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番外三
「啊!啊!」一隻小糰子牙牙奶叫, 撲到了男人腿上。
「可是要飛高高?」那男人哈哈大笑,把小東西撈了起來, 隨手往上一拋, 飛起三尺左右, 又穩穩落在大手之中。
他身量本就高大,這麼拋來拋去,旁人看來簡直心驚, 可是小傢伙沒有半點怕的意思,反而雙臂亂舞, 「咯咯」笑個不停。
看著這父女兩人, 楚子苓簡直不知該說什麼好, 這種危險遊戲也樂此不疲, 果真是親生的。不過也多虧了田恆,才讓她擺脫被這小猴兒折騰去半條命的慘劇。誰能想到當初乖乖喝奶的小囡, 在學會走路後會變的這麼頑皮?有人陪著釋放精力,再好不過!
拋了十來下,小傢伙就膩味了, 開始扯著老爹的衣袖大喊:「車!車車!」
小傢伙口齒還有些不利落,但是意思分明, 是想乘車出去轉悠了。這可不是田恆一人就能決定的了, 他立刻扭頭, 看向身邊妻子。
一大一小兩雙眼望來,一模一樣的可憐巴巴,楚子苓不由扶額:「昨日不是剛坐過車嗎?」
「娘娘……」那小糰子立刻伸出爪爪, 向著楚子苓撲來,一通亂拱,頗有些不依不饒的架勢。
把小煩人精按住了,楚子苓正色道:「今日是最後一日,明日阿娘還要給人診病,可不能再坐車了。」
也不知聽懂了沒有,小傢伙把頭點的飛快,又撲上去一陣亂親,真跟個小狗兒一樣。
楚子苓簡直都要無話可說了,不由扭頭瞪了田恆一眼。田恆卻不為所動,伸手又把女兒撈在懷裡,用毛茸茸的下巴拱了拱對方的嫩臉,立時讓小糰子尖叫著扭成了麻花。
看著兩人這模樣,楚子苓忍不住也笑出聲來,搖了搖頭,抱過了淘氣鬼,和丈夫並肩走出門去。
棧車很快就備好了,馬兒輕輕巧巧出了小院,不多時,就到了一處繁華集市。見到如此熱鬧的景象,莫說是舜華這個奶娃娃,就是跟在車邊的菲也雙眼圓睜,四處觀瞧。也不怪她們好奇,出生在偏遠的秦地,如今見識到王城風貌,自然要迷花了眼。
沒錯,就在兩個月前,他們離開了舜華出生的小邑,來到了洛邑,這個天子之都。
作為周天子的王城,洛邑的規模絕非其他諸侯國的都城可比。背靠邙山、面朝伊闕、西依崤函、東屏虎牢,地勢可謂固若金湯,還有伊、洛、廛、澗四水環繞,饒是如此,城外還建了高大城桓,更顯雄偉壯觀。
只可惜,和其他大城比起來,王城的暮氣也更濃些。戰國將至,天子權威不在,這座等級森嚴,禮樂循規的大城,總少了些生機勃勃的衝勁,就如上了年紀的老者。
可能也正因此,王城裡的周人,尤其看重老者。《禮記》所載的「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在其他諸侯國未必能通行,但是在洛邑王城,落實的相當到位。來到這座城,楚子苓才明白當年扁鵲為何會「過雒陽,即為耳目痹醫」了。
並沒打算再此長住,不過既然來了,她也要換個招牌,改醫老者。不拘是耳鳴眼花,關節酸痛,都在醫治之列。只是老人們往往更信巫者,對於這個新冒出來,不肯承認自己是巫的「醫者」,還抱著點猜疑的心思,因而前來求診的人並不很多,倒是讓楚子苓有時間陪伴家人。
照這樣下去,在洛邑呆的時間會更短些吧?
低頭看向懷裡扭來扭去的女兒,楚子苓唇邊露出了笑容。也虧得舜華是這樣的活潑脾性,要不還真受不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論是對她,還是對田恆而言,都不適合在一個地方常住。地方大了,難免有人起「愛才之心」,徒生麻煩;地方小了,又逼仄煩悶,伸不開手腳。還是四海為家,更輕快些。
把小糰子伸向車窗外的手撈了回來,楚子苓摟著閨女,笑眯眯的教她認起了窗外那些新鮮物事。
在集市轉了一遭,按住了那蠢蠢欲動的小手無數回,楚子苓終於開恩,又給小傢伙買了陶響球,任她一路狂搖,吵吵鬧鬧的回到了家中。
剛下車,楚子苓就挑起眉峰,院外怎地還有輛車?就見大薺快步走了過來,低聲道:「恩師,有位老丈前來求診。」
這可有些出乎意料了,她把女兒交到了菲手中,整了整髮鬢裙角,邁步走進屋中。屋內果真坐了個老者,一身樸素無華的衣袍,鬚髮皆白,老態龍鍾,此刻正在閉目養神。不過再怎麼簡樸,楚子苓也不會誤會他的出身。外面的車可是大夫才能乘坐的安車,身邊還有僕從伺候,又豈能沒點身份?
只是這樣的人,怎麼會來尋她診治呢?
慢步走到了老者面前,楚子苓行禮道:「吾便是此間醫者,敢問老丈何處不適?」
那老者緩緩睜開了雙眼,老年人的眼睛少不了渾濁,但是眼仁青白就是另一回事了。看著那隻異樣的眼眸,楚子苓立刻反應過來,原來是目翳失明,這可是典型的老年病,放在這個時代,應當也是無藥可醫,難怪會來尋自己。
誰料那老者並不提眼疾,反倒用僅剩的那隻渾濁而蒼老的眸子凝視了她片刻,問道:「既然治人,為何非巫?」
這是懷疑她的醫術嗎?看著那連病苦都無法動搖平靜神色,楚子苓思索片刻才道:「鬼神無跡,然誰人無病?人自天地來,體有損,陰陽不和,自當取外物補之,以針石調之,方可長生久視。」
這說法,讓那老者訝然的挑起了長眉,沉默片刻,忽道:「那汝可否治這眼疾?」
他是信了自己的說法,還是不信?從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楚子苓實在無法分辨,但是治病,卻非不可。
她點了點頭:「還請老丈伸腕,容吾細探。」
並不知曉她想探的是什麼,老者還是伸出乾瘦的腕子,任楚子苓把脈。細細診過脈,楚子苓又開口詢問眼疾的發病時間,和現存的視力狀況,最後方才頷首:「想要視物,並不太難。只是病根在肝腎,還需調養。」
這可出乎了老者預料,他明顯愣了一下:「視物不難?」
沒有任何一個巫者,曾這樣對他說過,讓目盲之人視物,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嗎?
「施術不難,但不調養,復明之後仍會再盲。」楚子苓卻答得篤定。患者當然會有顧慮,但對她而言,確實是個小手術罷了,畢竟金針撥障是一門相當成熟的技術,她也曾在祖父的指導下練習過不少次,算得上嫻熟。
這回答讓老者遲疑片刻,又道:「今日便可施術?」
「可以。」楚子苓道。
老者的身體顫抖了起來,過了半晌,伏地行了個大禮。
這可有些超過尋常禮節了,楚子苓連忙把人扶起,讓一旁侍候的忠僕攙扶著,來到了後面診療室。先清洗老者患病的眼,這才取了金針,開始施針。若是換成真正的古九針,是沒法進行這手術的,靈九簪中的家傳金針卻正合適。
撥障八法聽起來繁複,但是真正動手卻十分快捷,探入金針後,攪海捲簾,圓鏡完璧,一套手術就已完備。緩緩抽出金針,又觀察片刻,楚子苓才道:「請老丈睜眼,看能否視物。」
那老者聞言眨了眨眼,一時還不適應病眼重見光明,然而心頭再怎麼驚奇,蒙在眼前白翳也已消失,他終於能看清楚那個自稱「醫者」的女子。當真是給自己施術之人,這麼年輕?
見他視線聚焦,楚子苓就知手術成功了,用手指比了幾個數字,確認無礙,這才取過白布替他裹好雙眼。
「剛剛施術,不可立刻見光,還要觀察兩日才行。老丈若是不棄,不妨先住在這裡。」
這要求,自然不會被拒絕。那老者也不嫌棄小院鄙陋,更沒有讓僕人回去告知誰,就這麼住了下來。楚子苓又為其配了敷眼和內服的藥劑,幸好之後幾日也沒什麼病人,沒人打攪他的修養。
待到第三日除去白麻後,老者嘴唇微顫,把手舉在了眼前,轉了好幾圈,這才輕輕放下了手:「大醫所言,令老朽茅塞頓開。」
這可跟平時的感謝詞不大一樣,楚子苓笑笑:「也是眼疾不重,方能復明。湯藥還要按時服用,暫時也不可看書,更要避免流淚,好生調養,才能持久。」
「老朽本就想辭去官職,如此倒也和了心思。」那老者話聲一頓,突然問道:「陰陽沖和,才是長生之法?」
這是想求長生嗎?對於老年人而言,這確實是最大的需求了,楚子苓稍稍改動一下:「是長壽之法。」
那老者笑了,從僕從手裡接過一個木匣,親自遞在了楚子苓面前:「多謝大醫指點,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這就是診金了嗎?楚子苓如今看病,還沒有固定的收費標準,這老者雖然看似大夫,但是衣著如此簡樸,估計也是身家不豐,又這麼大年紀了,診金看心意收也無妨。
接過木匣,並未打開,楚子苓只是頷首致謝。那老者也不在意,行禮之後,便告辭而去。楚子苓親自把人送到了門外,目視老者上車,才轉身回屋。
收拾了一下屋裡的藥材器械,又配了兩劑藥,她才想起那個木匣。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放著五塊金,兩枚簡。金餅應當是老者的身家了,這竹簡又是什麼?
楚子苓拿起兩枚簡仔細看了半晌,只覺一枚像是個印信,另一個則只寫了行字,看不懂其中含義。她這些年雖然說話沒障礙了,大篆卻還在學,無奈,只能拿著去尋田恆。
正跟閨女玩的開心,田恆漫不經心接過簡,掃了一眼:「這個應當是守藏室的印信,若是想入太史府求教尋書,持此印信就能入內。另一個嘛……」田恆挑了挑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何意?」
楚子苓一怔,突然撩起裙擺向外衝去,然而跑到門外再看,哪還有車輛的影子。
守藏室之官,還寫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樣的句子,來診治的究竟是誰?不是說那人只比孔子大二十多歲嗎,怎麼可能在此時碰到,還如此年長?辭官遠行,難道是要出函谷?為何她沒問清楚那老者的姓氏出身?!
萬般思緒在腦中徘徊,攪得楚子苓頭都大了,這時田恆也抱著女兒跟了出來,皺眉問道:「可出了什麼事?」
他懷中的舜華倒是無憂無慮,小爪子握著兩支竹簡,興奮的揮來舞去。
看著把她留在了這個時代的兩位至親,楚子苓突然笑了,輕輕搖了搖頭:「無事。」
她來這世間便是奇遇,又何必在乎那麼多?萍水相逢,當平常視之。
伸手把女兒抱過來,蹭了蹭她肥嘟嘟的小臉,楚子苓頭也沒回,拉著田恆走回了屋中。
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嘿~老子的年齡成迷,但是活二百來歲顯然不大可能。若這是個尊稱,稱呼的是幾個,而非一個人,那麼史書的記載是不是就合理了些呢?
今天更新的早了吧,明天繼續努力!
「可是要飛高高?」那男人哈哈大笑,把小東西撈了起來, 隨手往上一拋, 飛起三尺左右, 又穩穩落在大手之中。
他身量本就高大,這麼拋來拋去,旁人看來簡直心驚, 可是小傢伙沒有半點怕的意思,反而雙臂亂舞, 「咯咯」笑個不停。
看著這父女兩人, 楚子苓簡直不知該說什麼好, 這種危險遊戲也樂此不疲, 果真是親生的。不過也多虧了田恆,才讓她擺脫被這小猴兒折騰去半條命的慘劇。誰能想到當初乖乖喝奶的小囡, 在學會走路後會變的這麼頑皮?有人陪著釋放精力,再好不過!
拋了十來下,小傢伙就膩味了, 開始扯著老爹的衣袖大喊:「車!車車!」
小傢伙口齒還有些不利落,但是意思分明, 是想乘車出去轉悠了。這可不是田恆一人就能決定的了, 他立刻扭頭, 看向身邊妻子。
一大一小兩雙眼望來,一模一樣的可憐巴巴,楚子苓不由扶額:「昨日不是剛坐過車嗎?」
「娘娘……」那小糰子立刻伸出爪爪, 向著楚子苓撲來,一通亂拱,頗有些不依不饒的架勢。
把小煩人精按住了,楚子苓正色道:「今日是最後一日,明日阿娘還要給人診病,可不能再坐車了。」
也不知聽懂了沒有,小傢伙把頭點的飛快,又撲上去一陣亂親,真跟個小狗兒一樣。
楚子苓簡直都要無話可說了,不由扭頭瞪了田恆一眼。田恆卻不為所動,伸手又把女兒撈在懷裡,用毛茸茸的下巴拱了拱對方的嫩臉,立時讓小糰子尖叫著扭成了麻花。
看著兩人這模樣,楚子苓忍不住也笑出聲來,搖了搖頭,抱過了淘氣鬼,和丈夫並肩走出門去。
棧車很快就備好了,馬兒輕輕巧巧出了小院,不多時,就到了一處繁華集市。見到如此熱鬧的景象,莫說是舜華這個奶娃娃,就是跟在車邊的菲也雙眼圓睜,四處觀瞧。也不怪她們好奇,出生在偏遠的秦地,如今見識到王城風貌,自然要迷花了眼。
沒錯,就在兩個月前,他們離開了舜華出生的小邑,來到了洛邑,這個天子之都。
作為周天子的王城,洛邑的規模絕非其他諸侯國的都城可比。背靠邙山、面朝伊闕、西依崤函、東屏虎牢,地勢可謂固若金湯,還有伊、洛、廛、澗四水環繞,饒是如此,城外還建了高大城桓,更顯雄偉壯觀。
只可惜,和其他大城比起來,王城的暮氣也更濃些。戰國將至,天子權威不在,這座等級森嚴,禮樂循規的大城,總少了些生機勃勃的衝勁,就如上了年紀的老者。
可能也正因此,王城裡的周人,尤其看重老者。《禮記》所載的「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在其他諸侯國未必能通行,但是在洛邑王城,落實的相當到位。來到這座城,楚子苓才明白當年扁鵲為何會「過雒陽,即為耳目痹醫」了。
並沒打算再此長住,不過既然來了,她也要換個招牌,改醫老者。不拘是耳鳴眼花,關節酸痛,都在醫治之列。只是老人們往往更信巫者,對於這個新冒出來,不肯承認自己是巫的「醫者」,還抱著點猜疑的心思,因而前來求診的人並不很多,倒是讓楚子苓有時間陪伴家人。
照這樣下去,在洛邑呆的時間會更短些吧?
低頭看向懷裡扭來扭去的女兒,楚子苓唇邊露出了笑容。也虧得舜華是這樣的活潑脾性,要不還真受不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論是對她,還是對田恆而言,都不適合在一個地方常住。地方大了,難免有人起「愛才之心」,徒生麻煩;地方小了,又逼仄煩悶,伸不開手腳。還是四海為家,更輕快些。
把小糰子伸向車窗外的手撈了回來,楚子苓摟著閨女,笑眯眯的教她認起了窗外那些新鮮物事。
在集市轉了一遭,按住了那蠢蠢欲動的小手無數回,楚子苓終於開恩,又給小傢伙買了陶響球,任她一路狂搖,吵吵鬧鬧的回到了家中。
剛下車,楚子苓就挑起眉峰,院外怎地還有輛車?就見大薺快步走了過來,低聲道:「恩師,有位老丈前來求診。」
這可有些出乎意料了,她把女兒交到了菲手中,整了整髮鬢裙角,邁步走進屋中。屋內果真坐了個老者,一身樸素無華的衣袍,鬚髮皆白,老態龍鍾,此刻正在閉目養神。不過再怎麼簡樸,楚子苓也不會誤會他的出身。外面的車可是大夫才能乘坐的安車,身邊還有僕從伺候,又豈能沒點身份?
只是這樣的人,怎麼會來尋她診治呢?
慢步走到了老者面前,楚子苓行禮道:「吾便是此間醫者,敢問老丈何處不適?」
那老者緩緩睜開了雙眼,老年人的眼睛少不了渾濁,但是眼仁青白就是另一回事了。看著那隻異樣的眼眸,楚子苓立刻反應過來,原來是目翳失明,這可是典型的老年病,放在這個時代,應當也是無藥可醫,難怪會來尋自己。
誰料那老者並不提眼疾,反倒用僅剩的那隻渾濁而蒼老的眸子凝視了她片刻,問道:「既然治人,為何非巫?」
這是懷疑她的醫術嗎?看著那連病苦都無法動搖平靜神色,楚子苓思索片刻才道:「鬼神無跡,然誰人無病?人自天地來,體有損,陰陽不和,自當取外物補之,以針石調之,方可長生久視。」
這說法,讓那老者訝然的挑起了長眉,沉默片刻,忽道:「那汝可否治這眼疾?」
他是信了自己的說法,還是不信?從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楚子苓實在無法分辨,但是治病,卻非不可。
她點了點頭:「還請老丈伸腕,容吾細探。」
並不知曉她想探的是什麼,老者還是伸出乾瘦的腕子,任楚子苓把脈。細細診過脈,楚子苓又開口詢問眼疾的發病時間,和現存的視力狀況,最後方才頷首:「想要視物,並不太難。只是病根在肝腎,還需調養。」
這可出乎了老者預料,他明顯愣了一下:「視物不難?」
沒有任何一個巫者,曾這樣對他說過,讓目盲之人視物,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嗎?
「施術不難,但不調養,復明之後仍會再盲。」楚子苓卻答得篤定。患者當然會有顧慮,但對她而言,確實是個小手術罷了,畢竟金針撥障是一門相當成熟的技術,她也曾在祖父的指導下練習過不少次,算得上嫻熟。
這回答讓老者遲疑片刻,又道:「今日便可施術?」
「可以。」楚子苓道。
老者的身體顫抖了起來,過了半晌,伏地行了個大禮。
這可有些超過尋常禮節了,楚子苓連忙把人扶起,讓一旁侍候的忠僕攙扶著,來到了後面診療室。先清洗老者患病的眼,這才取了金針,開始施針。若是換成真正的古九針,是沒法進行這手術的,靈九簪中的家傳金針卻正合適。
撥障八法聽起來繁複,但是真正動手卻十分快捷,探入金針後,攪海捲簾,圓鏡完璧,一套手術就已完備。緩緩抽出金針,又觀察片刻,楚子苓才道:「請老丈睜眼,看能否視物。」
那老者聞言眨了眨眼,一時還不適應病眼重見光明,然而心頭再怎麼驚奇,蒙在眼前白翳也已消失,他終於能看清楚那個自稱「醫者」的女子。當真是給自己施術之人,這麼年輕?
見他視線聚焦,楚子苓就知手術成功了,用手指比了幾個數字,確認無礙,這才取過白布替他裹好雙眼。
「剛剛施術,不可立刻見光,還要觀察兩日才行。老丈若是不棄,不妨先住在這裡。」
這要求,自然不會被拒絕。那老者也不嫌棄小院鄙陋,更沒有讓僕人回去告知誰,就這麼住了下來。楚子苓又為其配了敷眼和內服的藥劑,幸好之後幾日也沒什麼病人,沒人打攪他的修養。
待到第三日除去白麻後,老者嘴唇微顫,把手舉在了眼前,轉了好幾圈,這才輕輕放下了手:「大醫所言,令老朽茅塞頓開。」
這可跟平時的感謝詞不大一樣,楚子苓笑笑:「也是眼疾不重,方能復明。湯藥還要按時服用,暫時也不可看書,更要避免流淚,好生調養,才能持久。」
「老朽本就想辭去官職,如此倒也和了心思。」那老者話聲一頓,突然問道:「陰陽沖和,才是長生之法?」
這是想求長生嗎?對於老年人而言,這確實是最大的需求了,楚子苓稍稍改動一下:「是長壽之法。」
那老者笑了,從僕從手裡接過一個木匣,親自遞在了楚子苓面前:「多謝大醫指點,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這就是診金了嗎?楚子苓如今看病,還沒有固定的收費標準,這老者雖然看似大夫,但是衣著如此簡樸,估計也是身家不豐,又這麼大年紀了,診金看心意收也無妨。
接過木匣,並未打開,楚子苓只是頷首致謝。那老者也不在意,行禮之後,便告辭而去。楚子苓親自把人送到了門外,目視老者上車,才轉身回屋。
收拾了一下屋裡的藥材器械,又配了兩劑藥,她才想起那個木匣。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放著五塊金,兩枚簡。金餅應當是老者的身家了,這竹簡又是什麼?
楚子苓拿起兩枚簡仔細看了半晌,只覺一枚像是個印信,另一個則只寫了行字,看不懂其中含義。她這些年雖然說話沒障礙了,大篆卻還在學,無奈,只能拿著去尋田恆。
正跟閨女玩的開心,田恆漫不經心接過簡,掃了一眼:「這個應當是守藏室的印信,若是想入太史府求教尋書,持此印信就能入內。另一個嘛……」田恆挑了挑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何意?」
楚子苓一怔,突然撩起裙擺向外衝去,然而跑到門外再看,哪還有車輛的影子。
守藏室之官,還寫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樣的句子,來診治的究竟是誰?不是說那人只比孔子大二十多歲嗎,怎麼可能在此時碰到,還如此年長?辭官遠行,難道是要出函谷?為何她沒問清楚那老者的姓氏出身?!
萬般思緒在腦中徘徊,攪得楚子苓頭都大了,這時田恆也抱著女兒跟了出來,皺眉問道:「可出了什麼事?」
他懷中的舜華倒是無憂無慮,小爪子握著兩支竹簡,興奮的揮來舞去。
看著把她留在了這個時代的兩位至親,楚子苓突然笑了,輕輕搖了搖頭:「無事。」
她來這世間便是奇遇,又何必在乎那麼多?萍水相逢,當平常視之。
伸手把女兒抱過來,蹭了蹭她肥嘟嘟的小臉,楚子苓頭也沒回,拉著田恆走回了屋中。
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嘿~老子的年齡成迷,但是活二百來歲顯然不大可能。若這是個尊稱,稱呼的是幾個,而非一個人,那麼史書的記載是不是就合理了些呢?
今天更新的早了吧,明天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