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瞳徹底冷靜下來,苦笑。居然還是當年的自己想得對,什麼兩情相悅,男女之情,帝與後……不過都是細枝末節罷了。大事若成,有的是時間慢慢去性之所至,錦上添花。大事若不成,拉著白羽跟自己一起去死有何意義?

  穿過近百年的時光,瞳對著那時血氣方剛、捉弄白羽的自己笑了笑,轉身下了屋頂 。

  第20章 第十六章 人族的脊

  三人在樊桐古城已呆了近十天。

  這期間,銜微不時地從他的房間跑出來,得意洋洋地向瞳展示他新學會的五行譔。

  崑崙的五行譔很有意思,並非是尋常銳金、木華、弱水、燎原、厚土這般的五行訣,而是蓐收譔、句芒譔、禺疆譔、祝融譔和后土譔。其上衍生各類法訣比如履霜、疾風、荒雷、繁華……如是種種,不一而足。

  不得不說,銜微特別適合修習崑崙的法訣,他可以輕易從五行譔衍生出各種五行法訣,據白羽說,這一點整個崑崙能做的也是鳳毛麟角。

  瞳也不知道銜微這算不算是跳過了修仙直接修神君果位,而銜微非但樂此不疲,更是修習不輟,這幾天後以他那點法力已然能引動天地巨力。除了跑來向瞳炫耀,銜微還無比關心瞳在魔界的勢力,一付恨不得讓魔界趕緊再來個百八十萬的魔兵給他練手的模樣。

  白羽倒是常常不在。依瞳的看法,她多半是去崑崙山脈的某個峰頂吹風去了,對白羽的這個愛好,瞳聽之任之,反正白羽也不需要他陪。

  而他自然有的是看不完的案卷,全是各系傳來的各種消息,人間界的,魔界的,仙界的,偶爾,還有些崑崙跟神界的消息。

  整個天地都不對勁。

  這幾年連年大豐收,人間本應昇平,國富民強,然而新皇即位以來一直狼煙四起。西面的狼族,北方的牧族屢屢南下,邊境無一日安寧。即便是在神州腹地,這些年來也多有各類鬼魅妖魔,不時會傳來些滿城皆空之類的奇怪傳言。

  瞳想起了秦嶺上遇到的兩名大妖。

  妖患?千萬年來,除卻上古時期有諸多神獸大妖,炎黃二帝之後,再不曾有過妖患。千萬年以來,獸類開智成妖已然不易,妖類渡劫得人身更是千難萬難,妖患究竟是怎麼成的?

  人間界新朝皇帝即位也相當蹊蹺,瞳一直在試圖理清新皇上位緣由,卻始終有些東西如罩迷霧,看不清楚。唯有一點很明確,新皇在舊朝中並無支持,故而新皇上位之後,文官多被清洗。至於武官?

  瞳搖搖頭,這人間界近百年來,中原哪裡還有什麼真正的武官?

  中原勢弱,父親歷劫時是前朝開國皇帝,他的出身乃江湖人士。那時武林中有個神秘的孟婆門,門主乃是無咎上仙轉世元神辰飛揚。孟婆令現,天下武林精銳盡出,跟父親的數十萬精兵一起,杜城關大戰之後將北蠻一直趕出了燕雲十六州。而後,邊境駐軍邊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漸漸地便再不受朝廷節制,受旌節,稱都督,軍、民、財三政一體,威儀極盛。於是邊境一帶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也。

  故而改朝換代又如何?皇帝換了一撥又一撥,邊境的都督們卻完全不為之動。

  這也正是瞳最擔心的地方。他在人間界經營十數年,勢力深入江湖和廟堂,廟堂一系要麼是大儒,要麼是能臣,總可以入朝為官。但江湖一系卻多為武林中門派人士,偶有為將者,不過是在朝中為將。朝中為將跟文官實在沒有多大區別,不過些衛戍之事,勾心鬥角,不堪大用。

  瞳不曾放棄向邊境滲透,但鮮有成效。偶有消息傳來,說狼族和牧族也出現了妖的痕跡,而都督們似乎也在做些什麼事情。

  因朝中防範,這些都督們平日裡完全沒有什麼聯繫,但瞳總覺得並非如此。

  自前朝起,大約是因那孟婆門的關係,這些都督們跟以往朝代里的節度使便不相同。節度使的軍民財一體讓他們更像擁兵自重的封疆大吏,而這些都督們卻常常身先士卒,很多人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縱使現在割據一方,也是因為要跟諸多外族連年征戰。

  南人偏文,北人重武,邊疆大將們便常常在西北邊陲召集部將,數代人征戰下來,士卒彪悍,良將如雲。

  那些人,是人族的脊樑。

  瞳曾被外祖下令至魔軍洗鍊,只因尋到了陸儀和楚楚夫人,他方離軍至人間界歷練。他至今仍記得魔將們談及四界鐵軍所說的話。

  魔軍最為彪悍,魔兵不計犧牲,魔將如臂使指,魔帥用兵詭變。

  鬼軍誰都不想對上,倒不是因為鬼將鬼帥之能,實在是鬼兵無邊無際,從來沒有人能算清楚過鬼兵能有多少,若非大法力者,敵軍一旦陷入,便再無見天日之期。

  仙軍最少,但個人實力最高,仙法高深,仙器神器層出不窮,戰力四界第一。

  至於人間界?

  以往魔將們從來不把人間界的兵將算作一方,然而自前朝起的數百年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變化在近百年間達到頂點。人間界居然有了一隻鐵血之軍,不但能硬抗西方狼族,北方牧族,有一次魔軍入人間界被某隻鐵軍發現,居然打了個兩敗俱傷。

  瞳至今記得那魔將談起此事的感慨,凡人孱弱,魔界向來不把凡人當回事,他們眼裡只有人“族”,只有把人當成一族來看的時候才有意義。然而那一次跟人間界軍隊的相遇居然扭轉了他們的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