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從正勤殿離開之後,慕容珏明並未直接出宮,而是轉而去了慈安宮,將此事又原原本本地同太后說了一遍。
太后的面色淡然得多,聽完慕容珏明的話,也只是微微頷首,隨後笑道:“珏明,哀家知曉,你是個好孩子,既然你皇叔選擇了你,必有他的道理,哀家,相信他的眼光。”
慕容珏明有些茫然,為何景宜帝和太后,都不責怪他?
“孺禮無意江山,皇位,終究一日你父皇是要傳給你的,孺禮他只是做了一個對得起天下,對得起皇家的抉擇罷了。”太后笑道。
慕容絡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因為他志不在此,而在景宜帝兒子這一輩,也就慕容珏明與慕容延衡可以相比擬,兩人之中,太后私心是偏嚮慕容延衡,但是理智卻告訴她,慕容珏明才更合適。
慕容絡是在為天下做選擇。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母子夜談龍鳳轉
慕容珏明從慈安宮離開後,便就回了太子府。
太后嘆息了一聲,又念了好一會心經,聽說景宜帝還未曾從正勤殿出來,方才起身,吩咐身邊的人,擺駕正勤殿。
這大概是這麼多年來,太后第一次踏出了慈安宮。
這邊一動,宮裡的消息瞬間就傳開了,眾人都在好奇著,太后如今出慈安宮,又去正勤殿尋景宜帝,到底是為何緣由?不過,眾人也只能猜測罷了。
太后進了正勤殿之後,就讓所有宮人都在外面候著,只她一人入殿。
“皇上。”太后出口喊了一聲。
景宜帝回神,抬眸見是太后,微驚,忙上前扶著太后在一旁坐下,“母后今日怎麼來正勤殿了?”
“珏明那孩子,來哀家這走了一趟,哀家聽說皇上一個人待在正勤殿裡,過來瞧瞧。”太后笑道,看著景宜帝的模樣,又微微嘆了口氣,說:“皇上,你老了。”
景宜帝聞言,笑道:“活得久了,自然老了。”
太后按著景宜帝的手,輕輕地拍了拍,說:“自你掌政以來,哀家就沒過問過,今日,哀家也有些話要與你說。孺禮的性子,哀家與你都知曉,他為人聰慧,治國謀略他都有,可卻少了一刻帝皇之心。這些年來,他守著你,守著這個皇宮,夠久了,你不必愧疚,自責,孺禮有這般抉擇,自有他的打算。他或許是累了,是該讓他歇歇了。”
景宜帝聞言,不由得紅了眼,道:“朕知曉,是朕這幾年來被皇位權勢眯了眼,你當萬般好,可卻也有人如棄草芥。孺禮待朕,朕自愧不如。”
“你是皇上,而他也是皇家的孩子,他輔助你,是他應當的責任,而他的這次選擇,也不過是輔佐了我們未來的天子罷了。”太后笑道:“孺禮不在意那些名聲,他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天下,為了你我,你若是愧疚,倒是白白糟蹋了他的一番心思。”
“是,是朕愚鈍。”景宜帝被太后這麼一說,也有些豁達起來。
景宜帝的確是通透了很多,不止是慕容絡的事,還有慕容珏明。慕容珏明的性子,他知曉,做不出弒君殺父的事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疑心太重,所以慕容珏明只能拐彎抹角地去做這些,而論奪嫡手段,當年他也有增無減,又如何去說慕容珏明如何?
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
而且,慕容珏明還是慕容絡選中的人,大抵也是因為慕容絡的關係,對慕容珏明的事,景宜帝非但不氣惱,反而因為慕容絡,更偏向於慕容珏明來坐這個皇位。
“母后,朕有個想法,這麼多年,守著這個皇位,朕也累了,珏明已經長大,也有能力去處理朝政,朕在想,不如將皇位傳給他,朕好得個空閒,也好和皇后兩人,多陪陪母后。”景宜帝笑道。
太后沒想到景宜帝竟然會有這個想法,她過來也是怕景宜帝怪罪慕容珏明,倒是沒有想到他是真的想開了。
事情過去太久,當時慕容絡的事一出,景宜帝的確震驚,可是時間一久,氣憤畢竟淡然了,而且又經歷了生死之劫,到底是看透了一些。
“好啊,跟哀家多念念心經,等明年開春了,哀家就帶著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去寺里上上香,去看看外面的景色。也讓哀家啊,嘗嘗這做太皇太后的滋味。”太后笑道。
“好,母后可說好了,日後可不准嫌朕吵了母后。”景宜帝笑道。
“不嫌,就怕你哦,坐不住,你這個燥性子。”說著,太后和景宜帝都笑了起來,原先的那股子悶氣,似乎都一下子散盡了。
景宜帝有了這個念頭,又同太后說了一番之後,當即就決定了下來,頗有些心血來潮的意味,竟是直接在太后還在的時候,就取來紙筆,寫下禪位詔書,隨後就蓋上了玉璽。
看著那封聖旨,景宜帝只覺得自己渾身一下子,都輕鬆了起來。
二日早朝,群臣而入,還未待人說話,景宜帝就命內侍開始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在位期間,海內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然年事愈高,漸感力不從心。太子慕容珏明,仁厚純良,有治國經世之能,甚合朕心。朕欲傳位於太子慕容珏明,欽此。”
一道聖旨,並不長,卻是讓滿朝文武震驚,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景宜帝突然出了禪位旨意。景宜帝的身子骨還算硬朗,在位也才十餘年,如此早讓位,當真是有些讓人震驚。
太后的面色淡然得多,聽完慕容珏明的話,也只是微微頷首,隨後笑道:“珏明,哀家知曉,你是個好孩子,既然你皇叔選擇了你,必有他的道理,哀家,相信他的眼光。”
慕容珏明有些茫然,為何景宜帝和太后,都不責怪他?
“孺禮無意江山,皇位,終究一日你父皇是要傳給你的,孺禮他只是做了一個對得起天下,對得起皇家的抉擇罷了。”太后笑道。
慕容絡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因為他志不在此,而在景宜帝兒子這一輩,也就慕容珏明與慕容延衡可以相比擬,兩人之中,太后私心是偏嚮慕容延衡,但是理智卻告訴她,慕容珏明才更合適。
慕容絡是在為天下做選擇。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母子夜談龍鳳轉
慕容珏明從慈安宮離開後,便就回了太子府。
太后嘆息了一聲,又念了好一會心經,聽說景宜帝還未曾從正勤殿出來,方才起身,吩咐身邊的人,擺駕正勤殿。
這大概是這麼多年來,太后第一次踏出了慈安宮。
這邊一動,宮裡的消息瞬間就傳開了,眾人都在好奇著,太后如今出慈安宮,又去正勤殿尋景宜帝,到底是為何緣由?不過,眾人也只能猜測罷了。
太后進了正勤殿之後,就讓所有宮人都在外面候著,只她一人入殿。
“皇上。”太后出口喊了一聲。
景宜帝回神,抬眸見是太后,微驚,忙上前扶著太后在一旁坐下,“母后今日怎麼來正勤殿了?”
“珏明那孩子,來哀家這走了一趟,哀家聽說皇上一個人待在正勤殿裡,過來瞧瞧。”太后笑道,看著景宜帝的模樣,又微微嘆了口氣,說:“皇上,你老了。”
景宜帝聞言,笑道:“活得久了,自然老了。”
太后按著景宜帝的手,輕輕地拍了拍,說:“自你掌政以來,哀家就沒過問過,今日,哀家也有些話要與你說。孺禮的性子,哀家與你都知曉,他為人聰慧,治國謀略他都有,可卻少了一刻帝皇之心。這些年來,他守著你,守著這個皇宮,夠久了,你不必愧疚,自責,孺禮有這般抉擇,自有他的打算。他或許是累了,是該讓他歇歇了。”
景宜帝聞言,不由得紅了眼,道:“朕知曉,是朕這幾年來被皇位權勢眯了眼,你當萬般好,可卻也有人如棄草芥。孺禮待朕,朕自愧不如。”
“你是皇上,而他也是皇家的孩子,他輔助你,是他應當的責任,而他的這次選擇,也不過是輔佐了我們未來的天子罷了。”太后笑道:“孺禮不在意那些名聲,他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天下,為了你我,你若是愧疚,倒是白白糟蹋了他的一番心思。”
“是,是朕愚鈍。”景宜帝被太后這麼一說,也有些豁達起來。
景宜帝的確是通透了很多,不止是慕容絡的事,還有慕容珏明。慕容珏明的性子,他知曉,做不出弒君殺父的事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疑心太重,所以慕容珏明只能拐彎抹角地去做這些,而論奪嫡手段,當年他也有增無減,又如何去說慕容珏明如何?
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
而且,慕容珏明還是慕容絡選中的人,大抵也是因為慕容絡的關係,對慕容珏明的事,景宜帝非但不氣惱,反而因為慕容絡,更偏向於慕容珏明來坐這個皇位。
“母后,朕有個想法,這麼多年,守著這個皇位,朕也累了,珏明已經長大,也有能力去處理朝政,朕在想,不如將皇位傳給他,朕好得個空閒,也好和皇后兩人,多陪陪母后。”景宜帝笑道。
太后沒想到景宜帝竟然會有這個想法,她過來也是怕景宜帝怪罪慕容珏明,倒是沒有想到他是真的想開了。
事情過去太久,當時慕容絡的事一出,景宜帝的確震驚,可是時間一久,氣憤畢竟淡然了,而且又經歷了生死之劫,到底是看透了一些。
“好啊,跟哀家多念念心經,等明年開春了,哀家就帶著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去寺里上上香,去看看外面的景色。也讓哀家啊,嘗嘗這做太皇太后的滋味。”太后笑道。
“好,母后可說好了,日後可不准嫌朕吵了母后。”景宜帝笑道。
“不嫌,就怕你哦,坐不住,你這個燥性子。”說著,太后和景宜帝都笑了起來,原先的那股子悶氣,似乎都一下子散盡了。
景宜帝有了這個念頭,又同太后說了一番之後,當即就決定了下來,頗有些心血來潮的意味,竟是直接在太后還在的時候,就取來紙筆,寫下禪位詔書,隨後就蓋上了玉璽。
看著那封聖旨,景宜帝只覺得自己渾身一下子,都輕鬆了起來。
二日早朝,群臣而入,還未待人說話,景宜帝就命內侍開始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在位期間,海內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然年事愈高,漸感力不從心。太子慕容珏明,仁厚純良,有治國經世之能,甚合朕心。朕欲傳位於太子慕容珏明,欽此。”
一道聖旨,並不長,卻是讓滿朝文武震驚,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景宜帝突然出了禪位旨意。景宜帝的身子骨還算硬朗,在位也才十餘年,如此早讓位,當真是有些讓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