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佗缽可汗放聲大笑,“顧小姐的回報本可汗很期待啊,不若顧小姐就嫁給我,聘禮好說。本可汗再將你父親接來,你們不就可以長長久久地團聚了?”

  高長恭淡淡地道:“顧將軍乃本王的王妃,可汗就不必痴心妄想了。”

  “哦?”佗缽可汗一挑眉,“原來是夫唱婦隨,倒讓人好生羨慕。不過,世人都說郎才女貌,才是天生一對,你們卻是倒過來了,女才男貌,不免讓人笑掉大牙。”

  高長恭微笑,“我們怎麼樣,用不著別人來操這份閒心。至於本王有沒有才,相信可汗很快就會知道了。”說著,他忽然抬手,向後一揮。

  本來站在河邊的齊軍立刻同時撥馬向後,一陣風般馳入谷中。

  高長恭對著河對岸一抱拳,朗聲道:“可汗,勸降就不必了。我們會死戰到底,絕不投降。”話音未落,他與顧歡同時回馬,奔進谷口。

  這時,谷中的大石已被那些勇士推到狹窄的入口處,堵在那裡,只留下僅容一騎通過的fèng隙。高長恭讓顧歡先進去,自己隨後馳入。守衛谷口的齊軍士兵手握長戟,崖上的弓手拿著弓弩,全都指著對面。

  高長恭下了馬,輕聲對顧歡說:“我們必須守到五天以上,你看能行嗎?”

  “只能盡力而為了。”顧歡低低地道,“不過,打陣地戰,突厥人遠遠比不過我們,這是我們目前唯一的優勢。”

  “嗯。”高長恭點頭,“幸好箭矢夠用,我們每人帶著三百支,還有五十匹空馬,馱了上萬支。多虧你爹英明,又心疼女兒,把那天戰場上收集來的突厥長箭分了不少給我們。”

  “是啊。”顧歡也笑了,“靠這些箭,頂兩三天是沒問題的。省著點用,再搞些糙船借箭之類的動作,或許可以撐到五天以後。突厥人每次作戰基本上就是向前猛衝,沒什麼戰術。這裡地勢狹窄,居高臨下,就如一個瓶頸。他們即便有千軍萬馬,一次也只能衝進兩三百人,我們只管放箭就能擋住他們。如果突厥調整戰法,我們再隨機應變。”

  “對。”高長恭贊同她的看法,“我瞧那個佗缽可汗的意思,似乎想要生擒你我,那至少一開始不會不顧一切地狂攻,總會留有餘地,這就對我們更為有利。”

  “是啊。”顧歡點頭,隨即笑道,“其實,他最初的目標只有你,後來看到了我,才臨時起意,想連我一併擒住。”

  “就先讓他做夢吧,只怕很快就會變成他的噩夢。”高長恭拍拍她的肩,“那咱們就各自去做事,我管這裡,你負責後援。”

  “好。”顧歡轉身欲走,忽然想起了什麼,停住腳步,困惑地看向他,“你說,佗缽可汗怎麼會知道我們在這裡?看這陣勢,分明不是偶遇,而是蓄意,一定有人走漏消息給他。如果是這樣,那他調集大批兵力過來,突厥廷帳便成了一座空城,很容易就會被周軍攻破。你說,他這樣做卻是何意?難道擒住你我比他的江山社稷還重要?”

  高長恭雙眉微皺,想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道:“你說得對。據我推測,出賣我們的叛徒一定是齊國人。我們與周國同時進軍,只有皇上、朝中的幾位重臣和參與制訂用兵方略的幾位大將軍知道。他們都很可靠,絕不會說出去。因此,普通官兵根本不知道周國也同時出兵討伐突厥,齊國的百姓就更不清楚了。再加上周國一向與突厥交好,他們也不會往這方面去猜,肯定以為只是齊國孤軍深入,而我是此次進軍的統帥,如果擒住我或殺了我,咱們這次北伐就算失敗了,齊國的臉面丟盡,皇上的尊嚴也蕩然無存,以後只怕很多年都不可能再伐突厥,只能乖乖臣服於他。哼,佗缽可汗打的如意算盤原本不錯,可惜他忘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說到後來,他的臉上露出譏嘲的笑容。

  “你說得對,定是如此。”顧歡點頭,“佗缽可汗肯定還派了軍隊去阻截大哥,不過,大哥一定讓他們討不了好去。”

  “是啊。”高長恭對她笑了笑,“大哥那邊你儘管放心。只要我們能守住,大哥必定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

  “我相信。”顧歡信心十足,便轉身去做事了。

  佗缽可汗並未下令進攻,卻派了一隊人馬在谷口外叫陣。這些人大概久居邊關,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字正腔圓,只是在措辭方面未能領會中原文化的精妙,有些不倫不類。

  “蘭陵王,我們可汗聽說你英雄了得,這才不遠萬里,帶著我們來領略你的風采,哪知一見面你便龜縮不出。你那張臉生得像個娘們兒,為人也像個娘們兒,一點也不痛快。”

  “蘭陵王,你若是條漢子,要麼出來與我們可汗一戰,要麼就穿上我們可汗送你的衣服,帶上女人用的首飾,彈彈琴,跳跳舞,承認自己就是個娘們兒吧。”

  “正是,這是可汗的可賀敦送你的衣服首飾,你不如從了我們可汗,也可苟延殘喘,苟且偷安,留下一條小命。”

  “對啊,我們可汗一定會重重有賞。你生得花容月貌,何苦在這裡丟了小命?”

  說到後來,便儘是污言穢語。

  高長恭守在谷口,懶洋洋地靠著大石,仿佛沒有聽見。其他士兵卻都沒那麼好氣量,個個恨得咬牙切齒,不斷對他說:“元帥,打吧。”

  高長恭淡淡地道:“三國時,諸葛亮北上伐魏,在五丈原圍住司馬懿。他急於與魏軍決戰,可司馬懿卻高掛免戰牌。諸葛亮便派人去城下叫罵,還送女人的小衣給他。司馬懿卻穩坐釣魚台,就是不出戰。耗到最後,諸葛亮大敗而歸。這佗缽可汗不過是學了一點諸葛亮的皮毛,想用激將法把我罵出去,與他在外面決戰。你們再英勇,能打得過百倍於我們的敵人嗎?都耐心守著,不管他們做什麼、說什麼,別去理會,也不用回罵,何必費那個工夫?太陽這麼好,不妨養養神,到時候好狠狠地痛打他們。”

  那些士兵頓時心平氣和,都笑著應道:“是,我們聽元帥的。”

  那些人罵了半天,還真有人騎了馬過來,將一套女人衣服、兩三樣首飾以及一把龜茲琵琶放在谷口前的地上,滿臉譏諷地對著谷中大笑幾聲,這才掉頭離去。

  高長恭探頭看了看,對身旁的親兵說:“去,把東西拿進來。”

  那個年輕的士兵一怔,“元帥,他們是來辱你的,你真要拿啊?”

  高長恭這才發現自己沒說清楚,便笑道:“叫你拿那把琴,別的不要。”

  “哦。”那士兵仍然不明白,但只要不拿女人的衣服首飾,那就行了。他立刻從大石間的fèng隙穿出去,從地上撿起琴便跑了回來。

  高長恭接過來看了看。這琴造型獨特,梨形音箱,四弦四柱,曲項,是橫抱著用撥子彈奏的西域琵琶,主要產自龜茲,後來被一些西域樂工帶到中原,深受大家喜愛。

  高長恭對那個士兵說:“你把琴拿進去,交給顧將軍。”

  “是。”那個小兵答應一聲,飛奔而去。

  顧歡正在與軍中的伙夫盤算,按十日計算,每天控制消耗糧糙的數量。看到士兵拿來的琵琶,聽他說了此琴的來歷,不由得微笑起來,輕輕地道:“謝謝。”

  那個戰士靦腆地說:“將軍,不用客氣。”便迅速往谷口跑去。

  顧歡將琴拿到存放糧糙的小山洞裡,繼續出來忙碌。

  午時剛過,谷外響起了沉悶的牛角號,接著便傳來喊殺聲。在山谷裡面的樹林中休息待命的將士們都沒動,仍然保持著或坐或躺的姿勢,頭卻無一例外地轉向谷口的方向。一時間,谷中鴉雀無聲,似乎連空氣都緊張得凝固起來。

  所有官兵都很清楚,突厥人進攻了。

  分別從栗水上游與下游渡河的突厥人有三千餘人,從兩邊包抄過來,將谷口通往外面的唯一通道堵得嚴嚴實實。等到吃完午飯,谷中仍未有動靜,佗缽可汗便不再等待,下令進攻。

  進入谷口的路很窄,最多只能容十人並騎。突厥人的前隊縱馬往谷中猛衝,後隊則拉弓放箭,給予掩護。

  充滿野性的吶喊聲在谷中迴蕩,守衛谷口的齊軍卻相當鎮定,無一人慌亂。他們都有多次戰鬥經驗,個個勇悍,從不畏懼。

  高長恭冷靜地在大石後面看著迅速衝來的突厥人,估算好距離,大喝一聲:“放箭。”

  立刻,崖上的齊軍弓箭手同時放開弓弦,數十支箭如雨般she向敵人。為了節約,他們沒有用弩,使的全是強弓,she出的箭勢大力沉,只要she中人體,便會深深地鑽進去。

  只聽痛哼聲不斷響起,最前面的十餘個突厥人應弦而倒,盡皆人仰馬翻,後面的人收勢不住,也紛紛絆倒在地,滾作一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