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軒從自然不肯答應,以他的仙力,並不能敵得過曾經是天界守將的御遷,他只能一直譴責阮將軍不守承諾。阮將軍自知是他們先失信於人,但是他亦疼女兒,於是還是抵著壓力一直不改口。軒從無奈,只好答應了阮將軍的請求,最終和御遷定了一個日子去武鬥。
度厄星君見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心中擔心軒從借著自己沒有失去仙力而欺負了那御遷,便於那日,在二人斗的過程中,從旁查看。以便能隨時幫助御遷解圍,畢竟御遷雖然曾經是天界的守將,但是他的仙力已經減弱太多,尤其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仙籍已經被削去,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處境狀況實屬危險。
不過這場武鬥,的確讓度厄星君看出了,御遷此人,乃非凡物,無論是在天界,還是在人間,他都能夠熠熠生輝。只是軒從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有些輕敵了,自認為擁有仙力,就可以暗中使壞,打敗御遷,可誰知道,御遷最終爆發出來的力量,讓眾人震撼。御遷終究是打敗了軒從,既然是御遷勝了,阮將軍也就遵從了自己的諾言,要將阮念容許給御遷。
可似乎這一切就是命中注定,御遷和阮念容二人終究是不能在一起。此時北峯國皇帝竟然下詔,讓阮念容進宮,欲立為太子妃。當時的太子名為尹星,對阮念容早已記掛在心,便告知了自己的父皇。皇帝對太子寵愛,便就答應了太子。於是就下了此詔書。當時阮念容已經於御遷定了婚事,阮將軍欲上奏,可無奈皇帝執意如此。恰逢當時戰亂,阮將軍必須出戰為保北峯國平安。
阮念容不想父親擔心家中之事,無奈之下,只好進了宮,與御遷決絕往來。御遷不知阮念容心中所想,以為她當真不喜歡自己了,所以就傷心離去。而此時,他曾經贈與阮念容的簪子,也被他分成兩半,為了攜帶方便,簪子上面的珠子,他留給了自己,而另一半,留在了阮府。
阮念容嫁與太子尹星之後,屢次多番替百姓在太子和皇上面前說話,遂即得民心,後皇上駕崩,太子即位。阮念容也就順理成章的被封為了皇后。她雖貴為皇后,卻屢次請求皇上同意她出宮,去接濟那些仍在受苦受難的百姓,百姓受其恩惠,感恩戴德。
遂民間有了“仁心皇后”之說。
彼時天下大定,分為四國,這四國便就是,東邊的東遼國,西邊的西瀧國,南邊的南齊國,以及北邊的北峯國。
而御遷也真的應驗了度厄星君的猜想,成為了一位皇帝,便是西瀧國第一位皇帝。御遷成為皇帝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出使北峯國,他亦是聽聞了阮念容被成為仁心皇后,想要去看看她。
軒從自那日被御遷打敗後,便心有不敢,投靠了南齊國,做了南齊國的將軍,因他一殘忍暴戾出名,百姓皆不敢惹他。
得勢之後,他自動請纓,出使北峯國。
他與御遷於北峯國晚宴上相逢,便出言諷刺御遷,就是贏了又如何,阮念容最後還不是沒有嫁給他。御遷卻只顧在宴會間一個人喝著悶酒,那些歌姬舞女湊上前來,他也不理會。
阮念容身為皇后,自然也要坐在上座陪著皇上招待這些貴人,只無奈,她從中看到了御遷痛苦的神色,心中難受,不忍心再去看,只好別過頭,看著自己的兒子。
宴會結束後,御遷搖搖晃晃就離開了皇宮,他來這一趟,不過是為了看她一眼,並沒有想要奪回她的意思,如今見她過的很好,他也就放心了。
可是軒從卻不是這麼想的,他的野心更大,更明顯,他就是要得到阮念容。
不過他卻有自己的計謀,給阮念容暗中送了一封信,可是那信上的落款,卻是御遷的名字。
第一百六十章 大結局(一)
御遷自然不知道軒從在背後所搞的鬼,他參加完宴會便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全然不知道這些事,如果他能夠細心一點,也就不會釀成後來的災禍。
阮念容接到信,原以為御遷不會再理會她的,可是接到了信,還是欣喜若狂,但她現在是一國之母,不能隨意與一個男子私會,於是阮念容便換了一身裝束,將自己的臉抹了一些黑色的炭灰,才讓人看不出是誰。
待她走到信上所說的地方,卻沒有發現御遷的身影,驀然地,軒從從她身後抱住了她,她雖然和御遷分別多年,但卻能夠立刻反應過來不是御遷,就要掙脫。
只是軒從的力氣太大,她有些不能掙脫,於是阮念容便張口咬了他的胳膊,軒從吃痛,便放開了阮念容。阮念容轉身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軒從,顏色大變,若是御遷也就罷了,她如今竟然被人騙至如此,她乃將門之女,向來剛烈,見軒從腰間有佩劍,竟然就直接拔了出來,軒從還未意識到,阮念容就已經一劍刺向了他,軒從的黑衣很快被鮮血染紅,看上去竟然是那樣刺眼。
軒從看著自己肚子上的傷,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了阮念容,他沒有想到,就算是轉世的阮念容,也還是容不下他。那時他的心裡竟然沒有了期盼,但是卻還是對阮念容心生了恨意,他便在臨死之前,下了咒,要阮念容和御遷下一世不得好過。
阮念容自然不知道這些,當她意識到自己殺了人的時候,腦中一片空白,過了好一陣子,終於是緩了過來,卻並沒有後悔。不過她也沒有選擇獨活,在殺死了軒從之後,她知道南齊國皇帝必定不會輕易放過她,便自刎了。
北峯國皇帝尹星於第二日發現此事,秘而不宣,只說軒從是遇刺而死,南齊國自然不能善罷甘休,不過看在北峯國賠償了很多東西,加上北峯國皇后據傳也暴病而死,南齊國皇帝也不好趁人之危。
這其中的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北峯國皇后當真是暴病而死,引以為憾,百姓痛心,北峯國失去了一位賢德的皇后。
而後來,尹星也再沒有立後。
阮念容曾在某一日回府之時,看到了那個簪子,心中痛苦不堪,卻也無法再挽回什麼了,她命家裡人保存好這一半簪子。
沒有想到,這竟然成為她最後一件真正意義上的遺物。阮將軍痛失愛女,便從此辭請歸鄉,帶著女兒的簪子,告老還鄉。
御遷知道此事後,痛不欲生,可他卻不知道阮念容是怎麼死的,只是在後來將那珠子交給了自己最寵愛的一個女兒,讓她細心保管,萬不能丟失。那女兒,遂也就是嫁給了李平軒先祖的一位公主。故李氏一族自此一直遵從公主遺命,保護好此珠。
度厄星君見事態終於發展到了這一步,心中也未免有所嘆息,人之感情,到底有什麼可以讓他如此窮追不捨的呢。
為了讓阮念容和御遷在下一世能夠平安度過,他便以那被分為兩半的簪子為媒介,告知阮將軍,此簪必要好好保管,只待有緣人來取,自就給他。
阮將軍愛女心切,度厄星君曾經也是阮念容的老師,他亦是很尊敬,便就信了他的話。
而那軒從,因為在人間失去了性命,回到了天界,他內心頗為不甘,便向天帝請罪,去人界監管三百年,如若三百年之後,人界恢復安寧,他便即可回天界,永不下凡。
度厄星君見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心中擔心軒從借著自己沒有失去仙力而欺負了那御遷,便於那日,在二人斗的過程中,從旁查看。以便能隨時幫助御遷解圍,畢竟御遷雖然曾經是天界的守將,但是他的仙力已經減弱太多,尤其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仙籍已經被削去,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處境狀況實屬危險。
不過這場武鬥,的確讓度厄星君看出了,御遷此人,乃非凡物,無論是在天界,還是在人間,他都能夠熠熠生輝。只是軒從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有些輕敵了,自認為擁有仙力,就可以暗中使壞,打敗御遷,可誰知道,御遷最終爆發出來的力量,讓眾人震撼。御遷終究是打敗了軒從,既然是御遷勝了,阮將軍也就遵從了自己的諾言,要將阮念容許給御遷。
可似乎這一切就是命中注定,御遷和阮念容二人終究是不能在一起。此時北峯國皇帝竟然下詔,讓阮念容進宮,欲立為太子妃。當時的太子名為尹星,對阮念容早已記掛在心,便告知了自己的父皇。皇帝對太子寵愛,便就答應了太子。於是就下了此詔書。當時阮念容已經於御遷定了婚事,阮將軍欲上奏,可無奈皇帝執意如此。恰逢當時戰亂,阮將軍必須出戰為保北峯國平安。
阮念容不想父親擔心家中之事,無奈之下,只好進了宮,與御遷決絕往來。御遷不知阮念容心中所想,以為她當真不喜歡自己了,所以就傷心離去。而此時,他曾經贈與阮念容的簪子,也被他分成兩半,為了攜帶方便,簪子上面的珠子,他留給了自己,而另一半,留在了阮府。
阮念容嫁與太子尹星之後,屢次多番替百姓在太子和皇上面前說話,遂即得民心,後皇上駕崩,太子即位。阮念容也就順理成章的被封為了皇后。她雖貴為皇后,卻屢次請求皇上同意她出宮,去接濟那些仍在受苦受難的百姓,百姓受其恩惠,感恩戴德。
遂民間有了“仁心皇后”之說。
彼時天下大定,分為四國,這四國便就是,東邊的東遼國,西邊的西瀧國,南邊的南齊國,以及北邊的北峯國。
而御遷也真的應驗了度厄星君的猜想,成為了一位皇帝,便是西瀧國第一位皇帝。御遷成為皇帝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出使北峯國,他亦是聽聞了阮念容被成為仁心皇后,想要去看看她。
軒從自那日被御遷打敗後,便心有不敢,投靠了南齊國,做了南齊國的將軍,因他一殘忍暴戾出名,百姓皆不敢惹他。
得勢之後,他自動請纓,出使北峯國。
他與御遷於北峯國晚宴上相逢,便出言諷刺御遷,就是贏了又如何,阮念容最後還不是沒有嫁給他。御遷卻只顧在宴會間一個人喝著悶酒,那些歌姬舞女湊上前來,他也不理會。
阮念容身為皇后,自然也要坐在上座陪著皇上招待這些貴人,只無奈,她從中看到了御遷痛苦的神色,心中難受,不忍心再去看,只好別過頭,看著自己的兒子。
宴會結束後,御遷搖搖晃晃就離開了皇宮,他來這一趟,不過是為了看她一眼,並沒有想要奪回她的意思,如今見她過的很好,他也就放心了。
可是軒從卻不是這麼想的,他的野心更大,更明顯,他就是要得到阮念容。
不過他卻有自己的計謀,給阮念容暗中送了一封信,可是那信上的落款,卻是御遷的名字。
第一百六十章 大結局(一)
御遷自然不知道軒從在背後所搞的鬼,他參加完宴會便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全然不知道這些事,如果他能夠細心一點,也就不會釀成後來的災禍。
阮念容接到信,原以為御遷不會再理會她的,可是接到了信,還是欣喜若狂,但她現在是一國之母,不能隨意與一個男子私會,於是阮念容便換了一身裝束,將自己的臉抹了一些黑色的炭灰,才讓人看不出是誰。
待她走到信上所說的地方,卻沒有發現御遷的身影,驀然地,軒從從她身後抱住了她,她雖然和御遷分別多年,但卻能夠立刻反應過來不是御遷,就要掙脫。
只是軒從的力氣太大,她有些不能掙脫,於是阮念容便張口咬了他的胳膊,軒從吃痛,便放開了阮念容。阮念容轉身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軒從,顏色大變,若是御遷也就罷了,她如今竟然被人騙至如此,她乃將門之女,向來剛烈,見軒從腰間有佩劍,竟然就直接拔了出來,軒從還未意識到,阮念容就已經一劍刺向了他,軒從的黑衣很快被鮮血染紅,看上去竟然是那樣刺眼。
軒從看著自己肚子上的傷,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了阮念容,他沒有想到,就算是轉世的阮念容,也還是容不下他。那時他的心裡竟然沒有了期盼,但是卻還是對阮念容心生了恨意,他便在臨死之前,下了咒,要阮念容和御遷下一世不得好過。
阮念容自然不知道這些,當她意識到自己殺了人的時候,腦中一片空白,過了好一陣子,終於是緩了過來,卻並沒有後悔。不過她也沒有選擇獨活,在殺死了軒從之後,她知道南齊國皇帝必定不會輕易放過她,便自刎了。
北峯國皇帝尹星於第二日發現此事,秘而不宣,只說軒從是遇刺而死,南齊國自然不能善罷甘休,不過看在北峯國賠償了很多東西,加上北峯國皇后據傳也暴病而死,南齊國皇帝也不好趁人之危。
這其中的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北峯國皇后當真是暴病而死,引以為憾,百姓痛心,北峯國失去了一位賢德的皇后。
而後來,尹星也再沒有立後。
阮念容曾在某一日回府之時,看到了那個簪子,心中痛苦不堪,卻也無法再挽回什麼了,她命家裡人保存好這一半簪子。
沒有想到,這竟然成為她最後一件真正意義上的遺物。阮將軍痛失愛女,便從此辭請歸鄉,帶著女兒的簪子,告老還鄉。
御遷知道此事後,痛不欲生,可他卻不知道阮念容是怎麼死的,只是在後來將那珠子交給了自己最寵愛的一個女兒,讓她細心保管,萬不能丟失。那女兒,遂也就是嫁給了李平軒先祖的一位公主。故李氏一族自此一直遵從公主遺命,保護好此珠。
度厄星君見事態終於發展到了這一步,心中也未免有所嘆息,人之感情,到底有什麼可以讓他如此窮追不捨的呢。
為了讓阮念容和御遷在下一世能夠平安度過,他便以那被分為兩半的簪子為媒介,告知阮將軍,此簪必要好好保管,只待有緣人來取,自就給他。
阮將軍愛女心切,度厄星君曾經也是阮念容的老師,他亦是很尊敬,便就信了他的話。
而那軒從,因為在人間失去了性命,回到了天界,他內心頗為不甘,便向天帝請罪,去人界監管三百年,如若三百年之後,人界恢復安寧,他便即可回天界,永不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