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用過午膳,紀瑩瑩恨鐵不成鋼的將人放走了,就她哥這樣冷淡,她什麼時候才能有嫂子啊。
趁紀瑩瑩去更衣的時候,殷長歡對陳子倩道,“陳姐姐,你剛才怎麼不抓緊機會和紀承表哥多說點話。”
陳子倩無奈道,“今天這事是你安排的吧?”
殷長歡嘿嘿一笑,承認了,“陳姐姐放心,我可沒把你的事情告訴他們,我就是說我覺得你們很合適,想撮合你們而已。”
陳子倩知道殷長歡的好意,但…… 她道,“我總不能一見面就衝上去說我心儀他吧,那樣他還不當我有腦疾,避之不及。”
殷長歡想了想覺得有道理,“話雖如此,但紀承表哥現在越發悶了,你不主動一點我怕你們兩個就這麼錯過了。”
殷長歡是真心覺得陳子倩很不錯,若是紀承不喜歡陳子倩也就罷了,但萬一他們能成呢。
殷長歡語重心長的道,“我知道陳姐姐你從小接受的教導會讓你覺得主動對一個男子表明心儀是一件很難啟齒的事,但生活是你自己的,夫君也是你自己的,你若自己不去爭,就只能嫁給一個你不喜歡的男人了。”
“不瞞陳姐姐說,”為了讓陳子倩勇敢一點,殷長歡決定用她的事情當例子,“我當初解除婚約時就想過要不就選一個不那麼好看的男人成親算了,覺得和誰過不是過呢。但後來嫁給太子後我知道了,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日子真的不一樣,這種關乎一輩子的事千萬不能將就,一將就就容易後悔。”
“不管紀承表哥對你的回應是什麼,至少你努力過了,以後想起也不會後悔。”
殷長歡越說越佩服她自己,她怎麼這麼會說話。
“這樣既是對你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你以後夫君的負責。”
“放心吧,你都說了這麼多,我一定會爭氣的,”陳子倩倒不是覺得女子主動表心儀有違她受到的教導,她只是擔心不好意思開口,畢竟是因為她指證了嘉和謀害殷長歡的事。
雖然如此,陳子倩卻從沒後悔救下殷長歡,喜歡一個人應該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她望著包間外明媚的陽光,微微一笑,“就算真的不成我也要去試一試。”
聽到這句話殷長歡才放心,“這才是我認識的陳姐姐嘛。”
三人逛了一個時辰,殷長歡許久沒出宮了,不想就這麼回宮,三人選了個茶樓喝水。
這個時候茶樓的生意正好,人一多話便多,殷長歡聽到很多人在討論西北邊關戰事。
西北地理位置特殊,常年戰事不斷,特別是冬天,草原上物資不豐,為了活命,生活在草原上的胡人就會在邊城附近的村里搶奪糧食,但這件事在去年冬天有了改善。
其中具體的事情老百姓不清楚,殷長歡卻是從葉桓那聽到過些許。
說是去年冬天前鎮守邊關的將領和胡人其中一個首領意外的一同被困一個山谷,機緣巧合之下,兩人做了一個交換,用胡人的牛羊馬來換糧食。
大草原上糧食很少但牛羊馬卻是很多,特別是大草原上的騎兵,讓中原的士兵吃了不少的苦頭。
這本是一個意外的交換,然而卻讓邊關將領和胡人首領都嘗到了甜頭。
若不是沒有辦法,誰也不想打仗。於是兩人很快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交換,當時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討論,部分官員覺得將糧食交換給胡人是在飲鴆止渴,但葉桓卻十分支持這件事,也正是有了葉桓的支持,去年西北邊境才能過了一個安穩的冬天。
陳子倩也聽家中長輩提起過這件事,說道,“聽說胡人想和朝廷簽訂互通商業友好條約。”
紀瑩瑩道,“好像是的,但胡人不像我們中原,他們分部落而居,有很多個首領,就怕不是所有的胡人首領都願意。”
京城的官員都還有人主張戰事,何況沒有統一的大草原。
隔了兩日,紀瑩瑩進宮,殷長歡連忙找到她打聽紀承對陳子倩的看法。
紀瑩瑩搖頭,“我哥知道那天是我們安排的了,說讓我們別瞎起鬨。”
這是拒絕的意思嗎!
殷長歡暗道可惜但也無可奈何,紀承若不喜陳子倩,她總不能強按著他喜歡。
夫婦之間,還是要情投意合的好,比如她和葉桓,又比如顧源和紀瑩瑩。
科舉三年一次,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京城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通過科舉而選拔出來的,所以科舉的公平公正尤其重要。
先帝在世時出過一次科舉舞弊案,先帝震怒,用雷霆的手段徹查這件事,懲處了一大批的官員,其中不乏朝中重臣。那件事情之後,再也無人敢在科舉上動手腳。
得知葉桓要當這次科舉的主考官,某些人的心思就動了起來,若是這次科舉被查出有徇私舞弊,那葉桓的名聲就毀了,可問題是要如何實施。
因為先帝在世時的那場科舉舞弊案,現在每一次的科舉都十分嚴格,要想動手腳是難上加難。
還有一點很重要,若是能將葉桓拉下水還好,怕就怕不僅沒能害到葉桓反倒偷雞不成蝕把米,害了他們自己。
以科舉的重要性來說,若真的害到了他們自己,那他們就真的完了。
趁紀瑩瑩去更衣的時候,殷長歡對陳子倩道,“陳姐姐,你剛才怎麼不抓緊機會和紀承表哥多說點話。”
陳子倩無奈道,“今天這事是你安排的吧?”
殷長歡嘿嘿一笑,承認了,“陳姐姐放心,我可沒把你的事情告訴他們,我就是說我覺得你們很合適,想撮合你們而已。”
陳子倩知道殷長歡的好意,但…… 她道,“我總不能一見面就衝上去說我心儀他吧,那樣他還不當我有腦疾,避之不及。”
殷長歡想了想覺得有道理,“話雖如此,但紀承表哥現在越發悶了,你不主動一點我怕你們兩個就這麼錯過了。”
殷長歡是真心覺得陳子倩很不錯,若是紀承不喜歡陳子倩也就罷了,但萬一他們能成呢。
殷長歡語重心長的道,“我知道陳姐姐你從小接受的教導會讓你覺得主動對一個男子表明心儀是一件很難啟齒的事,但生活是你自己的,夫君也是你自己的,你若自己不去爭,就只能嫁給一個你不喜歡的男人了。”
“不瞞陳姐姐說,”為了讓陳子倩勇敢一點,殷長歡決定用她的事情當例子,“我當初解除婚約時就想過要不就選一個不那麼好看的男人成親算了,覺得和誰過不是過呢。但後來嫁給太子後我知道了,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日子真的不一樣,這種關乎一輩子的事千萬不能將就,一將就就容易後悔。”
“不管紀承表哥對你的回應是什麼,至少你努力過了,以後想起也不會後悔。”
殷長歡越說越佩服她自己,她怎麼這麼會說話。
“這樣既是對你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你以後夫君的負責。”
“放心吧,你都說了這麼多,我一定會爭氣的,”陳子倩倒不是覺得女子主動表心儀有違她受到的教導,她只是擔心不好意思開口,畢竟是因為她指證了嘉和謀害殷長歡的事。
雖然如此,陳子倩卻從沒後悔救下殷長歡,喜歡一個人應該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她望著包間外明媚的陽光,微微一笑,“就算真的不成我也要去試一試。”
聽到這句話殷長歡才放心,“這才是我認識的陳姐姐嘛。”
三人逛了一個時辰,殷長歡許久沒出宮了,不想就這麼回宮,三人選了個茶樓喝水。
這個時候茶樓的生意正好,人一多話便多,殷長歡聽到很多人在討論西北邊關戰事。
西北地理位置特殊,常年戰事不斷,特別是冬天,草原上物資不豐,為了活命,生活在草原上的胡人就會在邊城附近的村里搶奪糧食,但這件事在去年冬天有了改善。
其中具體的事情老百姓不清楚,殷長歡卻是從葉桓那聽到過些許。
說是去年冬天前鎮守邊關的將領和胡人其中一個首領意外的一同被困一個山谷,機緣巧合之下,兩人做了一個交換,用胡人的牛羊馬來換糧食。
大草原上糧食很少但牛羊馬卻是很多,特別是大草原上的騎兵,讓中原的士兵吃了不少的苦頭。
這本是一個意外的交換,然而卻讓邊關將領和胡人首領都嘗到了甜頭。
若不是沒有辦法,誰也不想打仗。於是兩人很快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交換,當時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討論,部分官員覺得將糧食交換給胡人是在飲鴆止渴,但葉桓卻十分支持這件事,也正是有了葉桓的支持,去年西北邊境才能過了一個安穩的冬天。
陳子倩也聽家中長輩提起過這件事,說道,“聽說胡人想和朝廷簽訂互通商業友好條約。”
紀瑩瑩道,“好像是的,但胡人不像我們中原,他們分部落而居,有很多個首領,就怕不是所有的胡人首領都願意。”
京城的官員都還有人主張戰事,何況沒有統一的大草原。
隔了兩日,紀瑩瑩進宮,殷長歡連忙找到她打聽紀承對陳子倩的看法。
紀瑩瑩搖頭,“我哥知道那天是我們安排的了,說讓我們別瞎起鬨。”
這是拒絕的意思嗎!
殷長歡暗道可惜但也無可奈何,紀承若不喜陳子倩,她總不能強按著他喜歡。
夫婦之間,還是要情投意合的好,比如她和葉桓,又比如顧源和紀瑩瑩。
科舉三年一次,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京城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通過科舉而選拔出來的,所以科舉的公平公正尤其重要。
先帝在世時出過一次科舉舞弊案,先帝震怒,用雷霆的手段徹查這件事,懲處了一大批的官員,其中不乏朝中重臣。那件事情之後,再也無人敢在科舉上動手腳。
得知葉桓要當這次科舉的主考官,某些人的心思就動了起來,若是這次科舉被查出有徇私舞弊,那葉桓的名聲就毀了,可問題是要如何實施。
因為先帝在世時的那場科舉舞弊案,現在每一次的科舉都十分嚴格,要想動手腳是難上加難。
還有一點很重要,若是能將葉桓拉下水還好,怕就怕不僅沒能害到葉桓反倒偷雞不成蝕把米,害了他們自己。
以科舉的重要性來說,若真的害到了他們自己,那他們就真的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