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雙笑逐顏開,“這是應該的,我也讓我母妃在糙原上找幾個能歌善舞的丫頭送來,獻給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也是大功一件嘛。”

  “哎,說到這兒,我還真想問問,是不是你們糙原的姑娘特別會生養?”安王妃很感興趣,“若果真如此,我就要為我們王爺納幾個糙原的姑娘進府。你放心,肯定給位份,不會虧待她們的。”

  無雙有些困惑,“庶子除了給你添堵,給嫡子添亂,還有什麼用?再說,你不是已經有世子了嗎?你家哥兒一表人才,又才華出眾,還很孝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那不是……多子多福嘛。”其實安王妃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心態,總覺得家裡孩子太少就是她的過錯,兒女多,才說明她這個正室王妃賢良淑德,所以就一心往子嗣上盤算,渾然忘了是為什麼。

  “你倒是真賢惠。”無雙很佩服,“我就不會操這個心,自己能生,就不需要別人為王爺生了。”

  “這可是妒婦才會說的話,與道德禮教不符,是犯七出的。”安王妃更佩服她,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咱們女子都是這麼過來的,年輕時侍候丈夫,努力為丈夫生兒育女,年紀大了就要為丈夫張羅嬌美姬妾,還要為這些側室姨娘撫養孩子,若是稍有差池,便沒了臉面名聲,生不如死。”

  無雙剽悍地道:“無子也是七出之一吧,若是進門後肚子一直沒動靜,那些側室姨娘都該攆出去,憑什麼只拿三從四德來要求正室,而那些小妾通房卻過得舒服自在?”

  安王妃感同身受,連連點頭。她成親之後,有許多年沒有懷孕生子,在王府中的處境可說是舉步維艱,不但要看婆婆的臉色,小心侍奉丈夫,還得大度地為他挑選好生養的姬妾,那些側妃、夫人、孺人、姨娘、通房也沒動靜,婆婆氣惱起來仍然認為是她的錯,因為她沒選好人,就是心存妒忌。直到她生下了嫡子,在王府中的境遇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終於能夠揚眉吐氣,可那麼多年受的氣鬱積在心,她仍無法宣洩,只能隱忍一世,永不提起。現在她也不過才三十多歲,在世人眼中已經老了,王爺身邊不斷有年少貌美的女子陪侍,她只是一個管家婆而已,若不是兒子孝順,將來又會襲爵,她真不知道要怎麼支撐下去。

  勇毅親王府的第一任王妃也跟她差不多,若不是一直沒有子嗣,憂急攻心,她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一病不起,帶著遺憾和不甘撒手塵寰。

  無雙以一國公主之尊嫁入王府成為繼王妃,是件很委屈的事,但只要嫁了人,就要按大燕的規矩來生活。外界都以為她離家萬里,舉目無親,王府後院的每個女人都不簡單,她進府之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誰知她福氣極好,一進門就很快有了喜,還沒生下來就確定是男孩。有了嫡子傍身,她的腰杆自然就挺得直,誰敢給她氣受,她都能毫無顧忌地頂回去,反倒比她們這些大燕土生土長的王妃夫人們過得舒暢。

  “所以說,生得好不如命好。”安王妃看了一眼她的肚腹,心裡很是羨慕。

  誰都能看出,這位年僅十七歲的王妃是易生養的體質,三年抱倆,十年生八個,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一來,她的位置固若金湯,誰也別想越過她去,將來兒孫滿堂,都是她所出,想起來就讓人羨慕嫉妒。

  外面雨雪霏霏,屋裡溫暖如春,無雙感覺這樣的日子的確很不錯。當然,如果沒有宮裡那位花樣百出的娘娘就更好了。

  正想著,外面傳來急促的奔跑聲,接著珠蘭推門沖了進來,喘著粗氣稟報,“王妃,王爺回來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王爺回來了

  “在哪裡?”無雙猛地站起來。

  安王妃雖然也被這個消息震撼,到底老成持重,一伸手便按住了她,“當心你肚子裡的哥兒。”

  無雙這才回過神來,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又急急地問珠蘭,“王爺在何處?”

  珠蘭笑逐顏開地說:“在城外,已經看見王爺的大旗了。”

  無雙頓時明白了,“那些蒙兀狼崽子還在嗎?”

  “在。”珠蘭很高興,嘴皮子利落得很,說得活靈活現,“全都被突然出現的大軍圍在城下,打得狼狽不堪,出去‘打糙谷’的也都沒逃過去。”

  “你這丫頭,倒像是上了城頭,親眼看見的。”無雙一邊笑一邊慢慢起身,“走,我們去萱糙堂,母妃要是聽說了這個消息,指定高興。”

  安王妃明白她的意思,老人若是大悲大喜,對身子總不大好,所以無雙這個做兒媳的去陪著說說話,平緩一下老人的情緒,是很有必要的。

  外面的風雪已經停息,竟然有了淡淡的陽光,無雙笑道:“王爺回來了,連老天都跟著高興。”

  兩人上了暖轎,一起去了萱糙堂。

  老王妃和老安王妃顯然已經聽到了好消息,無雙她們剛一進門,便聽到屋裡笑聲一片。

  看到她們進來,老王妃微笑著說:“這麼冷的天,你叫個人來傳個話就好,何必巴巴地自己跑過來?”

  老安王妃笑道:“聽到王爺回來了,親王妃當然要來你這兒等著。這眼看著就過年了,監國親王回來了,親王妃又快要生下小世子,真是雙喜臨門啊。”

  老王妃笑得合不攏嘴,“是啊,這回可要過個好年。”

  四個人坐在一起聊天,安王妃的兒子安靜地坐在一旁,捧著一本書看著。老王妃等不及,不停地叫身邊的丫鬟出去打聽,“王爺走到哪裡了?進城了沒有?什麼時候進府?”她還想親自到大門口去迎,無雙她們好不容易才勸住。

  直到夜幕降臨,皇甫瀟都沒回來,只是派人飛馬回府報信,說他要率軍肅清殘敵,還要整頓宮禁,這兩天很可能沒有時間回去看望母親和妻子,要她們放心。

  老王妃雖然想念兒子,卻也知道輕重,既知道他安然無恙,也就放了心。

  皇甫瀟回來得很突然。

  當時城下的蒙兀人正在每日慣例地指著城牆上的大燕守軍辱罵不休,陣營後面只聽到戰鼓聲聲,接著便是數十萬大軍鋪天蓋地,如cháo水般向他們湧來,將他們重重包圍後同時衝殺過去。

  中軍處高高飄揚著數面大旗,上面繡著四爪蟒龍和“勇毅”兩個篆字,正是勇毅親王皇甫瀟的旗號。

  城頭上的大燕官兵都歡呼起來,很快就大開四門,掩殺而出。

  蒙兀人這些日子已經懈怠,以為大燕人都是只會龜縮在堅壁高牆裡面的軟蛋,所以連盔甲都沒穿嚴整,兵器也扔在一旁,手上拿的大多是酒囊,一邊牛飲一邊罵人,這時忽遭大軍襲殺,一時來不及整軍迎戰,頃刻間便被殺得死傷遍野,血流成河,餘下的一部分特別剽悍的殘兵奮力突圍,總算殺出一條血路,向北逃竄而去。

  宋大將軍奉監國親王之命,率軍追殺殘敵,在燕京周圍搶掠的蒙兀小股騎兵就交給了禁軍圍剿。皇甫瀟吩咐完畢,騎在神駿的寶馬上,看著官兵分隊疾馳而去,這才進城。他沒在外城停留,也沒有回王府,而是直奔皇宮。

  他說要整頓宮禁,完全是實情。皇宮裡有一個重要人物也是蒙兀細作,之前卻隱藏得很深,他們完全沒有察覺,卻是神鷹汗國的大妃得到消息,派太子率軍前來支援,並帶了一封密信給他,將最近剛查到的一些消息告訴了他。所以,他回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刻拔掉這個大禍根。

  先是攝政王,後為監國親王,而且是大燕惟一的鐵帽子王,皇甫瀟在皇宮中擁有很多特權,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不請旨便進入後宮,而且可在宮中騎馬,只是不能佩帶武器。兩宮太后和趙昶等人都很憂慮,覺得他權力過大,可這些是先帝定下,在皇甫瀟沒有犯錯的前提下,沒人敢提出褫奪他的特權。

  此時,皇甫瀟率大隊御林軍和王府親軍湧入宮禁,那些侍衛都面面相覷,一時不知該不該攔。

  皇甫瀟身邊跟著的一個太監高聲道:“皇上有旨:授予監國親王皇甫瀟臨機處置專權,著王爺即日進京,驅除韃虜,拱衛京師,整頓宮禁,肅清jian佞,欽此。”

  所有守衛皇宮的人都鬆了口氣,既是聖旨欽命,皇甫瀟進來就是奉旨行事,他們自然要遵旨辦理,於是收起兵器,恭敬行禮,放王爺進宮。

  其實前些日子已經在宮裡抓過一批人了,不但是太監宮女侍衛御林軍,就連主子娘娘都有些噤若寒蟬。再加上最近天氣寒冷,於是各宮的人都輕易不出門,免得招災惹禍。皇宮裡很安靜,御花園裡的白雪鋪了一層,映著梅花點點,十分美麗。

  皇甫瀟帶人直奔皇后居住的慈寧宮,一路上正在灑掃的小太監趕緊讓到一旁,躬身行禮,卻都不敢吭聲。御林軍統領事先已經得到命令,進宮後就和兩個同屬親王陣營的副統領分別率隊離去,各自去抓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