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聽這話,她是知道陳靜嬋的。
寶如丟了兩丟,小裴秀又瘦又輕,像片羽毛一樣。
“修齊,瞧瞧,娘給你抱來個姐姐,這姐姐好不好?”
小修齊發揮了他身為男兒的攻擊性,眼看一歲多的小姐姐湊了過來,糯米似的小手兒一揮一抓,口水涎涎牙胎紅紅,直接拽上小裴秀的頭髮,用勁便是一扯。
裴秀是個小哭包兒,也是這兩天顛簸著給嚇壞了,埋頭在寶如懷中,不停的叫著:“要娘,秀兒要娘。”
陳靜嬋一臉蒼白,仿如老了十歲,叫個奶娘攙扶著走了上來,將女兒抱入懷中,從髮絲到額頭一點點的吻著,抵著小裴秀的腦袋閉眼凝了半晌,將孩子交給身後的奶媽,提起裙簾便要給寶如下跪。
寶如倒叫她嚇了一跳:“陳姐姐您這又是何必?”
陳靜嬋面容枯黃,眼圈焦黑,與寶如在洛陽見她時盼若倆人,不顧寶如的阻攔就跪到了地上:“不為母親的人,不知道孩子於一個母親的重要,若非您,只怕我這孩子就回不來了,你救了我孩子的命,我又焉能不拜你?”
大約也是急的過了,她這一磕頭,兩膝一軟,竟就那麼暈在了石板地上。不用說,哄孩子的哄孩子,扶人的扶人打扇子的打扇子,又是一通忙活。
風鈴院正房,一隻只柳條箱子層層疊摞,屋子裡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英王妃李氏正在訓尹玉卿:“我這一時三刻的就得入宮,寶如還未回來,你得把你們府這一攤子家操持起來,別跟我說少源愛不愛你的話,也別跟我說和離不和離的,你是世子妃,是大魏朝的世子妃,是榮親王府的世子妃,上了玉牒,是皇家的人,受奴婢們磕了多少的頭,逢年過節受了光祿寺多少的封賞?
就為著這些,你也得把這倆場喪事給我頂過去再說。”
尹玉卿埋頭整著只海雲花金步搖上的流蘇,默了半晌,揚起頭直言:“三叔母有所不知,我的性子就是只炸了毛的貓,遇火即燃,在娘家都未理過家的,如今更不會,您要我去料理喪事,只怕王爺的屍體從這府中還未抬出去,府里就得先亂起來。”
掌理後院的掌事,董姑姑也在旁,聽尹玉卿這般一說,心中也是暗暗稱是,尹玉卿的性子,真是除了吃和顯擺衣飾,無一不通。
“無論做生意還是做個居家婦人,其本質是一樣的,你總得要出門,要操持,要撥算盤珠子看帳本子,晚上躺在床上,要籌劃明日一家老小的開支。”進來的是寶如,長裙外罩著件青布褂子,一點脂粉未施,頭髮高綰,笑的臉兒圓圓的:“這府中由我料理便可,你跟著三叔母入宮,瞧瞧她是怎麼做的,便怎麼學,須知,這樣的機會許多人打破頭都爭不到。”
這番話倒是把尹玉卿給說心動了,須知齊國府已經敗了,只知道吃的母親和哥哥,比她還蠢的妹妹,那麼一家子人坐吃山空,她此時不拉下臉來學點東西,難道回到齊國府後,就繼續跟著那麼一群昏昏噩噩的家人一起坐吃等死?
尹玉卿將只步搖款款擺在妝檯上,起身道:“承蒙三叔母看得起,既寶如都回來了,我跟您入宮吧。”
世間沒有那條路是容易走的,當父親喪去,丈夫和離,尹玉卿似乎才算徹底清醒過來。
恰好前院送了新裁好的孝衫進來,尹玉卿與寶如,李悠悠,才從蜀地趕回來的李悠容四個齊齊換上孝衫,白衣素縞,是妯娌也是姐妹,一起相挽著手便出了風鈴院。
第253章 雜事
新君當然是季明德。
他就站在東朝堂的丹墀之上手撫著只青銅貔貅獸服喪期間麼白色明綢面的圓領袍子笑的溫潤無害酒窩深深仿如謙謙君子。
李少源少瑜,少廷和少永,兄弟四個一字排開就站在他身後。少瑜懷中還抱著穿品藍色漳絨小馬甲,下面是杏黃面的小褲子,也不過五個月大的孩子像模像樣穿著雙素素的黑絨面布鞋小大人一樣。
這樣一群少年郎,是李氏王朝的朝氣蓬勃也是大魏江山的中興之氣。
“先帝去的倉急沒有留下遺詔如今咱們得按照榮親王去之前一力倡導的法子選出繼位之君。諸臣工有什麼意見皆可暢所欲言,他們兄弟三個並修齊皆在此諸位心儀於誰,盡可當面提出來咱們今日在此暢所欲言不分你我,不分君臣。”季明德娓娓而談,說的就好像真的一樣。
滿朝文武所有的注意力,全在他那隻手上,一拳打死過一個宰相的手,看起來秀致,修長,似乎只會握筆,就好像他笑的那般斯文,可翻臉不過瞬間,他想弄死誰,簡單粗暴,沒有二話。
小修齊在李少瑜懷中,手裡一隻撥琅鼓兒,笑裂出牙胎來。少瑜忽而捅了捅身邊的少廷:“瞧瞧,他這頰上,仔細看有兩個梨渦。”
少廷興致勃勃轉過身來,盯著看了許久。果真,三個月的小修齊從此長出了小梨渦兒。他們兄弟其實都到該有孩子的年紀了,所以對於修齊這個小寶貝兒格外的偏愛。
永世子拽了拽少廷的袖子,悄聲道:“四哥,我能抱抱小侄子嗎?”
少瑜隨即一個白眼:“抱他作甚?臭小子而已,抱著有甚意思?等你十二歲的那天,哥哥帶你開回葷,你就知道,抱著女人,才是天底下最快活的事兒。”
抱孩子好還是抱女人好,少瑜其實覺得都好,但女人很容易抱到,花銀子就行了。修齊卻很難,楊氏就像只抱窩的老母雞,連季明德兩夫妻從她懷裡都搶不到孩子,更何況李少瑜?
今天,借著上朝之機,少瑜一馬當先搶到了小侄子,自從搶到手就不肯鬆手,這軟軟的,總在笑的小傢伙激發了少瑜的愛子之情,他打算從此收收荒唐性子,上伯府提親,把陳娟姑娘娶回英親王府,也給自己生上這麼十個八個小糰子出來。
永世子比李少瑜要些臉面,況且還是小孩子,那裡敢想女人。莫名有點臊,紅著臉垂下了腦袋。
李少源也不說話,帶著幾個弟弟依次下了階,雙手齊眉,正揖禮而跪,有他起頭,群臣自然山呼萬歲,三叩九拜,跪伏於地。
季明德也不坐那龍椅,緩步在台階上掏心掏肺,陳述自己想回秦州做個耕夫的願望。無論他說的是真是假,諸臣工打死也不肯同意季明德要回秦州的決議,滿朝上下再無二心,一力簇擁這個土匪頭子做了皇帝。
三個月後,大理寺。
一輛雕金鎏銀,玄木轅邊的馬車得得而來。膀大腰圓的侍衛們兩邊扇形散開,車上下來個穿著月白面銀絲暗花圓領袍子的少年,身後幾個侍從,一人手中一隻大食盒,大搖大擺便要進大理寺。
先帝大行不久,新君就在大理寺審人,大理寺戒備森嚴,自然不肯讓他們入內。
李少瑜銅鈴似的鼓眼一瞪,笑了個僖皮賴臉:“爺奉季都督之命,是來審逆臣賊子尹玉釗的,小哥行行好,放爺進去,行不行。”
守門的侍衛拿鼻子一嗅,笑道:“世子爺這又是烤鴨又是美酒的,要不,您放過尹玉釗,審小的一回,如何?”
寶如丟了兩丟,小裴秀又瘦又輕,像片羽毛一樣。
“修齊,瞧瞧,娘給你抱來個姐姐,這姐姐好不好?”
小修齊發揮了他身為男兒的攻擊性,眼看一歲多的小姐姐湊了過來,糯米似的小手兒一揮一抓,口水涎涎牙胎紅紅,直接拽上小裴秀的頭髮,用勁便是一扯。
裴秀是個小哭包兒,也是這兩天顛簸著給嚇壞了,埋頭在寶如懷中,不停的叫著:“要娘,秀兒要娘。”
陳靜嬋一臉蒼白,仿如老了十歲,叫個奶娘攙扶著走了上來,將女兒抱入懷中,從髮絲到額頭一點點的吻著,抵著小裴秀的腦袋閉眼凝了半晌,將孩子交給身後的奶媽,提起裙簾便要給寶如下跪。
寶如倒叫她嚇了一跳:“陳姐姐您這又是何必?”
陳靜嬋面容枯黃,眼圈焦黑,與寶如在洛陽見她時盼若倆人,不顧寶如的阻攔就跪到了地上:“不為母親的人,不知道孩子於一個母親的重要,若非您,只怕我這孩子就回不來了,你救了我孩子的命,我又焉能不拜你?”
大約也是急的過了,她這一磕頭,兩膝一軟,竟就那麼暈在了石板地上。不用說,哄孩子的哄孩子,扶人的扶人打扇子的打扇子,又是一通忙活。
風鈴院正房,一隻只柳條箱子層層疊摞,屋子裡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英王妃李氏正在訓尹玉卿:“我這一時三刻的就得入宮,寶如還未回來,你得把你們府這一攤子家操持起來,別跟我說少源愛不愛你的話,也別跟我說和離不和離的,你是世子妃,是大魏朝的世子妃,是榮親王府的世子妃,上了玉牒,是皇家的人,受奴婢們磕了多少的頭,逢年過節受了光祿寺多少的封賞?
就為著這些,你也得把這倆場喪事給我頂過去再說。”
尹玉卿埋頭整著只海雲花金步搖上的流蘇,默了半晌,揚起頭直言:“三叔母有所不知,我的性子就是只炸了毛的貓,遇火即燃,在娘家都未理過家的,如今更不會,您要我去料理喪事,只怕王爺的屍體從這府中還未抬出去,府里就得先亂起來。”
掌理後院的掌事,董姑姑也在旁,聽尹玉卿這般一說,心中也是暗暗稱是,尹玉卿的性子,真是除了吃和顯擺衣飾,無一不通。
“無論做生意還是做個居家婦人,其本質是一樣的,你總得要出門,要操持,要撥算盤珠子看帳本子,晚上躺在床上,要籌劃明日一家老小的開支。”進來的是寶如,長裙外罩著件青布褂子,一點脂粉未施,頭髮高綰,笑的臉兒圓圓的:“這府中由我料理便可,你跟著三叔母入宮,瞧瞧她是怎麼做的,便怎麼學,須知,這樣的機會許多人打破頭都爭不到。”
這番話倒是把尹玉卿給說心動了,須知齊國府已經敗了,只知道吃的母親和哥哥,比她還蠢的妹妹,那麼一家子人坐吃山空,她此時不拉下臉來學點東西,難道回到齊國府後,就繼續跟著那麼一群昏昏噩噩的家人一起坐吃等死?
尹玉卿將只步搖款款擺在妝檯上,起身道:“承蒙三叔母看得起,既寶如都回來了,我跟您入宮吧。”
世間沒有那條路是容易走的,當父親喪去,丈夫和離,尹玉卿似乎才算徹底清醒過來。
恰好前院送了新裁好的孝衫進來,尹玉卿與寶如,李悠悠,才從蜀地趕回來的李悠容四個齊齊換上孝衫,白衣素縞,是妯娌也是姐妹,一起相挽著手便出了風鈴院。
第253章 雜事
新君當然是季明德。
他就站在東朝堂的丹墀之上手撫著只青銅貔貅獸服喪期間麼白色明綢面的圓領袍子笑的溫潤無害酒窩深深仿如謙謙君子。
李少源少瑜,少廷和少永,兄弟四個一字排開就站在他身後。少瑜懷中還抱著穿品藍色漳絨小馬甲,下面是杏黃面的小褲子,也不過五個月大的孩子像模像樣穿著雙素素的黑絨面布鞋小大人一樣。
這樣一群少年郎,是李氏王朝的朝氣蓬勃也是大魏江山的中興之氣。
“先帝去的倉急沒有留下遺詔如今咱們得按照榮親王去之前一力倡導的法子選出繼位之君。諸臣工有什麼意見皆可暢所欲言,他們兄弟三個並修齊皆在此諸位心儀於誰,盡可當面提出來咱們今日在此暢所欲言不分你我,不分君臣。”季明德娓娓而談,說的就好像真的一樣。
滿朝文武所有的注意力,全在他那隻手上,一拳打死過一個宰相的手,看起來秀致,修長,似乎只會握筆,就好像他笑的那般斯文,可翻臉不過瞬間,他想弄死誰,簡單粗暴,沒有二話。
小修齊在李少瑜懷中,手裡一隻撥琅鼓兒,笑裂出牙胎來。少瑜忽而捅了捅身邊的少廷:“瞧瞧,他這頰上,仔細看有兩個梨渦。”
少廷興致勃勃轉過身來,盯著看了許久。果真,三個月的小修齊從此長出了小梨渦兒。他們兄弟其實都到該有孩子的年紀了,所以對於修齊這個小寶貝兒格外的偏愛。
永世子拽了拽少廷的袖子,悄聲道:“四哥,我能抱抱小侄子嗎?”
少瑜隨即一個白眼:“抱他作甚?臭小子而已,抱著有甚意思?等你十二歲的那天,哥哥帶你開回葷,你就知道,抱著女人,才是天底下最快活的事兒。”
抱孩子好還是抱女人好,少瑜其實覺得都好,但女人很容易抱到,花銀子就行了。修齊卻很難,楊氏就像只抱窩的老母雞,連季明德兩夫妻從她懷裡都搶不到孩子,更何況李少瑜?
今天,借著上朝之機,少瑜一馬當先搶到了小侄子,自從搶到手就不肯鬆手,這軟軟的,總在笑的小傢伙激發了少瑜的愛子之情,他打算從此收收荒唐性子,上伯府提親,把陳娟姑娘娶回英親王府,也給自己生上這麼十個八個小糰子出來。
永世子比李少瑜要些臉面,況且還是小孩子,那裡敢想女人。莫名有點臊,紅著臉垂下了腦袋。
李少源也不說話,帶著幾個弟弟依次下了階,雙手齊眉,正揖禮而跪,有他起頭,群臣自然山呼萬歲,三叩九拜,跪伏於地。
季明德也不坐那龍椅,緩步在台階上掏心掏肺,陳述自己想回秦州做個耕夫的願望。無論他說的是真是假,諸臣工打死也不肯同意季明德要回秦州的決議,滿朝上下再無二心,一力簇擁這個土匪頭子做了皇帝。
三個月後,大理寺。
一輛雕金鎏銀,玄木轅邊的馬車得得而來。膀大腰圓的侍衛們兩邊扇形散開,車上下來個穿著月白面銀絲暗花圓領袍子的少年,身後幾個侍從,一人手中一隻大食盒,大搖大擺便要進大理寺。
先帝大行不久,新君就在大理寺審人,大理寺戒備森嚴,自然不肯讓他們入內。
李少瑜銅鈴似的鼓眼一瞪,笑了個僖皮賴臉:“爺奉季都督之命,是來審逆臣賊子尹玉釗的,小哥行行好,放爺進去,行不行。”
守門的侍衛拿鼻子一嗅,笑道:“世子爺這又是烤鴨又是美酒的,要不,您放過尹玉釗,審小的一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