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他還附了幾個食譜。百姓們要是現在就沒吃的了,建議烹炸蝗蟲,蝗蟲有飛蝦美稱,只要按照他的方法製作成菜,不但美味,而且還能裹腹,甚至增進營養。他姥姥的,看是你蝗蟲吃的過人類,還是人類吃的過你,吃不死你!白送的營養好菜,不吃白不吃。

  [祝朋友們情人節快樂!甜甜蜜蜜!^_^2月14日]

  太平遊記(今穿古)72

  太平遊記之三十:蝗災(四)

  卻說這個大陸的人從總結歷史經驗早就看出來了,嚴重蝗災都是伴隨著嚴重乾旱出現的,而今年,陽州、雲州一直乾旱,但往年一般都是連干兩年以上才會出現蝗災,沒想到今年才幹了八個月蝗蟲就出來了。雖然大家都知道旱極而蝗的道理,但是由於古代科學技術的限制,一直以來,大家並不清楚蝗蟲的形成原因,所以一直沒法防治於未然,這次王書平的材料里,寫清楚了蝗蟲之所以乾旱會冒出來的原因,讓大家也就有了防治的目標。

  趙天樞和馮九如看王書平將材料一人給了一份,真是恨不得將對方的材料搶上前撕了,好讓自己唯一份,可是也知道對方不是那麽好惹,況且撕了王書平還會給他們重抄一份,除非將王書平也劫走了,不過這種事,可不是說能幹就能幹的,干不好,估計蝗災沒解決,自己人要先斗個頭破血流了,到時外敵入侵就不好玩了,於是當下兩人只能皺著眉看了下對方,便向王書平道了謝,趕緊回去實施了。

  就算沒法獨一份,至少,也比對方乾的更好!

  當然,在這種救災的事情上爭先恐後,王書平顯然是樂見的。

  果然像王書平想的那樣,受到蝗災侵襲的地方,百姓們無論有沒有存糧都開始按照王書平的菜譜吃蝗蟲,吃這種他們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吃蟲誒……好在吃過一次後,發現味道還能接受,所以就一直吃了下去。

  無糧的人是因為沒吃的所以只能吃蝗蟲,有糧的人多是富戶,吃蝗蟲則是為了響應太子黨和四皇子黨的號召,吃一個少一個,支持一下自己所在的陣營,所以每餐做做樣子也會在餐桌上擺上一盤炒飛蝦──感謝王書平,將名字改為蝦,讓他們吃起來心理障礙小了不少,要是叫吃蟲,心裡多少會有噁心感。

  而家禽問題,由於兩方人馬都想在皇帝面前和民間豎立好印象,所以都使出了十分的力,搞了不少錢,讓普通百姓每家都有幾十隻家禽。

  說到錢,卻說由於太平、西鳳、she雕三國鼎立,所以為了防止身邊兩國侵襲太平,太平每年都要準備大量的財政用於軍事開支,所以此次面臨這場大災,財政並沒有多少錢可以撥款。太子和四皇子深知財政困難,看皇上為賑災款問題愁眉不展,便說自己能解決銀子的問題,不需要朝廷撥款,這讓皇上自然高興,並諭示後宮,開支減半,省下來的錢留作賑災用,算他出的一份力。

  說起自己弄錢,當然就要說到兩家的經濟實力,本來,趙天樞的經濟實力是遠比不上太子家的,因為太子家有馮九如這個超級神廚在,酒樓開遍整個大陸,也不知道有多少錢,而且由於趙天樞不停地拉攏人才招兵買馬,經濟差點搞到入不敷出,但由於王書平助了趙天樞一把,讓他壟斷了新型紙張的生產,所以趙天樞的經濟實力才慢慢上去了。

  雖然兩家經濟實力都有,但誰也不敢露富,暴露己方陣營有大量錢財,不但會在這個危難當口讓受災的百姓對他們起負面想法,也會讓皇帝起戒心,所以兩家人就為這事發起愁來,想著要怎麽弄來錢又不讓皇帝或百姓沒有負面想法呢?

  恰好王書平聽到了他們的煩惱,這事他倒有辦法。唉,在現代時,這幾年全世界天災不少啊,各國救治災民是怎麽弄錢的,他就算沒搞過,聽也聽說不少了,所以不需要從手機里搜索就有點主意,於是便向趙天樞和馮九如道:“募捐吧!向未受災的地方大量募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嘛。人多力量大,成百上千萬的人一起行動,馬上就能湊到很多銀子了。”

  太平人口有五六千萬,這次未受災人口約有四千萬,要說募捐,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嘛。

  “……這個,會不會被百姓們罵苛捐雜稅?”趙天樞皺著眉問。他可不想因為在未受災的地方刮錢,讓百姓怨聲載道啊!

  王書平搖搖頭,道:“我的話還沒說完,你聽我接著往下說。這種募捐,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讓你們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到百姓中發表演說,將災區的慘象、災民們的痛苦等向未受災的百姓們一一道來,讓百姓聽了後能自發幫忙。具體怎麽鼓動百姓們對災民的愛心,就由你們自己想辦法了,我想對於你們這樣有能力的人不是件難事吧?”

  趙天樞固然與馮九如是對頭,但此時聽了王書平聞所未聞的話,還是讓兩人不由互相看了眼,面面相覷。

  只是此時不是討論的時候,便聽王書平又侃侃而談,道:“在發動百姓自願捐款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要強求別人捐多少,捐少了也不要嫌棄,不管捐多捐少,都是別人的心意,特別是那些普通百姓,他們或許一年的收入不過十來兩銀子,是來年全家的開銷,如果他們肯捐幾十個銅板,比那些一年收入幾十萬兩銀子,根本不必擔心來年開銷的富戶,從心意上來說還要重,所以千萬不要歧視他們的這些捐款,就算普通百姓一人只捐幾十個銅板,可是許許多多的百姓一起捐助,小溪匯成大河,也能積攢不少了。”

  “第二,雖然說不強求別人捐多少,但有錢人由於不用擔心來年生活開支問題,可以想辦法發動他們多捐點,我的意見是,讓他們對口支援!建議將受災的地方,細緻到每個村,看看可有哪個富戶或哪幾個富戶願意認領哪個村或哪幾個村的扶助問題,如果願意,在該村豎功德碑,讓該村人知道是誰救了他們,這樣一來,富戶們看到自己捐的錢還有個響聲,可能會積極些,特別是對於商戶,你們可以跟他們說,這樣做,有廣告作用,讓別人知道他們的店鋪行了善,有利於在百姓中打響知名度,對以後的經營有好處。”

  這就像現代一樣,雖說大家捐多捐少一個樣,可是那些大財團捐了很多錢,還是會在新聞以及網絡媒體中留下聲名的。

  “還有最最重要的第三點,你們一定要做好各項捐款的帳務工作,每一筆捐款,最好都讓當事人簽字或畫押,一來,可以免除你們的手下貪污,二來也能對百姓們有個交代,讓他們知道,他們捐的錢,不是進了當官的口袋,而是真的幫到了人,要是傳出了貪污醜聞,以後再發生災難時,會影響百姓們捐款的積極性的,另外,帳務做得清楚了,也能防止政敵污衊你們貪污,因為一旦不清楚,就算你們沒貪污,但他們要想潑髒水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這事一定要做好,馬虎不得。”

  這一點讓趙天樞和馮九如都點點頭,覺得他說的非常有理。

  “好了,大概就是這麽多吧,如果有補充,我再跟你們說。……唔,對了,你們可有什麽要問的?”王書平看向兩人,問道。

  太平遊記(今穿古)73

  太平遊記之三十:蝗災(五)

  馮九如愁眉苦臉地問道:“我就想問,搞募捐,非得弄什麽演說啊?有沒有其他辦法?”

  他是害怕太子仁德有加,端方有禮,可能不及趙天樞那樣能說會道,到時搞的不如趙天樞好怎麽辦?

  王書平笑道:“只要能吸引捐款,也不一定非要演說啦,也可以向百姓發放宣傳單,向百姓宣傳這事也行,總而言之,只要能吸引來募捐,什麽方法都可以用,前提是不能強捐。不過最好是主事之人現身演說比較有感染力哦。”

  王書平對兩方人搞募捐很有興趣,特別是提出要演說更有點故意為之──其實是他想看戲,看這兩個古代的皇子怎麽演說,一想到嚴謹守禮的古代人大庭廣眾地發表演說,特別是一向嚴肅古板嚴謹的趙天樞要在大庭廣眾像現代人那樣聲嘶力竭地發表那些熱情洋溢的鼓動之語,王書平光想想就覺得樂不可支,暗道到時一定要到場聽兩人的演說去。

  到古代這麽長時間了,什麽聽戲文看雜耍上青樓(當然他就坐坐沒實踐了,怕染病,這年代也有花柳病,更可怕的是這年代的醫術還不行,又沒安全套,他可不想到時一不小心搞的一命嗚呼了)逛詩社之類的古事都玩過了,覺得非常地沒勁,一點趣味都沒有,哪像現代娛樂內容豐富?也忒枯燥了,所以這次太子和四皇子的演講,就讓王書平很期待了,暗道這種大型聚會,肯定有趣的。

  “呃……因為從沒聽說過,不知道該怎麽做,所以書書能不能給我們示範下?”趙天樞頗有求知慾地誠懇問道。

  “對啊對啊!”馮九如也不停點頭,暗道要不要把太子找過來旁聽一下呢?免得自己轉達的不到位,讓太子沒學會,到時比不上趙天樞?畢竟這個所謂的演講,看起來除了有募捐的作用,還能借這個機會籠絡民心呢!所以一定不能輸給了趙天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