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八丫,別急,娘等一下餵你。”

  ……

  六丫一氣吃了三根粗的,把肚子吃得圓圓的,這才擺手。而那一大盆包穀,除了給宋老二留的那三根,全被她們幾娘母給吃完了。

  宋老二回來後吃了那三根包穀棒,直說讓二丫她們明天再去砍回來煮,讓幾個孩子吃過夠。何氏聽了卻還是有些捨不得,每次這麼一煮都是二三十來根,這天天煮,那地里的包穀怕是沒幾天就被砍完了。

  “爹,這那能天天吃,隔上幾天吃一次還差不多,這要是天天吃,要不了幾天,咱們全都會吃膩了。”六丫從灶里把燒好的包穀掏出來,弄了一粒在嘴裡,咂巴幾下,香。“爹,這比煮包穀棒還好吃,你要不要嘗嘗這烤包穀?”

  宋老二接過烤包穀,嘗了嘗也覺得香。“我不是看著你們都愛吃,才這樣說的。”往年一大子人,幾個閨女跟著他吃了不少苦。現在見她們喜歡吃,就想著讓她們吃過夠。反正這錢賺來就是為了給幾個閨女花的,吃他幾個包穀算得了什麼。

  “喜歡是喜歡吃,也不能一直吃包穀棒子。爹,娘,要不咱們去磨點嫩包穀回來煮包穀粑吃。”這包穀粑,六丫不大喜歡吃。但這包穀煮的糊糊她卻很喜歡吃。還有煎的包穀粑也愛吃。

  “行,你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只要你們喜歡就是了。”宋老二完全沒意見。對於六丫說的這個,他是沒有吃過,也沒見村里那家磨過。不過,既然六丫這樣說了,肯定好吃。

  “好,等一下就讓二姐她們再去砍些包穀回來,然後咱們就到石頭家去磨包穀,晚上就可以吃了。”

  說干就干,二丫幾人就到上午那塊地去砍了幾十根包穀回來。何氏又帶著二丫她們把包穀的粒碼了下來。人多力量大,幾十根包穀沒多久,就碼好了。

  弄好了又去石頭家磨包穀,第一次弄,六丫也撐握不了多少,整整磨了一盆出來。這麼多,肯定吃不完的。用了石頭家的磨,當然不能就這樣拍拍屁股走人,何氏便舀了一些給石頭家,讓石頭娘煮包穀粑吃。還舀了一些給跟宋老二家交好的幾家,還剩很多。

  宋老二便說,“今天晚上就把爹他們喊來一起吃吧。”

  何氏也沒意見,這麼大盆的包穀,現在的天氣,要是一天沒吃完,隔天就會壞了。叫上宋老頭他們來吃,也算是來嘗嘗鮮。“要不要去喊小妹?”宋小妹嫁到一個村,要是只喊宋老大他們,也說不過去。

  “嗯,你等一下叫六丫去跟她姑說一聲。”宋老二交待道。雖說這包穀不是什麼好東西,家家都有。可勝在這次是用的嫩包穀,不是用那老包穀,曬乾的磨出來的。也算是嘗鮮,自然少不了自家妹子。

  晚上何氏砍了兩個南瓜在鍋里,加上那大半盆包穀,煮了一大鍋。記得以前小時候吃包穀粑的時候,爺爺經常說,麥子粑粑開一滾就吃,這包穀粑粑煮到哭。這意思就是說麵粉粑粑很容易就煮好了,包穀粑粑卻是費火,很不容易煮好。

  這包穀粑粑好不容易煮好了,宋老頭他們也來了。宋張氏知道是讓他們來吃包穀粑的,直嘀咕何氏是個敗家婆娘。不管她怎麼嘀咕,就是沒有人理會她。等了一會兒,宋小妹和大壯提著一隻兔子來了。何氏見了,直說宋小妹兩口子太見外了。

  宋小妹還是跟以前一樣,不愛說話,可是看著她臉色紅潤,看她舉手投足之間,也知道她的日子過得好。

  晚上每人一碗包穀粑,都說這個比以前磨的干包穀煮出來的糊糊好吃。六丫聽了直道,那是,這包穀就是這個時候吃,那干包穀誰吃,那豬吃的。這些話,六丫可不敢說出口。這個時候有干包穀糊糊填飽肚子,還是好的。像宋家以前就是這樣,雖說不是天天吃玉米糊糊,可一個

  正文☆、 6565

  這嫩包穀吃了一些日子,包穀就有些老了,也不能煮著吃了。再過了些日子,地里的包穀穗子都掉光了,包穀殼都幹了,家家戶戶就開始到地里去板包穀。

  板包穀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難。特別是板包穀的時候人要往地里鑽,那包穀葉子可是很割臉,雖說割著不痛,可現在這天氣,動不動就出汗,那汗水一出,臉上的那些小傷口就疼得厲害。

  不管這包穀葉子多割人,包穀老了就要趕緊全部板回來,萬一這老天爺不給臉,下幾天的雨,這包穀就會長芽,到時候一年的勞作就白費了。所以,眼見包穀殼老了,六丫一家老老少少都出動了。

  何氏本來想著六丫還小不讓她下地的,六丫卻不認為她小,她現在看著小,可實際年紀卻不小了。她不能看著比她還小的五丫她們都下地幹活了,而她這個成年人卻只能閒在家裡吃乾飯不做事。

  六丫死活要去,何氏也無法,只好讓她去。最後家裡就剩下七丫在家裡帶八丫。

  下了地,六丫幾姐妹就把包穀板下來放在背簍里,板一路放一路,等裝了大半背簍,再從地里背出去,把包穀倒在一個大背簍里。等那幾個大背簍裝滿了,宋老二和何氏再背回家。

  口乾的時候,何氏還會選一些能吃的包穀根給每姐妹一人一根,他們把這種能吃的包穀根叫著公子根。雖說這公子根沒有甘蔗甜,但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很好的零食。

  一家人勞作了兩三天,包穀從地里板回來了,還不能算完事了。包穀是直接從包穀根上板下來的,這板回來了,還要剝殼。宋老二家地壩少,不像二十一世紀,農村里不是樓房就是平房,曬包穀的地方多得很,不怕把包穀粒搓出來沒地方曬。而這個時候的農家卻是不行,大多數都是先搓一半出來,然後另一半剝出來的包穀就用麻繩子一個個綁成一串串的,掛在掛在牆邊或掛在多出來不用的曬衣杆上,這樣包穀就不會生霉,就算下雨也不怕。

  這搓包穀不是累成的活路,可是要是一整天的用手搓,這手就會火辣火辣的痛。這個時候六丫就有些懷念現代的老膠鞋了,要是有這東西,就可以直接把包穀放在膠鞋上搓,這樣不但快手還不會痛。

  這活除了宋老二和何氏外,二丫她們好像都不愛做。

  “哎呀,這還要搓多久才能完,我的手都搓痛了。”四丫呼了呼搓得通紅的手,嘴裡抱怨道。

  六丫聽了,連忙在一邊點頭。

  “這才搓幾個包穀,你就喊手痛了。你看你幾個妹妹都還沒吱聲呢!”何氏責怪道。

  六丫心裡暗暗叫苦:娘,我也不想搓了。

  “你們小不懂事,要是有包穀,我天天搓都願意。”何氏見大點的精神還好,小點的都懶懶的。不用想都知道這幾個小的不願意搓包穀了。

  “孩子們還小,讓她們去耍一會兒。這幾天她們跟著我們天天出去板包穀,肯定累著了。”宋老二有些心疼。

  宋老二一發話,幾姐妹連手上那個包穀都不搓了,直接丟了。可想而是她們是多麼痛恨搓包穀。

  “二姐,咱們選些這種包穀粒大的來炒著吃,行不行?”從開始板包穀那天,六丫就想炒包穀,卻一直沒有時間,現在好不容易有時候,真能放過這機會。

  “這包穀都老了,還怎麼炒?”二丫有些不解的看著六丫。前些日子,她們家不但吃了包穀粑,還炒包穀下飯,最後還把包穀弄來燉雞,換著花樣吃。可從來沒有聽六丫說這已經老了的包穀還能炒著吃。

  “用沙炒。二姐,你們先找一些顆粒大的包穀搓好,我去小河邊找些沙回來。”六丫說完,不等二丫她們答應,直接就跑了出去。

  這包穀要炒出來好吃,也是要靠手藝的。像前世六丫的媽,每到這個時候,都很喜歡炒,可是每次炒出來的包穀都沒有她的大表姐炒得好。

  六丫把炒找回來了,二丫她們包穀粒也搓好了。三丫燒火,二丫就按照六丫說的,先把沙倒在鍋里。把沙炒熱後,再把包穀倒下去。然後用鍋鏟不停的在鍋里翻來翻去。炒包穀粒很費時間,現在天氣又熱,二丫三丫兩人沒多久,汗水長流。四丫和五丫兩人就拿著扇子為兩人打扇。

  過了一會兒,鍋里的包穀開始慢慢變色,有些還開始爆了,當然是不可能爆出爆米花來的。二丫第一次炒包穀撐不到火侯,見鍋里的包穀不再爆了,就用鍋鏟鏟了一兩粒出來,讓其冷了嘗了嘗。剛開始的時候這包穀嚼在嘴裡起顆顆,這種就意味著沒好。連試了好幾次,這包穀算是好了。

  二丫把包穀舀在早準備好的米篩,用米篩一篩包穀和沙就分離了。再把包穀倒在準備好的木盆里。二丫再去炒剩下的那一鍋,而六丫等包穀冷了後,把化了的糖混在包穀粒里,這炒包穀算是完成了。

  六丫先抓了幾粒包穀,砸巴幾下,真香。“二姐,你們快來嘗嘗,真香。”四丫五丫聽了,扇子也不打了,直來抓包穀吃。而二丫和三丫一個要燒火,一個要不停的翻著鍋里的包穀,手上沒空。別看她們兩人沒空,但六丫她們也不會顧著自己吃,不管出力的兩人。她們沒空,五丫她們就餵她們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