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

  其中一個看起來像是伏兵頭子的人,大喊著說:“我們都是濮族的血腥男兒,我們是不會投降,不會屈服的!你們休想盤問出什麼!”

  吳糾太沒說:“你們不是濮人,濮人已經投降了。”

  那伏兵頭子還在叫嚷著,說:“胡說!我們就是濮族人,我濮族都是響噹噹的血性男兒!”

  吳糾笑著說:“濮人才不會像你們這般傻呢。”

  那伏兵頭子萬沒想到吳糾會這麼說,頓時被噎著了,完全忘了回嘴,只是瞪大眼睛,很快就被楚國士兵給拖了下去。

  吳糾笑眯眯的看著那些伏兵被拖下去,說:“莫敖。”

  斗祁連忙站出來,說:“斗祁在。”

  吳糾說:“這些伏兵一定要說自己是濮人,也未嘗不可,正好,那就請莫敖大人,押著那伏兵的頭子,去問一問濮人,就問問他們,為何突然出爾反爾,襲擊我楚國。”

  斗祁一下就明白了,吳糾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正好巴國沒有與他們結盟,無法用巴國來牽制濮人,因此吳糾打算用那些假扮的濮人去質問濮族。

  如此一來,濮族自然要撇清關係,表明立場,到時候濮族人不得不與庸人撕開臉皮,濮人和庸人無法再合作,也好打消吳糾的後顧之憂。

  斗祁立刻說:“是,祁定不辱命。”

  眾人大獲全勝,斗祁天亮之後,就準備帶著人趕赴濮族,去質問濮人了。

  伏兵俘虜的審問,就留給盧戢黎來做,盧戢黎做事很有效率,這些伏兵果然是庸人,那些庸人頂不住盧戢黎的手段,全都招供了。

  原來是因為前些日子,潘崇一直打到庸國的國都門口,這才返回楚國,讓庸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後來又聽說濮族人投降了楚國,因此庸人憤恨濮人,自然要找個機會挑撥離間,便讓人混入行轅,假裝濮人。

  剿滅了溜進行轅的庸人之後,狩獵演兵進行的非常順利,一面是演兵壓迫,另外一面則是斗祁押送著人過去質問,濮族人根本頂不住這種壓力,連忙解釋。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濮族人急于澄清,一刀就將那伏兵頭子的腦袋給砍了下來,如此一來,濮族也正式和庸國撕破臉皮,終於決裂。

  吳糾解決了濮人的後顧之憂,就領著隊伍,浩浩蕩蕩的回了郢都城。

  回到郢都城第一件事情,吳糾就是讓潘崇準備兵馬,加勤練兵,楚國隨時都要準備和庸國開戰,這次這一戰可不只是開到庸國的方城就結束了,而且要一舉拿下方城!

  濮人與庸國決裂緊緊半個月,從西方突然傳來了消息,庸國雖然丟失了濮族這個盟友,但是他們竟然拉攏了第二個盟友,那便是鄖國。

  鄖國之前得罪楚國的事情還沒完,王子鄭從洛師回來,帶來了姬閬的詔令,令鄖國賠禮道歉,並且賠款,親自賜婚斗伯比與鄖國長國女。

  而鄖國這些日子一直拖著,似乎打算耍賴,根本就當不知道姬閬的詔令一般,鄖國不想給錢,乾脆和庸國達成了一致盟約,兩個國家準備合縱兵馬,出兵一同抵抗楚國軍隊。

  吳糾聽了這個事情,只是冷笑了一聲,說:“鄖國?鄖子也真是想不開了,賠錢只是賠幾個子兒,偏要打腫臉充胖子,打仗?他們鄖國打得起麼?”

  齊侯也笑了笑,說:“恐怕鄖子還在做他的美夢,可能在想,雖然他們會事先預知幾個子兒,不過等攻下了楚國,楚國遍地都是他們的軍餉和軍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吳糾說:“是這個道理,說的寡人都心動了。”

  他說著,又說:“不知秦公子和咸尹那邊如何了,希望他們能早日從秦國回來,若是秦國與我楚國結盟,那麼別說是一個鄖國了,就是十個鄖國,寡人也不放在眼中。”

  齊侯說:“該當快了,算起來時日也差不多了。”

  吳糾並沒有把鄖國的事情放在心上,處理了文書之後,就與齊侯先去看了看小子文,小子文學功課很認真,少師公子季對小子文是讚不絕口。

  盧揚窗也在陪讀,半個月過去了,盧揚窗身體素質非常好,尤其他還年輕,恢復的也是快,腿上的固定都給卸掉了,平日裡能稍微總動總動,只要別劇烈運動。

  此時和小子文一起讀書。

  吳糾和齊侯走進去,查了查兩個人的功課,小子文聰明好學,盧揚窗底子又好,兩個人還能互相幫忙,公子季笑著說:“季這個少師,也不知能再教幾年,恐怕就要沒得教了。”

  因為兩個人功課都非常好,一天的功課習學完,公子季就提前離開了,大白早就急不可耐的等在一邊,想要小子文陪它頑,咬著小子文的衣裳,就把小子文拽去了花園。

  盧揚窗連忙站起身來,拱手說:“王上,揚窗有個不情之請……”

  吳糾笑了笑,說:“是什麼不情之請,不喝藥可不行。”

  盧揚窗一聽,頓時滿臉尷尬,因為之前他受傷的緣故,天天要喝好幾種藥,盧戢黎在的時候他就乖乖的喝掉,一口都不剩,一聲都不埋怨,不過不在的時候,就有些耍賴不想喝藥,他可不知,棠巫已經給他告狀了。

  盧揚窗滿臉羞紅,趕緊說:“不……不是這個事兒。”

  吳糾說:“那是什麼?”

  盧揚窗正色道:“王上,揚窗聽說,我楚國與庸國的戰事將近,揚窗想請命出征!”

  吳糾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說:“你想出征?”

  盧揚窗說:“是,揚窗想要出征參軍,並不是需要什麼官位,只要王上首肯,讓揚窗當一個士兵就可以,因為……因為揚窗身有殘疾的緣故,所以揚窗恐怕兵營不要揚窗。”

  吳糾明白了他的話,不過盧揚窗今年還沒到十七歲,雖然這個年紀很多公子已經上戰場殺敵立功,身掛功勳了,但是盧揚窗這才第一次出了郢都就受了一身的傷,說實話,吳糾不太敢讓他去戰場。

  齊侯倒是笑著說:“二哥,揚窗武藝超群,功夫底子好,的確是大將之風,讓他參軍是件好事兒。”

  盧揚窗趕緊說:“揚窗想如鬻拳將軍一般,為楚國建功立業,請我王成全!”

  吳糾聽他說的激昂,也沒有辦法反駁他,只是說:“你的傷勢如何了?”

  盧揚窗連忙說:“請王上放心,已經快要大好了。”

  吳糾說:“萬勿逞強。”

  盧揚窗聽吳糾這麼說,定然就是答應自己了,連忙跪下來磕頭,高興的說:“謝我王恩典!謝王上!”

  他們正說話,子清突然跑進來,匆忙的說:“王上,大司馬有急件,請求拜見王上。”

  吳糾一聽是潘崇,就知道是戰事的事情,連忙說:“讓他進來。”

  很快潘崇就從外面走了進來,他神色匆匆,一看臉色就不好,手中拿著一卷小羊皮,看起來像是從邊關來的急件,一進來之後大約行禮,匆忙的說:“王上,阜山急件!”

  吳糾招手讓潘崇將文書呈上來,打開一看,頓時臉色也沉了下來,齊侯站在旁邊,大約看了兩眼,終於明白了原因。

  這個時候,所有的邊關急件都是關於庸國的,也只有關於庸國的急件,才能讓吳糾露出這樣陰霾的神情。

  原來之前鄖國突然與庸國結盟,其實不只是突然異想天開,就一時頭疼腦熱的和庸國結盟了,而是基於一個基礎之上。

  而這個基礎就是西戎人,庸國竟然聯合了好幾個西戎國家,組成了一股軍隊,西戎軍隊直撲楚國西面邊境,一直衝到了楚國的阜山附近。

  楚國的阜山,大約就在如今的神農架,那裡地勢複雜,乃是楚國的天然屏障。

  西戎人許多國家擰成了一股,眼看就要越過阜山,越過阜山之後,就能沖入楚國的腹地,甚至直取枝江,也就是郢都城西面的舊都丹陽城。

  潘崇知道這厲害關係,連忙說:“王上,鄖國和庸國結盟,顯然早有準備,這幾路西戎人必然是他們派來的先鋒,如今西戎人來勢洶洶,馬上就要越過阜山,崇斗膽,已經派兵去應對,但是也只能抵擋一時,無法強行壓制西戎人的進攻勢頭,還請王上定奪!”

  吳糾眯著眼睛,看著那文書,說:“召開朝議,現在。”

  西戎人打過來了,這事情不只是潘崇知道,很快便傳開了,楚王又臨時召開了朝議,可見非同小可。

  士大夫們連忙全都跑進王宮,連今日休沐的士大夫也來參加臨時朝議。

  朝議的路寢宮中人聲鼎沸,吳糾還沒有到,士大夫們全都聚集在路寢宮中,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潘崇走進來,眾人立刻全都盯著他,隨即好幾個人圍上來,說:“大司馬,聽說戎人打來了,是真的麼?”

  “聽說西戎大軍有十萬兵馬,已經打到了枝江,這……大司馬,這是真的麼?”

  潘崇一瞬間頭疼的要死,這些士大夫們還嫌不亂,以訛傳訛,朝堂之上的人都是支著耳朵,聽到這句話,簡直嚇得要死。

  潘崇連忙說:“各位大人不要聽信謠言,西戎人的確進犯我楚國,但是根本打不進我楚國來,更別說是枝江了。”

  有人不信,直說:“大司馬,你可千萬別安慰我們啊。”

  潘崇不想再多說,這個時候,就聽到寺人通報,吳糾一身黑色朝袍,從殿內款款而來,眾人連忙噤聲,全都朝向吳糾,然後行禮。

  吳糾讓眾人平身,話剛說完,眾人都沒有落座,就有人說:“王上,西戎人要打來了,可是真的?”

  吳糾卻是不著急,淡淡的說:“寡人今日,的確想要與各位卿大夫,議一議這件事情。”

  眾人一聽,紛紛喧譁起來,吳糾說:“各位卿大夫想必也聽說了,西戎人進犯我楚國邊疆,如今就在阜山。”

  眾人這麼一聽,有人鬆了一口氣,有人又提了一口氣,鬆口氣是沒有打到枝江,那看來什麼十萬大軍應該也不可能。

  畢竟若是西戎人有十萬大軍,可能就先衝進洛師城了。

  因為這個年代,軍隊是相當寶貴的東西,晉國地盤子那麼大,一直向北壓制狄人,如今集結起來,不過三萬大軍,十萬在那個年代,可是個天文數字。

  有人提一口氣,那是心裡有譜兒的人才會提一口氣,例如斗祁,例如彭仲慡,例如蒍呂臣等等,眾人全都提了一口氣。

  西戎人從西面騷擾過來,打到了阜山,他們之所以從這個地方進發,就是因為這個地方險要,險要的地方駐兵自然少,地勢雖然險要,但是駐兵薄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