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棠巫不敢說出口,他怕匽尚還絕失望,眼圈一紅,失血過多讓他的情緒有些脆弱,很快便昏昏沉沉的睡下去了。

  匽尚見他又閉眼沉沉睡去,便輕輕撫摸著棠巫的額角,溫柔的說:“好棠兒,睡一會兒,睡醒就不疼了。”

  棠巫睡得朦朧,隱約聽見匽尚溫柔的嗓音,仿佛身處十年前的回憶,匽尚輕輕呢喃著“好棠兒……好棠兒……”

  吳糾和齊侯都沒想到有刺客混在難民的人群之中,兩個人去洗了手,回去看了一眼棠巫,棠巫睡得很香,雖然臉色蒼白,但是竟然很祥和,匽尚守在一邊兒。

  吳糾輕聲說:“有勞匽先生相救,匽先生先去休息罷,糾讓人來守著。”

  匽尚卻搖頭說:“不用,昨天他守了我一晚上,今日匽尚還給他便是。”

  吳糾聽匽尚說的很絕然,一點兒也不想走,便點了點頭,招手示意齊侯出來。

  吳糾和齊侯走出來,吳糾眯了眯眼睛,說:“那刺客十分蹊蹺,糾想去審問審問。”

  齊侯也覺得十分蹊蹺,不放心吳糾一個人去,便說:“孤與二哥一同去審問。”

  吳糾點了點頭,兩個人便一起往關押刺客的房捨去了。

  說起這個刺客,吳糾覺得十分蹊蹺,原因其實有很多,而且讓吳糾想不透徹,這個刺客簡直比以往他們見過的刺客更加撲朔迷離,十分難懂。

  這其一是,刺客本身混在難民之中,但是大家都沒有發現,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刺客真的太像難民了,雖然他長得高大,但是瘦的不行,就跟匽尚似的,絕對不是偽裝的,那骨瘦如柴的樣子,身上還又髒又臭,和難民一模一樣,毫無破綻。

  這其二是,若說是刺客,這個刺客太敬業,也太不敬業。敬業是因為他的扮相特別到位,不敬業是這個刺客的武藝太不出眾,可以說是毫無武藝,春秋和戰國都很流行刺客,例如最著名的刺客荊軻,最有效率的刺客曹劌,最悲壯的刺客聶氏姐弟等等,但是他們無論如何,都是武藝高強,身懷絕技的人。而今日突然殺出來行刺的刺客,簡直是個半吊子,若不是因為他的身材還有些駭人,根本沒人覺得他是個威脅。

  還有其三,就是其三這個刺客力氣不足,顯然是餓的,不是偽裝的……

  這種種的因素下來,吳糾就十分想不通了,這刺客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吳糾和齊侯走到關押刺客的地方,周甫和石速在裡面,推開門,吳糾說:“有審問出什麼嗎?”

  周甫搖搖頭,說:“他一個字兒都不說。”

  吳糾點了點頭,就往裡走,很快便看到了那個刺客,刺客被捆著,吳糾走進去的時候,那刺客突然就很激動,掙扎著要衝過去,不過因為捆著,根本無法衝過去,齊侯還是嚇了一跳,伸手攔著吳糾,讓他後退。

  那刺客激動的大喊著說:“你們這些齊國的貪官!!!殺你了你們!!殺了你們——”

  吳糾似乎一瞬間就捕捉到了重點,“你們這些齊國的貪官”,這句話太有特點了,這說明,這個刺客肯定不是齊國人,而且還認定吳糾是貪官。

  吳糾說:“你怎知我是貪官?”

  那刺客激動的嘶吼著:“你還想狡辯!?難道不是嗎?!你們齊國人,陰險狡詐,洪水衝出城門,淹了我們的農田,害得我們流離失所!!!而且絲毫不治理,故意放水向我們泄洪,多少鄉親被沖走,你們知道嗎!!!”

  那刺客嘶聲力竭的喊著,吳糾一瞬間什麼都明白了,這個刺客,應該不是什麼刺客,而他口口生生說你們齊國,因此他也不是齊國人,若是吳糾猜得沒錯,他是莒國的難民。

  這個邊邑挨著莒國,齊國和莒國兩個國家是接壤的,這樣一來,邊邑地震發洪水,伴隨著泥石流,難民會波及到旁邊的地方,莒國本就是地震高發的地區,而且地勢正好比邊邑要矮一些,想必是之前的邑官為了圖省事兒,所以就直接泄洪出去,將莒國的小邑給沖了。

  洪水倒是泄了一些,衝到別的地方,還是別的國家之中,自然就不關邑官的事情了,但是也造成了莒國的百姓流離失所。

  而莒國的國君也是個圖省事兒的,根本不派兵派糧食過來,就讓難民們自生自滅。

  這樣一來,莒國的難民自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罪魁禍首的齊國,所以特意悄悄混進城來,想要刺殺齊國的官員。

  方才齊侯笑著稱吳糾為齊國的大司徒,那難民聽到了,自然覺得吳糾肯定是泄洪的罪魁禍首,當然要將一槍憤恨泄在吳糾身上。

  齊侯聽了皺了皺眉,就聽吳糾說:“齊國將洪水泄過去,的確是我們的不是,但是那個泄洪的邑官,已經被君上罷免了,泄洪的事情不管如何,都是齊國有錯,糾身為齊國的大司徒,理應負責,在這裡給你賠不是。”

  大司徒可是個大官兒,雖然那刺客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大官兒,但是聽起來很了不起,竟然真的雙手抱拳,給他深深鞠了一禮,那刺客有些受到驚嚇,睜大了眼睛看著誠懇的吳糾。

  不過吳糾話鋒一轉,說:“但是你貿然行刺,實在魯莽,險些傷了無辜的性命,也幸好是棠兒無事。”

  那刺客冷笑一聲,說:“要殺要刮隨便你們,說這麼多好聽的做什麼!?你們這些人,魚肉百姓,還需要什麼好聽的話嗎?!”

  吳糾卻說:“糾何時說過要殺你刮你?”

  那刺客說:“那你假惺惺的要做什麼?”

  吳糾說:“糾需要你去給你誤傷的人賠禮道歉。”

  那刺客一聽,說:“我們這些窮苦人,雖然窮苦,但是也不是任你們愚弄的!要殺就殺,何必戲弄人?!”

  吳糾說:“糾何時說要戲弄你了?糾可以擔保,若是你肯去給被你刺傷的人賠不是,莒國因為這次地震而流離失所的難民,都可以到齊國來吃舍飯。”

  他這麼一說,齊侯皺起眉頭,不是因為捨不得那些糧食,而是因為莒國的難民也是莒國人,誰知道會不會突然跑出第二個刺客來行刺誰,到時候防不勝防。

  但是吳糾說的也沒錯,這是齊國的過失,就先不說齊侯現在正在推行尊王攘夷,的確應該幫助莒國的難民,況且這些難民還是齊國造成的,所以於情於理都該幫忙。

  可問題還在,若是再有刺客怎麼辦?

  那刺客頓時睜大了眼睛,說:“你……你沒有愚弄我?”

  吳糾笑了一聲,說:“糾說話,一諾千金。”

  那刺客更是睜大了眼睛,一狠心,一咬牙,說:“好!我去道歉!去賠不是!”

  吳糾當下就讓石速給那刺客鬆綁,齊侯怕刺客刷什麼花樣兒,便暗自戒備,護住吳糾。

  刺客鬆綁之後並沒有耍什麼花樣兒,的確沒有要行刺人的意思,很快就走出去,準備去給棠巫賠不是。

  齊侯壓低聲音對吳糾說:“二哥,這莒國的難民若是都到了城裡,恐怕不妥,說不定會混進來莒國的細作。”

  吳糾早就想到了這點,便低聲說:“君上請放心,糾自有對策。”

  棠巫還在沉沉的睡著,那刺客去給棠巫賠不是,匽尚沒讓刺客吵醒棠巫,不過聽了那刺客的話,竟然有些吃驚,沒想到吳糾竟然要放莒國的難民進城。

  就不提莒國的難民會吃掉多少糧食,只是說安全,便不安全,萬一有什麼居心叵測的人怎麼辦,混進城來,齊國的國君和大司徒都在這裡,一個是齊國的君主,另外一個是齊國朝廷的頂樑柱,萬一真被人刺殺了,那可就完了。

  不過吳糾成竹在胸,似乎不在乎這個問題。

  其實吳糾想的辦法也很簡單,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將莒國放進來的難民全都集中起來,並不讓他們在城中活動,而是提供他們吃飯住宿的地方,並且組織他們,給齊國開墾水渠。

  邊邑的河床很淺,若是經常下暴雨,河水一漲,就會把河床沖塌,發生災禍,以前發生過幾次,但是都修修補補,將河床修補起來,但是這次因為地震很強烈,將整個河床都給震得蘇了,因此根本沒辦法再修修補補,就算修補也是個豆腐渣工程,下次下雨還會被衝垮,更別說是再地震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分流,用水渠分流河水,水渠還能引導河水灌溉農田,在這個年代,如果一個小邑有水井,那麼農業會漸漸發達起來,若是有一條水渠,就更方便促進農業的發展了。

  吳糾想要做一條水渠,將這條河水分流,既能解決洪水的問題,也能發展農業,如果莒國的難民進入城中,這樣也可以利用人力,修建這條水渠,簡直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齊侯聽了之後也非常贊同,不由還是有些憂心,說:“好雖然是好,但是二哥你也看到了,咱們齊國的司空那幫人,除了結黨營私,旁的什麼也不會,上次交上來的文書,也就爾耳,根本沒什麼值得推崇的地方,讓他們給出一條水渠的規劃,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吳糾也覺得是,齊國能人輩出,例如甯戚,小小年紀就是個神童一樣的存在,對農業的掌握知識非常高,還有管仲,管仲的相地衰征政策,還有鹽鐵收歸國有的政策,都能促進經濟和農業發展,外交部門又有忠厚卻能變通的公孫隰朋,可謂是什麼方面都有能人,但是唯獨……司空這個部門,似乎沒什麼能人。

  司空長官國家的建設水利,除此之外,還有建設宮殿,祭祀場所之類的,因此其實是個油水很大的職位,之前的大司徒和大司空結黨營私,不知道謀了多少利,如今大司徒換成了吳糾,那大司空口頭上說但憑差遣,但是其實一點兒也不做勁兒,根本不想出力。

  現在讓他們搞一條水渠,齊國之前也沒有關於水渠方面的先例,恐怕是難上加難。

  先秦時期的水利是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無論是什麼國家,水利都不發達,落後到什麼程度呢?若是那個城裡有口水井,那就是特別厲害的事情,一般的情況下,百姓都是自己挑水來灌溉農田,所以被水環繞,或者穿城而過的城池一定會比其他城池發達很多很多,畢竟吃飯洗衣住宅和農作,全都需要水,就是這個時代的工業,也是需要水來完成的。

  人們也想修水渠,但是簡單來說,修個水渠灌城還是能完成的,畢竟簡單又粗暴,但是要修個水渠引流,控制水量,這是萬萬不能的,畢竟水渠就是為了修建方便用的,所以一定要離近城池的地方,甚至穿城而走,起到方便灌溉引水的作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