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雪棠點點頭,道:“其實我還真這麽想來著,對那些文人們喜歡遊山玩水,我還真想不太明白,我覺得看風景,還不如看每個地方有趣的風俗習慣有趣些,風景不都千篇一律麽?有什麽好看的?”

  伏晉鵬也心有戚戚焉,道:“我覺得還不如看看各地的武林勢力來的有趣。”

  王書平黑線,道:“你們說的那些我也喜歡,不過風景我也愛看啊,總的來說,我對什麽都有興趣。”

  通俗一點說來,就是興趣廣泛,深入一點來說,就是博愛。

  “要是你們沒興趣,我跟天樞和九如去好了。”

  既然他想去的地方他們兩人沒興趣,他也不會強求啦。

  伏晉鵬摸了摸下巴,道:“好吧,我剛好趁著這機會,去青州分舵看看。”最近只顧著跟王書平遊樂,也該處理處理正事了──雖然最近還不錯,江湖和教里沒出什麽大事需要他參與或處理,但偶爾還是要巡查一下的,反正有趙天樞和馮九如兩人陪著王書平,也不用擔心會有人找他的麻煩。

  趙雪棠也表示他打算去青州的地盤轉轉,因為好久沒去了,也該抽空瞧一瞧了。然後看了眼最近待王書平越發好的堂兄,再看了眼對趙天樞態度也越來越好的王書平,暗道這情況可不太妙,再搞下去,別他們三人都跟王書平關係不錯了,自己卻遲遲沒跟王書平有任何進展,這還要怎麽笑話伏晉鵬?到時別被他笑話了。看來,他是得想想辦法了……

  一行五人,開始分頭行動。

  趙天樞看了眼旁邊向來笑眯眯、待王書平相當不錯、廚藝又深得王書平喜歡的馮九如,暗道似乎這人倒比伏晉鵬更不好對付,又想,真是奇怪了,伏晉鵬不拘類型,只要是感興趣的人就會想辦法弄上手,所以會跟讓他感興趣的王書平一直相處下去不奇怪,可是這馮九如以前可只喜歡美少年的,怎麽還能跟王書平相好這麽長時間呢?而且看起來是真的喜歡,不像是只為了圖王書平的某些奇才才跟他好的啊,真是太詭異了。

  也許,該抽個時間,想個法子,“問問”他原因了,有異常,肯定就是有原因的嘛。

  太平遊記(今穿古)96

  太平遊記之三十二:折磨與摧殘(八)

  王書平與趙天樞、馮九如三人坐著馬車來到了白龍寺山下。

  雖然王書平提出去禪寺最好儉樸些,乘坐樸素一點的馬車過來,但是趙天樞卻言道:既然平常坐的都是好馬車,此時去名剎,更應該一如既往,而不應該在佛祖面前偽飾,裝作很樸素的樣子討佛祖的喜歡,並稱,佛祖可能更喜歡誠實的人。王書平聽他這麽一說,在黑線的同時竟然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便乘坐了平日裡坐的車子過了來,不過在山下時便停了下來,因為從山腳到寺門,都是石階,馬車也沒法上去。

  剛進山門,便見供遊人歇腳的涼亭里有個熟人──正是那個自稱喬青羽的青衫男子,似是正在一邊休息一邊眺望周圍的風景,看到他們來了,便微微一笑,拱手道:“書平先生,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

  雖然這個喬青羽讓他感覺挺危險的,但對方跟他打招呼,他也不能不應答,於是便簡短地回了個禮,道:“喬兄,幸會。”

  心裡暗道,這廝不是在花會嗎?怎麽下午出來了,沒賞了?自己是因為被人掃了興才離開的,否則的話,就跟其他人一樣,會在花會呆一天了,而像喬青羽這樣,突然半路離開,是什麽原因呢?不會也是遭遇了什麽掃興的事吧?

  那喬青羽又讓他介紹了下趙天樞和馮九如,然後眾人寒暄了幾句,喬青羽便道:“書平先生也是來拜訪玄慈大師的?”

  “是啊,不過還沒約好時間,拜訪他的人太多了,我擠不上前啊。”王書平苦惱地道。

  聽趙天樞說本來至少要到十天後,不過他正在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提前,王書平就等著他跟自己報告提前的好消息呢。

  “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約啊,如果你跟他談的來,他會把你當朋友,隨時能見到他的。”喬青羽道。

  “真的麽?”王書平不由大喜,但是考慮到現實問題,接著又嘆了口氣,道:“唉,都沒跟他見上面,怎麽知道能不能跟他談的來呢?”

  “他是得道高僧,極喜禪理,你要想打動他,可以寫一些對佛理的看法或者禪理讓小沙彌遞給他,他要覺得你寫的好,多半就會提前見你了。”喬青羽道。

  聽喬青羽這樣說,王書平再次大喜,心裡頓時有了主意,於是當下便讓寺里的小沙彌找來文房四寶,唰唰唰寫了幾行字。

  “你在寫什麽?”馮九如好奇地問。

  先前喬青羽鼓動王書平寫些東西時,趙天樞和馮九如不由看了他一眼,暗想這人是不是想試探王書平的水平怎樣,因此當他們看王書平大喜著答應了時,不由也好奇了起來,暗道看起來王書平相當胸有成竹嘛,那麽說來,先前王書平不解“略備薄酌”,是真的因為他是從海外來的,對太平文字修為不深導致的?

  “寫個小故事給大師看看,也許大師就願意見我了。”王書平笑道。

  “我來看看,你寫的是什麽。”趙天樞道,拿過王書平的紙條念了起來。

  “高僧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缽,命弟子作偈以檢驗他們的修煉水平,以傳衣法。弟子神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覺其未見本性,因此未傳衣法。弟子慧能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後,召其入室,傳付衣缽。”(以上內容來自歷史記載──某生注)

  其實王書平本來想直接寫六祖慧能那幾句話的,但是又覺得那樣有盜用之嫌,所以就編了個小故事,這樣,當有人問起時,他就可以說這是別人說的,他聽來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喬青羽拿過來讀了讀,然後便眼神熱烈地看向王書平,王書平被他一直冷淡突變熱切嚇了一跳,不由悄悄後退了一步,道:“怎……怎麽了?”

  不會是這兒有這故事吧?不過就是有,這樣寫也沒關係的吧?古人由於不像現代人有網絡,什麽東西不知道了,只要記得關鍵詞,在網上查一下就行了,古人如果有人能背不少東西就叫博學,就叫學富五車,在古代也是很受人尊敬的,畢竟古代別說網絡了,連書都緊張,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錢買到一堆的書,博覽群書的,平常人讀了個四書五經就叫讀書人了,相比現代人的知識面來說,其實是很淺的(當然現代人跟古代人所處的環境不同,要是純粹比古文造詣的話,那是比不了),所以就算這兒有這故事,他寫了也不算失禮。

  “我就知道能說出那樣一番大道理的王兄,詩才方面肯定造詣不低,只是不想作詩而已。沒想到王兄不僅詩文好,禪理更難得。先生大才,請受喬某一拜,改日先生若有空的話,不才定當聆聽先生教誨。”喬青羽向他深深一揖道,再聽他說的,搞的王書平腦筋都打結了,暗道這人太詭異了,還是離遠點比較好。

  “你是不是誤會什麽了?我這只是小故事啊,又不是我說的,是慧能說的。”王書平道。

  “慧能是你寫的人物,他說的不也就是你說的?”喬青羽道。

  “不是我說的,是我們那兒的一個高僧,我只是把他的故事寫出來罷了。”

  “這樣啊……那有空書平先生能不能介紹在下認識一下那位大師?能寫出這樣話的禪師,在下真想結交一番呢。”喬青羽道。

  王書平糾結了,暗道最近怎麽老有人對他先前所處的地方好奇、然後想去呢?喬青羽是,先前提出要看看他家鄉的趙雪棠亦是,搞的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太平遊記(今穿古)97

  太平遊記之三十二:折磨與摧殘(九)

  王書平的紙條被小沙彌遞了進去,只是大師此時正在與什麽人談事吧,所以小沙彌記下了他們住的地方,說等大師的客人走後,就將紙條遞上去,一有消息,會派人告知他的。

  王書平知道玄慈名聲既廣,是個大人物,每天忙的事情肯定多,因此對小和尚的吩咐並無異議,便告辭離開了。

  那個喬青羽對王書平顯是非常親近,也跟了出來,說是想就近聆聽他的教誨云云,讓王書平直覺聽了腦部直抽抽,可惜伸手不打笑臉人,要不然王書平早讓他不要跟了。

  一行四人回到客棧,喬青羽也投宿在了這裡。

  路上的時候馮九如就對喬青羽的跟隨相當不滿了,只是看趙天樞只是皺了下眉,基本還相當平靜,暗道依這人的性格,不該這麽平靜啊,難不成是有什麽辦法了?於是這才沒開口阻止喬青羽的跟隨,想看看趙天樞打算怎麽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