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等了許久,百里淳還是沒得到回覆,瞬間臉色就有些不好,直接站起身,看著眾人道:“既然眾位想不到法子,今日便先散了吧,等到日後西周攻來,還望眾位能替朕擋下!”
看著百里淳拂袖而去的背影,眾人不由面面相覷。
一個個都圍到那些個手握重權的老臣身邊,特別是方才發過言的輔國公,身邊的官員圍了里三層外三層。
“國公,你看這事……”
“國公,這西周不是還未來犯嗎?陛下怎發那麼大的怒氣……”
“國公,陛下所言為真?西周真要與南越為敵?”
……
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在輔國公的耳邊響起,糟糟亂亂的,他根本聽不清誰說了什麼。
微微皺著眉心,剛想說幾句話,就見南越帝身邊的內侍擠進了人群中,對著輔國公微微拱了拱手,旁邊的大臣這才安靜了下來,視線都聚集在那名內侍身上。
“國公爺,陛下請您去一趟御書房,有要事想商。”
輔國公頷首,“好,勞煩公公帶路。”
跟著內侍走出人群,輔國公不由輕舒一口氣。
這些人真是……
做官做了那麼多年,竟在學如何揣摩人心思,如何趨炎附勢,如何趨利避害,對於實事卻總是毫無作為。
這也是當初景氏干政留下的後患啊……
想到南越朝中這片景象,又想到百里淳方才所說的西周之事,輔國公的心中就不由有些沉重。
到了百里淳所在的宮中,輔國公就見百里淳坐在案桌前,手上不知拿著什麼在仔細的閱覽。
十五歲的少年繃著臉,身子坐的筆直,認真仔細地看著手上的文件,想到這些時間裡百里淳在朝堂之上的表現,少年已經頗具有帝王的威儀了。
感受到有人進來,百里淳放下手中的東西,剛回宮坐下沒多久,此時又站起身來,迎向輔國公。
邊走便對輔國公身邊的內侍道:“快給國公賜坐。”
輔國公對百里淳行了一禮,“多謝陛下,陛下喚微臣前來,可是為方才大殿所提之事?”
百里淳見內侍搬來椅子到輔國公身邊,這才又轉回身子,坐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
在百里淳坐下之後,輔國公這才也坐下。
百里淳聽聞輔國公之話,微微點頭,道:“方才朝上的情況,國公也看見了。危險即來,這些人卻是毫無感知,實在是……”
輔國公微微嘆了口氣,才道:“先年景氏把持朝政,任人唯親,朝中有才之人被打壓的被打壓,被外遷的被外遷,如今景氏倒台,卻是導致重要之職的人才缺失。
本來陛下登位,依照陛下才能,行會試招人才,過個幾年,南越朝堂也就恢復生機了。
哪料如今,內政未穩,與西周卻是又有矛盾要起。”
☆、第三百九十章 邊境大變
百里淳聽著輔國公的言語靜默了一會兒,良久才道:“方才在大殿之上,朕告知群臣皇兄依舊生還,如今皇兄身在西周,朕有一事相求輔國公。”
輔國公聽百里墨在西周的消息,有些驚訝,“西周欲與南越為敵,並肩王仍在西周,恐安危有損啊。”
百里淳微微搖了搖頭,“這件事情實在複雜,朕一時之間也解釋不清楚,所以朕想讓輔國公就此出使西周,一為迎回皇兄,二為探探西周陛下與太女的口風,西周路途遙遠,不知輔國公肯不肯前去啊。”
輔國公聞言,起身就是對百里墨一拱手,道:“此時事關我朝國體存亡,微臣安敢推辭,微臣願出使行往西周。”
“那此事便拜託輔國公了,另外,朕聞西周兵強馬壯的同時,內政穩固,百姓安平,物阜民豐,輔國公便代朕去看看西周是否真是這番景象。”
“是。”
兩人又交談了一番有關出使西周的事宜,百里淳便放了輔國公回府。
輔國公離開百里淳的宮殿之後,百里墨留給百里淳的近衛長就從暗處走了出來。
百里淳看著門口,神色有些晃然,感受到近衛長的靠近,才開口道:“你將輔國公出使西周之事告知皇兄吧,南越若是要保百姓避兵禍投西周,直接告知群臣,定有大部分人反對,屆時定有人中傷皇兄為賣國賊子。
輔國公曆經兩朝,又有保皇之功,為政清廉,心繫百姓,皇兄若是能勸服輔國公,屆時在讓輔國公回朝說服群臣,歸降西周之事便可行。”
近衛長聽完百里淳的言語,微微一愣,良久沒有回話。
百里淳覺著奇怪,轉頭去看近衛長,就見他凝視著自己,不由問道:“怎麼了,可是朕此計不妥?”
近衛長搖搖頭,“不,陛下此計甚妙,便是王爺回來,也應想不出更好的處理法子,屬下只是驚於陛下的成長,王爺得到消息,定會欣慰。”
百里淳聞言,對著近衛長發自內心的一笑。
自從從西涼回來,他就有許久沒這般笑了。
“自小便是皇兄撐著羽翼保護著朕,前些日子皇兄失蹤,朕頓感自個兒沒用,如今得知皇兄無事,朕也希望能將皇兄交代的事情辦妥當,可以為皇兄分憂。
皇兄的決定沒錯,南越如今再也禁不起戰亂了,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若是再經戰亂,那情景朕不敢想像。
而且皇兄若是不同意太女的議和歸降,不止西周兵馬要來強攻南越,便是皇兄在西周的安危恐也難保。”
百里淳當初跟著百里墨的大軍一起攻回南越都城,所以對於戰亂之時的百姓處境腦海中早就有深刻的印象。
近衛長微微點頭,“陛下一直在努力,並非無用。如今陛下能看透王爺的用意,並且可以為王爺想到最好的法子來幫助王爺,已是足矣。
西周強盛,但卻不恃強凌弱,觀南疆投降後的狀況便可知。若是輔國公此次前往西周,查探西周百姓生活社稷建設確實那般好,陛下與王爺就是做了正確的決定。”
百里淳輕嘆一聲,“但願如此吧。”
為著百姓生計與皇兄安危歸降西周,雖然是如今最好的選擇,但是到底,他和皇兄還是將祖宗傳下的基業給丟了。
西周
北戎那邊祁央已經成功奪位,因為北齊的知曉消息之後暗中插手,所以祁央便不得不加快進度。
此間姬凡也沒有派人相助,在她看來祁央對於此事完全是應付的過來的,若是連那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也枉費了與她的合作。
在祁央得勢之後,姬凡便要與他一同攻北齊了。
西周在近北齊側的邊境一直由謝林駐軍守著,所以姬凡此次就只將唐顏派了過去。
一個多月過去,近兩個月了,北齊在西周與北戎聯合攻擊之下,大半的城池都被攻陷了。
北齊硝煙瀰漫,而西周京都卻是馬上要迎來除夕春節,春節之後便是姬凡的登基大典與大婚之日。
看著百里淳拂袖而去的背影,眾人不由面面相覷。
一個個都圍到那些個手握重權的老臣身邊,特別是方才發過言的輔國公,身邊的官員圍了里三層外三層。
“國公,你看這事……”
“國公,這西周不是還未來犯嗎?陛下怎發那麼大的怒氣……”
“國公,陛下所言為真?西周真要與南越為敵?”
……
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在輔國公的耳邊響起,糟糟亂亂的,他根本聽不清誰說了什麼。
微微皺著眉心,剛想說幾句話,就見南越帝身邊的內侍擠進了人群中,對著輔國公微微拱了拱手,旁邊的大臣這才安靜了下來,視線都聚集在那名內侍身上。
“國公爺,陛下請您去一趟御書房,有要事想商。”
輔國公頷首,“好,勞煩公公帶路。”
跟著內侍走出人群,輔國公不由輕舒一口氣。
這些人真是……
做官做了那麼多年,竟在學如何揣摩人心思,如何趨炎附勢,如何趨利避害,對於實事卻總是毫無作為。
這也是當初景氏干政留下的後患啊……
想到南越朝中這片景象,又想到百里淳方才所說的西周之事,輔國公的心中就不由有些沉重。
到了百里淳所在的宮中,輔國公就見百里淳坐在案桌前,手上不知拿著什麼在仔細的閱覽。
十五歲的少年繃著臉,身子坐的筆直,認真仔細地看著手上的文件,想到這些時間裡百里淳在朝堂之上的表現,少年已經頗具有帝王的威儀了。
感受到有人進來,百里淳放下手中的東西,剛回宮坐下沒多久,此時又站起身來,迎向輔國公。
邊走便對輔國公身邊的內侍道:“快給國公賜坐。”
輔國公對百里淳行了一禮,“多謝陛下,陛下喚微臣前來,可是為方才大殿所提之事?”
百里淳見內侍搬來椅子到輔國公身邊,這才又轉回身子,坐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
在百里淳坐下之後,輔國公這才也坐下。
百里淳聽聞輔國公之話,微微點頭,道:“方才朝上的情況,國公也看見了。危險即來,這些人卻是毫無感知,實在是……”
輔國公微微嘆了口氣,才道:“先年景氏把持朝政,任人唯親,朝中有才之人被打壓的被打壓,被外遷的被外遷,如今景氏倒台,卻是導致重要之職的人才缺失。
本來陛下登位,依照陛下才能,行會試招人才,過個幾年,南越朝堂也就恢復生機了。
哪料如今,內政未穩,與西周卻是又有矛盾要起。”
☆、第三百九十章 邊境大變
百里淳聽著輔國公的言語靜默了一會兒,良久才道:“方才在大殿之上,朕告知群臣皇兄依舊生還,如今皇兄身在西周,朕有一事相求輔國公。”
輔國公聽百里墨在西周的消息,有些驚訝,“西周欲與南越為敵,並肩王仍在西周,恐安危有損啊。”
百里淳微微搖了搖頭,“這件事情實在複雜,朕一時之間也解釋不清楚,所以朕想讓輔國公就此出使西周,一為迎回皇兄,二為探探西周陛下與太女的口風,西周路途遙遠,不知輔國公肯不肯前去啊。”
輔國公聞言,起身就是對百里墨一拱手,道:“此時事關我朝國體存亡,微臣安敢推辭,微臣願出使行往西周。”
“那此事便拜託輔國公了,另外,朕聞西周兵強馬壯的同時,內政穩固,百姓安平,物阜民豐,輔國公便代朕去看看西周是否真是這番景象。”
“是。”
兩人又交談了一番有關出使西周的事宜,百里淳便放了輔國公回府。
輔國公離開百里淳的宮殿之後,百里墨留給百里淳的近衛長就從暗處走了出來。
百里淳看著門口,神色有些晃然,感受到近衛長的靠近,才開口道:“你將輔國公出使西周之事告知皇兄吧,南越若是要保百姓避兵禍投西周,直接告知群臣,定有大部分人反對,屆時定有人中傷皇兄為賣國賊子。
輔國公曆經兩朝,又有保皇之功,為政清廉,心繫百姓,皇兄若是能勸服輔國公,屆時在讓輔國公回朝說服群臣,歸降西周之事便可行。”
近衛長聽完百里淳的言語,微微一愣,良久沒有回話。
百里淳覺著奇怪,轉頭去看近衛長,就見他凝視著自己,不由問道:“怎麼了,可是朕此計不妥?”
近衛長搖搖頭,“不,陛下此計甚妙,便是王爺回來,也應想不出更好的處理法子,屬下只是驚於陛下的成長,王爺得到消息,定會欣慰。”
百里淳聞言,對著近衛長發自內心的一笑。
自從從西涼回來,他就有許久沒這般笑了。
“自小便是皇兄撐著羽翼保護著朕,前些日子皇兄失蹤,朕頓感自個兒沒用,如今得知皇兄無事,朕也希望能將皇兄交代的事情辦妥當,可以為皇兄分憂。
皇兄的決定沒錯,南越如今再也禁不起戰亂了,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若是再經戰亂,那情景朕不敢想像。
而且皇兄若是不同意太女的議和歸降,不止西周兵馬要來強攻南越,便是皇兄在西周的安危恐也難保。”
百里淳當初跟著百里墨的大軍一起攻回南越都城,所以對於戰亂之時的百姓處境腦海中早就有深刻的印象。
近衛長微微點頭,“陛下一直在努力,並非無用。如今陛下能看透王爺的用意,並且可以為王爺想到最好的法子來幫助王爺,已是足矣。
西周強盛,但卻不恃強凌弱,觀南疆投降後的狀況便可知。若是輔國公此次前往西周,查探西周百姓生活社稷建設確實那般好,陛下與王爺就是做了正確的決定。”
百里淳輕嘆一聲,“但願如此吧。”
為著百姓生計與皇兄安危歸降西周,雖然是如今最好的選擇,但是到底,他和皇兄還是將祖宗傳下的基業給丟了。
西周
北戎那邊祁央已經成功奪位,因為北齊的知曉消息之後暗中插手,所以祁央便不得不加快進度。
此間姬凡也沒有派人相助,在她看來祁央對於此事完全是應付的過來的,若是連那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也枉費了與她的合作。
在祁央得勢之後,姬凡便要與他一同攻北齊了。
西周在近北齊側的邊境一直由謝林駐軍守著,所以姬凡此次就只將唐顏派了過去。
一個多月過去,近兩個月了,北齊在西周與北戎聯合攻擊之下,大半的城池都被攻陷了。
北齊硝煙瀰漫,而西周京都卻是馬上要迎來除夕春節,春節之後便是姬凡的登基大典與大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