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姬玄等人激動過後,紛紛用富含深意的眼神望著陸安珩,心說這小子也不知哪來的奇思妙想,連這樣的東西都能想出來。真是一個可怕的存在。

  北疆百姓的嗅覺更為靈敏,已經察覺到了空氣中一觸即發的危險氣息。商人們的直覺也不差,全都暗中將行李收拾妥當了,連邊境的貿易區都不去了,急匆匆地往家趕。

  匈奴見狀,在北疆落下的第一場雪時,發動了對北疆的進攻。

  北疆守軍早有準備,糧草熱油全都備得足足的,朝廷下撥的第一批的糧草也到了北疆,又傳達了齊琛振奮軍心的旨意。聖旨中除了以往提到的軍功封爵問題,還特地提到了傷亡將士家屬的補助待遇。更是提了一筆,朝廷將會在北疆立一塊英雄碑,所有在戰場上犧牲的將士,名字全部都會刻在這塊英雄碑上,受北疆萬萬百姓敬仰。除此之外,每年朝廷都會安排人祭祀他們,確保他們祭享不絕。

  這一項項的舉措,極大鼓舞了北疆將士的士氣。朝廷已經為他們想好了生前死後之事,即便自己戰死,也能受萬人香火供奉。家人更是不用發愁,聖旨上明明白白地寫著,戰死的將士,親人能得到五十兩撫恤費,朝廷每月還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米麵和布油,絕對能維持他們的家人的最低生活保障。

  這樣人性化的建議,自然是陸安珩提出來的。這可是仁政,齊琛剛登基,正是需要籠絡民心的時候,然而剛登基就碰上了戰亂,也只能靠這一場仗贏得漂亮來穩定民心了。

  陸安珩這些提議,除了真心可憐戰死將士的家人外,也是在給齊琛刷聲望。尤其是立英雄碑的提議,完全戳中了將士們的內心。

  這年頭講究一個視死如生,死後若是能得這麼多的香火供奉,又有無數人的祝福祭享。這樣強盛的香火,自己想來在陰間也能過上好日子。下輩子也能投個好胎,做個人上人。

  是以北疆將士根本不畏懼即將到來的戰爭,即便匈奴人天性兇悍,北疆守軍也愣是死守住了邊關,沒給匈奴任何攻進關中燒殺搶掠的機會。

  等到北疆將士有些微支撐不住時,工部的火藥到了。

  結果可想而知,投石機甩著火藥落在匈奴的軍中,登時便炸翻了一片匈奴人。火藥的聲勢何其浩大,登時就將匈奴的馬給驚得四下逃竄。即便匈奴打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碰上發瘋的戰馬也奈何不得,不少人一個不留神便落下了馬,而後慘死在馬蹄之下。

  火藥一出,匈奴自然抵抗不得。北疆將士乘勝追擊,那火藥就跟不要錢似的往匈奴大軍裡頭扔,匈奴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暗中罵娘,一天詛咒好幾回小皇帝的祖宗十八代,順帶再罵一罵研究出威力這麼大的悶天雷的傢伙。

  惹得陸安珩連著打了好幾天的噴嚏,換來姜德音擔憂的眼神,轉身又給陸安珩添了件衣裳。

  收到火藥已經成功送到北疆將士的手中後,陸安珩已經徹底放下了對邊關戰事的擔憂。大齊原本的兵器裝備就比匈奴強,再加上火藥,要是還打不贏這場仗,陸安珩都得懷疑大齊軍隊士兵的基本素養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朝廷便收到了北疆快馬加鞭傳來的大捷消息。說是匈奴人被火藥嚇破了膽,八大部族傷亡慘重為此反目,開始內鬥,已經逃進了草原深處,想來二十年內,匈奴再也不敢有冒犯大齊之心了。

  朝野上下一片歡騰,百姓們收到這個消息同樣歡呼雀躍,全都是歌功頌德之聲。連帶著悶天雷的傳說,都開始在大街小巷廣為流傳。

  靠譜點的就說朝廷給力,做出了悶天雷讓匈奴滾回了老家。不靠譜的就誇張多了,說是齊琛乃真龍天子,匈奴人和他作對,那是要遭天譴的。所以老天爺才讓朝廷做出這個悶天雷,就是為了好好懲罰匈奴這等冒犯真龍天子的罪人。

  由於後一個還具有神話元素,更得百姓們的喜歡。無形之中更是加深了齊琛在百姓們心中的威嚴形象,這場勝仗,便是齊琛登基以來第一樣政績,讓齊琛徹底坐穩了皇位。

  翻年過後,陸家的氣氛更為緊張了幾分。

  小湯圓就要參加鄉試了,別說陸昌興夫婦了,就連姜德音也擔憂的晚上睡不好覺,陸安珩沒少安慰她,哄了許久才讓姜德音徹底安心下來。

  朝中已經開始商討主持本次科考的人選,齊琛心裡想讓陸安珩來當這屆士子的座師。摸著良心說,滿朝文武中,齊琛最信任的,便是陸安珩了。畢竟是打小的情分,齊琛對陸安珩還是有幾分雛鳥情節的。再加上陸安珩對齊琛同樣愛護有加,齊琛自然是想讓陸安珩刷一回業績,好給他日後入閣增加資本。

  然而陸安珩頭上還頂著帝師的名頭,若是主持了這屆科考,平白就讓這屆士子和天子成了同輩,未免也太給他們長臉。另外,陸安珩自己也不願意當這個座師。小湯圓今年還要下場考試呢,陸安珩要是領了這個差使,說起來是風光,小湯圓就慘了,這回連鄉試都不能考,還得接著等三年。

  這多坑兒子啊。

  陸安珩總歸是小湯圓的親爹,雖然時不時被小湯圓這個親兒子給坑一把,陸安珩也不至於在這個檔口坑上小湯圓三年的時間吧。

  真要如此,陸安珩都覺得自己沒臉見小湯圓了。

  於是這回的主考官,齊琛便從翰林院挑了一個人。結果陸安珩一看,喲呵,老熟人啊,這不是和自己同屆的那個探花郎宋逸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