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冷淡地再看了這個女人一眼,頂著秋日的殘陽離開這座孤獨的矗立在萋萋衰糙之中的頹房。

  “別走,皇上別走啊……皇上,皇上……”

  渺遠的囈語漸漸在身後隨風消散,遠方的宮囂也慢慢地平息下來。長廊上的宮娥們快速走過,窗紗無力的動了動,一切又被厚重的宮門層層掩住。

  在青石鋪就的甬道輕輕走過,我始終作為旁觀者隔著一層厚厚的障壁游離在外,自由的遠遠觀望著新後意氣風發的在朝堂之上翻覆,而那個男人總是一臉愛憐地喚著她“媚娘”,奉上皇權恣意嬌寵著這個比自己還年長的女人。

  他不知道自己精心眷養的不是貓,而是一頭能噬人的虎。

  大雪覆蓋了整座皇城,女人在雪地中悄無聲息的踱著。

  驀地,她停下腳步,尖尖的指甲掐緊了細白的掌心。

  在不遠處,那個男人站在那座破舊的頹房前,隔著門上的孔窗朝裡面呼喚,“是淑妃嗎……”

  裡面隨即傳出隱隱的哭聲,“皇上,是皇上!皇上,你終於來了……”

  他不禁惻然感傷,那個癱坐在屋內的女人到底也曾是自己忘情恩愛的妃子。

  新後的指甲越掐越緊,而後猛地鬆開,她面無表情的看著皇帝向門內人許諾,會接她出去重做安排。

  等皇帝一行人浩蕩的走出廢苑,她攏起袖子也跟著緩緩離去。

  臨去前,女人突然轉頭冷冷地睇了這淒清宮苑一眼。

  我退開身,已無聲的預知了淑妃的結局。

  那時的光陰仿佛是不斷被卡住的齒輪,顫悠悠地轉著,日子如行雲流水般不緊不慢的流逝。所有深宮內苑的明爭暗鬥大都趕在明個兒天亮之前就順心的蒸發,不留痕跡。

  冬季的最後一場雪將近了,我又來到了廢苑。

  白晃晃的雪地上盛放著一地刺眼的紅,那灘殷紅中扭曲的蜷縮著那具尚未僵硬的身影……

  我努力辨認著那個一個時辰前嘶聲尖叫的女人,不同於密室時的喃語,她在死前一直厲聲癲狂的詛咒著,“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

  那悽厲的尖叫響徹宮苑,附近的宮娥緊閉門窗佯裝不知在門後不斷瑟瑟發抖。

  穿過垂著重重薄紗的宮牆,我來到禁苑彼方。

  “為什麼這樣看我?”她漫不經心的翻著手中的摺子。

  “你不怕?”

  她漠然地瞥了我一眼,不再說話。

  是夜後宮所有的貓都被處死,此後整個皇城禁止養貓。

  朱紅的宮門重重打開,我常在皇城各處肆意的遊蕩。

  穿過長長的迴廊,走過層層的宮閣,經過壁紙或鮮艷或班駁的窗棱……宮人來來去去,不斷地在皇城內外搬運著屍體。在偶然錯身的一瞬間,總會讓我瞥見那些消失在武后身邊的或熟悉或陌生的臉。

  對於皇城而言,不過下了一場不大的雨,等天一放晴,就失去了雨露的蹤跡。

  而那個男人一直以一種縱容而微妙的態度默許她漸漸的穩固乃至擴張到他的權位。終於,當她霸占了他的權位成為掌握實權的統治者,而他尷尬的處於大權旁落的地位時我不知道此刻他的眼中所流露的是什麼。

  他是個太過感性而多情的帝王,在這場不見血的權力交鋒中,註定了失敗。

  消失。

  在皇城這個殘酷的無形戰場上是一個曖昧的字眼,也意味著在這場宮斗中失敗的她們或者他們理所應當的在歷史中被人們遺忘。

  御花園的花兒依然開得很旺,也許,只有這些花兒會一一記得這些舊事吧。

  古老的皇城中,只有武后是唯一鮮艷著的色彩。

  在此後的漫長歲月我一直記得那個黃昏,那時候的她已經不叫武媚,她叫——

  武曌。

  我一直記得那個黃昏的夕陽,透著整個皇城特有的血色。

  武后沐浴著如血的晚霞被簇擁在一群宮娥妃子中,對上我的眼後她只是疏離的淡掃一眼,視而不見。

  隨著她手中權力的逐漸攀升我們之間也漸行漸遠,也許,自我久眠醒來見到她登上後位的那一刻起,我們之間……就已回不到從前。

  “呀,好大的牡丹!”

  一位不知姓名的妃子驚奇的叫道。

  我迎著百花傲凌群芳的盡情綻放絕世姿容。

  “好美啊,我從沒見過這麼美的牡丹……”

  那妃子仿如被迷惑般緊緊盯著我,但後宮之主的威懾另她不敢靠前折下這朵牡丹。

  武曌視線慵懶的隨意從她身上略過,而後迤儷著華麗的裙擺自怒放的百花之前走過,悠悠停在我跟前。

  “常言,牡丹乃花中之王。”她依然是那麼倨傲地半仰著臉微眯著那雙媚眼看我,“你說……是你漂亮,還是我漂亮?”

  忽然想起貞觀十一年,上一場休眠後我醒來第一眼看見的少女。

  那時的她還只是個14歲初進宮的才人,在御花園見到側躺在百花叢中甫甦醒的我時驚艷地張著嘴半天都沒醒過神來……

  “只有我一個人看得見你嗎?”少女興奮的站在我跟前問道。

  我冷淡的輕點一下頭。

  “原來你是鳳眼啊。”話一出口少女才發覺到自己正大膽放肆的盯著我看,她忙羞赧的垂下眼收回視線,但依然囁嚅著坦率地說,“你的眼睛……真漂亮……”

  月圓月缺,光陰一天天不斷逝去。

  弘道元年,那個放縱這頭噬人的虎翻覆皇城的男人終於也到了油盡等枯的那一刻。

  隔著層層宮紗我看見那男人癱在龍床上,彌留前緊握著武曌的手,那張曾經年輕俊美的臉上爬滿皺紋被經年病痛摧折的憔悴不堪。

  “媚娘……媚娘……”他恍如夢囈般喃念著。

  “臣妾在,就在這。”她一頭青絲也摻上了白髮。

  “媚娘,你……有沒有,愛過我?”他沒用“朕”而是用“我”,嘶啞無力的聲音夾雜著渾濁的呼吸聲,遠遠伏跪在殿門前的眾人都知道皇帝的時間,已經快到了。

  她難以察覺的愣了下,而後開口,“……我有。”也同等的用“我”來回答。

  這是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身為一個帝王,他太過感性多情。

  下一世,他希望能具備充足的理智與克制……

  683年,高宗去世。遺詔是: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媚娘,這是我最後能為你做的事……

  高宗死後,整個大明宮中充溢著越發緊繃一觸即發的微妙氣息。 宮中的牡丹依然一年比一年開得熱鬧,自顧自的燃燒著滿園花香。主宰著天下近百年的大唐江山在她手中開始漸漸崩裂,武曌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匍匐在自己腳下的群臣百官,威勢無人能擋。

  山雨欲來,風滿樓。

  是的,沒人能抗拒。這個女皇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690 年,武曌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 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登基大典那天,我看著高立在則天門的女皇,無法捕捉此刻填塞胸臆的感覺是什麼。

  我努力想阻止什麼,卻又不知道我想阻止的是什麼。

  於是只能無力地任由著它一日日自我指間流逝。

  天授二年

  她與群臣游上苑,我站在百花中隔著群芳與被群臣如眾星拱月般環在中間的她四目相接。

  她甩下群臣快步走到我面前,朝我伸出手——

  霍地,那雙難掩歲月痕跡的手在觸及我的前一刻猛然停下,她仿佛被燙了般縮回手,微僵的側過頭。

  “陛下,陛下您怎麼了?”宦官扯著尖細的嗓子低問。

  她面沉如水,直接拂袖回宮。

  風中模糊地飄來她的低喃,“老了嗎?我已經老了啊……”

  我沉默的望著那個匆匆離去透著蒼涼的明黃色背影逐漸消失在視野中,低頭看了看收緊的十指,垂手掩入寬袖。

  這年,大雪沸沸揚揚地籠罩了整個京城,皇城外人們依舊熙熙攘攘地往來市間,繁華古老的長安依然如往年煥發著生機。東街酒肆里裹著大紅襖的小歌伶梳著兩髻討喜的鬢角,手執紅牙板唱晚。窗下金髮碧眼的胡人牽著一匹赤馬緩緩踏雪走過,灰白的院落上班駁朱漆的頂珠沉沉地睡在這場大雪中……

  記憶中,沒有被人們遺忘的,似乎也只有這麼多了。

  而就在這個下著雪的冬天,我懷揣著一紙詔書獨自離開了這座皇城。

  在被謫貶洛陽的日子裡,我總在不經意間想起當年那個14歲的少女,那雙明亮的眼睛,夾雜著害羞和坦率的輕贊:“原來你是鳳眼啊。你的眼睛……真漂亮……”

  我想再度放任自己陷入沉睡,但這一次,我卻再也無法睡著。

  我常常登上閣樓遙望著長安的方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孤獨的在洛陽綻放。

  神龍元年,大赦天下。

  當我重新回到長安,時間已過了14年。此時武曌已退位,新帝尊她為則天大聖皇帝。

  她遷入上陽宮,已經……病入膏肓不久人世。

  清晨,當冬季的風剛剛吹拂時,滿園沉寂了許久的牡丹在顫簌著醞釀。

  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同一時刻,自上陽宮殿口順著武皇所在宮苑的方向,沿路火紅的牡丹花一朵接一朵甦醒過來,一簇燒過一簇以驚人的速度燒到迴廊盡頭。整片宮苑在剎那之間被盛放到極至的牡丹燒成一片沖天火紅的花海,濃郁的花香瞬間卷席整個上陽宮……

  這一年冬天,長安的文人們聚在一起談論這千古難見的奇景。正像多年前的那個冬天,滿城牡丹在盛放的最艷麗燦爛的時刻逸出它們此生最醇郁的芳香在同一時刻迎風整朵整朵凋謝,火紅的花瓣隨風飛舞,卷上長安城上空後緩緩墜落,仿如下了一場綺麗的紅雨……

  自那之後,直至這年冬天長安的牡丹就再也沒開過。

  重新歸來,我整日都待在上陽宮寸步不離。

  我們開始談論相識幾十年來的零零種種,武皇已年至古稀,大部分的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性格反而回到了她的少女時期。

  “……這世上有輪迴嗎?” 武皇微駝枯瘦的身子裹在厚厚的狐裘下,耷拉下陷的眼模模糊糊地看著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