衛秀菀一樣才華出眾的也大有人在。可論舞文弄墨,人們還是會覺得那是男人的天下,專為女人出書的書坊更是聞所未聞。
謝遲略作斟酌,又問:“除了……除了男人相愛和男人生子那類,還有什麼寫得很過分的書嗎?”
“有啊!”三人異口同聲,然後謝逢詳說道:“有這個……女人推翻原本的朝廷,建立女尊男卑的國家的;有在書里讓女人讀書、做官、經商,說什麼……男女平等的;還有對男人納妾口誅筆伐的。寫什麼的都有。”
……一群離經叛道的女人?
謝遲覺得有點頭疼,又莫名地覺得有趣,吁了口氣,吩咐說:“查下去,先不必管其他出書的人,只把後頭的那一位挖出來。但查得過程中暫且不必四處宣揚,等查出結果,朕看看再說。”
他打算親眼見見這個人,親口問問怎麼回事,再做定奪。
與此同時,幾個孩子身邊的宦官也都正在坊間摸索這事。
宦官們不及親王的人脈廣,但他們又不一樣的門路,能打聽到不一樣的事情。
於是幾人一步步地就打探到了皇城裡,聽說那人的稿子都是從皇城之中送出來的。
接著,又摸索到了宮中。
最後,元顯身邊的掌事宦官告訴他說:“臣聽說,幾份書稿都是李明海送過去的。”
“李明海?!”元顯聽完大感意外,“是……容母妃身邊的李明海嗎?”
“正是。”那宦官躬身說,“他也小心得很,連書坊那邊的人都不清楚他叫什麼。是一個負責採買的宦官看見過他進書坊,告訴了臣,臣又跟書坊的人描述了一番他的長相,才確定確實是他。”
那些稿子……是李明海寫的?
元顯這麼一想,轉而又搖了頭,覺得肯定不是。
李明海不像那麼有才氣的人,也寫不出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接著,一個有點荒唐的念頭在他心中綻開——他隱約想起來,在他很小的時候,總因為容母妃不理他而不快。而那時容母妃在幹什麼呢?在不停地寫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