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宋曉無所謂的笑了笑,快步迎上了趕來接她下節目的彭宇,想這些無用的,還不如回家看兒子!
—————————————————
安哥兒已經一周零三個月了,正是招人喜愛的時候,雖說經常不待見他的老媽,但是長時間沒見到就會哭鬧,這大半年宋曉很少回家,安哥兒仿佛是感覺到了不安,三天兩頭都得鬧上一出,很是讓宋家兩老心疼,要不是彭宇護著,估計都得把女兒拎回來揍一頓了!
宋曉也很無奈,但作品也是她的‘孩子’,不可能‘生’出來,就不管不顧了吧,只能坐著飛機兩頭跑,好不容易結束了所有行程,她至少瘦了10斤!
元氣大傷的宋曉過起了閉門謝客的悠閒生活,每天幫著宋母做飯、看看書、寫寫劇本、帶帶孩子,想出門了就去工作室給老公送飯,或者一起約會,彌補婚後一直聚少離多的遺憾。
就這樣悠哉游哉的過了三個月,工作室突然接到了一份來自聯合國的邀請……
“讓我去做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宋曉疑惑地問道,“一般不都找積極參與他們慈善活動的明星嗎?我們每年捐的錢國內都不一定有人知道。”
郭媛解釋道:“應該是藉助你的影響力,而且【言傳身教】本身就是倡導維護婦女權益的電影,作為編劇和導演的你被選中不奇怪吧!”
宋曉聳聳肩,“做就做唄,也是好事,和我想做的正好相符,也算是正中下懷!”
借著這個名頭,宋曉開始了她籌謀三個月的計劃——她要專注於為女性發聲,用她擅長拍攝電影的方式,揭露當今社會婦女的弱勢地位,提倡維護女性平等的權益,抵制不公平現象!
看上去很不切實際又毫無意義,在這個父權統治幾千年的世界,女性有現在的地位似乎已經讓人欣喜了,但宋曉知道,不夠,這樣遠遠不夠,特別是一些較為落後的國度,女性甚至還像牲畜一般肆意殘害和買賣,即使是華夏這樣的大國,思想的禁錮讓很多女性仍舊被束縛著,你說她女權主義也好,說她自不量力也罷,宋曉只是想儘自己所能,運用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一點一滴地,向這個父權社會發起挑戰!
於是,當華夏的夏季來臨之時,宋曉的“作死”之旅正式開啟……
首戰,宋曉選擇的是一部電視劇的劇本【走出大山】,這是一部45集的電視劇,工作室是準備交給新簽約的青年導演“練手”的,宋曉看到後便要了過來。
以她現今的名氣其實根本不適合在電視劇方面發展,但是電影說到底還是較為小眾,特別在華夏,即使一部電影有20億的票房,真正看到電影的人也不過幾千萬罷了。電視劇才是大眾,特別是家庭婦女們的首選!
既然要做,就要從國內開始,從女性自身開始……
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將【走出大山】的劇本,進行了全面的修改,刪減不必要的內容和不符合她宣傳思想的支線劇情,硬是將45集的劇本改成了20集!她會將每一集當作電影來拍攝,所以貴精不貴多。
郭媛很是不贊同她肆意妄為的浪費行為,在她看來,一個國際名導去拍電視劇,還下血本不計回報地拍攝,簡直有病!
“那您覺得我應該做什麼才符合身份?”宋曉微笑地看著相處多年的夥伴,“說到底,我不過就是個女人,做一些女人想做的事情而已!”
頂著工作室一眾人不明所以的目光,宋曉浩浩蕩蕩的帶著她的劇組人員開始了封閉式的拍攝工作……
【走出大山】講述的就是女主人公從小山村走到大城市的故事,女主人公陸萱就是小山村里一個普通家庭中的一員,一家五口人,重男輕女的奶奶、外地打工的父親、勤儉持家的母親、聰敏淘氣的弟弟,都是陸萱的至親。
從小,兩位女性長輩就告訴她與弟弟的不同,凡事都要讓著弟弟,因為他是男孩;在大城市打工、難得回家的父親卻告訴自己男孩女孩都一樣。
“女娃兒認得幾個字就夠了,做啥子整天去上學,真是浪費,還不如多做點活,給弟弟將來上大學娶媳婦用!”
“媽知道你喜歡讀書,但是你一個女娃兒能有啥出息,早點收收心,多為你弟弟考慮考慮噻!”
“囡囡,想去學習就要努力,爸在城市裡見到好多厲害的姑娘,我家閨女一定不比別人差!”
兩種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讓陸萱的童年充滿困惑和矛盾。
而這一直隱藏的矛盾,終於在中考前爆發了,奶奶要求陸萱放棄讀高中,讓她回家幫忙,差不多就找個不錯的男人嫁了,母親雖然不想讓女兒難過,但也不支持她繼續念書,家裡有一個男孩有出息就夠了!
陸萱無法,想盡辦法聯繫到遠在大城市的父親,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才得以前往鎮子上讀高中。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高考前,家裡實在供不起兩位大學生,陸萱不甘被束縛的命運,毅然離開了家,去投靠外地打工的父親。
這一路上,她遇到了很多事情,早年埋藏在心中的困惑都一一被現實所印證。
在上學到工作的進程中,陸萱在不斷成長,從剛開始身處都市的不適,對女性地位的茫然無措,到之後漸漸開始適應,甚至敢於維護自己的權利,尋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然而,就像是一個輪迴,當陸萱在工作上如魚得水,收穫了美滿的愛情組建家庭後,又有人開始給她灌輸“女人應該如何如何”的論調,這一次,是她的婆婆……
她最終還是和老公搬出來,一家三口過自己的小日子。而當她抱著女兒悠閒的在小區散步時,一旁同樣帶著孩子的大媽熱情地和她搭起了話:
“哎,你們是新來的吧,別不好意思……我知道你還是想要個男孩的吧,女孩子到底不如男孩,反正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了,你們趁著年輕趕緊再生一個,我跟你說,我有個老同學在醫院婦產科,你要是想要提前看B超……”
陸萱顧不上禮貌,抱上女兒就往回走。
她自以為已經擺脫了魔咒般的偏見,然而卻發現它早已根植在人們的心中,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這些匪夷所思的病態歧視,都來自於女性本身,她們的自輕自賤讓陸萱心寒如冰。
陸萱撫摸著女兒天真無邪的笑顏,不知該怎麼向孩子解釋,奶奶和外婆都不喜歡她的原因……
作者有話要說: 現實里其實很多女人很怕被人定性為“女權主義者”,似乎那樣會顯得很偏激,但其實這個詞的本質只是形容婦女要求平等權利的意思,是很中性的意義。
宋曉也沒有要做什麼偉大的事情,在她看來,只是儘量發揮自我的發言權,為女性發聲,“有權利不用是傻瓜”這樣的思想而已,至於能做到什麼成就,就看她的堅定程度了!
☆、第九十二章
電視劇【走出大山】一經播出,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後期爆發式的關注度,創造了當年的播放和重播量記錄,僅僅20集的電視劇,卻引發了無數爭議……
“終於明白為什麼有的導演只能拍雷片,有的導演卻可以走出國際了!宋導這是在拉仇恨值啊,不怕電視劇導演們寄刀片給她麼!”
“華夏終於有每集都當作電影來拍攝的電視劇了,高品質,良心巨作!”
“有點太裝逼了,家庭倫理劇還要上升到性別歧視和偏見的地步,本來生活就夠糟糕的了,還要看這種糟心的電視,神經病吧!”
“看完心裡很不舒服,我幹嘛沒事給自己找罪受!還不如看點傻白甜樂呵樂呵!”
“宋曉如果再敢這麼作死,別怪我讓她付出代價!”
“作為女人的我,對陸萱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這麼過來的,身邊人都覺得女人就應該早點結婚生子,但是卻沒有人真正告訴我們為什麼?仿佛女人的一生就是為了繁衍後代而活,結束了任務,你才是真正完整的女人!但是為什麼呢?我問過很多人,卻沒有人給我滿意的答覆!但這種不知名的、深根在人類思想中的偏見,從宗教、文化、教育到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地充斥著我們,每部華夏家庭電視劇都仿佛在教育我們,女人就要為家庭、為孩子隱忍,我們應該如何如何,成千上萬部電視劇中,我就沒看過幾部丈夫出軌後,妻子果斷離婚,然後自己過得很好的電視劇情!我只想問,為什麼?”
“雖然我很反感女權主義,但有時候女人自己貶低自己的地位,也是我們男人愛莫能助的。”
“女人現在還叫沒地位!導演你咋不上天呢!”
—————————————————
安哥兒已經一周零三個月了,正是招人喜愛的時候,雖說經常不待見他的老媽,但是長時間沒見到就會哭鬧,這大半年宋曉很少回家,安哥兒仿佛是感覺到了不安,三天兩頭都得鬧上一出,很是讓宋家兩老心疼,要不是彭宇護著,估計都得把女兒拎回來揍一頓了!
宋曉也很無奈,但作品也是她的‘孩子’,不可能‘生’出來,就不管不顧了吧,只能坐著飛機兩頭跑,好不容易結束了所有行程,她至少瘦了10斤!
元氣大傷的宋曉過起了閉門謝客的悠閒生活,每天幫著宋母做飯、看看書、寫寫劇本、帶帶孩子,想出門了就去工作室給老公送飯,或者一起約會,彌補婚後一直聚少離多的遺憾。
就這樣悠哉游哉的過了三個月,工作室突然接到了一份來自聯合國的邀請……
“讓我去做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宋曉疑惑地問道,“一般不都找積極參與他們慈善活動的明星嗎?我們每年捐的錢國內都不一定有人知道。”
郭媛解釋道:“應該是藉助你的影響力,而且【言傳身教】本身就是倡導維護婦女權益的電影,作為編劇和導演的你被選中不奇怪吧!”
宋曉聳聳肩,“做就做唄,也是好事,和我想做的正好相符,也算是正中下懷!”
借著這個名頭,宋曉開始了她籌謀三個月的計劃——她要專注於為女性發聲,用她擅長拍攝電影的方式,揭露當今社會婦女的弱勢地位,提倡維護女性平等的權益,抵制不公平現象!
看上去很不切實際又毫無意義,在這個父權統治幾千年的世界,女性有現在的地位似乎已經讓人欣喜了,但宋曉知道,不夠,這樣遠遠不夠,特別是一些較為落後的國度,女性甚至還像牲畜一般肆意殘害和買賣,即使是華夏這樣的大國,思想的禁錮讓很多女性仍舊被束縛著,你說她女權主義也好,說她自不量力也罷,宋曉只是想儘自己所能,運用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一點一滴地,向這個父權社會發起挑戰!
於是,當華夏的夏季來臨之時,宋曉的“作死”之旅正式開啟……
首戰,宋曉選擇的是一部電視劇的劇本【走出大山】,這是一部45集的電視劇,工作室是準備交給新簽約的青年導演“練手”的,宋曉看到後便要了過來。
以她現今的名氣其實根本不適合在電視劇方面發展,但是電影說到底還是較為小眾,特別在華夏,即使一部電影有20億的票房,真正看到電影的人也不過幾千萬罷了。電視劇才是大眾,特別是家庭婦女們的首選!
既然要做,就要從國內開始,從女性自身開始……
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將【走出大山】的劇本,進行了全面的修改,刪減不必要的內容和不符合她宣傳思想的支線劇情,硬是將45集的劇本改成了20集!她會將每一集當作電影來拍攝,所以貴精不貴多。
郭媛很是不贊同她肆意妄為的浪費行為,在她看來,一個國際名導去拍電視劇,還下血本不計回報地拍攝,簡直有病!
“那您覺得我應該做什麼才符合身份?”宋曉微笑地看著相處多年的夥伴,“說到底,我不過就是個女人,做一些女人想做的事情而已!”
頂著工作室一眾人不明所以的目光,宋曉浩浩蕩蕩的帶著她的劇組人員開始了封閉式的拍攝工作……
【走出大山】講述的就是女主人公從小山村走到大城市的故事,女主人公陸萱就是小山村里一個普通家庭中的一員,一家五口人,重男輕女的奶奶、外地打工的父親、勤儉持家的母親、聰敏淘氣的弟弟,都是陸萱的至親。
從小,兩位女性長輩就告訴她與弟弟的不同,凡事都要讓著弟弟,因為他是男孩;在大城市打工、難得回家的父親卻告訴自己男孩女孩都一樣。
“女娃兒認得幾個字就夠了,做啥子整天去上學,真是浪費,還不如多做點活,給弟弟將來上大學娶媳婦用!”
“媽知道你喜歡讀書,但是你一個女娃兒能有啥出息,早點收收心,多為你弟弟考慮考慮噻!”
“囡囡,想去學習就要努力,爸在城市裡見到好多厲害的姑娘,我家閨女一定不比別人差!”
兩種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讓陸萱的童年充滿困惑和矛盾。
而這一直隱藏的矛盾,終於在中考前爆發了,奶奶要求陸萱放棄讀高中,讓她回家幫忙,差不多就找個不錯的男人嫁了,母親雖然不想讓女兒難過,但也不支持她繼續念書,家裡有一個男孩有出息就夠了!
陸萱無法,想盡辦法聯繫到遠在大城市的父親,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才得以前往鎮子上讀高中。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高考前,家裡實在供不起兩位大學生,陸萱不甘被束縛的命運,毅然離開了家,去投靠外地打工的父親。
這一路上,她遇到了很多事情,早年埋藏在心中的困惑都一一被現實所印證。
在上學到工作的進程中,陸萱在不斷成長,從剛開始身處都市的不適,對女性地位的茫然無措,到之後漸漸開始適應,甚至敢於維護自己的權利,尋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然而,就像是一個輪迴,當陸萱在工作上如魚得水,收穫了美滿的愛情組建家庭後,又有人開始給她灌輸“女人應該如何如何”的論調,這一次,是她的婆婆……
她最終還是和老公搬出來,一家三口過自己的小日子。而當她抱著女兒悠閒的在小區散步時,一旁同樣帶著孩子的大媽熱情地和她搭起了話:
“哎,你們是新來的吧,別不好意思……我知道你還是想要個男孩的吧,女孩子到底不如男孩,反正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了,你們趁著年輕趕緊再生一個,我跟你說,我有個老同學在醫院婦產科,你要是想要提前看B超……”
陸萱顧不上禮貌,抱上女兒就往回走。
她自以為已經擺脫了魔咒般的偏見,然而卻發現它早已根植在人們的心中,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這些匪夷所思的病態歧視,都來自於女性本身,她們的自輕自賤讓陸萱心寒如冰。
陸萱撫摸著女兒天真無邪的笑顏,不知該怎麼向孩子解釋,奶奶和外婆都不喜歡她的原因……
作者有話要說: 現實里其實很多女人很怕被人定性為“女權主義者”,似乎那樣會顯得很偏激,但其實這個詞的本質只是形容婦女要求平等權利的意思,是很中性的意義。
宋曉也沒有要做什麼偉大的事情,在她看來,只是儘量發揮自我的發言權,為女性發聲,“有權利不用是傻瓜”這樣的思想而已,至於能做到什麼成就,就看她的堅定程度了!
☆、第九十二章
電視劇【走出大山】一經播出,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後期爆發式的關注度,創造了當年的播放和重播量記錄,僅僅20集的電視劇,卻引發了無數爭議……
“終於明白為什麼有的導演只能拍雷片,有的導演卻可以走出國際了!宋導這是在拉仇恨值啊,不怕電視劇導演們寄刀片給她麼!”
“華夏終於有每集都當作電影來拍攝的電視劇了,高品質,良心巨作!”
“有點太裝逼了,家庭倫理劇還要上升到性別歧視和偏見的地步,本來生活就夠糟糕的了,還要看這種糟心的電視,神經病吧!”
“看完心裡很不舒服,我幹嘛沒事給自己找罪受!還不如看點傻白甜樂呵樂呵!”
“宋曉如果再敢這麼作死,別怪我讓她付出代價!”
“作為女人的我,對陸萱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這麼過來的,身邊人都覺得女人就應該早點結婚生子,但是卻沒有人真正告訴我們為什麼?仿佛女人的一生就是為了繁衍後代而活,結束了任務,你才是真正完整的女人!但是為什麼呢?我問過很多人,卻沒有人給我滿意的答覆!但這種不知名的、深根在人類思想中的偏見,從宗教、文化、教育到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地充斥著我們,每部華夏家庭電視劇都仿佛在教育我們,女人就要為家庭、為孩子隱忍,我們應該如何如何,成千上萬部電視劇中,我就沒看過幾部丈夫出軌後,妻子果斷離婚,然後自己過得很好的電視劇情!我只想問,為什麼?”
“雖然我很反感女權主義,但有時候女人自己貶低自己的地位,也是我們男人愛莫能助的。”
“女人現在還叫沒地位!導演你咋不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