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只是屬下分內之事。”
時蒼南捻著鬍鬚看著霍乘風,心中有了幾分欣賞。這小子有幾分本事,有膽識,還有心思。難得不卑不亢,不邀功不隱咎。
說起來,他的爹爹霍以達霍將軍,時蒼南也是知道的,不過相交不深。
最後一代名將落得個叛國投敵的罪名,滿朝震驚。那時他還未入大理寺,此事牽涉極廣,箇中是否有隱情,他直到今日也不敢妄斷。
“好!你起來吧。前塵往事無需傷懷,現在既然加入了大理寺,希望你可以盡忠職守,繼續為國效力。”
霍乘風抬頭看了一眼時蒼南,默默點了點頭。
夜幕降臨,星子閃耀,涼風起,秋蟲鳴。
霍乘風練了一會劍,脫掉上衣,直接從井中絞起一桶水,當頭澆下。水珠順著憤起的肌肉滴下,徹骨的冰涼稍稍解了他渾身的燥熱。
“少爺,這可使不得,早已經立秋了,這井水太寒了,可不敢直接往身上澆。”
老僕拿了乾淨的長布巾子給霍乘風擦拭,豁著缺牙的嘴巴嘮叨。霍乘風接過來布巾擦了擦,只搖搖頭,說:“無妨。”
他換上一襲白色長袍,任濕發垂在肩上。坐到窗邊,燃起一盞孤燈,拿起外公留下的竹簡又看了一遍。
白日裡,那些人的話自然沒有逃過他的耳朵。這些年,因為那個人,冷嘲熱諷他還聽得少嗎?他不在乎,現在只求外公能平安歸來。
將外公的信小心收好。他又從身後的書架上抽出兵書來看。老宅里有很多那個人的舊物,娘一律珍藏,不准任何人扔。
手中的這卷兵書上有很多朱紅批註,看筆跡也是那人所留。霍乘風心中煩躁,一把將兵書扔到了地上,另抽出一捲來看。
看到半夜,霍乘風揉一揉眉心,從袖中掏出一樣東西,米色面上繡著一株翠竹,袋口用珠子和抽繩紮緊,原來是個錢袋。
針腳有些歪斜,也不夠細密,霍乘風卻當成寶貝,放到鼻子下細嗅,一股若有若無的馨香。
慕君,你可還好?
---
桃花鎮流溪村
夏慕君這幾日傍晚都會回來,夜市攤子交給林大哥林嫂子她很放心,江娘子在鋪子裡也很勤力,這一期的鋪銀和錢莊銀子總算如期交上。
夏雲崢臉上的傷已經好了,也和爹爹回去學堂,開始上課了。只是卻變得沉默了,往日最愛熱鬧的他,現在經常把自己關在房裡。
慕君幾次想和他談談,都被他用話岔開。慕君的活計也多,見他不願意談便想著緩緩,過些日子再說。
在家裡,慕君也沒閒著,又開始種草藥了,攢了些竹黃,拿到回春堂抵了奶奶和姑姑的藥錢。又收了好些蜜糖,天漸漸涼了,烤的蜜糖紅薯放在店裡賣,銷路還不錯。
姑姑的身子漸好了些,想去鋪子幫忙,被夏于氏攔下了。夏于氏見夏婉娘總提不起精神,便跟她商量養些鴨子,多少也能換錢。
夏婉娘一聽是個好主意,跟夏爺爺兩個在家裡攏鴨籠,找鴨苗,總算打起了精神,不再日日坐著。
夏慕君也幫著出主意,在塘里種上些篦萁草和荇菜,水塘里養些田螺,小魚小蝦,小鴨子可以吃,鴨糞又成了這些水草的肥料,小魚小蝦也吃水草。
夏若虛面上看著沒什麼,一個人枯坐的時候,時時長吁短嘆。夏于氏知道他心裡不痛快,也只能細細寬慰。
夏若虛雖然每日還是照常授課,可不再似以往兩耳不聞窗外事,開始留心時政。縣官有時會請鄉紳地主和秀才們去縣衙議事,談論當時當地的一些民生問題。
夏若虛以前便用心,現在更是熱心。
上次水龍節的時候,縣官陸大人對夏若虛就有了印象,敬他為人正直,知識淵博。這幾次議事,夏若虛提的秋季防火更是引起了陸大人的重視。
夏若虛說中元節將近,百姓們素來喜歡焚化紙錢元寶祭奠故人,秋季乾燥,極易引起森林大火。
防火要務,一來要提前告誡百姓,二來要加強巡林巡夜,跟大悲寺里也打好招呼。三來,縣衙備上充足的水龍車和沙袋,以備不時之需。
果然,中元節一過,青州好幾個下轄縣都上報失火,唯有桃花鎮安全無事,到讓陸大人在青州知府面前大大長臉。
☆、第九十八章峰迴路轉
過了中元節,日頭一日短一線,清晨時分葉片上會出現晶瑩的凝露,難熬的溽暑終於過去了。慕君家院子後邊的桂花漸漸開了,清香沁鼻。
這日一早,慕君正在鋪子裡招呼客人,一位打扮平常的男子直接找到了她,塞給她一塊白絹布,留下一句“要遞信就到驛站找我”,就離開了。
慕君擦了擦手,慢慢打開竹簡,是霍乘風的筆跡。
“老闆,這要一份粢飯油條!”
“哎,馬上來!”
慕君將絹布收好,揣進懷裡,繼續去忙了。一上午都覺得懷裡有什麼暖烘烘的,做事也更有勁頭。
過了晌午,她終於得空了,坐在櫃檯後面,仔細地擦乾了手,才把絹布掏出來,慢慢展開。
“夏慕:
臨走時太匆忙,沒來得及見你,這段日子,你過的可還好?
我已經在中都城安頓下來了,短時間內恐怕不能回桃花鎮,你要照顧好自己。
時蒼南捻著鬍鬚看著霍乘風,心中有了幾分欣賞。這小子有幾分本事,有膽識,還有心思。難得不卑不亢,不邀功不隱咎。
說起來,他的爹爹霍以達霍將軍,時蒼南也是知道的,不過相交不深。
最後一代名將落得個叛國投敵的罪名,滿朝震驚。那時他還未入大理寺,此事牽涉極廣,箇中是否有隱情,他直到今日也不敢妄斷。
“好!你起來吧。前塵往事無需傷懷,現在既然加入了大理寺,希望你可以盡忠職守,繼續為國效力。”
霍乘風抬頭看了一眼時蒼南,默默點了點頭。
夜幕降臨,星子閃耀,涼風起,秋蟲鳴。
霍乘風練了一會劍,脫掉上衣,直接從井中絞起一桶水,當頭澆下。水珠順著憤起的肌肉滴下,徹骨的冰涼稍稍解了他渾身的燥熱。
“少爺,這可使不得,早已經立秋了,這井水太寒了,可不敢直接往身上澆。”
老僕拿了乾淨的長布巾子給霍乘風擦拭,豁著缺牙的嘴巴嘮叨。霍乘風接過來布巾擦了擦,只搖搖頭,說:“無妨。”
他換上一襲白色長袍,任濕發垂在肩上。坐到窗邊,燃起一盞孤燈,拿起外公留下的竹簡又看了一遍。
白日裡,那些人的話自然沒有逃過他的耳朵。這些年,因為那個人,冷嘲熱諷他還聽得少嗎?他不在乎,現在只求外公能平安歸來。
將外公的信小心收好。他又從身後的書架上抽出兵書來看。老宅里有很多那個人的舊物,娘一律珍藏,不准任何人扔。
手中的這卷兵書上有很多朱紅批註,看筆跡也是那人所留。霍乘風心中煩躁,一把將兵書扔到了地上,另抽出一捲來看。
看到半夜,霍乘風揉一揉眉心,從袖中掏出一樣東西,米色面上繡著一株翠竹,袋口用珠子和抽繩紮緊,原來是個錢袋。
針腳有些歪斜,也不夠細密,霍乘風卻當成寶貝,放到鼻子下細嗅,一股若有若無的馨香。
慕君,你可還好?
---
桃花鎮流溪村
夏慕君這幾日傍晚都會回來,夜市攤子交給林大哥林嫂子她很放心,江娘子在鋪子裡也很勤力,這一期的鋪銀和錢莊銀子總算如期交上。
夏雲崢臉上的傷已經好了,也和爹爹回去學堂,開始上課了。只是卻變得沉默了,往日最愛熱鬧的他,現在經常把自己關在房裡。
慕君幾次想和他談談,都被他用話岔開。慕君的活計也多,見他不願意談便想著緩緩,過些日子再說。
在家裡,慕君也沒閒著,又開始種草藥了,攢了些竹黃,拿到回春堂抵了奶奶和姑姑的藥錢。又收了好些蜜糖,天漸漸涼了,烤的蜜糖紅薯放在店裡賣,銷路還不錯。
姑姑的身子漸好了些,想去鋪子幫忙,被夏于氏攔下了。夏于氏見夏婉娘總提不起精神,便跟她商量養些鴨子,多少也能換錢。
夏婉娘一聽是個好主意,跟夏爺爺兩個在家裡攏鴨籠,找鴨苗,總算打起了精神,不再日日坐著。
夏慕君也幫著出主意,在塘里種上些篦萁草和荇菜,水塘里養些田螺,小魚小蝦,小鴨子可以吃,鴨糞又成了這些水草的肥料,小魚小蝦也吃水草。
夏若虛面上看著沒什麼,一個人枯坐的時候,時時長吁短嘆。夏于氏知道他心裡不痛快,也只能細細寬慰。
夏若虛雖然每日還是照常授課,可不再似以往兩耳不聞窗外事,開始留心時政。縣官有時會請鄉紳地主和秀才們去縣衙議事,談論當時當地的一些民生問題。
夏若虛以前便用心,現在更是熱心。
上次水龍節的時候,縣官陸大人對夏若虛就有了印象,敬他為人正直,知識淵博。這幾次議事,夏若虛提的秋季防火更是引起了陸大人的重視。
夏若虛說中元節將近,百姓們素來喜歡焚化紙錢元寶祭奠故人,秋季乾燥,極易引起森林大火。
防火要務,一來要提前告誡百姓,二來要加強巡林巡夜,跟大悲寺里也打好招呼。三來,縣衙備上充足的水龍車和沙袋,以備不時之需。
果然,中元節一過,青州好幾個下轄縣都上報失火,唯有桃花鎮安全無事,到讓陸大人在青州知府面前大大長臉。
☆、第九十八章峰迴路轉
過了中元節,日頭一日短一線,清晨時分葉片上會出現晶瑩的凝露,難熬的溽暑終於過去了。慕君家院子後邊的桂花漸漸開了,清香沁鼻。
這日一早,慕君正在鋪子裡招呼客人,一位打扮平常的男子直接找到了她,塞給她一塊白絹布,留下一句“要遞信就到驛站找我”,就離開了。
慕君擦了擦手,慢慢打開竹簡,是霍乘風的筆跡。
“老闆,這要一份粢飯油條!”
“哎,馬上來!”
慕君將絹布收好,揣進懷裡,繼續去忙了。一上午都覺得懷裡有什麼暖烘烘的,做事也更有勁頭。
過了晌午,她終於得空了,坐在櫃檯後面,仔細地擦乾了手,才把絹布掏出來,慢慢展開。
“夏慕:
臨走時太匆忙,沒來得及見你,這段日子,你過的可還好?
我已經在中都城安頓下來了,短時間內恐怕不能回桃花鎮,你要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