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救她的人就是宋國公夫人,那時宋國公還不是什麼貴人,只是當年的皇次子秦王麾下一名出身草莽、頗有勇名的雜牌將軍,他的夫人也不是什麼金貴人,只是邊州的一個小家碧玉。
那時宋夫人剛剛分娩,抱著孩子上京與丈夫團聚,在樹下歇腳的時候,被一個年輕婦人衝到身前搶走了女兒,宋夫人帶的人不多,那婦人的動作又太快,搶了孩子後就迅速跑了。
宋夫人追之不及,正在車裡哭哭啼啼時,就遇到了被遺棄路邊的宋文英,這個好心的婦人頓時以為這個孩子是上天補償給她的,也不嫌棄宋文英生有殘疾,就把她抱回了家。
等到了京里之後,宋夫人才知道,丈夫早就在京中納了二房,那女子甚至還生了個女兒,宋國公連連賠禮,宋夫人卻是個剛烈之人,藉口體弱不能侍奉,轉頭就回了邊州老家。
宋文英作為宋夫人的養女跟在她身邊長大,宋家人只當她是宋夫人養的一個小玩意兒,上下含糊地稱一聲“二小姐”,其實待遇遠不能和正牌小姐比。
去年宋夫人病逝了,她的大兒子,也就是宋國公世子回鄉奔喪,見了宋文英,倒勾起一腔思母之情,又聽母親留下的老人說起夫人在世時對這個養女如何如何疼愛,便將她帶回了京城國公府。
而就在不久前,有個年輕人投帖求見宋國公,自承是趕考士人,知道當初被搶走的宋家千金的下落。
被宋國公父子接見後,他就直言不諱地說,當年搶走宋家小姐的人正是他的亡母,他母親生了個殘疾女兒,見著健康的宋家小姐便按捺不住嫉妒之心,硬生生把孩子從她母親的懷裡奪走,本來想就地摔死,將動手時卻生出惻隱之心,便把孩子抱回了家,充作自己的女兒。
他母親年輕時蠻橫殘忍了半輩子,老了一心向佛,臨終前不安,終於對他吐露了真相,說有愧於被搶來的女兒,讓兒子送女兒回她自己的家。
這故事太荒誕,宋國公父子起先怎麼也不敢相信,但那年輕人隨即就取出了幾樣信物,在鐵的事實面前,也只得信了。
而聯繫這番話不難得出結論,即:那位真正的宋家小姐的養母,就是宋文英的親生母親。
宋國公父子都是慷慨豪邁之人,明白宋文英也是受害人,並沒有把對宋母的憤恨遷怒到宋文英身上,但她在宋家的處境還是因此變得更加微妙和尷尬起來。
“說起來你或許都不能信,那個登門拜訪宋國公府的年輕人,就是今年的新科狀元,平江趙瑢。”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想推導一下病嬌女主那種身世設定在沒有金手指的情況下怎麼發展,不過有抄襲嫌疑的話,當然不能這麼幹
第142章 榮華富貴03
宮殿前的廣場上依次燃起火光, 坐在輦車上遠望只是一團曖昧而朦朧的光暈。
陳媛身上加了一件素白的披風,腰上多了只荷包, 用來製作荷包的絲綢品質不高,上面繡了串別致的紫色小花, 右下角有個小小的“英”字, 她垂著頭,只顧用手撥弄荷包上綴的絛子。
幾個服侍的宮人乖順地跪坐在輦車一角,連續隱晦地瞟了那荷包好幾眼,目光中不掩好奇。
陳媛毫無向她們解釋的意思,脖頸低垂, 不知想到什麼, 唇邊帶起一絲隱秘至極的微笑。
輦車被輕而穩地停在鳳儀宮外,她提裙下車,跟著太子妃和九公主入了殿。
華美的鳳儀宮內燈火通明, 珍稀的油脂蠟燭妥帖地在水晶罩子裡燃燒,皇帝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處聊天。
端莊雍容的皇后, 高大威嚴的皇帝,年少俊美的太子, 這畫面叫不知內情的外人看上去, 無異於一副天倫之樂圖。
從很小的時候,包括陳媛在內的庶出皇子皇女們就很明白, 皇帝和皇后以及他們的子女才是一家, 皇后不說,但那種被排斥在外的氛圍卻再明白不過地告訴了他們這一點。
九公主在鳳儀宮是最自在的, 一下輦車,她就提著裙子歡呼著衝進溫暖明亮的宮殿中,笑叫著:“父皇,母后,太子哥哥。”衝勁未減,撲進了皇帝的懷抱。
愛女在懷,皇帝面上的威嚴莫測頓時大減,抱著女兒樂開了花,“九兒今天玩得開不開心啊?”
九公主心不在焉,掙扎著把手伸向一旁桌子上的糕點,嘴裡嘟囔著:“九兒要梅花糕……”
皇帝並不見怪,親自取了一塊兒梅花糕送到女兒嘴邊。這梅花糕是鳳儀宮小廚房大師傅的拿手點心,和了糯米麵揉制,半透明的外形,裡頭有曬乾的梅花瓣,風雅又好吃。
九公主當然理解不了風雅的概念,她用兩隻白嫩的小胖手捧著點心,小口小口啃著,啃得滿臉點心渣子。
那至高無上的一家三口只是滿眼慈愛地看著她,還干站在一邊的太子妃和陳媛卻覺得有些無所適從。
這宮裡處處有規矩,哪怕貴為太子妃和公主,行動也要受宮規約束,九公主在這規矩森嚴的宮廷里,簡直像個怪異而格格不入的音符。
從兩人所處的陣營來看,陳媛和杜氏實打實的站在對立面,但在面對這一家四口的時候,兩人又常常升起相惜之感。
在照看女兒的間隙,方皇后也時刻注意著殿中唯一一個“外人”,即七公主,她越看心越沉,受了這麼大的冷落,卻始終神色不變,換成她在這個年紀,都還沒有這丫頭的城府呢。
童妃愚鈍不堪,只知華衣美食,儘管有童家為後盾,她也不懼,倒是陳峸,不顯山不露水,已經在朝臣之中有了美名,再有這丫頭助力……方皇后悚然一驚,這才發現,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個庶子羽翼初成了。
和父兄撒了會兒嬌,九公主這才想起嫂嫂的囑託,忙忙的咽下口中的糕點,扯著大哥的袖子來回搖晃,說:“太子哥哥,今天多虧了太子妃嫂嫂帶著我,她也辛苦了,你快帶她去睡覺覺吧!”
享受著小妹的撒嬌,太子那雙冰冷的琥珀色的眼睛裡泛起了暖意,回身向杜氏伸出手,挑眉道:“今天辛苦愛妃了。”
杜氏臉上一掃被冷落的怨氣,受寵若驚地笑道:“殿下客氣,照顧九兒是妾份內之事,安敢言辛苦。”
太子翹翹腳,杜氏立刻親自彎腰服侍他穿靴,太子安之若素,起身揖道:“父皇,母后,時候不早,兒臣告退。”
見太子與太子妃夫婦和睦,方皇后欣慰地點點頭,皇帝的神情也更緩和了些,還多說了一句:“天黑難行,叫他們多點些燈燭,小心慢行。”
太子和太子妃夫婦倆攜手而去,陳媛自覺當夠了醬油黨,便也要順水推舟地拜別,卻被方皇后叫住了。
方皇后滿眼的親切慈愛,招手道:“懷星先不要走,來,我有話和你說。”
一見她這作態,陳媛就知道沒有好事兒,依言走到她身邊坐下,雙手交疊,大大方方地道:“母后娘娘有甚事?”
方皇后卻反常得厲害,先是伸手輕輕撫了撫她的頭髮,再無限感慨地嘆了聲,扭頭對皇帝柔聲道:“陛下你瞧,咱們懷星也這麼大了,想當初童妃妹妹生下她時,才只有小枕頭那麼長……”她用手比了比,一徑傷感的模樣。
那時宋夫人剛剛分娩,抱著孩子上京與丈夫團聚,在樹下歇腳的時候,被一個年輕婦人衝到身前搶走了女兒,宋夫人帶的人不多,那婦人的動作又太快,搶了孩子後就迅速跑了。
宋夫人追之不及,正在車裡哭哭啼啼時,就遇到了被遺棄路邊的宋文英,這個好心的婦人頓時以為這個孩子是上天補償給她的,也不嫌棄宋文英生有殘疾,就把她抱回了家。
等到了京里之後,宋夫人才知道,丈夫早就在京中納了二房,那女子甚至還生了個女兒,宋國公連連賠禮,宋夫人卻是個剛烈之人,藉口體弱不能侍奉,轉頭就回了邊州老家。
宋文英作為宋夫人的養女跟在她身邊長大,宋家人只當她是宋夫人養的一個小玩意兒,上下含糊地稱一聲“二小姐”,其實待遇遠不能和正牌小姐比。
去年宋夫人病逝了,她的大兒子,也就是宋國公世子回鄉奔喪,見了宋文英,倒勾起一腔思母之情,又聽母親留下的老人說起夫人在世時對這個養女如何如何疼愛,便將她帶回了京城國公府。
而就在不久前,有個年輕人投帖求見宋國公,自承是趕考士人,知道當初被搶走的宋家千金的下落。
被宋國公父子接見後,他就直言不諱地說,當年搶走宋家小姐的人正是他的亡母,他母親生了個殘疾女兒,見著健康的宋家小姐便按捺不住嫉妒之心,硬生生把孩子從她母親的懷裡奪走,本來想就地摔死,將動手時卻生出惻隱之心,便把孩子抱回了家,充作自己的女兒。
他母親年輕時蠻橫殘忍了半輩子,老了一心向佛,臨終前不安,終於對他吐露了真相,說有愧於被搶來的女兒,讓兒子送女兒回她自己的家。
這故事太荒誕,宋國公父子起先怎麼也不敢相信,但那年輕人隨即就取出了幾樣信物,在鐵的事實面前,也只得信了。
而聯繫這番話不難得出結論,即:那位真正的宋家小姐的養母,就是宋文英的親生母親。
宋國公父子都是慷慨豪邁之人,明白宋文英也是受害人,並沒有把對宋母的憤恨遷怒到宋文英身上,但她在宋家的處境還是因此變得更加微妙和尷尬起來。
“說起來你或許都不能信,那個登門拜訪宋國公府的年輕人,就是今年的新科狀元,平江趙瑢。”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想推導一下病嬌女主那種身世設定在沒有金手指的情況下怎麼發展,不過有抄襲嫌疑的話,當然不能這麼幹
第142章 榮華富貴03
宮殿前的廣場上依次燃起火光, 坐在輦車上遠望只是一團曖昧而朦朧的光暈。
陳媛身上加了一件素白的披風,腰上多了只荷包, 用來製作荷包的絲綢品質不高,上面繡了串別致的紫色小花, 右下角有個小小的“英”字, 她垂著頭,只顧用手撥弄荷包上綴的絛子。
幾個服侍的宮人乖順地跪坐在輦車一角,連續隱晦地瞟了那荷包好幾眼,目光中不掩好奇。
陳媛毫無向她們解釋的意思,脖頸低垂, 不知想到什麼, 唇邊帶起一絲隱秘至極的微笑。
輦車被輕而穩地停在鳳儀宮外,她提裙下車,跟著太子妃和九公主入了殿。
華美的鳳儀宮內燈火通明, 珍稀的油脂蠟燭妥帖地在水晶罩子裡燃燒,皇帝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處聊天。
端莊雍容的皇后, 高大威嚴的皇帝,年少俊美的太子, 這畫面叫不知內情的外人看上去, 無異於一副天倫之樂圖。
從很小的時候,包括陳媛在內的庶出皇子皇女們就很明白, 皇帝和皇后以及他們的子女才是一家, 皇后不說,但那種被排斥在外的氛圍卻再明白不過地告訴了他們這一點。
九公主在鳳儀宮是最自在的, 一下輦車,她就提著裙子歡呼著衝進溫暖明亮的宮殿中,笑叫著:“父皇,母后,太子哥哥。”衝勁未減,撲進了皇帝的懷抱。
愛女在懷,皇帝面上的威嚴莫測頓時大減,抱著女兒樂開了花,“九兒今天玩得開不開心啊?”
九公主心不在焉,掙扎著把手伸向一旁桌子上的糕點,嘴裡嘟囔著:“九兒要梅花糕……”
皇帝並不見怪,親自取了一塊兒梅花糕送到女兒嘴邊。這梅花糕是鳳儀宮小廚房大師傅的拿手點心,和了糯米麵揉制,半透明的外形,裡頭有曬乾的梅花瓣,風雅又好吃。
九公主當然理解不了風雅的概念,她用兩隻白嫩的小胖手捧著點心,小口小口啃著,啃得滿臉點心渣子。
那至高無上的一家三口只是滿眼慈愛地看著她,還干站在一邊的太子妃和陳媛卻覺得有些無所適從。
這宮裡處處有規矩,哪怕貴為太子妃和公主,行動也要受宮規約束,九公主在這規矩森嚴的宮廷里,簡直像個怪異而格格不入的音符。
從兩人所處的陣營來看,陳媛和杜氏實打實的站在對立面,但在面對這一家四口的時候,兩人又常常升起相惜之感。
在照看女兒的間隙,方皇后也時刻注意著殿中唯一一個“外人”,即七公主,她越看心越沉,受了這麼大的冷落,卻始終神色不變,換成她在這個年紀,都還沒有這丫頭的城府呢。
童妃愚鈍不堪,只知華衣美食,儘管有童家為後盾,她也不懼,倒是陳峸,不顯山不露水,已經在朝臣之中有了美名,再有這丫頭助力……方皇后悚然一驚,這才發現,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個庶子羽翼初成了。
和父兄撒了會兒嬌,九公主這才想起嫂嫂的囑託,忙忙的咽下口中的糕點,扯著大哥的袖子來回搖晃,說:“太子哥哥,今天多虧了太子妃嫂嫂帶著我,她也辛苦了,你快帶她去睡覺覺吧!”
享受著小妹的撒嬌,太子那雙冰冷的琥珀色的眼睛裡泛起了暖意,回身向杜氏伸出手,挑眉道:“今天辛苦愛妃了。”
杜氏臉上一掃被冷落的怨氣,受寵若驚地笑道:“殿下客氣,照顧九兒是妾份內之事,安敢言辛苦。”
太子翹翹腳,杜氏立刻親自彎腰服侍他穿靴,太子安之若素,起身揖道:“父皇,母后,時候不早,兒臣告退。”
見太子與太子妃夫婦和睦,方皇后欣慰地點點頭,皇帝的神情也更緩和了些,還多說了一句:“天黑難行,叫他們多點些燈燭,小心慢行。”
太子和太子妃夫婦倆攜手而去,陳媛自覺當夠了醬油黨,便也要順水推舟地拜別,卻被方皇后叫住了。
方皇后滿眼的親切慈愛,招手道:“懷星先不要走,來,我有話和你說。”
一見她這作態,陳媛就知道沒有好事兒,依言走到她身邊坐下,雙手交疊,大大方方地道:“母后娘娘有甚事?”
方皇后卻反常得厲害,先是伸手輕輕撫了撫她的頭髮,再無限感慨地嘆了聲,扭頭對皇帝柔聲道:“陛下你瞧,咱們懷星也這麼大了,想當初童妃妹妹生下她時,才只有小枕頭那麼長……”她用手比了比,一徑傷感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