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課長鐵青著一張臉回答說:
“我們無法回答您這個假設性的問題。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我們公司的職員經
驗都非常豐富,所以萬一有這種情況,我相信他們會發現才對。就像是國鐵跟私鐵收票
員一眼就能看出定期票被冒用或是使用期限過期一樣,清點人數的職員也有強烈的第六
感。”
真是巧妙的回答。不過這跟野村想要的答案相去甚遠。既然栗原跟豐能高中的學生
上了船,那就表示船公司的人漏了一個豐中商校的學生。可是只要船公司的人不承認,
隆保犯罪說就不成立。因此,野村改變了問話的方式。
“搭那艘船的是豐能高中跟豐中商校參加學校旅行的學生,對不對?”
中島翻閱著記錄冊微微點頭,只要根據記錄回答,應該萬無一失。
記錄冊經過好幾個人檢查確認過,所以不會有疏失。假如有錯,也不會是中島一個
人的失誤,責任會分散到其他人身上。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只需要擔負一部分的責任就
行了。也許這正是組織為了分散責任風險,所採取的曖昧措施。
因此中島才敢安心的回答。
“如您所說,當天的確是有兩個學校跟農會共計三個團體搭船。其中……”中島的
眼睛追著數字跑。“上船的人數是二百三十四人,加上六位帶隊的老師,共計是二百四
十人,與名單人數一致。”
“也就是說跟上船時所數的人數一致,是嗎?”
“當然,因為清點人數之後,公司職員必須核對報告給事務室的人數跟名單上的人
數是否相符。”
說到這裡,中島若有所悟的點頭說:
“我知道了,警察先生。您問的是那件事對不對?如果是那件事,當場就解決了。”
“那件事?你說的是……”野村身體前傾,伸長脖子望向記錄冊。一想到那裡記載
著隆保犯罪的證據,他精神都來了。
“也不是記錄有什麼錯誤。聽說起初豐中商校的人數少了一個,跟乘客人數不符。
學生遲到可馬虎不得,所以我們的職員馬上就去聯絡老師。老師也嚇了一跳,立刻再點
一次名,結果確定兩百三十四個人都上船,虛驚一場。我還聽說公司清點人數的職員因
此被老師冷嘲熱諷了一番,說什麼難得出門旅行,一開始就被觸了個霉頭。不過既然人
數沒問題,所以就沒記錄下來。”
“可是明顯的少了一個人,對不對?”
“你說明顯也不對。當時猜想是檢數器按得太輕,所以數字沒動。當事人辯解說,
他的確有按,誤差是機器故障所致,還要求換檢數器。不過我想是強詞奪理吧。不論如
何,豐中商校的學生全都上了船,事情也告了一個段落。”
“可是豐能高中那邊怎麼樣?上船之後他們也點了名嗎?”
中島毫不掩飾不耐煩的神情說:
“我們公司並沒要求他們這麼做。畢竟他們的人數跟名冊一致,也沒這個必要。”
“這就是問題所在。”野村斬釘截鐵的說:“豐能高中有一個學生沒上船。”
“為什麼?”
“跟你沒關係,不過總之他沒上船就是了。為了避免人數不足,他就拉了一個豐中
商校的學生當替身。清點人數的人員把這個豐中商校的學生也數進去了,所以人數才會
一致。”
“可是我先前也說過,如果是這樣,其他學生會發現啊。”
“這個不打緊。話說回來,豐中商校少了一個人,慌亂之間再點一次名,卻發現全
部都到齊了。本來就應該全到,因為這時跟豐能高中上船的學生回到自己的隊伍了。所
以少了一個人的應該是豐能高中,不過卻因為上船之後沒再點一次名,所以沒人發現。”
“是豐能高中這麼說的嗎?”
“沒有,他們說全部的學生都上了船。”野村只能這樣不情不願的回答。
“您說的我們實在無法接受。您到底要怎麼樣?”課長打岔道,聲音充滿不悅。
“我的重點是,有沒有可能是別人上了船?”
課長搖了兩三次頭說:
“不可能。如果是這樣,您該問的是豐能高中。少一個學生,學校怎麼可能不知道?
對於您這種唐突的說法,我們實在很難接受。”
野村氣憤的怒視課長。
大冢抓住野村的衣袖,把他拉到外面。
“即使如你所說,有人頂替隆保上船,而船公司的人沒發現,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更何況,你還要他們作證,這不是更不可能嗎?”
“可是我們有栗原的證詞啊。”
“只有栗原的證詞太薄弱了。手腕高明一點的律師,只要用美由紀的說法就可以駁
倒我們了。畢竟我們沒有絕對的證據啊。”
4
“問內藤的結果,他堅稱放掉栗原是在清點人數之前,是不是?”大冢在返回豐中
“我們無法回答您這個假設性的問題。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我們公司的職員經
驗都非常豐富,所以萬一有這種情況,我相信他們會發現才對。就像是國鐵跟私鐵收票
員一眼就能看出定期票被冒用或是使用期限過期一樣,清點人數的職員也有強烈的第六
感。”
真是巧妙的回答。不過這跟野村想要的答案相去甚遠。既然栗原跟豐能高中的學生
上了船,那就表示船公司的人漏了一個豐中商校的學生。可是只要船公司的人不承認,
隆保犯罪說就不成立。因此,野村改變了問話的方式。
“搭那艘船的是豐能高中跟豐中商校參加學校旅行的學生,對不對?”
中島翻閱著記錄冊微微點頭,只要根據記錄回答,應該萬無一失。
記錄冊經過好幾個人檢查確認過,所以不會有疏失。假如有錯,也不會是中島一個
人的失誤,責任會分散到其他人身上。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只需要擔負一部分的責任就
行了。也許這正是組織為了分散責任風險,所採取的曖昧措施。
因此中島才敢安心的回答。
“如您所說,當天的確是有兩個學校跟農會共計三個團體搭船。其中……”中島的
眼睛追著數字跑。“上船的人數是二百三十四人,加上六位帶隊的老師,共計是二百四
十人,與名單人數一致。”
“也就是說跟上船時所數的人數一致,是嗎?”
“當然,因為清點人數之後,公司職員必須核對報告給事務室的人數跟名單上的人
數是否相符。”
說到這裡,中島若有所悟的點頭說:
“我知道了,警察先生。您問的是那件事對不對?如果是那件事,當場就解決了。”
“那件事?你說的是……”野村身體前傾,伸長脖子望向記錄冊。一想到那裡記載
著隆保犯罪的證據,他精神都來了。
“也不是記錄有什麼錯誤。聽說起初豐中商校的人數少了一個,跟乘客人數不符。
學生遲到可馬虎不得,所以我們的職員馬上就去聯絡老師。老師也嚇了一跳,立刻再點
一次名,結果確定兩百三十四個人都上船,虛驚一場。我還聽說公司清點人數的職員因
此被老師冷嘲熱諷了一番,說什麼難得出門旅行,一開始就被觸了個霉頭。不過既然人
數沒問題,所以就沒記錄下來。”
“可是明顯的少了一個人,對不對?”
“你說明顯也不對。當時猜想是檢數器按得太輕,所以數字沒動。當事人辯解說,
他的確有按,誤差是機器故障所致,還要求換檢數器。不過我想是強詞奪理吧。不論如
何,豐中商校的學生全都上了船,事情也告了一個段落。”
“可是豐能高中那邊怎麼樣?上船之後他們也點了名嗎?”
中島毫不掩飾不耐煩的神情說:
“我們公司並沒要求他們這麼做。畢竟他們的人數跟名冊一致,也沒這個必要。”
“這就是問題所在。”野村斬釘截鐵的說:“豐能高中有一個學生沒上船。”
“為什麼?”
“跟你沒關係,不過總之他沒上船就是了。為了避免人數不足,他就拉了一個豐中
商校的學生當替身。清點人數的人員把這個豐中商校的學生也數進去了,所以人數才會
一致。”
“可是我先前也說過,如果是這樣,其他學生會發現啊。”
“這個不打緊。話說回來,豐中商校少了一個人,慌亂之間再點一次名,卻發現全
部都到齊了。本來就應該全到,因為這時跟豐能高中上船的學生回到自己的隊伍了。所
以少了一個人的應該是豐能高中,不過卻因為上船之後沒再點一次名,所以沒人發現。”
“是豐能高中這麼說的嗎?”
“沒有,他們說全部的學生都上了船。”野村只能這樣不情不願的回答。
“您說的我們實在無法接受。您到底要怎麼樣?”課長打岔道,聲音充滿不悅。
“我的重點是,有沒有可能是別人上了船?”
課長搖了兩三次頭說:
“不可能。如果是這樣,您該問的是豐能高中。少一個學生,學校怎麼可能不知道?
對於您這種唐突的說法,我們實在很難接受。”
野村氣憤的怒視課長。
大冢抓住野村的衣袖,把他拉到外面。
“即使如你所說,有人頂替隆保上船,而船公司的人沒發現,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更何況,你還要他們作證,這不是更不可能嗎?”
“可是我們有栗原的證詞啊。”
“只有栗原的證詞太薄弱了。手腕高明一點的律師,只要用美由紀的說法就可以駁
倒我們了。畢竟我們沒有絕對的證據啊。”
4
“問內藤的結果,他堅稱放掉栗原是在清點人數之前,是不是?”大冢在返回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