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這一生智珠在握,殺伐果斷,幾乎什麼都算到了,唯獨漏算了一件事,他是個十分長壽之人,七十多歲身子骨仍舊硬朗,而此時太子也近六十了,做了五十餘年的太子,始終不能更近一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都是看不到盡頭的等待,內心會是什麼滋味?

  人生七十古來稀,不是每個人都像先帝那樣長壽,太子最怕自己熬不過先帝,到頭來便宜了別人,先帝又把權利緊緊抓在手裡,絲毫沒有要退位的意思,太子內心受盡煎熬,日日盼著親爹歸西,父子之情蕩然無存,尤其後來太子嫡子生病而亡,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太子他再也等不下去,公然造反了。

  這一反,令一直隱藏在繁花錦簇之下的殺機紛紛暴露了出來,先帝想要避免的皇位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這場謀反最終為先帝所平,皇子中有六位或直接或間接參與了謀反,除了已過繼出去、與世無爭的四皇子之外,唯一未出手的便是當時還是簡郡王的五皇子趙廷彥,先帝雷霆震怒,降太子為懷王,參與謀反的幾位皇子雖都還活著,也削爵的削爵、圈禁的圈禁。這場政變之後,能繼承皇位的似乎只剩下了趙廷彥。先帝當時已令簡郡王總領六部,趙廷彥的皇位,差不多是穩的了。

  幾乎所有朝臣都上本請立簡郡王為太子,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先帝經此波折,再也沒有立太子的打算,而是直接立了太孫,從頭到尾就沒簡郡王什麼事。一道立儲的聖旨,打得朝臣與宗室措手不及,哪怕皇子們都不合心意,要立皇孫也行,諸位皇子有的是兒子,可先帝唯獨看中了早被過繼出去的四皇子——慎郡王之子趙錚,並且想法子將那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趙錚重新過繼了回來,立為太孫,用盡餘生悉心教導。

  可以說,先帝的一意孤行,直接導致趙廷彥大位旁落,而今趙錚登基了,趙廷彥雖晉為了親王,仍是六部總領,權傾朝野,但他與皇侄趙錚的關係能好嗎,會一心輔佐趙錚沒有絲毫怨言嗎?

  看趙廷彥的態度就知道了。

  方才趙錚與趙廷彥看似是在討論主考官人選,實則是新帝與權臣的較量,趙廷彥再有道理,若是換做先帝,還會這般頂撞、拒絕嗎?

  既然待新帝與先帝不同,此人就是有私心的。

  趙錚才剛登基,羽翼未豐,哪怕簡親王接連頂撞,也不能隨心所欲就罷了簡親王的官,這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考,主考人選未嘗不是趙錚對趙廷彥的試探。

  只是這一次,趙錚龍體有恙,不住地咳嗽,簡親王甚至未過問半句,只一味與天子爭執。

  王總管忍不住往地上啐了一口,壓低聲音道:「皇上幾日前受了寒,龍體還未痊癒,簡親王再怎樣也不能這般無禮,惹皇上生氣!」

  王總管說者無心,小侯爺卻是一愣:「皇上他,怎會受寒的?」

  還有幾日前,可不就是……扮作梅公子之時?

  提起皇上這場病,王總管心疼得真想放聲大哭:「皇上一個人微服出宮,去時還好好的,回來就淋了雨,起了高熱,可把老奴和小夏子嚇壞了。幸好有太醫竭力救治,喝了兩副藥下去才退了燒……對了小侯爺,那時雖手忙腳亂的,老奴仍記得清清楚楚,皇上病中還念念不忘小侯爺呢。」

  王總管狀似無意,順口一提,心裡想的卻是這至關重要的一句可千萬不能落下。

  孟玄云:「…………」

  咳,怎麼感覺,他才是惹皇帝生病的罪魁,心裡莫名有些愧疚呢。

  聽著那頭的爭論,他忍不住將身旁案上的茶杯捏在手裡,簡親王的確太過分了,難道就不能想想辦法,叫那廝儘快閉嘴?

  小侯爺的目光落在了手中的茶杯上,勾唇一笑之後,將茶杯擲到了地上。

  簡親王的咄咄逼人戛然而止,警覺地道:「是誰?」

  王總管捂嘴看向小侯爺,小侯爺眨眨眼睛,輕輕叫了一聲「喵。」

  趙錚:「……」

  趙錚笑:「朕養的貓在等著朕,這會兒許是不耐煩了。既然皇叔堅持,那就還是原來的主考吧。」

  趙錚本也沒指望爭辯幾句就能真的起作用,先退一步,並非他懼了簡親王,而是給簡親王造成一種假象,他其實挺好說話,也不強勢,好讓簡親王放鬆戒備,待時機成熟再細細地收拾。

  趙錚命人將簡親王好生送出宮,孟玄雲隔著窗欞就能瞧見簡親王離去的身影,這位先帝五皇子虎背熊腰,煞氣騰騰,不知為何,光一個背影就讓小侯爺覺得厭惡透頂。

  趙錚過來這邊時,小侯爺已從收到賞賜想找皇上理論的衝動中徹底冷靜下來。

  年輕的天子俊顏依舊,一身明黃色龍袍,嘴角噙著一抹得體的笑,略一點頭,道:「逍遙侯世子,方才多謝。」

  只是舉手之勞,孟玄雲不敢居功,皇上叫過他孟卿、小侯爺和玄雲,無不流露出讓他嚇破膽的親切,這一聲逍遙侯世子,總算是平平淡淡,如他所願了,他卻意外地慶幸不起來。

  他注意到,皇上膚色呈現出病態的蒼白,臉龐也有些消瘦,小侯爺雖不著調,也知道要忠君的,王總管說得對,皇上病體未愈,不能再叫皇上生氣了。

  小侯爺跪下來道:「臣也多謝皇上賞賜。」

  至於別的話,入宮的初衷,鬼使神差,隻字未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