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平遊記》作者:生生死死【完結】

  說明:既可整體看,也可一個小短篇一個小短篇地看,咳,打算像情景劇哪樣寫。

  穿越文,是N P還是一對一暫未想好,寫到那算到那。

  【

  太平遊記(今穿古)1

  太平遊記

  說明:既可整體看,也可一個小短篇一個小短篇地看,咳,打算像情景劇那樣寫。穿越文,是NP還是一對一暫未想好,寫到哪算到哪。把這個文章寫在新專欄是為了方便大家觀看,因為舊欄鮮網設置了防複製,有時候打開網頁比較慢。

  太平遊記之一:經濟問題(一)

  王書平是怎麽到了這個平行宇宙空間太平王朝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那天他去自助游,游山,走進一個山林,再出來後就發現自己到了古代──不是唐宋元明清,而是異時空的古代,一個稱為太平王朝的地方。

  他再順著那個山林走回去,但走來走去還是在古代,沒走回現代。

  轉了一天還是回不去後,王書平只好既來之則安之,考慮到生活問題,在考察了這個時代技術不先進後,便嘆了口氣,翻出掛在頸上不值幾個錢的飾鏈,拿到當鋪,狠宰了對方三千兩,在城裡不太豪華但也還過得去的地段盤了家店面,開起了酒樓。

  他知道這時代的技術,以他們的技術是肯定造不出他那種雖然價錢便宜但做工精緻的掛鏈的,所以當然會狠宰一頓,儘量給自己找點生活費。

  之所以選擇開酒樓,是因為他除了做菜手藝還不錯外,其他就屬電腦最厲害,可是電腦技術在這個鬼地方有個鳥用,為了生活,他只能開酒樓,憑著現代五花八門的菜式討口飯吃了。

  本來王書平的計劃是很妥當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天敵!

  靠!他哪地方不好選,偏偏選在了本朝被譽為廚神的馮九如開的酒樓對面!

  他當時還想呢,這地段不算京城的繁華地帶,怎麽對面酒樓的生意那麽好,看來這地方開酒樓應該不吃虧,所以就大馬金刀地在對面盤了家要轉手的酒樓,難怪那家酒樓要轉手了,原來自從馮九如在對面開了酒樓後,這家酒樓的生意就直線下降,最後只好關門大吉,他不了解情況,還以為自己撿到了大便宜,趕緊喜滋滋地買下來開了業,結果可想而知。

  一開始,他依靠稀奇的菜式的確吸引了不少顧客過來吃飯,但要命的是,這個馮九如厲害至極,不知道從哪聽聞了自己有奇怪的菜式,就每天過來嘗一次,每道菜只要嘗過三次,他就能做得比他更好吃了!做得比他更好吃後,顧客自然都到他那兒吃,然後他就得想出另外的新菜留住一些顧客,要不然就要跟上一個酒樓一樣,關門大吉了。

  他曾想過限制馮九如過來用餐,後來想想沒用,他大可以找人在自己這兒買了回去研究,所以每次只能恨恨地看姓馮的過來用餐,然後偷學他的菜式。

  既然這麽恨他,就算馮九如可以指派別的人買他的菜然後偷學他的菜式,他也可以禁止他過來,好眼不見為淨啊,偏王書平這人性格古怪,他琢磨著自己一個人在家恨得直咬牙不好,所以還不如讓人在自己面前晃悠,他可以直接用眼刀子割他,這樣有實體對象,發泄起來有勁些。

  好在馮九如臉皮厚,對王書平的瞪眼從來不放在心上,還能很有風度地誇讚他奇思妙想真不少。

  每次被姓馮的誇讚,王書平都假笑著收下,只心裡暗暗發苦,想著再這麽下去,他這菜式總有見底的一天啊,到時候菜式都被別人學去了,他沒顧客了可怎麽辦啊!

  王書平苦惱啊,想來想去總是想不到賺生活費的招兒,這天實在想的頭疼,便拿出手機看點輕鬆小說換換心情。

  先前說了,王書平是背著旅行包自助游來著,所以自然有手機,當年愛好旅遊的王書平為了在野外出現特殊情況時手機別因沒電無法與外界聯繫,所以買的是光電手機,雖然光能轉化成電能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只要有光的地方還是能充點電應急的,所以此時他到古代雖已有三月之久,但是每晚還是能掏出手機來看看小說打發打發古代夜晚的枯燥無聊。

  看著看著,王書平打量著自己海量的電子書,想出了一條賺生活費的妙招來。

  於是趕緊找來那次用來裝修糊窗戶的大開白紙,磨墨,鋪紙,一邊對著手機一邊刷刷刷寫了起來。

  感謝當老師的父親從小堅持要自己練書法,毛筆字在這個時代雖然只能算一般,但總算還能見人。

  第二日一早,馮九如過來看今天王書平有沒有新菜式時,便發現有人在大堂上說書,然後大堂上最顯眼的地方貼了老大一張紙,上面寫滿了小籠包子大小的字──正是說書人所說的,字寫的那麽大顯然是為了方便食客觀看。上書:“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跟所有人一樣,一開始便被開頭那首詞和開卷寥寥數語震住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調寄《臨江仙》”

  這詞寫的著實地好!馮九如也算見識廣了,但從未想過那個經常能想出稀奇菜式的王書平,竟然還能寫出這樣厲害的詩詞來,翰林學士恐怕也難找這水平的來!這個王書平究竟是什麽怪物?

  再往下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話雖簡單,但寫這話的人見識顯然不一般。他倒沒想過王書平一個小小的廚子會有這樣的見識!

  馮九如一字一句將文章全部看完,然後將視線轉到正端菜給他的王書平臉上。

  “這是你寫的?”

  “嗯哼。”文章當然不是他寫的,但是肯定不能跟別人說自己是抄襲,就當姓馮的問那紙上的字是不是他寫的意思吧,那可貨真價實是他寫的噢。“馮當家的,這玩意兒你要不要也抄一份回去掛著?”王書平假笑著問。

  哼!小樣,跟他斗!看誰厲害!

  這連載小說你就是抄一份回去,別人看過了也不會再去你那兒看了,只會在他這兒看最新鮮的!

  太平遊記(今穿古)2

  太平遊記之一:經濟問題(二)

  馮九如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這樣最好,你終於保住了書平酒樓,我本來還擔心你三個月後會關門大吉哩。”

  故作關心的話正中要害,戳的王書平心頭髮疼,要不是這廝逼的,他哪需要白天忙完了晚上還要忙啊,日喲,毛筆寫字沒電腦打字快,搞的他昨晚寫到了將近子時才寫好!

  自那日馮九如鎩羽而歸後,卻奇蹟地沒有生氣,而是依舊每日來報到──顯然是為了看三國演義。

  隨著三國演義的連載,劇情慢慢展開,便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食客,其中不少是喜歡關心國家大事所以對這類戰爭體裁很喜歡的文人士子,經常是邊看邊討論,及至神人諸葛亮隆中對出山之後,食客數量大增,酒樓里天天爆滿,比馮九如那邊還熱鬧。

  來酒樓里不吃飯反而霸占板凳總不像話,所以每人多多少少都會吃點,到後來發現書平酒樓的手藝雖然比九如酒樓差一點,但還能過得去,況且價格低廉些,於是便因小說而有了固定食客,這讓王書平總算鬆了口氣。

  “諸葛亮真是用計出神入化啊!”王書平聽著說書人在看了他的文章後,加以自己的語言組織,將一個紙面上有些僵硬的諸葛亮說的栩栩如生,不由入迷地贊道。

  “他用計再出神入化,那也是你寫的啊,是不是說你更厲害呢?”馮九如在他身邊坐了下來,一邊招呼小二上菜一邊道。

  王書平臉皮雖厚,但馮九如這話他也不好意思承領,只能打哈哈,道:“那是小說家言,真到了現實中,哪會像小說中那樣厲害。”

  這倒是真話,小說家的筆下能寫出不世的英雄,但本人不一定就有那樣的謀略了,要不然每一個厲害的權謀小說家都是厲害的“軍師”了。

  “不過這書要是參透了,有些策略倒是可以用在現實中。”馮九如道。

  “這倒是。”王書平點點頭。現代不少商家政治家都看三國,以期研究後有所得,然後用在商場政界。

  王書平想起這個空間,在他所在國家周圍還有西鳳和she雕兩個王朝比較厲害,跟太平合起來,倒也是三大國鼎立,如果它們打起來,也可以叫三國演義了。

  王書平一邊與廚神聊著,一邊感覺有股視線盯在自己身上,轉眼看時,卻是這幾天都有來的一個紫衣客人。

  “那人是誰,看起來氣質不凡。”王書平問熟知當地情況的土著馮九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