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邊互相質問指責,這會盟便胎死了,一二路楚軍窩裡鬥,第三路楚軍也樂得看熱鬧,因此並沒有勸架,只是默默帶兵離開了會盟場所,準備隔岸觀火,看他們自相殘殺。

  一二路軍隊窩裡鬥,還有第三路軍隊從中挑撥,這樣一來,很快消息便傳到了蔡國,楚國又發兵了,但並非對蔡國發兵,而是一二路軍隊自己打上了。

  兩方軍隊打了半個月有餘,一路軍隊雖然強盛,但是被齊國大敗一次,損兵折將,如今和二路也是旗鼓相當,兩軍都是全力出擊,自然最後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聯軍在蔡國看了一場好戲,根本沒浪費任何兵馬,一口氣就順利解決了兩路楚軍。

  這下一來,第三路楚軍便慌了神兒,卻也歡欣鼓舞,因為和他爭奪王位的人都死了,只剩下自己了,但是朝中還有個葆申老兒,那老兒不鬆口,非要人打下蔡國才奉立新王,因此蔡國還是要打的。

  葆申不鬆口,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葆申和這個第三路軍隊的首領,並非是一個派系的,若是讓他上位,葆申肯定會被革職,這樣一來,便沒有了地位和權利。

  第二個原因,便是聯軍之中多了申國的軍隊,若是不把蔡國打下來,將聯軍打怕,恐怕申國人會來管楚國要人,興致問罪,問葆申通敵賣國之罪,因此葆申無論如何也要打下蔡國才行。

  楚國在短短的一段時間之內,連續丟失了鬻拳將軍,還有一二路大軍,除了國都之內,和各個小邑的軍馬之外,第三路大軍手中只有三萬人馬,這三萬人對於一個將軍來說,實在不少了,畢竟展雄坐擁一萬軍隊,已經讓各國豪紳聞風喪當了,更別說三萬。

  只不過這三萬,遠遠不夠和聯軍對抗的,因此第三路楚軍那是十分謹慎,一直避諱著和聯軍交手,但是也沒有閒著,一直在邊關燒殺搶掠,搶奪邊關百姓。

  楚國這邊採取的策略就是,齊國來人他們就跑,這邊打一下,那邊打一下,今日騷擾這個城鎮,明日騷擾那個小邑,殺了人搶了東西就跑,若是說無賴,吳糾都不敢跟他們攀比。

  冬日已經進入了最寒冷的時光,齊侯這些日子連續接到曹劌遞來的軍報,是周邊小邑連續被楚軍騷擾的報告,說他們殺人搶糧食,還搶奪婦女,虐待孩童,簡直是罪大惡極,但是大家有沒有辦法,畢竟他們的動作沒有任何規律,往往是趕到,楚軍已經撤退,只剩下殘垣斷戟。

  齊侯看到這些軍報,氣的“嘭!”一聲扔在案上,案子上的簡牘都被砸飛出去。

  齊侯冷笑說:“楚國人的做法,也當真是野蠻,就這樣的秉性,還想做楚國的新王,他也不怕剛上台就被人給砍了腦袋!”

  吳糾見齊侯發脾氣,伸手將地上的軍報撿起來,展開看了看,雖然用詞很晦澀,不過能大體看懂,楚國軍隊已經連續一個月燒殺搶掠,搶掠了近十次小邑,十分野蠻,有的小邑三次被搶,連當地官員都逃跑了,不只是蔡國的小邑,周邊國家的小邑也被席捲了,好幾個國家都寫信給齊侯,讓齊侯主持公道。

  齊侯臉色十分難看,一看便知非常生氣,說:“實在太可恨了!這幫人分明就是土匪!連土匪都是不如!”

  吳糾看著軍報也皺了皺眉,說:“君上,楚國人搶掠百姓,其實是一種軍備不足的表現,前兩路楚軍已經被聯軍各個擊破,如今這第三路楚軍和咱們僵持已久,想必葆申也不願意支援他軍備,因此楚軍才開始到處搶掠,一來是示威,二來是自己擴充軍備。”

  齊侯點頭說:“二哥說的是,這樣耗下去的確能節省兵力和財力的開支,但是楚軍當真可恨,若是不主動出擊,恐怕他們有恃無恐。”

  吳糾說:“正是,恐怕君上要將聯軍的將軍們召集過來,開個廷議才好了。”

  眾人最近也收到了楚國燒殺搶掠的消息,都十分氣憤,齊侯召開廷議,眾人很快響應,全都來到了府邸的大堂中,準備開會。

  申國將軍說:“楚人狡猾之至,這些日子偷襲邊關百姓,卻對叫陣閉門不出,一直免戰,到底有什麼辦法能叫他們吃點苦頭,讓他們不敢騷擾百姓?”

  鄧國將軍也應和說:“說的是,他們若是再這般搶掠下去,軍備補充完整之後,恐怕就要針對咱們聯軍,還是早作打算的好。”

  大家都紛紛點頭,不過沒人想到什麼打算,畢竟楚國的軍隊占領了息國的城門,將門一閉,只守不攻,十分讓人頭疼。

  蔡國將領說:“這樣如何?不如齊公拿出黑火藥,將息國的城門炸了,我們一舉攻進城中,殺他個片甲不留。”

  吳糾輕笑了一聲,這蔡國是看準了黑火藥了?一個時辰不提黑火藥都覺得心裡頭難受。

  吳糾就是不想給他們,便笑著說:“蔡國將軍所說的話,實在偏頗,如今息國雖然投靠了楚國,但到底是我們周國人,且息國百姓也沒有任何過失,若真的殺進城中,咱們四國聯軍,混雜在一起,難保軍隊不會對百姓下手,到時候反而招惹旁人詬病,得不償失。”

  眾人一聽,也覺得有道理,申國和鄧國只想復國,不像蔡國貪心不足,因此便沒有人應和蔡國將軍。

  蔡國將軍被駁了面子,說:“那齊國大司徒定然有什麼良策了罷?說出來給我們聽聽也行。”

  蔡國將軍顯然是挑釁,吳糾則是不急不緩,一臉很鎮定的說:“良策沒有,只是一個普通的法子而已,不過比蔡國將軍的法子,稍微高明那麼一點點兒。”

  蔡國將軍一聽,頓時臉上更是無光,其他幾人卻知道吳糾厲害,連忙說:“齊國大司徒,快快請講。”

  吳糾想的法子不是別的,也是之前看過三國演義中一個很出名的段子——張飛擒劉岱。

  說起張飛,很多人都覺得是莽夫,張飛擒劉岱,那寫的是計從心來,而且用的相當巧妙,吳糾覺得正好能用在這個當口上。

  現在楚軍已經搶掠了近十個小邑,慢慢開始驕縱起來,覺得齊國和聯軍奈何不了他們,正等著軍備豐富之後再與聯軍硬碰硬。

  吳糾便要利用他們的驕縱。

  吳糾給眾人說了計策,大家都紛紛拍手叫好,不過這個計策需要選一個誘餌,眾人看了看,鬻拳雖然是最合適的,但是他腿腳不方便,若是讓鬻拳去,實在危險。

  而他們隊伍里,最“狡詐”的則屬於曹劌了,曹劌會奇門遁甲,自保絕對沒問題,曹劌便主動請纓,說:“這苦肉活兒,交給劌便是。”

  眾人立刻全都按照計劃行事,很快便分頭走了。

  楚國軍隊最近十分驕縱,他們連續一個月搶掠,聯軍都沒有任何辦法。

  楚國軍隊的軍備漸漸豐盈,準備反擊,就各種打聽齊國和聯軍的消息,這一打聽,還真打聽出來了什麼。

  齊侯最近收服了楚國戰神鬻拳,對鬻拳那是信任有加,褒獎萬分,據說招惹了齊國將軍們的不滿,那帶頭的將軍叫做曹劌,據說立了不少汗馬功勞,鬻拳一歸降,就跟曹劌平起平坐了,再加上糧糙的事情,鬻拳有功勞,因此齊侯想要給鬻拳升官,遭到了曹劌將軍的極力反對。

  曹劌與鬻拳不和,這傳聞屢次傳到了楚國這邊。

  楚國將領正在研究地圖,這個時候一個士兵過來稟報,說:“大將軍!齊國那邊又有好事兒了,據說鬻拳和曹劌在軍中大打出手,齊侯知道之後,竟然指責怪曹劌,沒有責怪鬻拳,還命人鞭撻了曹劌的無禮。”

  楚國將領一聽,冷笑一聲,說:“好,就讓他們窩裡哄,這樣我們便能趁機偷襲了!”

  他的話音才落,卻聽一個士兵急匆匆跑進來,大喊說:“將軍!將軍!城門下有個自稱是曹劌的人求見!說是來投誠的!”

  那將軍一聽,嚇了一跳,說:“投誠?!”

  如今是大半夜的,息國城門下來了一個齊國的將軍,還說是來投誠的,楚國將軍也不笨,怕是有乍,思量了一番,說:“走,與本將軍去瞧瞧!”

  他們掌著火來到城門樓上,便看到一個人站在城門下面,只有他一個人,身邊沒有旁人,似乎是那曹劌,但是看不清楚。

  一個副官說:“將軍,您看,那曹劌臉上仿佛有傷,打得還挺狠!”

  楚國將軍仔細一看,真的有傷口,還是新的,皮開肉綻的鞭痕,好幾道打在臉上,就想到剛才士兵稟報的消息,因為鬻拳和曹劌打架,齊侯責怪了曹劌,並且讓人執行了軍規,鞭笞了曹劌。

  楚國將領這麼想著,就對身邊的副官說:“向他喊話。”

  那副官立刻朝下大喊著:“來者何人?!”

  城樓下站著的果然是曹劌,曹劌有些狼狽,臉上都是鞭痕,鞭痕還是新的,雖然已經不流血,但是看起來打得不輕。

  曹劌抬起頭來,向上回話說:“齊國曹劌,前來投誠!”

  楚國將領一聽,頓時有些動心,恐怕是因為曹劌與鬻拳不和,因此受不了氣,一氣之下跑來投誠的?

  不過那將領還是有些擔心,便對身邊的副官說:“你下去,看清楚左右是否有伏兵,再將他帶上來。”

  “是!”

  副官很快就將曹劌帶了上來,楚國將領趁著火光打量起曹劌,身材高大,一身古銅色的皮膚,看起來英氣逼人,果然是武將風采。

  楚國將領笑著說:“曹將軍英雄了得,乃是齊國大將,如何到我這裡來了?”

  曹劌聽著,便擺出一副很不忿的樣子,說:“還不是因為那個叫鬻拳的人?”

  曹劌將來意說明,果然和楚國將領知道的一樣,因為曹劌與鬻拳不和,齊侯偏袒鬻拳,因此曹劌被打之後,越想越氣,就憤然離開了軍營,準備投誠。

  曹劌對楚國將領說:“卑將此次前來投誠,帶來了重要消息,希望將軍可以笑納,卑將只有一個條件。”

  那楚國將軍一聽,狐疑的說:“什麼條件?”

  曹劌笑著了一聲,毫不避諱的說:“自然是……高官厚祿了。”

  楚國士兵一聽,都哄然大笑,似乎覺得曹劌在吃人說夢,曹劌卻一臉不卑不亢的說:“今日將軍若是聽了我的計劃,必然可以大敗齊軍,直取蔡國,登上楚王王位不在話下,昔日將軍成為了楚國新王,劌便是這第一功臣,還怕沒有高官厚祿麼?”

  曹劌這麼一說,正好說到了楚國將軍的心坎中,他頓時笑了起來,說:“說的好!說的正是!那敢問曹將軍,您口中的消息,是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