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
畢承安用眼角瞟瞟柴亦軒,不吭聲了。
柴亦軒溫聲道:“行了,你先把傷養好,別的不用管。”
“可是那筆賑災銀……”
“先看看情況,看看謹安王打算拿那筆銀子做什麼。”
“王爺怎知是謹安王的人搶走了銀車?”
“打傷你的那個人,就是謹安王身邊的殺手。”
“王爺已查清那人的底細了?”
“嗯。”
柴亦軒才不會告訴畢承安,這名殺手是落心梧的心上人,也是沐小小的朋友。最令人傷心的是,繆寧與落心梧交往甚密,定然也是認識越清的,可她壓根沒跟他提過!柴亦軒對此有點小介懷。
眼下畢承安受了傷,不能立刻送繆寧進京,看來只有另外找人送繆寧去京城探望柴喻純了。
可柴亦軒又不放心把繆寧交給其他人。
這下難辦了。
正在柴亦軒猶豫不決時,王府守衛呈來一封信。
寫信的人,是剛剛劫了他銀車的謹安王。
掃眼看完信上的內容,柴亦軒將信紙捏成團,扔在了盛裝廢棄雜物的竹簍里。
畢承安愣愣地問:“王爺,這是誰的信?”
“謹安王。”柴亦軒輕哼了聲,說起反話:“剛搶了銀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約本王見面,他也太沉得住氣。”
畢承安面色一凜:“那王爺要去把銀子討回來嗎?”
柴亦軒道:“不去。”
畢承安痛惜地道:“那麼多銀子,白送他了呀?”
柴亦軒淡淡道:“五十萬兩,還不值得本王去赴他的約。”
畢承安:“……”
-
謹安王那邊一連苦等了兩日,柴亦軒都沒給句回信,睬都不睬他,完全當作沒這回事。
一氣之下,謹安王就聽了醜臉毒師的話:“王爺既欲謀大事,不防用這筆銀兩收買民心,得了民心方能成就大事。如今黃河水患,正是王爺表現的大好機會。”
謹安王遂高調地將這筆銀兩運到了開封,賑災!
於是,嘉慶帝批閱奏摺時被刺激到了。
一大堆摺子,清一色都在稱讚謹安王慷慨解囊、救民於水火的仁義之舉。
批完摺子的嘉慶帝以拳抵額:“謹安王,富得很啊。”
……
得到謹安王捐銀賑災的消息,柴亦軒笑了。
笑過沒幾天,謹安王又來擾他。
上次是拿銀子威脅他,這次卻是客客氣氣誠誠懇懇地邀請他到漣華樓赴宴。
只因醜臉毒師又給謹安王出了主意:“清王雖沒有兵力,但他有錢啊。將來王爺起事,糧草和軍餉都需提前解決,若能得清王相助,那就徹底不用愁了。王爺之前劫了清王的賑災銀,他沒有找您討要,說明他全然不在乎這筆銀子,只把這當成一件小事。既是小事,王爺何不試著與他和解?讓他與您合作,您許他好處。”
此番,柴亦軒不想端得太倨傲,終於給了謹安王個面子,準時來到漣華樓赴約。柴亦軒習慣了畢承安陪同,而畢承安目前尚在養傷,他也就沒多個心眼帶護衛隨行,最主要是看不起謹安王的睿智。
整座漣華樓都被謹安王包下,在這說話倒也不懼人多眼雜。
為表誠意,謹安王遠遠看到柴亦軒就站了起來,笑臉迎道:“清王,久違了。”
柴亦軒頷首,欣然受之。
謹安王先讓他入座:“請。”
柴亦軒笑回了句:“王爺請。”
兩人一同坐下,柴亦軒氣度泰然,或執杯品酒,或觀歌舞奏樂,就是不肯和謹安王談正事。
謹安王耐不住了:“清王可知,本王請你來此的目的?”
柴亦軒道:“不是特地請本王過來吃飯嗎?”
謹安王:“……”
“可吃飯總要談點別的事,不能一直吃飯。”
“這樣啊,謹安王請講。”
“本王實在不該劫你的銀子,望你莫記仇。”
“有這回事嗎?”
“……”
謹安王滯了一瞬,陡然反應過來,柴亦軒這是原諒他了啊!
端起酒杯就敬向柴亦軒:“清王說沒有這回事,那必然就是沒有,是本王頭腦渾濁記錯了。今日清王與本王結交,往後咱們就是朋友了,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互相扶持!”
撲面而來一股市井流氓氣息……臉皮這麼厚的人,柴亦軒是頭一次見。
“抱歉,本王偶爾聽不懂人話,不明白謹安王的意思。”
“……那本王再講一遍?”
“不必了,聽不懂就是聽不懂,不管謹安王講多少遍,本王都不明白。謹安王的這桌酒宴太昂貴,本王享用不起,告辭。”
謹安王還待說些什麼,柴亦軒已起身準備離開。
不料,一柄冰涼的劍抵在了柴亦軒頸上,利刃暫未出鞘。
謹安王將目光放在持劍的越清身上,對柴亦軒道:“依清王看,此人是否能夠取代你的身份?”
柴亦軒側眸瞥了越清一眼:“他估計裝不像。”
畢承安用眼角瞟瞟柴亦軒,不吭聲了。
柴亦軒溫聲道:“行了,你先把傷養好,別的不用管。”
“可是那筆賑災銀……”
“先看看情況,看看謹安王打算拿那筆銀子做什麼。”
“王爺怎知是謹安王的人搶走了銀車?”
“打傷你的那個人,就是謹安王身邊的殺手。”
“王爺已查清那人的底細了?”
“嗯。”
柴亦軒才不會告訴畢承安,這名殺手是落心梧的心上人,也是沐小小的朋友。最令人傷心的是,繆寧與落心梧交往甚密,定然也是認識越清的,可她壓根沒跟他提過!柴亦軒對此有點小介懷。
眼下畢承安受了傷,不能立刻送繆寧進京,看來只有另外找人送繆寧去京城探望柴喻純了。
可柴亦軒又不放心把繆寧交給其他人。
這下難辦了。
正在柴亦軒猶豫不決時,王府守衛呈來一封信。
寫信的人,是剛剛劫了他銀車的謹安王。
掃眼看完信上的內容,柴亦軒將信紙捏成團,扔在了盛裝廢棄雜物的竹簍里。
畢承安愣愣地問:“王爺,這是誰的信?”
“謹安王。”柴亦軒輕哼了聲,說起反話:“剛搶了銀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約本王見面,他也太沉得住氣。”
畢承安面色一凜:“那王爺要去把銀子討回來嗎?”
柴亦軒道:“不去。”
畢承安痛惜地道:“那麼多銀子,白送他了呀?”
柴亦軒淡淡道:“五十萬兩,還不值得本王去赴他的約。”
畢承安:“……”
-
謹安王那邊一連苦等了兩日,柴亦軒都沒給句回信,睬都不睬他,完全當作沒這回事。
一氣之下,謹安王就聽了醜臉毒師的話:“王爺既欲謀大事,不防用這筆銀兩收買民心,得了民心方能成就大事。如今黃河水患,正是王爺表現的大好機會。”
謹安王遂高調地將這筆銀兩運到了開封,賑災!
於是,嘉慶帝批閱奏摺時被刺激到了。
一大堆摺子,清一色都在稱讚謹安王慷慨解囊、救民於水火的仁義之舉。
批完摺子的嘉慶帝以拳抵額:“謹安王,富得很啊。”
……
得到謹安王捐銀賑災的消息,柴亦軒笑了。
笑過沒幾天,謹安王又來擾他。
上次是拿銀子威脅他,這次卻是客客氣氣誠誠懇懇地邀請他到漣華樓赴宴。
只因醜臉毒師又給謹安王出了主意:“清王雖沒有兵力,但他有錢啊。將來王爺起事,糧草和軍餉都需提前解決,若能得清王相助,那就徹底不用愁了。王爺之前劫了清王的賑災銀,他沒有找您討要,說明他全然不在乎這筆銀子,只把這當成一件小事。既是小事,王爺何不試著與他和解?讓他與您合作,您許他好處。”
此番,柴亦軒不想端得太倨傲,終於給了謹安王個面子,準時來到漣華樓赴約。柴亦軒習慣了畢承安陪同,而畢承安目前尚在養傷,他也就沒多個心眼帶護衛隨行,最主要是看不起謹安王的睿智。
整座漣華樓都被謹安王包下,在這說話倒也不懼人多眼雜。
為表誠意,謹安王遠遠看到柴亦軒就站了起來,笑臉迎道:“清王,久違了。”
柴亦軒頷首,欣然受之。
謹安王先讓他入座:“請。”
柴亦軒笑回了句:“王爺請。”
兩人一同坐下,柴亦軒氣度泰然,或執杯品酒,或觀歌舞奏樂,就是不肯和謹安王談正事。
謹安王耐不住了:“清王可知,本王請你來此的目的?”
柴亦軒道:“不是特地請本王過來吃飯嗎?”
謹安王:“……”
“可吃飯總要談點別的事,不能一直吃飯。”
“這樣啊,謹安王請講。”
“本王實在不該劫你的銀子,望你莫記仇。”
“有這回事嗎?”
“……”
謹安王滯了一瞬,陡然反應過來,柴亦軒這是原諒他了啊!
端起酒杯就敬向柴亦軒:“清王說沒有這回事,那必然就是沒有,是本王頭腦渾濁記錯了。今日清王與本王結交,往後咱們就是朋友了,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互相扶持!”
撲面而來一股市井流氓氣息……臉皮這麼厚的人,柴亦軒是頭一次見。
“抱歉,本王偶爾聽不懂人話,不明白謹安王的意思。”
“……那本王再講一遍?”
“不必了,聽不懂就是聽不懂,不管謹安王講多少遍,本王都不明白。謹安王的這桌酒宴太昂貴,本王享用不起,告辭。”
謹安王還待說些什麼,柴亦軒已起身準備離開。
不料,一柄冰涼的劍抵在了柴亦軒頸上,利刃暫未出鞘。
謹安王將目光放在持劍的越清身上,對柴亦軒道:“依清王看,此人是否能夠取代你的身份?”
柴亦軒側眸瞥了越清一眼:“他估計裝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