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崔酒垂眼看著他:「你與方家女郎既已成親,便該知道你我沒有餘地了。」
「我沒……」
「還未恭喜馮侍郎高升,某祝馮侍郎前途無量、官運亨通。」 崔酒輕輕闔上了眼睛:「縱是有比天高比海深的情誼這六年也消磨盡了,更何況你我不過是年少一時迷了眼,哪來的深情厚誼不可辜負?」
「馮侍郎請回吧。你我之間,無前言可續,無後話可說,無情無義,不必再見了。」
第28章 偶開天眼覷紅塵
辜渙准了崔昭靈回鄉養病,只是仍讓他掛了個四品閒官的官職,算是虧欠他六年的補償,也算是對世家的安撫。崔酒沒有拒絕,得了皇帝首肯的次日,便已收拾好行囊,匆匆離開了玉京。
一路舟車勞頓,回到博陵,崔酒的病情愈發嚴峻起來,昏昏沉沉燒了好些時日方才醒轉。
崔謬見他醒了,神色淡淡:「你還知道回來,當初誰許你去的南疆?」
崔酒並不怕他,反而笑了起來:「南疆就是一潭爛泥,叔父仙鶴似的人物,怎能被它污了羽毛呢。」
崔謬看著他不知說什麼是好。別人眼裡自己是權臣、是殺神、是修羅,可在這孩子眼裡,自己似乎永遠是謫仙似的人物,落在凡間已是可惜,沾了塵俗乃是絕不容發生之事。
「叔父以武光復江北,酒雖不肖,卻也用計平定南疆,不至於墮了叔父、墮了崔氏的聲名。」
「某可沒丟了大半條命去。」
崔酒垂了眼:「縱橫古今,誰人能與叔父相提並論?酒不肖叔父,只能像父親大人那般用命來搏罷了。」
「昭靈覺得值嗎?」
崔酒躺在床上沉沉地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咳:「有功如斯,死可瞑目!死可瞑目!」笑著笑著便有兩行淚沾濕了鬢角,喃喃道:「酒唯獨負了舒恩,死生不敢再見……」
崔謬並不知曉在百夷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他當初屬意調查過那個突然出現在昭靈身邊的藍舒恩,他出身百夷王室,身份相當高貴,似乎是個頗為率真的性子。如今使團歸京,藍舒恩卻並未歸來,再看昭靈如今情形,不難推測,藍舒恩並非是死了,而是註定離不開百夷了。
崔謬沉沉地看了崔酒一眼,最終什麼也沒說,只囑咐他好好養病。
崔酒離了玉京之後,消息漸無。馮懷素始終放不下他。
第一年,馮懷素撐著竹傘,在博陵的雨季中等了一月。
第二年,馮懷素寄情尺素,每封信讀著俱是情真意切。
第三年,馮懷素省吃儉用,盡其所能地搜羅佳釀名酒。
第四年,馮懷素熱情漸消,只偶爾托人帶些精巧禮物。
第五年,馮懷素音信飄零,聽人說是已娶了一房妾室。
第六年,馮懷素舊事已忘,愛恨終究是消磨了個乾淨。
第七年,馮懷素大病一場,遣散了姬妾,自此半官半隱,再不理聲色犬馬。
第十年,有人敲開了遜園的府門,送來了崔昭靈的死訊。他沒有給他留書,只聽說臨終絕筆是一句極其單薄的「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馮懷素沒有哭。第二年又重歸風流,通宵達旦,宴飲不絕。
又三年,一日宴飲後,馮懷素在遜園的花間閣醉死過去,死時正伏在桌上一卷未默完的《藥師經》上,筆尖舌血未乾。冰壺清瑩,總有一日,是要化的。便如情愛,情深情淺,愛濃愛淡,從不長久。
馮懷素醒來時,袁夢杳正在他榻邊,見他醒來連忙喚了大夫進來。馮懷素似乎有些回不過神來,他拂開大夫,叫一旁侍候的僕人倒了一杯水給他,他緩緩地飲了,問道:「今日是什麼日子?」
「三月十六,你睡了足足三日。」袁夢杳道:「陛下已經將使臣扣了,若不是大夫查不出你有什麼不對勁的,這會兒他腦袋估計已經搬家了。」
原來只是一場夢啊……馮懷素又覺得慶幸:還好只是一場夢。
「我只是喝醉了罷了,百夷送來的,是壇好酒……」馮懷素喝了點粥,身上有了些力氣,穿戴整齊道:「我要進宮面聖。」
馮懷素辭官了。這是誰也沒料到的事情。
辜渙不解,他原本以為馮懷素會是留在他身邊最長久的一個人,卻沒想到他是最先離開的。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際,辜渙不想放人,威脅也威脅了,軟話也說盡了,馮懷素下定決心要走。到了最後,不得不放下皇帝的身份,將事情問個清楚明白。
馮懷素將樁樁件件全都說了。辜渙既心驚於他的隱瞞和自己的遲鈍,又為他的兒女情長覺得好笑。
「懷素,為了六年的歡情,放棄你寒窗苦讀、殫精竭慮得來的一切,真的值得嗎?」辜渙近乎語重心長了起來:「懷素方才醒轉,許是還不甚清醒,不若再回去想想?」
馮遜沒有回去。他哭了,哭得極其悽慘。
辜渙呆住了。他與懷素、夢杳、含章四個人是一起從小一起長大的,他與懷素認識最早,這是他第一次見馮懷素哭。據說,上一次他哭時,是他祖父馮真寄逝世之時。他只有六歲,站在靈前,脊背挺得很直,哭得極其隱忍。這一次他幾乎是號啕痛哭,仿佛終於承受不住過載的痛苦。
辜渙心軟了,終究是破格准了。他們四個人,如今只剩夢杳一個陪著他了,終究是世事難料。
「我沒……」
「還未恭喜馮侍郎高升,某祝馮侍郎前途無量、官運亨通。」 崔酒輕輕闔上了眼睛:「縱是有比天高比海深的情誼這六年也消磨盡了,更何況你我不過是年少一時迷了眼,哪來的深情厚誼不可辜負?」
「馮侍郎請回吧。你我之間,無前言可續,無後話可說,無情無義,不必再見了。」
第28章 偶開天眼覷紅塵
辜渙准了崔昭靈回鄉養病,只是仍讓他掛了個四品閒官的官職,算是虧欠他六年的補償,也算是對世家的安撫。崔酒沒有拒絕,得了皇帝首肯的次日,便已收拾好行囊,匆匆離開了玉京。
一路舟車勞頓,回到博陵,崔酒的病情愈發嚴峻起來,昏昏沉沉燒了好些時日方才醒轉。
崔謬見他醒了,神色淡淡:「你還知道回來,當初誰許你去的南疆?」
崔酒並不怕他,反而笑了起來:「南疆就是一潭爛泥,叔父仙鶴似的人物,怎能被它污了羽毛呢。」
崔謬看著他不知說什麼是好。別人眼裡自己是權臣、是殺神、是修羅,可在這孩子眼裡,自己似乎永遠是謫仙似的人物,落在凡間已是可惜,沾了塵俗乃是絕不容發生之事。
「叔父以武光復江北,酒雖不肖,卻也用計平定南疆,不至於墮了叔父、墮了崔氏的聲名。」
「某可沒丟了大半條命去。」
崔酒垂了眼:「縱橫古今,誰人能與叔父相提並論?酒不肖叔父,只能像父親大人那般用命來搏罷了。」
「昭靈覺得值嗎?」
崔酒躺在床上沉沉地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咳:「有功如斯,死可瞑目!死可瞑目!」笑著笑著便有兩行淚沾濕了鬢角,喃喃道:「酒唯獨負了舒恩,死生不敢再見……」
崔謬並不知曉在百夷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他當初屬意調查過那個突然出現在昭靈身邊的藍舒恩,他出身百夷王室,身份相當高貴,似乎是個頗為率真的性子。如今使團歸京,藍舒恩卻並未歸來,再看昭靈如今情形,不難推測,藍舒恩並非是死了,而是註定離不開百夷了。
崔謬沉沉地看了崔酒一眼,最終什麼也沒說,只囑咐他好好養病。
崔酒離了玉京之後,消息漸無。馮懷素始終放不下他。
第一年,馮懷素撐著竹傘,在博陵的雨季中等了一月。
第二年,馮懷素寄情尺素,每封信讀著俱是情真意切。
第三年,馮懷素省吃儉用,盡其所能地搜羅佳釀名酒。
第四年,馮懷素熱情漸消,只偶爾托人帶些精巧禮物。
第五年,馮懷素音信飄零,聽人說是已娶了一房妾室。
第六年,馮懷素舊事已忘,愛恨終究是消磨了個乾淨。
第七年,馮懷素大病一場,遣散了姬妾,自此半官半隱,再不理聲色犬馬。
第十年,有人敲開了遜園的府門,送來了崔昭靈的死訊。他沒有給他留書,只聽說臨終絕筆是一句極其單薄的「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馮懷素沒有哭。第二年又重歸風流,通宵達旦,宴飲不絕。
又三年,一日宴飲後,馮懷素在遜園的花間閣醉死過去,死時正伏在桌上一卷未默完的《藥師經》上,筆尖舌血未乾。冰壺清瑩,總有一日,是要化的。便如情愛,情深情淺,愛濃愛淡,從不長久。
馮懷素醒來時,袁夢杳正在他榻邊,見他醒來連忙喚了大夫進來。馮懷素似乎有些回不過神來,他拂開大夫,叫一旁侍候的僕人倒了一杯水給他,他緩緩地飲了,問道:「今日是什麼日子?」
「三月十六,你睡了足足三日。」袁夢杳道:「陛下已經將使臣扣了,若不是大夫查不出你有什麼不對勁的,這會兒他腦袋估計已經搬家了。」
原來只是一場夢啊……馮懷素又覺得慶幸:還好只是一場夢。
「我只是喝醉了罷了,百夷送來的,是壇好酒……」馮懷素喝了點粥,身上有了些力氣,穿戴整齊道:「我要進宮面聖。」
馮懷素辭官了。這是誰也沒料到的事情。
辜渙不解,他原本以為馮懷素會是留在他身邊最長久的一個人,卻沒想到他是最先離開的。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際,辜渙不想放人,威脅也威脅了,軟話也說盡了,馮懷素下定決心要走。到了最後,不得不放下皇帝的身份,將事情問個清楚明白。
馮懷素將樁樁件件全都說了。辜渙既心驚於他的隱瞞和自己的遲鈍,又為他的兒女情長覺得好笑。
「懷素,為了六年的歡情,放棄你寒窗苦讀、殫精竭慮得來的一切,真的值得嗎?」辜渙近乎語重心長了起來:「懷素方才醒轉,許是還不甚清醒,不若再回去想想?」
馮遜沒有回去。他哭了,哭得極其悽慘。
辜渙呆住了。他與懷素、夢杳、含章四個人是一起從小一起長大的,他與懷素認識最早,這是他第一次見馮懷素哭。據說,上一次他哭時,是他祖父馮真寄逝世之時。他只有六歲,站在靈前,脊背挺得很直,哭得極其隱忍。這一次他幾乎是號啕痛哭,仿佛終於承受不住過載的痛苦。
辜渙心軟了,終究是破格准了。他們四個人,如今只剩夢杳一個陪著他了,終究是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