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賀亦春看著她:“你能這麼想就好。”她頓了頓,“本來還想問你汽車行業論壇的交流會你還能不能去,看來不必擔心了。”

  李嘉玉忙道:“啊,那個時間定下來了?我能去,賀姐,別換人,我能去。”

  汽車行業論壇每年都在9月初召開,與會的都是汽車行業的各類企業,還有投資、廣告、諮詢公司等等。李嘉玉當初聽說華美有意參加今年的交流會,便跟賀亦春說她對汽車很感興趣,希望能參加。但那時外頭有可能今年不開的傳言,所以大家都在等。

  “好的。”賀亦春笑笑,“那我把你名字報上去。”

  李嘉玉很高興。她見得賀亦春欲言又止的模樣,便問她:“賀姐,還有別的事嗎?”

  賀亦春猶豫了一下,道:“嘉玉,我準備辭職了,我計劃兩個月之後去C市。”

  李嘉玉非常吃驚:“為什麼?”

  “我去創業。”

  李嘉玉更吃驚了:“啾啾不是還沒斷奶嗎?”

  啾啾是賀亦春女兒的小名,賀亦春一直母乳餵養,回來上班後就過上了每天背奶回家的生活。她每天要在公司擠三次奶,下班後再把奶帶回家。

  賀亦春道:“當然是帶著啾啾一起去,我們全家一起去。”她頓了頓,道:“是個母嬰項目,公共育嬰哺乳室。”

  “公共育嬰哺乳室?”

  賀亦春點點頭:“我懷孕在家閒著的時候,C市的朋友就把項目書發過給我看,讓我給些意見。生了啾啾之後,我對當媽媽的不容易體會太深了。所以春節的時候我那個朋友回B市過年,我們又聊起來。那項目他有些政府資源,但是沒有頭緒,不知道如何啟動,所以一直放著了。我其實有惦記著這事,想著怎麼能幫幫他,但畢竟異地,動動嘴也做不了什麼實事。這幾個月我看到不少報導,媽媽帶寶寶外出的困難,沒有地方餵奶的窘境,不但要克服自己的羞恥心,還要克服遭遇別人譴責和異樣眼光時的傷害。我自己做媽媽後,特別能理解。那天我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媽媽在車上餵奶被人罵哭了,還被人拍下來發網上。我當時就落淚了。所以我跟我朋友談過,又跟我先生商量了,我決定去C市,把這項目做起來。”

  李嘉玉張了張嘴,有些震憾。她緩緩情緒,問道:“那B市這邊呢,謝總不是說了,今年年底就要對你做合伙人評核了嗎?公司很器重你,老闆們都欣賞你,大家都在說,你會成為華美第一位女性合伙人。”

  賀亦春笑了笑:“那恐怕得把華美第一位女性合伙人的位置讓出來了。”她頓了頓,似有留戀,但還是搖搖頭,“我已經決定了。我這周得把手上的一些工作盤點清楚,下周去跟謝總談。”

  “那宋哥呢,他的工作怎麼辦?”宋哥指的是賀亦春的先生,李嘉玉跟著同事們都稱他宋哥。

  “你宋哥就是C市人,他公司在C市有分公司,正好負責人職位有空缺,他去申請,已經批下來了。我們一起回去後,我婆婆也高興,她也不必背井離鄉來這兒幫我們帶啾啾,在這邊她沒有朋友打麻將,也悶呢。總之,各方麵條件都挺合適,我才敢下這個決定。”賀亦春笑了笑,“畢竟有啾啾了,我也要考慮養家餬口的事,我們有些積蓄,生活不成問題,再加上有她爸爸做後盾,我就放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李嘉玉聽得有些神往,這就是她理想中的伴侶生活啊,總是有自己的選擇權,當想做什麼的時候,有個人總在背後支持著。

  賀亦春又道:“原是想邀請你一起去的。你年輕,單身,沒有家累,正是拼搏的時候,我和你的理念合拍,工作配合有默契,你能力出眾,又能獨擋一面,開拓資源是一把好手,業務創意也很好,遇到問題總能找到辦法解決。所以我還是很希望能把你挖走的。雖然創業有風險,但我想我應該還有機會說服你跟我一起冒個險。我會比照華美項目總監這一檔付你薪水,給你副總的職位,給你新公司的股份。”她笑了笑,“股份什麼的,雖然有些像在畫餅,但萬一成功呢。我做事,是往前看的,而且C市的市場還是很好的,企業諮詢這場我會拿起來,畢竟公司要發展要掙錢,得有收入供養公共育嬰哺乳室項目。所以對我來說,你是再合適不過的創業搭檔了,我們可以一起磨新項目,一起繼續做諮詢業務。但就是沒想到,你原來也有感情上的牽絆。這倒是讓我不好意思開口了。人才難得,我還是爭取一下吧,你考慮一下好嗎?”

  李嘉玉緩了緩神,消化了一下這裡頭的內容。心跳開始加快,有些興奮。也就是說,她離開這裡,隨賀姐去C市創業,薪水漲一倍,職位跳兩級,還有不知道會不會有價值的公司股份。但是從大公司變小公司,且新公司的生命力還不知道有多久。

  也許早早夭折,也許發展壯大。

  “那個公共育嬰哺乳室,什麼運營模式?如何盈利?”

  賀亦春笑了笑:“我就知道你會對這個感興趣的。”

  李嘉玉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不懂嘛,所以就覺得還挺有挑戰性的。”

  “在公眾場所建立母嬰室,是由政府出資,但需要我們出方案,通過審核後,爭取下一年度預算,建成後我們公司運營。另外就是政府協調資源,我們出資,我們運營。再有就是商業合作了,我們找商場找相關單位合作建立,合作運營。這些得看資源。”賀亦春吐口氣,“但是說到盈利模式,我還沒有想透。說白了,這其實是個公益大於商業的項目,畢竟哺乳人群有限,在街上尋找哺乳室的媽媽人群更有限。為了避免外出哺乳的麻煩,許多媽媽會選擇不外出。我的理想就是,讓哺乳媽媽安心帶著寶寶出遊,能很方便地找到一個乾淨整潔的哺乳室,休息休息,喂喂奶,陪伴安撫好寶寶,然後繼續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