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子無虧聽到聲音,回頭看了一眼,拱手說:“大司農。”

  吳糾見他十分沉穩,一點兒也不著急,公子無虧又說:“大司農,昭兒怎麼樣了?”

  吳糾說:“糾才去看了幼公子,病情已經穩定下來了,只是……眼目……”

  公子無虧點了點頭,吳糾又說:“幼公子若糾帶話,說他安好,請長公子勿擔心。”

  公子無虧點了點頭,又說:“大司農,請問我母親……如何了?”

  吳糾說:“長公子放心罷,君上並未為難衛姬娘娘。”

  公子無虧聽了,這才鬆口氣,說:“這就好。”

  他說著,抬起頭來看向吳糾,說:“不知大司農此次前來,除了帶話兒,還有什麼其他事情麼?”

  吳糾慢慢說:“自然還有,只是糾覺得這事兒很蹊蹺,因此想要當面問一問長公子。”

  公子無虧坦蕩蕩的說:“請講。”

  吳糾開門見山的說:“幼公子的毒,可是長公子下的?”

  公子無虧聽了笑了一聲,似乎覺得在開頑笑,說:“怎麼可能,無虧疼昭兒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加害昭兒?是,無虧也不能否認……之前,無虧的確將權位看得很重,心中隱隱覺得昭兒是一塊絆腳石,但是……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上次無虧聽到昭兒殞身沙場的消息,已經明白了,昭兒必須好好兒的活著,這比什麼都重要。”

  吳糾點了點頭,說:“糾見長公子如此淡然,定然已經知道君上的意圖了?”

  公子無虧點了點頭,說:“如果能救昭兒,讓他眼睛復明,我在這裡住多久都沒關係。”

  兩個人似乎都猶如明鏡一樣。

  其實齊侯突然發怒,不問理由直接將公子無虧和公子昭身邊的寺人宮女全都抓起來,是有原因的。

  原因有兩個,其一的原因,因為當時在場的人很少,從粥做好,端出來送到公子昭這裡,能碰到這碗粥的人也很少,只有公子無虧,寺人宮女,還有公子昭的親生母親鄭姬。

  而且醫官說了,這種毒素怕熱,下毒之後需要儘快服下,因此這麼一看,其實寺人宮女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他們不知道公子昭會什麼時候吃這碗粥,若是粥涼了,毒性不夠了,豈不是白忙活,還有可能被發現,危險係數實在太大。

  其二的原因,就是方才鄭姬在哭號昭兒可憐的時候,一直在無意的大喊著昭兒變成了跛子。

  之前公子無虧悄悄對吳糾說,昭兒恐怕要落下殘疾,這事情是保密的,畢竟殘疾對一個公子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之前要重申過,對於早期的古代人來說,尤其是春秋的人,殘疾並非只是身體上的缺陷,還代表著地位和權利的權限。

  對於百姓來說,在鬧災荒的時候,可以坑殺身體有缺陷的人,這是“合理合法”的。而對於貴族來說,公子昭一旦殘疾,那麼他將失去侯位的繼承權,齊國泱泱大國,絕不能讓身有殘疾的人繼承侯位,恐怕會惹人笑話,這是不符合禮法的,別說是繼承侯位,就算公子昭放棄侯位,想要入朝為官,那也是絕技不能的,朝中的官員士大夫們,也必須是身體健全的人,身體不健全的人沒有資格輔佐國君,也是要遭人詬病的。

  因此對於公子昭來說,殘疾絕對是致命性的打擊,所以公子無虧在聽到醫官說公子昭就算病好,也會成為跛子之後,將這個消息封鎖了,可以說沒有人知道,連對齊侯都是保密的,只有公子無虧知道,後來公子無虧因為承受不住心裡的壓力,才對吳糾說了,吳糾也是保密的。

  這樣一來,鄭姬是怎麼知道公子昭會變成跛子的呢?因為鄭姬是公子昭的親娘,醫官很可能會告訴鄭姬。

  這兩點加在一起,吳糾、無虧還有齊侯三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可能行兇的人,雖然“不可能”,但是有的時候,真理往往就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那便是鄭姬,公子昭的親生母親呢。

  鄭姬很可能是聽說了公子昭就算病好,也將成為跛子的事情,若是成為了跛子,公子昭就與侯位和當官絕緣了,一個落魄的公子,那麼下場是什麼樣子的?列國的諸侯紛爭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不是被大卸八塊,就是被剁成肉泥。

  公子昭不能做繼承齊侯的侯位,鄭姬就不能成為齊國的國母女主,最好的結果就是給齊侯陪葬。

  再加上齊國最近與鄭國交惡,兩國的態度十分膠著,鄭姬一度被冷遇,竟然受到衛姬的言語羞辱,因此鄭姬很可能覺得,自己和公子昭“無望”了。

  鄭姬想要翻盤,乾脆就用自己的兒子公子昭下手,毒殺公子昭,用的毒很學問,不會致命,而且有解藥,一方面博得齊侯的可憐,想要借著可憐勁兒重新得寵,這樣一來,就算公子昭真的沒救,跛了瞎了,那鄭姬也能給齊侯再生一個兒子,如今齊侯三十歲,這個年紀對於國君來說還不大,譚國的老太子七十歲還沒繼位,因此鄭姬完全夠時間再養一個健全的兒子。

  再者也可以將毒殺公子昭的事情,嫁禍給一直照顧公子昭的長公子無虧,可謂是一箭雙鵰,這樣一來自己能得寵,長公子還能失寵,偌大的後宮之中,就只剩下自己一個寵妃了。

  不是吳糾心思惡毒,而是因為歷史上這種人太多了,後世大名鼎鼎的武則天,不就是用這種方法麼?

  捨棄一個已經沒用的,得到更多有用的,這不只是朝中縱橫捭闔的慣例,也是後宮之中經常用到的手段。

  吳糾突然嘆口氣,說:“糾也不願相信,但是如果真是如此……”

  公子無虧突然說:“這事情,還是不要讓昭兒知道的好……昭兒十幾年都沒有母親疼愛他,這些日子鄭姬常來,昭兒雖然不說,但是心情極好,無虧都看在眼中。”

  吳糾說:“這事兒恐怕君上也注意到了,因此才將長公子打入天牢,到底怎麼做,還要看君上的。”

  齊侯把長公子打入天牢,其實也是為了讓鄭姬以為自己的計劃得逞了,讓鄭姬掉以輕心,最好能自己將解藥拿出來,這樣也好救一救幼公子的眼睛。

  公子無虧點了點頭,說:“無虧還有一事,勞煩大司農。”

  他說著,拱了拱手,吳糾說:“請說。”

  公子無虧說:“請大司農去看看我母親,母親她雖然平日刻薄了一些,但是待無虧是真的,無虧怕她想不透,反而惹怒了君父,別讓她蹚渾水。”

  吳糾點了點頭,心中自有一番比對,鄭姬是後宮之中最不爭寵的一個妃子,然而對公子昭不聞不問,此時又出現了這種事情。衛姬表面看起來尖酸刻薄,又潑辣,早年還有給少衛姬下毒,害的少衛姬流產的事情,但是兩個人對比起來,衛姬確實真的對無虧好,感覺無虧就是她的命,而鄭姬則是用兒子做一個起跳的跳板……

  吳糾說:“糾知道了。”

  他說著,又說:“長公子稍安勿躁,等水落石出之後,長公子自能出獄,這段時間,還請長公子多忍耐。”

  公子無虧笑了笑,說:“這不值什麼。”

  吳糾從天牢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他心裡雖然有些明白齊侯的做法,但是還想去肯定一下,便沒來得及吃晚膳,直接往小寢宮去了。

  吳糾到了小寢宮的門口,讓寺人去稟報,自己想要求見君上,不過寺人答覆說:“大司農,是這樣兒的,君上晚間去了鄭姬娘娘那裡,還吩咐今晚要在娘娘那裡過夜,晚膳就去了,恐怕今兒是不會回來了,所以……所以若是大司農有什麼事兒,明日一早小臣幫您轉告,可好?”

  吳糾一聽,先是一愣,齊侯要在鄭姬那裡過夜?

  不過轉念一想,這不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麼,一來鄭姬是齊侯的妃子,齊侯在自己的女人那裡過夜,沒什麼可詬病的,不過去才覺得奇怪。

  二來也是因為齊侯很可能懷疑了鄭姬,因此安撫鄭姬是必要的,如今公子無虧已經下獄,再安撫安撫鄭姬,鄭姬很可能就會把解藥拿出來,這樣公子昭的眼睛就有救了。

  吳糾這麼想著,不知為何,心裡卻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說:“沒什麼急事兒,明日糾再來便是。”

  那小臣連忙說:“是是,夜裡黑,大司農小心台階。”

  小臣說著,攏著燭火給吳糾照路,吳糾擺了擺手,沒讓他跟著,便自己往宮外走。

  還差一些就門禁了,吳糾出了宮,感覺又累又餓的,這一天從早上便開始忙著魯國特使的事情,好不容易感覺有一些得意,突然一棒子砸下來,公子昭又突然出事,公子無虧被風風火火的抓了起來,司農部門又有急件,晚上還去看了公子昭、公子無虧,如今吳糾累的已經不行了,只想趕緊回到自己家中,吃口熱飯,洗個澡睡覺了。

  他走出宮們,就聽到“公子!”的聲音,抬頭一看,是子清和晏娥,兩個人趕忙迎過來。

  吳糾詫異的說:“你們怎麼來了?”

  晏娥著急的說:“還說呢,公子!今兒這麼晚了,公子都不來,子清哥說恐怕出了什麼事兒,就趕緊來看看了。”

  吳糾說:“沒事,走罷,回去罷。”

  子清趕了緇車來,讓吳糾和晏娥上了子車,就往大司農府上去了,一路上吳糾坐在車子裡,有些發呆,晏娥本在與他說話,一側頭,發現吳糾正在發呆,也不知想什麼,臉上還掛著一抹失落。

  晏娥真是給嚇壞了,連忙伸手搖了搖,說:“公子,您怎麼了?就跟失了魂兒一樣!”

  吳糾這才醒過來,他方才陷入了沉思,但是腦子裡一片空白,也不知在沉思什麼,混混沌沌的。

  吳糾“嗯?”了一聲,晏娥說:“公子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兒?”

  吳糾搖頭說:“沒事兒,就是太累了。”

  晏娥說:“那公子靠著歇一會兒,一會兒到府上,婢子叫您。”

  吳糾點了點頭,就閉眼休息一會兒……

  齊侯的確是懷疑鄭姬了,畢竟當時人很少,能下毒的人更是少了,鄭姬是其中一個,雖然看起來鄭姬沒有理由,但是仔細一想,鄭姬才是那個最有理由的人。

  因此齊侯突然勃然大怒,將公子無虧問都不問的給抓了起來,這樣一來,誰最得意?當然是鄭姬了。

  齊侯滿足了鄭姬的願望,她的目的達到了,齊侯還準備安撫她一下,這樣很可能就能救下公子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