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大家聽四丫這麼一說,都呵呵笑了起來。
“既然不想別人說,那就好好幹活。聽你念了一上午,你不煩我們也煩呀。”五丫笑著道。
“行了,我不說了行不行。六丫,你這回怎麼不把張皓軒請來幫咱們忙。”四丫想著,要是張皓軒來幫忙,她們也用不著這樣累了。
“四姐,我倒是想找他來幫忙。可是他已經幫了我們幾天的幫了,再請他來,我都不好意思了。要不,這次四姐你去請。”六丫其實心裡的確有些不好意思,讓張皓軒免費幫了這麼些天的忙,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去張家。
“行了,你們別出饞主意了,皓軒要讀書,那有那麼多時間來幫咱們家幹活。”何氏見這幾個丫頭又在亂出主意了,連忙阻止道。雖說張皓軒活沒幹多少,可他的確是在幫了他們家幫忙,要是再讓張皓軒來幫忙,他家裡人還指不定怎麼想他們宋家。
六丫和四丫聽了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繼續幹活。
六丫這邊忙過不停,而張皓軒的娘王氏這些天對宋家真的是有很大的意見。不為別的事,就是為了張皓軒前些日子幫著宋家打小麥的事。
王氏就張皓軒這麼一個兒子,雖說不上什麼嬌養,但是從來沒有讓他幹過重活,家裡的事也從來不讓他摸。以前全家還沒有脫籍的時候,那個時候,一心想著讓張皓軒跟著小少爺讀書,將來做過管事什麼的。
現在一家人雖說回到了農村,可是張家人就算有地,也是請短工,沒一個人幹過活。這宋家到好,把她兒子哄起去幫著他家幹活,王氏這心裡別提有多氣。
這不,張皓軒第一天到宋家幹了活回來,晚上王氏就跟張鐵柱說道:“你說這宋家是怎麼回事,好好的讓咱們兒子去幫著他們家幹活,你看這一天下來,把兒子都累成什麼樣了。”其實自從張鐵柱和宋家打合做蘑菇生意的時候,她的心裡就有些意見了。她覺得張鐵柱太傻了,明明是他們張家,又是出本錢,又是找賣家。他們家做了這麼多事,根本就可以獨自做這生意,可張鐵柱偏偏要帶上宋家,讓自家少賺一半的錢。現在宋家又使喚起她兒子來了,王氏的心裡別提有多生氣。
“他又沒有下地那裡累了?我們在他這麼大的時候,可是什麼都會幹了。我原本也是打算讓他乾乾農話的,免得以後長大了五穀不分,現在正好老二幫了我這個忙,改天得好好謝謝他。”張鐵柱想的又跟王氏不一樣,張家就張皓軒這麼一個男丁,以後這個家肯定是要他撐起來。所以張皓軒幫宋家幹活,他覺得是好事。
王氏聽了心裡那個氣呀,這宋家不花一分錢,把她兒子當免費勞力使。最後還得感謝人家,這到那裡去找這樣的事。可是,她也知道她要是再說什麼,張鐵柱肯定不會聽,只好忍下這口氣。
可王氏看著張皓軒天天一早起來就跑到宋家去幹活,晚上很晚才回來,那臉是越來越難看。好不容易等著宋家的活忙完了,這兒子卻是累倒在床上爬不起來了。
早上王氏見張皓軒吃早飯的時候還沒有起床,連忙跑到他房裡,正見張皓軒忍著全身酸痛起床。王氏見他那彆扭的樣子,沉下臉來數落道:“兒子,你咋這麼笨。咱們家的農活都是請短工做的。你到好,偏偏跑到人家家裡去幫忙。你咋跟你爹一個德性呢?有什麼好事都要想著宋家。”
“娘,去幫著宋叔他們干一二天的活,那裡算得上什麼好事。”張皓軒說道。
“既然你都說不是什麼好事,那你這幾天,天天跑到宋家去做什麼?你看看你這才幾天,都累得瘦了一圈。”王氏先是沒好氣,後又是習疼張皓軒。
“娘,那裡有這麼誇張,我還覺得自己長結實了呢。”張皓軒說著,把王氏按在板凳上坐著,接著說道:“娘,我知道我這些天去幫宋叔家幫忙,你心裡有意見,覺得我不該去……”
“你都說了知道我是怎麼想的,那你為什麼還要去呢?”王氏打斷張皓軒的話,不解的問道。
張皓軒嘆口氣說道,“娘,咱們現在不是別人家的下人,每個人不會有月錢。咱們一家現在是有田有地的農民了,我不可能讀一輩子的書,什麼都不干。”剛開始的時候,張皓軒其實也有些怨六丫讓他幹活,可要是他不願意去,六丫那些激將法對他根本就沒有用。
六丫那話雖說不是全對,但有些話還是說到他的心坎上了。六丫說應該讓那些當官的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麼他這個不能當官的,就應該知道這些了。
他不能參加科舉,就意味著他不能讀上一輩子的書。他又不想做一個費人,那麼就要想好他這一生要做什麼。士工農商,他只能選後面二種,做商人,他覺得自己不是這一塊料,最後就只能種莊稼了。
既然決定了要做農民做莊稼,那麼他就要從頭學起。這幾天他在宋家幫忙,雖說身體上受了累,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很是滿足。
不等王氏說話,張皓軒接著說道:“娘,我已經打算不去鎮上上學了,從明天開始我就跟著爹後面學做事。”
王氏張了張嘴,好一會兒才說道:“你現在還小,等過一段時間在跟著你爹做事吧。”王氏知道張皓軒說的這些都對,可是想著他像村里這些人一樣,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她心裡就不是滋味。她兒子這麼聰明,要是能參加科舉,肯定一考就會中。
張皓軒見王氏沒有反對,笑著道,“娘,我已經不小了,你看咱們村裡的娃都下地幫著家人幹活了。不提其他人,你看宋叔家的六丫她們比我小,每天從早起來都是幫著家裡幹活,我是一個男孩子難道還比不上她們嗎?”
王氏聽了這話,不曉得說什麼了,要是反對的話,那明顯就說明,她家孩子比不上六丫她們,可是不反對的話,這心裡又是心疼孩子吃苦。
王氏心裡想什麼,張皓軒何嘗不知道。他連忙勸道:“娘,我知道你心疼我,不想讓我吃苦,可是娘你有沒有想過,你跟爹總有一天會老得走不動的時候,到了那個時候,我總不能還要你來養我或者我的兒子吧。娘,要是到那個時候,別人怎麼看我?他們又會怎麼說我?”
張皓軒都這樣說了,王氏也沒有理由再反對,只能在心裡嘆心,覺得這兒大不由娘。
正文☆、 5757
不管這池塘挖得有多累,一家人還是慢慢挖出來了。這池塘剛挖好,老天爺開了眼,就嘩拉拉的下起雨來。這雨下下來了,莊稼人就高興,有的人顧不上這雨,扛著鋤頭到田裡去把田裡的溝填上,免得水跑了,無法整田。
宋家那田早就堵上了,到不擔心,現在卻是擔心家裡買了田地,沒有那麼多秧苗下田。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買了地總不能讓地荒在那裡長糙吧。最後,還是張家幫著解決了這個問題,張家買地的時候,連帶著把那家的秧苗都一起買了,知道宋家秧苗不夠,就說送一點給宋家。
宋老二聽了自然是感激不盡,雖說張家的秧苗肯定不夠栽,但總比沒有好。這田裡栽上一些秧苗,再種些其他的五穀雜糧食,這一年的問題就給解決了。
大雨連續下了幾天才停,這雨一停,人們就不得閒了,弄地,插秧,忙得熱火朝天。宋家自然也是一樣,除了六丫七丫,全家人都下地插秧去了。雖說這人看起多,但都是大半孩子那裡頂用,後來還是外婆知道家裡買了地,忙不過來。他們把自家的秧苗插完了,就早早的過來幫忙。
有了外婆他們的幫忙,這秧就插得快了很多,兩天時間就插完了。
這秧插完了,外婆他們就要走,何氏那裡肯讓,以前沒分家娘家人來了都是當天就走,現在分了家了,又蓋了房子,何氏說什麼都要把何曾氏留下來住幾天。
“娘,家裡的事都忙完了,你忙著回去做啥?以前到還說沒分家,你們來了沒有住的地方,現在擠擠還是能住的。”
何曾氏笑道,“我已經好幾天沒有回家了,還不知道你爹把那個家弄成什麼樣呢,不回去看一下,我不放心。”何曾氏現在見女兒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她跟孩子的爹在心裡替女兒高興。她早就想來女兒家住幾天了,可家裡她實在是走不開。
六丫說道,“外婆,這有什麼,大舅媽家裡忙,我們也不留她了,等大舅媽回去了,她自然會幫著照看一下屋裡的。”這次來宋家幫忙,除了二舅媽和外公在家裡看家之外,其他人都來了。
“是呀,娘,妹妹留你在這裡玩,你就留下吧,家裡還有我呢。”大舅媽也勸道。
最後何曾氏在大家的勸說下,留了下來。插秧的時候一家人都在忙,根本就沒有弄什麼好吃的,現在何曾氏留下來了,當然要好好招待一番。何氏當即殺把家裡的兩隻老母雞殺了,現在家裡雞多了,殺雞她也不心痛了。到是何曾氏見何氏一殺就是兩隻雞,很是捨不得。
“既然不想別人說,那就好好幹活。聽你念了一上午,你不煩我們也煩呀。”五丫笑著道。
“行了,我不說了行不行。六丫,你這回怎麼不把張皓軒請來幫咱們忙。”四丫想著,要是張皓軒來幫忙,她們也用不著這樣累了。
“四姐,我倒是想找他來幫忙。可是他已經幫了我們幾天的幫了,再請他來,我都不好意思了。要不,這次四姐你去請。”六丫其實心裡的確有些不好意思,讓張皓軒免費幫了這麼些天的忙,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去張家。
“行了,你們別出饞主意了,皓軒要讀書,那有那麼多時間來幫咱們家幹活。”何氏見這幾個丫頭又在亂出主意了,連忙阻止道。雖說張皓軒活沒幹多少,可他的確是在幫了他們家幫忙,要是再讓張皓軒來幫忙,他家裡人還指不定怎麼想他們宋家。
六丫和四丫聽了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繼續幹活。
六丫這邊忙過不停,而張皓軒的娘王氏這些天對宋家真的是有很大的意見。不為別的事,就是為了張皓軒前些日子幫著宋家打小麥的事。
王氏就張皓軒這麼一個兒子,雖說不上什麼嬌養,但是從來沒有讓他幹過重活,家裡的事也從來不讓他摸。以前全家還沒有脫籍的時候,那個時候,一心想著讓張皓軒跟著小少爺讀書,將來做過管事什麼的。
現在一家人雖說回到了農村,可是張家人就算有地,也是請短工,沒一個人幹過活。這宋家到好,把她兒子哄起去幫著他家幹活,王氏這心裡別提有多氣。
這不,張皓軒第一天到宋家幹了活回來,晚上王氏就跟張鐵柱說道:“你說這宋家是怎麼回事,好好的讓咱們兒子去幫著他們家幹活,你看這一天下來,把兒子都累成什麼樣了。”其實自從張鐵柱和宋家打合做蘑菇生意的時候,她的心裡就有些意見了。她覺得張鐵柱太傻了,明明是他們張家,又是出本錢,又是找賣家。他們家做了這麼多事,根本就可以獨自做這生意,可張鐵柱偏偏要帶上宋家,讓自家少賺一半的錢。現在宋家又使喚起她兒子來了,王氏的心裡別提有多生氣。
“他又沒有下地那裡累了?我們在他這麼大的時候,可是什麼都會幹了。我原本也是打算讓他乾乾農話的,免得以後長大了五穀不分,現在正好老二幫了我這個忙,改天得好好謝謝他。”張鐵柱想的又跟王氏不一樣,張家就張皓軒這麼一個男丁,以後這個家肯定是要他撐起來。所以張皓軒幫宋家幹活,他覺得是好事。
王氏聽了心裡那個氣呀,這宋家不花一分錢,把她兒子當免費勞力使。最後還得感謝人家,這到那裡去找這樣的事。可是,她也知道她要是再說什麼,張鐵柱肯定不會聽,只好忍下這口氣。
可王氏看著張皓軒天天一早起來就跑到宋家去幹活,晚上很晚才回來,那臉是越來越難看。好不容易等著宋家的活忙完了,這兒子卻是累倒在床上爬不起來了。
早上王氏見張皓軒吃早飯的時候還沒有起床,連忙跑到他房裡,正見張皓軒忍著全身酸痛起床。王氏見他那彆扭的樣子,沉下臉來數落道:“兒子,你咋這麼笨。咱們家的農活都是請短工做的。你到好,偏偏跑到人家家裡去幫忙。你咋跟你爹一個德性呢?有什麼好事都要想著宋家。”
“娘,去幫著宋叔他們干一二天的活,那裡算得上什麼好事。”張皓軒說道。
“既然你都說不是什麼好事,那你這幾天,天天跑到宋家去做什麼?你看看你這才幾天,都累得瘦了一圈。”王氏先是沒好氣,後又是習疼張皓軒。
“娘,那裡有這麼誇張,我還覺得自己長結實了呢。”張皓軒說著,把王氏按在板凳上坐著,接著說道:“娘,我知道我這些天去幫宋叔家幫忙,你心裡有意見,覺得我不該去……”
“你都說了知道我是怎麼想的,那你為什麼還要去呢?”王氏打斷張皓軒的話,不解的問道。
張皓軒嘆口氣說道,“娘,咱們現在不是別人家的下人,每個人不會有月錢。咱們一家現在是有田有地的農民了,我不可能讀一輩子的書,什麼都不干。”剛開始的時候,張皓軒其實也有些怨六丫讓他幹活,可要是他不願意去,六丫那些激將法對他根本就沒有用。
六丫那話雖說不是全對,但有些話還是說到他的心坎上了。六丫說應該讓那些當官的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麼他這個不能當官的,就應該知道這些了。
他不能參加科舉,就意味著他不能讀上一輩子的書。他又不想做一個費人,那麼就要想好他這一生要做什麼。士工農商,他只能選後面二種,做商人,他覺得自己不是這一塊料,最後就只能種莊稼了。
既然決定了要做農民做莊稼,那麼他就要從頭學起。這幾天他在宋家幫忙,雖說身體上受了累,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很是滿足。
不等王氏說話,張皓軒接著說道:“娘,我已經打算不去鎮上上學了,從明天開始我就跟著爹後面學做事。”
王氏張了張嘴,好一會兒才說道:“你現在還小,等過一段時間在跟著你爹做事吧。”王氏知道張皓軒說的這些都對,可是想著他像村里這些人一樣,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她心裡就不是滋味。她兒子這麼聰明,要是能參加科舉,肯定一考就會中。
張皓軒見王氏沒有反對,笑著道,“娘,我已經不小了,你看咱們村裡的娃都下地幫著家人幹活了。不提其他人,你看宋叔家的六丫她們比我小,每天從早起來都是幫著家裡幹活,我是一個男孩子難道還比不上她們嗎?”
王氏聽了這話,不曉得說什麼了,要是反對的話,那明顯就說明,她家孩子比不上六丫她們,可是不反對的話,這心裡又是心疼孩子吃苦。
王氏心裡想什麼,張皓軒何嘗不知道。他連忙勸道:“娘,我知道你心疼我,不想讓我吃苦,可是娘你有沒有想過,你跟爹總有一天會老得走不動的時候,到了那個時候,我總不能還要你來養我或者我的兒子吧。娘,要是到那個時候,別人怎麼看我?他們又會怎麼說我?”
張皓軒都這樣說了,王氏也沒有理由再反對,只能在心裡嘆心,覺得這兒大不由娘。
正文☆、 5757
不管這池塘挖得有多累,一家人還是慢慢挖出來了。這池塘剛挖好,老天爺開了眼,就嘩拉拉的下起雨來。這雨下下來了,莊稼人就高興,有的人顧不上這雨,扛著鋤頭到田裡去把田裡的溝填上,免得水跑了,無法整田。
宋家那田早就堵上了,到不擔心,現在卻是擔心家裡買了田地,沒有那麼多秧苗下田。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買了地總不能讓地荒在那裡長糙吧。最後,還是張家幫著解決了這個問題,張家買地的時候,連帶著把那家的秧苗都一起買了,知道宋家秧苗不夠,就說送一點給宋家。
宋老二聽了自然是感激不盡,雖說張家的秧苗肯定不夠栽,但總比沒有好。這田裡栽上一些秧苗,再種些其他的五穀雜糧食,這一年的問題就給解決了。
大雨連續下了幾天才停,這雨一停,人們就不得閒了,弄地,插秧,忙得熱火朝天。宋家自然也是一樣,除了六丫七丫,全家人都下地插秧去了。雖說這人看起多,但都是大半孩子那裡頂用,後來還是外婆知道家裡買了地,忙不過來。他們把自家的秧苗插完了,就早早的過來幫忙。
有了外婆他們的幫忙,這秧就插得快了很多,兩天時間就插完了。
這秧插完了,外婆他們就要走,何氏那裡肯讓,以前沒分家娘家人來了都是當天就走,現在分了家了,又蓋了房子,何氏說什麼都要把何曾氏留下來住幾天。
“娘,家裡的事都忙完了,你忙著回去做啥?以前到還說沒分家,你們來了沒有住的地方,現在擠擠還是能住的。”
何曾氏笑道,“我已經好幾天沒有回家了,還不知道你爹把那個家弄成什麼樣呢,不回去看一下,我不放心。”何曾氏現在見女兒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她跟孩子的爹在心裡替女兒高興。她早就想來女兒家住幾天了,可家裡她實在是走不開。
六丫說道,“外婆,這有什麼,大舅媽家裡忙,我們也不留她了,等大舅媽回去了,她自然會幫著照看一下屋裡的。”這次來宋家幫忙,除了二舅媽和外公在家裡看家之外,其他人都來了。
“是呀,娘,妹妹留你在這裡玩,你就留下吧,家裡還有我呢。”大舅媽也勸道。
最後何曾氏在大家的勸說下,留了下來。插秧的時候一家人都在忙,根本就沒有弄什麼好吃的,現在何曾氏留下來了,當然要好好招待一番。何氏當即殺把家裡的兩隻老母雞殺了,現在家裡雞多了,殺雞她也不心痛了。到是何曾氏見何氏一殺就是兩隻雞,很是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