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聽到各地的捷報,但是他怕別人矇騙他,便常常會寫信給安秀兒問百姓們的情況,安秀兒也都如實的告訴他,每次安秀兒跟他說好的事情,誇他做的好,他會很開心,說他哪裡做的不好,他會覺得沮喪。

  別人都說當了皇帝之後,身邊的人就變少了,所以他如今還能夠跟安秀兒寫寫信,這讓他覺得很開心。

  他將朝堂之中發生的事情都告訴安秀兒,前些天水清蕪給他生了一個孩子,他很開心,當即將他封為了太子,安秀兒為他祝賀,千里迢迢的讓人送了禮物過來。

  只是他們兩夫妻都很沮喪,因為安秀兒跟張鎮安沒有到場。

  時間過得很快,又是一年秋天,張鎮安鼓搗的事情,也終於在安秀兒的面前露出了一個大概,原來張鎮安覺得時下的耕種的效率有些太慢了,所以就一直在設計一套對農人有好處的耕種之法,也一直都在培育新的種子。

  他結合《齊民要術》、《天工開物》、《四民月令》以及其它的一些古書籍,派人在江南富庶之地取來種子,派了大量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種子耕種,經過了三年的研究,終於取的成效。

  首先在耕種上,他發明了拋秧法,就是在耕種的時候,不用均勻的放種子,而是將已經發芽的種子隨意的灑在綿軟的秧床裡面,這樣不但節約了時間,而且增加了種子的成活率,這樣隨意灑出來的種子,反而比認真播種的秧苗成活率更高,長勢更好。

  其二,在插秧的時候,將水田耙一遍,保證水量充沛,並且插秧插整齊,成一行行、一排排,這樣比歪七八扭無規律的要。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便是種子的問題,對於這種子的培育,張鎮安花了三年的時間,這三年,他經過了無數的實驗,他手下就有十畝田,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地方,他也有專門的試驗田,專門派了人去耕種。

  ☆、第三百六十九章 百姓之福

  這三年間,他幾乎將所有的之稻穀都兩兩培育了一個遍,終於發明了一種新型的種子,經過一年的實驗,農田大豐收,比從前的稻田的產量提升了一倍,並且,縮短了周期,每年可以耕種兩季。

  這個新型種子一出,天下百姓都沸騰了起來,又經過一年的傭戶耕種,這個種子產量的確很高,朝廷沸騰,方元大喜,又發詔令,可是前去下詔表彰張鎮安的人卻沒有找到人。

  下人們告訴前來下詔的人,他們的袁大元帥已經攜妻兒子女去外遊歷去了,下詔的人撲了一個空。

  方元也有些沮喪,找不到張鎮安,沒有辦法,他只能夠親自前去泰山,感謝上天,不拘一格降人才,賜予他袁元帥這種為天下萬民造福的人。

  從此之後,每次方元在朝堂上罵人就有了理由了,每次有官員聒噪的時候,當念叨他覺得煩的時候,他就開始罵人了:“你們這些人,天天就知道說,能不能像袁元帥學習?人家打仗厲害,辭官回家之後,還能夠為民造福,你們呢?可曾為百姓做了一些什麼,整天就知道用嘴巴說,十分聒噪!”

  每次方元將張鎮安拿出來當例子說的時候,眾官員就不敢再說話了,別人可能不知道內幕,但是他們知道的清清楚楚,說起來,當初這天下平定,跟張鎮安脫不了關係,若不是他對著皇位沒有興趣,否則這天下恐怕都要換一個姓氏做主人了。

  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所以眾人其實一開始都等著看張鎮安的下場,誰知道,人家倒是好,直接辭官了,甚至主動將天下的兵馬權利給交了出來,這下,就連皇上都沒有一句話說了。

  在眾人的眼中,張鎮安是真的是一個聖人,男子漢大丈夫,誰能夠對權利沒有興趣呢?可是偏偏就是有一個這樣的人,對這權利沒有興趣,甚至將自己一手打造的天秀軍也交給了皇上。

  這樣一個人,誰能夠不信任呢?皇上當然信任他了。

  尤其是,他辭官之後,直接就遠離了朝廷,跟京城鼎鼎有名的大長公主的女人安寧郡主去經商去了。

  這安寧郡主可是一個寡婦,哎,可是人家就是喜歡,當初京中有多少豪門世家想要將女兒嫁給他呀,其中甚至有傾國傾城的丞相女兒雲出岫,可是人家偏偏就是看不上,偏偏就是喜歡一個寡婦,還是一個經商的,這就讓人琢磨不透了。

  不過各人自有的各人的緣法,在京城眾人都笑話他是一個傻瓜,誰知道人家直接下地種田了,還在不知不覺之中發明這種稻穀,從此農田每年都可以耕種兩季,不僅如此,而且產量還比以前的稻穀要多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

  這就讓人感到可怕了,如今,在聖上天天拿袁元帥跟他們做比的時候,他們是沒有半句話可說的。

  打仗比不過他,種田也比不過他,想要在學問上打敗他,好像也比較難。

  還聽說這位袁元帥當年在邊關打仗的時候也寫了一首詩歌,內容是這樣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畫外音:本詩辛棄疾所寫,借用一下,本書架空】

  這樣的文采,這樣的打仗水平,這樣的豪情,誰還能夠比的上?

  他好像身上都沒有什麼能夠讓人詬病的地方了,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他是一個傻的,這麼有才學,卻偏偏栽在了一個安寧郡主身上,當然,這點就不說了,反正這安寧郡主的丈夫也早就死了。

  可是,眾所周知的是,這個安寧郡主原先不過就是普通的農女而已,她自小在農家長大,聽說非常的粗鄙無禮,平日裡倒是看不出來,但是聽說她這人非常的善妒,就是一個河東獅啊。

  她善妒到什麼地步呢,不准袁元帥納妾,也不准他有通房丫頭,聽說,這袁元帥的身邊,如今連一個丫頭都沒有。

  這就算了,這個安寧郡主還不准他上妓院,你說,自古風流人物,哪有不上妓院的道理?而且在徐州那個地方,本來又是有名的風月之地,那秦樓楚館的樓閣之上,不知道有多少姑娘等著只為見他一面呢。

  可是他倒是好,唯一的一次去逛妓院,竟然把這個安寧郡主都帶上了,只是因為他聽說這妓院裡面的花魁非常會跳舞,所以帶自己的妻子過來看她跳舞而已。

  你說這天底下,哪有男人來妓院只是為了看花魁跳舞的呀?說來就是可笑。

  除此之外,這個袁元帥自從辭官之後,聽說天天都得給他的妻子描眉呢,除此之外,晚上就是出去跟從前的兄弟們喝酒,一到時辰就得回去,不然安寧郡主就會在家裡面發脾氣。

  想想,可真是可怕呀,鄉里人家長大的姑娘,果然就是心眼小,就是不大氣。

  不止這京城裡面的人,這天下的人說起這事來,誰不笑啊,可是偏偏回家之後,一些不知趣的婦人卻還有些羨慕這個安寧郡主,甚至有些夫人還纏著自己的夫君,讓自己的夫君給她們畫眉,你說,男人的要麼拿槍、要麼拿刀、要麼拿筆桿子,哪裡是拿這種女兒家的眉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