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嗯!”隆保不耐煩的回答。
“既然這樣,你就從實招來吧。”
隆保不禁皺緊眉頭,似乎在抗議野村淨說些令人不知所云的話。
“裝傻也沒用,你不是勒他脖子嗎?”
“我不是說過了嗎?”
“那我問你,你用什麼勒他脖子?”
“手臂啊。左手手臂……”
“……”
野村慢慢的搖搖頭。
“我說的是那之後。”
“那之後?”隆保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恍然大悟似的說。
“對了!用繩子,用繩子又勒了一次……”
“繩子嗎?……什麼樣的繩子?”
“什麼樣的繩子?你這麼說,我一時也……應該是兩股的繩子吧……還是電線……”
“是電線還是繩子?”
“我隨手拿起來就用,也忘了是哪一種……”
野村默默的凝視隆保。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供詞出現混亂,是因為隆保正努力
圓謊以符合事實。這時候,只要靜靜的看著嫌犯,嫌犯便會以為自己的說詞出現矛盾,
更加不安的編出更多的謊,最後牛皮吹不下去了,自然會說出真話。
沒想到隆保竟然沒有上當,直截了當的說:“我忘了!”
對偵查人員來說,這是最棘手的回答。
“忘了!你怎麼會忘了自己用的是什麼兇器?”
隆保不作聲。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忘了,你又能怎麼樣?隆保以無言的態度代替這
些回答。
野村企圖動搖對方的心理,開始翻閱厚重的調查資料。
屍體檢驗報告書上說兇器是索狀物,幾代的供詞說是曬衣服用的尼龍繩。
“那你怎麼處理那條繩子,或是電線?”
“丟了。”
“丟到哪裡?”
“放在口袋裡,後來丟到瀨戶內海了。”
找得到你就去找啊!隆保一口風涼話。野村氣得在心裡破口大罵,兩人之間不動聲
色的摩擦出較勁的火花。
野村改變攻勢。
“你詳細說說第二次絞他脖子的情形。”
一問一答的形式很容易讓的嫌犯察覺警方的意圖,巧妙的避過重點。對於這樣的嫌
犯,問話必須精簡,相對的,要儘量讓嫌犯有較長的敘述。
隆保慢條斯理的開始說。有時中間會停頓一分鐘之久,閉著眼睛斜著頭,不知道是
在努力回想,或是苦思說話的脈絡。野村因為無從判斷,只好完全不插嘴,他決定採取
“等待”的態度,直到發現決定性的矛盾。
“我把龜井放到地板上之後,發現口袋的繩子……對了!是尼龍繩,就是曬衣服用
的那種。就像我之前說過的,我本來是想讓龜井吃我幾拳,然後把他綁起來,讓他在閣
樓待一陣子,就是那時候事先準備好的。我把繩子套到他脖子上,當時他正面向上,所
以我拿繩子的一端穿過他的後腦勺,然後在喉嚨交叉,用力勒死他。”
野村翻閱報告書。屍體檢驗報告書寫著:“外傷有頸部的勒痕、勒痕上方的表皮脫
落以及皮下出血。”隆保的話跟供詞沒有出入。令人不解的是,這麼幾句話,隆保為什
麼會花五分鐘以上去想?停停想想講出來的話又正確得叫人起疑。而且原本忘了是電線
或繩子,後來卻又一口咬定是曬衣繩,這點也令人無法釋懷。如果說他猛然想起也就算
了,不過也應該有讓他突然想起的契機啊。這個契機是什麼?
“然後呢?”野村繼續問道。
“就只有這樣。”隆保乾脆的回答之後便不再做聲。隆保知道饒舌無益,所以便盡
量保持沉默。野村因為手邊資料不足,只好停止追問,暫時休息。
回到搜查課,野村又審慎的看了一次大冢寫的供述報告。
幾代的矛盾之處在於繩子的勒法。繩子的交叉點明明在咽喉,可是幾代卻說是在後
腦頸部,因此野村斷定人不是幾代勒死的。既然不是幾代,當然就是隆保,除了隆保以
外沒有別人了。但是,真的可以這麼果斷嗎?
野村一面反省,一面檢討隆保的供述報告。忽然,他驚叫一聲,瞪大了眼睛望著
“我說的是那之後”這一行。
瞬間,野村腦子裡浮現年輕時準備升級考試時死背的“犯罪搜查規範”。
第七章 偵訊
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二項 偵訊時,不得以暗示對方自己所期待或希望的供詞等方法,
誘導供述(中略),以免影響供詞的真實性。
因為認定隆保是兇手,所以野村不自覺的陷入了“誘導詢問”的模式里。
“大冢,搞不好我犯了兩個大錯。”野村壓抑住內心的動搖說。
“隆保以為龜井的死因是扼殺,我問他‘用什麼?’他回答說用手臂。然後我又說
‘我說的是那之後’,會不會反而是告訴他龜井的死因是絞殺?”
“既然這樣,你就從實招來吧。”
隆保不禁皺緊眉頭,似乎在抗議野村淨說些令人不知所云的話。
“裝傻也沒用,你不是勒他脖子嗎?”
“我不是說過了嗎?”
“那我問你,你用什麼勒他脖子?”
“手臂啊。左手手臂……”
“……”
野村慢慢的搖搖頭。
“我說的是那之後。”
“那之後?”隆保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恍然大悟似的說。
“對了!用繩子,用繩子又勒了一次……”
“繩子嗎?……什麼樣的繩子?”
“什麼樣的繩子?你這麼說,我一時也……應該是兩股的繩子吧……還是電線……”
“是電線還是繩子?”
“我隨手拿起來就用,也忘了是哪一種……”
野村默默的凝視隆保。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供詞出現混亂,是因為隆保正努力
圓謊以符合事實。這時候,只要靜靜的看著嫌犯,嫌犯便會以為自己的說詞出現矛盾,
更加不安的編出更多的謊,最後牛皮吹不下去了,自然會說出真話。
沒想到隆保竟然沒有上當,直截了當的說:“我忘了!”
對偵查人員來說,這是最棘手的回答。
“忘了!你怎麼會忘了自己用的是什麼兇器?”
隆保不作聲。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忘了,你又能怎麼樣?隆保以無言的態度代替這
些回答。
野村企圖動搖對方的心理,開始翻閱厚重的調查資料。
屍體檢驗報告書上說兇器是索狀物,幾代的供詞說是曬衣服用的尼龍繩。
“那你怎麼處理那條繩子,或是電線?”
“丟了。”
“丟到哪裡?”
“放在口袋裡,後來丟到瀨戶內海了。”
找得到你就去找啊!隆保一口風涼話。野村氣得在心裡破口大罵,兩人之間不動聲
色的摩擦出較勁的火花。
野村改變攻勢。
“你詳細說說第二次絞他脖子的情形。”
一問一答的形式很容易讓的嫌犯察覺警方的意圖,巧妙的避過重點。對於這樣的嫌
犯,問話必須精簡,相對的,要儘量讓嫌犯有較長的敘述。
隆保慢條斯理的開始說。有時中間會停頓一分鐘之久,閉著眼睛斜著頭,不知道是
在努力回想,或是苦思說話的脈絡。野村因為無從判斷,只好完全不插嘴,他決定採取
“等待”的態度,直到發現決定性的矛盾。
“我把龜井放到地板上之後,發現口袋的繩子……對了!是尼龍繩,就是曬衣服用
的那種。就像我之前說過的,我本來是想讓龜井吃我幾拳,然後把他綁起來,讓他在閣
樓待一陣子,就是那時候事先準備好的。我把繩子套到他脖子上,當時他正面向上,所
以我拿繩子的一端穿過他的後腦勺,然後在喉嚨交叉,用力勒死他。”
野村翻閱報告書。屍體檢驗報告書寫著:“外傷有頸部的勒痕、勒痕上方的表皮脫
落以及皮下出血。”隆保的話跟供詞沒有出入。令人不解的是,這麼幾句話,隆保為什
麼會花五分鐘以上去想?停停想想講出來的話又正確得叫人起疑。而且原本忘了是電線
或繩子,後來卻又一口咬定是曬衣繩,這點也令人無法釋懷。如果說他猛然想起也就算
了,不過也應該有讓他突然想起的契機啊。這個契機是什麼?
“然後呢?”野村繼續問道。
“就只有這樣。”隆保乾脆的回答之後便不再做聲。隆保知道饒舌無益,所以便盡
量保持沉默。野村因為手邊資料不足,只好停止追問,暫時休息。
回到搜查課,野村又審慎的看了一次大冢寫的供述報告。
幾代的矛盾之處在於繩子的勒法。繩子的交叉點明明在咽喉,可是幾代卻說是在後
腦頸部,因此野村斷定人不是幾代勒死的。既然不是幾代,當然就是隆保,除了隆保以
外沒有別人了。但是,真的可以這麼果斷嗎?
野村一面反省,一面檢討隆保的供述報告。忽然,他驚叫一聲,瞪大了眼睛望著
“我說的是那之後”這一行。
瞬間,野村腦子裡浮現年輕時準備升級考試時死背的“犯罪搜查規範”。
第七章 偵訊
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二項 偵訊時,不得以暗示對方自己所期待或希望的供詞等方法,
誘導供述(中略),以免影響供詞的真實性。
因為認定隆保是兇手,所以野村不自覺的陷入了“誘導詢問”的模式里。
“大冢,搞不好我犯了兩個大錯。”野村壓抑住內心的動搖說。
“隆保以為龜井的死因是扼殺,我問他‘用什麼?’他回答說用手臂。然後我又說
‘我說的是那之後’,會不會反而是告訴他龜井的死因是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