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頁
“阿瑜,你不是說喜歡布依國的天氣嗎?我們回到那裡,開一家客棧或是酒坊,從此以此為生,遠離朝中的那些紛擾,豈不是更好?”
陳錦鯤一說,讓兩個小傢伙的眼睛一亮,思瑜一聽說要去布依國,笑著拍拍手掌說:“好呀好呀,我最喜歡在布依國的樹林裡玩了,那裡的天空好藍,每天都可以聽到小鳥的叫聲,還可以天天放風箏呢。”
亂亂也喜歡那裡的天氣,不過,她更感興趣的是布依國的人。也不知道那個淘氣的小太子會不會遵守承諾,等她重新回到布依國,會不會不記得她呢?
“娘親,我們要去布依國的話,是不是要早些動手,我聽說布依國的冬天山路可不好走。”亂亂提醒道。
陳錦鯤在兩個小孩的鼻子上一人刮一下:“你們兩個小傢伙,一聽說要去布依國,個個都這麼高興。”
思瑜不服氣的說:“爹爹,難道你不高興嗎?布依國的天氣比這裡好,而且娘親也喜歡生活在布依國,我以前看你天天下朝都不開心,只有娘親回來了,你才每天都笑,以後我們跟著娘親一起到布依國生活,一家人就可以快快樂樂的在一起了。”
阿瑜幽幽的嘆一口氣說:“只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你們爹是朝廷的丞相,如今大渝國的局勢又不穩,說一句忌諱的話,新皇登基後還不知道情況會如何?”
這話說得讓陳錦鯤皺了皺眉頭,“陛下這一犯病,五皇子和六皇子這爭得更加凶。之前老五有史風雲支持他,如今史風雲一死,他手底下握有重兵的將軍又少了一個。”
“聽你這麼一說,司徒玉有可能繼位?”一家人聚在新宅的小廚房裡說話,兩個孩子吃著小湯包,陳錦鯤和阿瑜當著孩子的面,並沒有避諱。孩子必須提早面對現實,才更有利於成長,這是夫妻兩個共同的看法。
陳錦鯤接著跟阿瑜討論國事:“現在還不說,不過六皇子這些年確實收買了不少人。這些人有的是為錢賣命,也有的是敬仰六皇子這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六皇子倒是比五皇子更勝一籌。”
“這一點我承認,司徒嚴有些心術不正,但司徒玉這個人又有些太會算計,怎麼說司徒玉當年也曾經幫過我們。你說,要是司徒玉將來成了皇,我們離開大渝國會不會更容易一些?”阿瑜猜想著。
“若是司徒玉稱了皇,我們要走更不可能。他們兩人雖然都曾拉攏於我,但是我跟司徒嚴沒有什麼交往,而司徒玉對我們夫妻兩個了解甚多,他怎麼會放心我們夫妻兩個離開大渝,難道不怕我們成為他的心腹大患嗎?”
“那可怎麼辦?”這又不行,那又不行,難道夫妻兩個真的要一輩子呆在大渝國?
陳錦鯤鄭重的問阿瑜,“你是不是真的願意呆在布依國?”
阿瑜回答道:“那裡有我的義父,我喜歡的天氣,生活在那裡,我覺得更加的自由。”
“好,既然你決定了,那我們一家子就跟著你走。阿瑜,五年前我曾經失去過你,也正是因為那五年,讓我明白什麼對我才是最重要的。而今,我們一家人好不容易重新聚在一起,我絕不會讓我們再次分開。大人在世的時候,曾經後悔這一生沒有成家,所以他才把我當成他的孩子,臨死之前,我曾把我們一家人想離開大渝的事情告訴過他,他說陛下生性多疑,不可能輕易放我們走。而他的兩個兒子也不會輕易讓我們離開,他說為了完成我的心愿,他願意幫我們。”
阿瑜被陳錦鯤說得眼睛一亮,吃驚的問:“耶律大人不是五天前剛剛去逝嗎?他們怎麼幫我們?”
陳錦鯤卻鎮定的說:“此事我早有準備,如果快的話,這幾天就有消息。”明天大結局,明天大結局,明天大結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正文 第二十六章大結局
跟陳錦鯤預料的不錯,六皇子比五皇子在大渝國的朝廷中更有人緣,陛下神志不清的這段時間,朝廷里大多數的事情都是由六皇子作主,說是陛下重病前的口諭,但是這口諭是跟皇帝較親密的宮人傳出來的,而那些宮人大多跟六皇子相熟,這口諭的真實性就有待考證。
司徒嚴對這份口諭表示不信服,沒事就愛跟六皇子管的事情裡頭插一腳,免得朝廷里的事情全是司徒玉一個人說了算。
五皇子和六皇子繼續明爭暗鬥,都想在最後一刻坐上龍椅,不管最後是誰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要經歷一場腥風血雨。
作為一個想和媳婦遠走高飛的右相大人,陳錦鯤對這些事情並不關心。
在耶律旭陽死去一周之後,陳錦鯤按照他們民族的風俗把耶律旭陽火化。耶律旭陽是異族人,雖然他們的族人差不多已經絕跡,但是耶律旭陽在臨死之前請求過大渝皇帝,能讓他按照自己族人的方式安葬。
陳錦鯤捧著耶律旭陽的骨灰,帶上一封信,給司徒嚴請辭,說自己是耶律旭陽的半個兒子,想完成大人的心愿,把耶律旭陽的骨灰埋藏到他的故鄉,特地向司徒嚴辭職。
司徒嚴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右相大人,這種事情不是應該跟老六商量嗎?怎麼找上我來了?”
陳錦鯤就開始跟司徒嚴倒苦水,說之前就有這個意思,只是司徒玉不肯,他肯定是因為想拉攏自己不成,故意報復自己,被逼無奈只能求五皇子幫忙。
陳錦鯤一說,讓兩個小傢伙的眼睛一亮,思瑜一聽說要去布依國,笑著拍拍手掌說:“好呀好呀,我最喜歡在布依國的樹林裡玩了,那裡的天空好藍,每天都可以聽到小鳥的叫聲,還可以天天放風箏呢。”
亂亂也喜歡那裡的天氣,不過,她更感興趣的是布依國的人。也不知道那個淘氣的小太子會不會遵守承諾,等她重新回到布依國,會不會不記得她呢?
“娘親,我們要去布依國的話,是不是要早些動手,我聽說布依國的冬天山路可不好走。”亂亂提醒道。
陳錦鯤在兩個小孩的鼻子上一人刮一下:“你們兩個小傢伙,一聽說要去布依國,個個都這麼高興。”
思瑜不服氣的說:“爹爹,難道你不高興嗎?布依國的天氣比這裡好,而且娘親也喜歡生活在布依國,我以前看你天天下朝都不開心,只有娘親回來了,你才每天都笑,以後我們跟著娘親一起到布依國生活,一家人就可以快快樂樂的在一起了。”
阿瑜幽幽的嘆一口氣說:“只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你們爹是朝廷的丞相,如今大渝國的局勢又不穩,說一句忌諱的話,新皇登基後還不知道情況會如何?”
這話說得讓陳錦鯤皺了皺眉頭,“陛下這一犯病,五皇子和六皇子這爭得更加凶。之前老五有史風雲支持他,如今史風雲一死,他手底下握有重兵的將軍又少了一個。”
“聽你這麼一說,司徒玉有可能繼位?”一家人聚在新宅的小廚房裡說話,兩個孩子吃著小湯包,陳錦鯤和阿瑜當著孩子的面,並沒有避諱。孩子必須提早面對現實,才更有利於成長,這是夫妻兩個共同的看法。
陳錦鯤接著跟阿瑜討論國事:“現在還不說,不過六皇子這些年確實收買了不少人。這些人有的是為錢賣命,也有的是敬仰六皇子這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六皇子倒是比五皇子更勝一籌。”
“這一點我承認,司徒嚴有些心術不正,但司徒玉這個人又有些太會算計,怎麼說司徒玉當年也曾經幫過我們。你說,要是司徒玉將來成了皇,我們離開大渝國會不會更容易一些?”阿瑜猜想著。
“若是司徒玉稱了皇,我們要走更不可能。他們兩人雖然都曾拉攏於我,但是我跟司徒嚴沒有什麼交往,而司徒玉對我們夫妻兩個了解甚多,他怎麼會放心我們夫妻兩個離開大渝,難道不怕我們成為他的心腹大患嗎?”
“那可怎麼辦?”這又不行,那又不行,難道夫妻兩個真的要一輩子呆在大渝國?
陳錦鯤鄭重的問阿瑜,“你是不是真的願意呆在布依國?”
阿瑜回答道:“那裡有我的義父,我喜歡的天氣,生活在那裡,我覺得更加的自由。”
“好,既然你決定了,那我們一家子就跟著你走。阿瑜,五年前我曾經失去過你,也正是因為那五年,讓我明白什麼對我才是最重要的。而今,我們一家人好不容易重新聚在一起,我絕不會讓我們再次分開。大人在世的時候,曾經後悔這一生沒有成家,所以他才把我當成他的孩子,臨死之前,我曾把我們一家人想離開大渝的事情告訴過他,他說陛下生性多疑,不可能輕易放我們走。而他的兩個兒子也不會輕易讓我們離開,他說為了完成我的心愿,他願意幫我們。”
阿瑜被陳錦鯤說得眼睛一亮,吃驚的問:“耶律大人不是五天前剛剛去逝嗎?他們怎麼幫我們?”
陳錦鯤卻鎮定的說:“此事我早有準備,如果快的話,這幾天就有消息。”明天大結局,明天大結局,明天大結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正文 第二十六章大結局
跟陳錦鯤預料的不錯,六皇子比五皇子在大渝國的朝廷中更有人緣,陛下神志不清的這段時間,朝廷里大多數的事情都是由六皇子作主,說是陛下重病前的口諭,但是這口諭是跟皇帝較親密的宮人傳出來的,而那些宮人大多跟六皇子相熟,這口諭的真實性就有待考證。
司徒嚴對這份口諭表示不信服,沒事就愛跟六皇子管的事情裡頭插一腳,免得朝廷里的事情全是司徒玉一個人說了算。
五皇子和六皇子繼續明爭暗鬥,都想在最後一刻坐上龍椅,不管最後是誰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要經歷一場腥風血雨。
作為一個想和媳婦遠走高飛的右相大人,陳錦鯤對這些事情並不關心。
在耶律旭陽死去一周之後,陳錦鯤按照他們民族的風俗把耶律旭陽火化。耶律旭陽是異族人,雖然他們的族人差不多已經絕跡,但是耶律旭陽在臨死之前請求過大渝皇帝,能讓他按照自己族人的方式安葬。
陳錦鯤捧著耶律旭陽的骨灰,帶上一封信,給司徒嚴請辭,說自己是耶律旭陽的半個兒子,想完成大人的心愿,把耶律旭陽的骨灰埋藏到他的故鄉,特地向司徒嚴辭職。
司徒嚴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右相大人,這種事情不是應該跟老六商量嗎?怎麼找上我來了?”
陳錦鯤就開始跟司徒嚴倒苦水,說之前就有這個意思,只是司徒玉不肯,他肯定是因為想拉攏自己不成,故意報復自己,被逼無奈只能求五皇子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