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修書回家,把好消息傳給在蘇城的父母,估計他們會樂瘋了吧。

  樓寒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是腦袋一熱決定的。

  所以做官也不是。

  當他想考科舉的那一天,他甚至已經把他最後的地位想出來了。

  他不想當皇帝,因為那裡高處不勝寒。

  所以最適合他的就是朝廷的一品大員,那就是他的目標。

  官員大多都是從底層爬起,但那是以前現在,底層就永遠是底層,高層就永遠是高層,他們的位置永遠不會讓給一個外人,還是那種憑科舉考上來的貧家子。

  所以一個人的位置,已經在當上舉人的第一天就已經定下來了。

  如今皇帝不管朝政,全憑大皇子和十六皇子折騰,所以這選官方面就落到了另一個人手中。

  那就是朝中一品大員,石進。

  他不是科考入仕,而是有皇家身份。

  可以說是皇帝的岳父吧,後宮的皇后石鶯鶯就是石進的小女兒。

  最關鍵的是,它不僅是皇帝的老丈人,他還是個憑自己實力在朝中混成一品大員的一個人。

  樓寒看過資料後,暗自冷笑,這個老匹夫應該都快成精了吧。

  經過調查,石進掌握著東南方四座城池,還正慢慢往出擴散,下一個他要下手的就是樓寒的江城。

  老匹夫,手伸得夠長啊!

  樓寒別的不敢說,但石進如果真要染指江城,樓寒就讓他嘗嘗什麼叫做斷指之痛。

  石進不是個好官,因為在如今的朝廷清官根本生存不下去,因為太過黑暗。

  派系之爭幾乎已經擺在了明面上,想要獨善其身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皇子野心勃勃,十六皇子緊隨其後,兩方勢力相差不大,幾乎陷入了僵局。

  石進站得是十六皇子一派,不因別的,就因他是皇后的女兒,他的外孫!

  大皇子那邊有另一位專管財政的一品大員,正好和石進這個老匹夫不對付,所以堅決站了大皇子這隊。

  朝廷的明爭暗鬥,樓寒是不打算參與了,但他心中已經有了個儲君人員,既不是十六皇子,也不是大皇子,而是排在中間的九皇子。

  九皇子的資料如今已經擺在了樓寒面前,他看了他的生平,覺得他是最適合當君王的一位。

  雖說在朝上大皇子和十六皇子號召力比較大,但誰都不知道這個韜光養晦的九皇子才是真正的厲害。

  兩位皇子中間的衝突,有百分之九十都出自九皇子之手,可以說算無遺漏。

  雖然手段厲害,但心裡還是有這個天下的,他的一些主張,由他門下的門客幫他完成樓寒看了大概,那些事,真的可以說是善事了,是百姓的善事,是他的真心。

  九皇子出身不好,生母既不是位高權重的皇后,也不是受寵的貴妃,而是最末等的更衣,在生了九皇子後才成為了貴人。

  好在這貴人不爭不奪,也不惹事,也不笨,這才將九皇子安安全全的養大。

  九皇子雖然不是受寵的皇子,但卻是最穩重的一位,大皇子和十六皇子你爭我奪,其他皇子也不安分,只有九皇子,沒事就往皇帝那裡跑,也不多說話,也不要什麼,幾乎是陪在皇帝身邊照顧一下,說說話什麼的,朝政之事一概不提。

  皇帝起初不太喜歡這個沉默寡言的兒子,但隨著大皇子和十六皇子鬧得越來越凶後,他居然覺得這個沉默寡言的兒子也不錯,好歹沒有盼著他死好繼承皇位。

  就這樣,九皇子算是得了龍心。

  樓寒雖然沒太和父親相處過,也不知道皇家的父子情,但他知道一點,人永遠無法對別人的真情無動於衷,無論是在普通平民家,還是在天家。

  九皇子,可以說是最深藏不露的了。

  樓寒就喜歡這種人,為了目的拼命向前,但卻堅守著自身的一些品質。

  他做皇位樓寒沒有意見。

  但如果到時候這人觸動了他的利益和他的兄弟,那再另當別論。

  這些日子,京城裡的人,陸陸續續的離開了大半,只剩一些有錢的富家子弟,和榜上有名的那些人。

  由於皇帝的懶惰,所以以前的殿試直接被取消了,只等五日後進宮領旨,才能知道自己以後要去哪裡當官。

  這些人,最次的都能當個縣官,此時也不急了,反正都定下來了。

  樓寒沒去過皇宮,他只去過現代的故宮。

  但這裡明顯和他去的那個故宮不一樣,可能跟歷史有些關係。

  第一百零四章

  時間眨眼間過去, 五日一到, 樓寒第一次踏入了這個時代的權力集中中心,皇城。

  雖然現在已經不復最初那樣受人尊敬和仰望,但依舊是很多人所嚮往的地方。

  畢竟, 權力出自這裡。

  進了皇城後, 有人帶著這一批舉人踏過一道又一道的門,走過一個又一個宮殿。

  將一些沒見過什麼世面的農家子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樓寒倒是挺淡定,這裡雖然看著雄偉威嚴,但和現代某些自然景觀簡直沒得比。

  他見過遼闊的邊疆沙漠, 見過高松巍峨的雪域高原,見過猶如天景的壯麗鹽沼,更見過伸手可及的漫天星辰。

  見的多了, 自然不會為這裡而震驚,他一個現代來的,怎會被這時的建築所嚇到?那豈不是太沒有面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