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陸安珩伸手輕輕地將齊琛拽了起來,走到方才齊琛看著的那幅疆域圖面前,右手食指在上面的山脈河流上一一划過,認真地盯著齊琛的眼睛問道:“這些都是大齊的疆土,是你的先祖們耗盡畢生心血治理的江山。你現在這樣沉迷於悲傷之中,帝王之路,從來都是一條孤獨的荊棘路。從你坐上龍椅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喜怒都無法輕易對人言。”

  齊琛點頭,忽而輕笑著感嘆道:“若是能一直長不大該多好。現在想想,我這一生,最快活的時候,竟然是當初跟著夫子玩耍之時。那時候,皇祖父尚在,父皇……還有二弟都在,東宮上下和睦。到如今,卻只剩我一個人了。”

  陸安珩見齊琛這副傷懷過去的模樣,心下也不好受,卻不好讓齊琛的情緒一直這麼低落,故作輕鬆地開口道:“那當然了,我當初對你們多好啊,帶著你們到處玩,給你們做玩具,還幫你們在太傅那兒打掩護。你說,我這樣好的夫子,到哪兒找?你們跟著我,能不高興嗎?”

  齊琛不由輕笑出聲,似是想起了當年那段無憂無慮的童真時日,眉宇間的憂思散了不少。含笑看著陸安珩,齊琛順嘴接了一句:“是啊,你這樣的夫子太難找了,所以你還是繼續帶著我的孩子玩吧!”

  陸安珩回了齊琛一個大白眼,哼哼唧唧地開口道:“就知道你沒安好心。”

  齊琛的心情終於好了些許,又與陸安珩聊了許久兒時的回憶。直到腹中傳來抗議之聲,陸安珩和齊琛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了討論。

  這一天,陸安珩的午膳,是陪著齊琛一起用的。

  等到陸安珩離去之時,齊琛忽而叫住了他,遲疑地問道:“夫子,你覺得,我能成為像皇祖父那樣雄才偉略的明君嗎?”

  陸安珩毫不遲疑地點頭,認真地看著齊琛的雙眼,堅定地答道:“在我心裡,你比高祖更厲害。高祖當年未能達成的心愿,在你的手中,一定能實現。”

  海晏河清,國富民強,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當年元德帝還未真正看到這樣的盛世,陸安珩卻堅信,這一天,終將在齊琛的統治到來。

  齊琛顯然也明白了陸安珩的意思,臉上的神情逐漸堅定了起來,用力地對著陸安珩點了點頭。

  陸安珩的嘴角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意,緩緩朝著齊琛跪了下去,恭敬道:“微臣告退。”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

  陸安珩心裡也覺得自己與齊琛之間的緣分真是奇妙,當年自己傻乎乎的,什麼都不懂。齊琛也是天真爛漫的肥糰子一隻,倒是沒想到,當日的少年與幼童,竟會有如此深的羈絆,互相見證了對方的成長。

  從師生,到君臣,二十載歲月就這麼過去了。

  齊琛的脆弱不過是那短暫的一上午。和陸安珩聊了大半天的心事後,齊琛又恢復成了那個高高在上,喜怒不形於色的帝王。

  只是齊琛最後還是任性了一回,不顧眾人的反對,將陸安珩提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這就意味著,等到姬玄退去後,陸安珩便能希望入閣。

  元德帝當年培養陸安珩的路子,就是按照培養內閣大臣的路數來的。中書舍人,各部歷練,如今陸安珩也能稱上一句三朝元老,又有帝師的身份,即便朝中有不少人眼紅,卻也奈何不得一意孤行要給陸安珩升官的齊琛。

  陸安珩原本還想推辭一回,只不過想到姜閣老當初地囑咐,又想到還在丁憂中的姜家人,便默默地咽下了到嘴邊的推脫之語。

  吏部正是負責人員調動的部門,他日姜家人丁憂期滿,至少不用再找旁人幫忙。

  這事兒也就這麼定了。

  很快便要入冬了,這個冬天,所有讀書人心裡都不平靜。明年便是鄉試之年,這一屆科考,正是新帝登基以來第一屆科考,其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若是表現出眾的,很有可能就得了新帝的眼脫穎而出,成為天子寵臣風光無兩。

  小湯圓也是備考秀才中的一個,同樣為此熬夜苦讀。

  而在寒冷遼闊的北方,匈奴人看著已經乾枯的草原,再看看自己部族中少的可憐的存糧,目光不由望向了富饒的中原大地。

  第239章 討論與決策

  此時的大齊對匈奴也早有防備, 聽到了探子傳來的消息後,北疆守將一刻都不敢多耽擱,連忙讓人快馬加鞭將這個驚天消息送到了京城。

  齊琛收到這個消息後, 氣得砸了一個玉石鎮紙, 而後忍下了心中的怒火,將閣老們和陸安珩全都宣到了御書房緊急商討此事。

  陸安珩聽到這個消息後, 心中便是一個咯噔。匈奴是遊牧民族, 居住環境與大齊簡直是天壤之別, 每到冬季都會餓死凍死不少老弱婦孺。在他們看來, 物產富饒的中原大地, 那就是一座無盡的寶礦。即便不能奪下大齊的城池,搶上一波邊關百姓也夠他們撐過整個冬季了。

  尤其是現在,大齊接連換皇帝,新帝著實太年輕,內閣中那個讓人討厭又害怕的首輔老狐狸也去世了,大齊肯定傷了不少元氣。這樣的大好機會,天性好鬥的匈奴人自然就不會這麼輕易放過。

  陸安珩幾乎已經能確定,匈奴現如今正在琢磨著進攻北疆, 想要搶殺大齊的百姓。

  姬玄他們比陸安珩更有經驗, 元德帝當年也受過匈奴騷擾邊境的屈辱, 直到元德帝御駕親征後, 匈奴這才消停了不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