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常興公主跟陳郄說得投緣,也就說起了在瀾國的日子,感慨道:“這再難熬,也得熬下去,熬不下去,就只得死了。”
一個外嫁的公主,要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也就只能默默的死去。
常興公主不願意悄無聲息地過短暫的一輩子,就少不得要跟一般的女人不同,甚至走在相反的路上。
在這方面,陳郄覺得她跟常興公主完全是一路人,她從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她只用確定自己的路要怎麼走就好。
想起自己這一路,想來也是自己是穿越的,不然精神上也不會這麼強韌,能理所當然半點不帶困惑的做到一切。
“路總是人走出來的。”陳郄也總結了一下自己這兩年的豐功偉績。
常興公主聽得也心有戚戚,就陳郄遇見的那些事,換別人家姑娘,怕不是認命就是自盡了,“也是你心性堅韌。”
到劉喜玉在常興公主殿外等候陳郄出來,常興公主終於忍不住八卦道:“就那木頭,你喜歡他什麼?”
陳郄想了想,常興公主嫁人之時劉喜玉原身還在,這還真不太好說,只得道:“大概我多話,就喜歡話少的。”
這配對倒是挺好笑的,常興公主笑了笑,就打算放人了,“趕緊去吧,不知道在外面站了多久。”
陳郄也就起身跟公主告辭,轉身出了宮殿。
見了劉喜玉,陳郄才知道皇帝打算再見她,就奇怪道:“陛下還有話沒說?”
劉喜玉把自己心裡的猜測說了說,又把之前來求賜婚的話跟陳郄說了一回,“陛下大概有意問你這方面之事。”
陳郄嘴角抽抽,“你倒是什麼底牌都給人看。”
劉喜玉端著一張俊臉,“賜婚為重。”
賜婚是體面,陳郄有這一份體面,日後誰都小看不了她去,當然順帶著把人跟自己綁得更緊就是自己的小心思了。
下了朝的皇帝,也直接問了當初劉喜玉跟他說過陳郄擅長的兩樣,“不知你有什麼見解?”
陳郄也不懼場,“陛下之難,其實也不在於銀子是否流通,而在於糧食品種不優、五穀產量不高、百姓耕種能力有限,所以賦稅不足,軍糧不夠分派。於軍械上,在於冶鐵工匠技能低,鐵礦冶煉不出精鐵,鍛造武器的耗費過多,時間過長,影響到武器供給。”
皇帝聽得連連點頭,“你可有法子解決?”
陳郄點頭,“有。”
皇帝大喜:“趕緊說 !說得好有賞!”
陳郄嘴角一彎,“有火炮還要那些冷兵器作什麼?”
皇帝嘴角的笑意凝固,沒想到陳郄說的解決辦法竟是這一種,“你可知火藥有多難得?”
不是皇帝不想發展熱武器,實在是沒那個基礎,火炮這等殺傷力強大的武器誰不愛,可想愛也要愛得起來。
陳郄很明白這一點,就道:“所以,陛下也可以像鼓勵讀書人一樣,鼓勵老百姓來研究這些。火藥為什麼會容易燃燒爆炸?如何避免潮濕啞火?火藥要怎麼配方才能降低炸膛的危險?鐵礦要怎麼冶煉才能提純?金屬成分比例為多少才能達到最堅硬?火器的精鐵要如何冶煉才不受火藥影響?”
“陛下,這些東西僅僅一人幾人十幾人都是不成的,要做就得像教化萬民一樣,讓大多人來學,學的人多了,有了競爭,才有人能捉摸出新的東西來。”陳郄道。
皇帝沉默了良久,才道:“你說的也有些道理。”
只是有些道理,陳郄卻不明白,而這些陳郄不明白的道理卻是不能明說的。
“想來老公爺在家等著你們小夫妻回家,且先退了吧。”皇帝最後擺手道。
很明顯,陳郄這個說辭,並未讓皇帝滿意。
等出了皇宮,在馬車裡坐著了,陳郄才撇嘴,“想要宏圖霸業,又不敢冒險,他怎麼不直接當仙?”
皇帝對陳郄的評價不夠高,陳郄對皇帝的看法也不怎麼樣。
劉喜玉道:“陛下有陛下的顧慮。”
陳郄嗤了一聲,“能有什麼顧慮?無非是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怕有些東西知道的人多了,哪一日被用來對付他自己。也不想想,真到那地步,就算全是菜刀也能當殺人的武器用。”
說到底,還是皇帝不夠自信,胸襟不夠開闊。
對此,陳郄十分遺憾,她本想希望皇帝能像開設那些書院一樣,由朝廷拿出一筆銀子出來,讓人專教物理化學這方面的知識,好各方面促進當代科技的發展。
如今看這樣子是不行了,還得自己從民間著手。
陳郄湊劉喜玉耳邊跟他說著,“別的什麼不說,好歹是讓我們能在一起的地方,有知道的能做得到的也沒必要藏著掖著。國家強盛,也免得遭別人欺辱,受益的也是百姓。”
皇帝是哪家關她屁事,好不好的可憐的都是老百姓,皇帝不同意她就從民間入手,到時候大勢所趨也不是他一個當皇帝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劉喜玉聽著,心裡雖是贊同但還是提醒道:“也別忘了正事兒。”
陳郄笑著咬劉喜玉的耳朵,含混道:“知道知道。”
一對狗男女在馬車上就這樣那樣起來,無為坐在外面趕著馬車,恨不得耳朵被棉花糰子堵上,旁邊翠兒也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就這麼磨磨蹭蹭回到國公府,離著大門老遠,無為就瞧見了大門前圍著的人,也就敲了敲馬車前門框。
馬車裡陳郄其實也只是在跟劉喜玉抓來抓去逗樂子,聽到聲音就停了手扯了扯衣服,彎腰起身撈開了帘子往外看,“怎麼了?”
陳郄也看見了國公府門前圍著的那一群人,無為尋了半天尋到個面熟的人,跟著陳郄小聲道:“小的瞧著,好像是劉家人來了?”
第182章 新婦發威
劉家人?
陳郄垂眼看無為,馬車還在往前走,無為看得更仔細了,點頭確認,“的確是劉家人。”
這可就有趣了,陳郄回頭跟劉喜玉擠眼。
劉喜玉到現在還沒見過劉家人,不過原身留下的記憶里倒是印象深刻,所以對原身留下過極大的影響。
單憑這些個人這個時候來了國公府為的是什麼,就讓劉喜玉不可能對他們有什麼好感。
陳郄見劉喜玉神色變得難看,就進了馬車挑眉問:“這是欺負過原來的你?”
劉喜玉點頭,“不用搭理他們 。”
無為直接把馬車一個轉頭就往後面的後門裡趕了,無視後面的叫嚷聲。
很明顯,後面在大門口守著的人看見馬車了,但沒想到劉喜玉能直接把人躲過去,連正門都不入。
當然,他們還不知道,丟人現眼的事情還在後面。
陳郄跟劉喜玉從後門進了府,素節急匆匆趕來,氣急敗壞極了,“老爺子又回道觀了。”
倒是把這一溜麻煩留給兩個小的,陳郄抱著暖爐,吩咐下去,“去衙門報案,就說是有人在國公府大門冒認親族,也跟北城兵馬司打個招呼,讓過來維持一下秩序。”
一個外嫁的公主,要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也就只能默默的死去。
常興公主不願意悄無聲息地過短暫的一輩子,就少不得要跟一般的女人不同,甚至走在相反的路上。
在這方面,陳郄覺得她跟常興公主完全是一路人,她從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她只用確定自己的路要怎麼走就好。
想起自己這一路,想來也是自己是穿越的,不然精神上也不會這麼強韌,能理所當然半點不帶困惑的做到一切。
“路總是人走出來的。”陳郄也總結了一下自己這兩年的豐功偉績。
常興公主聽得也心有戚戚,就陳郄遇見的那些事,換別人家姑娘,怕不是認命就是自盡了,“也是你心性堅韌。”
到劉喜玉在常興公主殿外等候陳郄出來,常興公主終於忍不住八卦道:“就那木頭,你喜歡他什麼?”
陳郄想了想,常興公主嫁人之時劉喜玉原身還在,這還真不太好說,只得道:“大概我多話,就喜歡話少的。”
這配對倒是挺好笑的,常興公主笑了笑,就打算放人了,“趕緊去吧,不知道在外面站了多久。”
陳郄也就起身跟公主告辭,轉身出了宮殿。
見了劉喜玉,陳郄才知道皇帝打算再見她,就奇怪道:“陛下還有話沒說?”
劉喜玉把自己心裡的猜測說了說,又把之前來求賜婚的話跟陳郄說了一回,“陛下大概有意問你這方面之事。”
陳郄嘴角抽抽,“你倒是什麼底牌都給人看。”
劉喜玉端著一張俊臉,“賜婚為重。”
賜婚是體面,陳郄有這一份體面,日後誰都小看不了她去,當然順帶著把人跟自己綁得更緊就是自己的小心思了。
下了朝的皇帝,也直接問了當初劉喜玉跟他說過陳郄擅長的兩樣,“不知你有什麼見解?”
陳郄也不懼場,“陛下之難,其實也不在於銀子是否流通,而在於糧食品種不優、五穀產量不高、百姓耕種能力有限,所以賦稅不足,軍糧不夠分派。於軍械上,在於冶鐵工匠技能低,鐵礦冶煉不出精鐵,鍛造武器的耗費過多,時間過長,影響到武器供給。”
皇帝聽得連連點頭,“你可有法子解決?”
陳郄點頭,“有。”
皇帝大喜:“趕緊說 !說得好有賞!”
陳郄嘴角一彎,“有火炮還要那些冷兵器作什麼?”
皇帝嘴角的笑意凝固,沒想到陳郄說的解決辦法竟是這一種,“你可知火藥有多難得?”
不是皇帝不想發展熱武器,實在是沒那個基礎,火炮這等殺傷力強大的武器誰不愛,可想愛也要愛得起來。
陳郄很明白這一點,就道:“所以,陛下也可以像鼓勵讀書人一樣,鼓勵老百姓來研究這些。火藥為什麼會容易燃燒爆炸?如何避免潮濕啞火?火藥要怎麼配方才能降低炸膛的危險?鐵礦要怎麼冶煉才能提純?金屬成分比例為多少才能達到最堅硬?火器的精鐵要如何冶煉才不受火藥影響?”
“陛下,這些東西僅僅一人幾人十幾人都是不成的,要做就得像教化萬民一樣,讓大多人來學,學的人多了,有了競爭,才有人能捉摸出新的東西來。”陳郄道。
皇帝沉默了良久,才道:“你說的也有些道理。”
只是有些道理,陳郄卻不明白,而這些陳郄不明白的道理卻是不能明說的。
“想來老公爺在家等著你們小夫妻回家,且先退了吧。”皇帝最後擺手道。
很明顯,陳郄這個說辭,並未讓皇帝滿意。
等出了皇宮,在馬車裡坐著了,陳郄才撇嘴,“想要宏圖霸業,又不敢冒險,他怎麼不直接當仙?”
皇帝對陳郄的評價不夠高,陳郄對皇帝的看法也不怎麼樣。
劉喜玉道:“陛下有陛下的顧慮。”
陳郄嗤了一聲,“能有什麼顧慮?無非是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怕有些東西知道的人多了,哪一日被用來對付他自己。也不想想,真到那地步,就算全是菜刀也能當殺人的武器用。”
說到底,還是皇帝不夠自信,胸襟不夠開闊。
對此,陳郄十分遺憾,她本想希望皇帝能像開設那些書院一樣,由朝廷拿出一筆銀子出來,讓人專教物理化學這方面的知識,好各方面促進當代科技的發展。
如今看這樣子是不行了,還得自己從民間著手。
陳郄湊劉喜玉耳邊跟他說著,“別的什麼不說,好歹是讓我們能在一起的地方,有知道的能做得到的也沒必要藏著掖著。國家強盛,也免得遭別人欺辱,受益的也是百姓。”
皇帝是哪家關她屁事,好不好的可憐的都是老百姓,皇帝不同意她就從民間入手,到時候大勢所趨也不是他一個當皇帝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劉喜玉聽著,心裡雖是贊同但還是提醒道:“也別忘了正事兒。”
陳郄笑著咬劉喜玉的耳朵,含混道:“知道知道。”
一對狗男女在馬車上就這樣那樣起來,無為坐在外面趕著馬車,恨不得耳朵被棉花糰子堵上,旁邊翠兒也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就這麼磨磨蹭蹭回到國公府,離著大門老遠,無為就瞧見了大門前圍著的人,也就敲了敲馬車前門框。
馬車裡陳郄其實也只是在跟劉喜玉抓來抓去逗樂子,聽到聲音就停了手扯了扯衣服,彎腰起身撈開了帘子往外看,“怎麼了?”
陳郄也看見了國公府門前圍著的那一群人,無為尋了半天尋到個面熟的人,跟著陳郄小聲道:“小的瞧著,好像是劉家人來了?”
第182章 新婦發威
劉家人?
陳郄垂眼看無為,馬車還在往前走,無為看得更仔細了,點頭確認,“的確是劉家人。”
這可就有趣了,陳郄回頭跟劉喜玉擠眼。
劉喜玉到現在還沒見過劉家人,不過原身留下的記憶里倒是印象深刻,所以對原身留下過極大的影響。
單憑這些個人這個時候來了國公府為的是什麼,就讓劉喜玉不可能對他們有什麼好感。
陳郄見劉喜玉神色變得難看,就進了馬車挑眉問:“這是欺負過原來的你?”
劉喜玉點頭,“不用搭理他們 。”
無為直接把馬車一個轉頭就往後面的後門裡趕了,無視後面的叫嚷聲。
很明顯,後面在大門口守著的人看見馬車了,但沒想到劉喜玉能直接把人躲過去,連正門都不入。
當然,他們還不知道,丟人現眼的事情還在後面。
陳郄跟劉喜玉從後門進了府,素節急匆匆趕來,氣急敗壞極了,“老爺子又回道觀了。”
倒是把這一溜麻煩留給兩個小的,陳郄抱著暖爐,吩咐下去,“去衙門報案,就說是有人在國公府大門冒認親族,也跟北城兵馬司打個招呼,讓過來維持一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