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陸寅氣不過,隔著百米之距將此人一箭she死。過後陸晉感慨,“想來這些年大哥的騎she功夫還沒落下,厲害厲害。”
查干好奇問:“二爺,那人真是jian細?”
陸晉瞥他一眼,覺著朽木不可雕,“若是jian細,你認為爺能留他至今?”
“那……”
“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說了什麼,老大又幹了什麼。現如今他坐實了惱羞成怒殺人滅口的罪名,明日一早再罵他一回,便差不多是時候動手。”
查干聽見“動手”兩個字,已然躍躍欲試,恨不能當下就操起刀來奔赴戰場。少不得要說兩句,“還罵呢?要不明兒罵人屬下就在後頭跟著,罵完了就上。”
“再等等——”
查干垮下臉來,“二爺,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
陸晉卻不再言語,他伸手敲了敲查乾的腦門,等的是宮中訊息。
再來陸寅就成了大jian大惡之人,先欲殺手足不成,再挾持天子,圍困生父,乃天下第一惡賊。而陸晉出兵的名頭就從洗脫冤屈變為清君側救老父,名正言順,堪當楷模。
他昨夜已收信,陸占濤絕不可能出城督軍,他那垂垂老去卻要以仙丹永駐青春的父親,現如今恐怕連床都下不來。
陸占濤與馮寶之間又是另外一番光景,陸占濤恨自己識人不明,馮寶卻另有一番道理,“神仙道士都是王爺指派微臣領到府里,仙丹妙藥王爺起先服也嘗奇效,至於那些個厲害美人原是王爺嫌宮中選秀的姑娘無趣,特地派人至民間挑上來,這妖精功夫好,任是如何也不該怪到微臣頭上。”
陸占濤大概是憋著一口氣,或是想要破口大罵,但嗚嗚咽咽好半天也沒能說出半個字來。神丹妙藥吃得多,沒能飛身成仙永不老,反而血沖頭頂癱瘓無力,從此後只剩一張床橫塘,一張嘴等吃。
陸占濤掙扎得太過用力,一不小心滾落床底,但禁宮裡靜悄悄,侍奉的宮女早已不知去向。未幾,自幔帳後頭走出一雙明黃高靴,瞧見了,原來是昨日的肅王,如今的聖上。
昏暗的燭光中望馮寶一眼,低聲問:“再起不來了?”
馮寶立在床邊,垂著頭,恭恭敬敬答:“再起不來了。”
他低頭勾出一個詭異的笑,突然間抬腳忘陸占濤身上猛踹,一面踢打一面罵,“不知進退的狗東西,朕讓你得意,讓你跋扈,你再得意試試,再起來試試!”
陸占濤趴在地上嗚呼哀哉,打人的卻也不輕鬆,他費了全身力氣,全沒能卸下通身恨意,停下來氣喘如牛,胸前瞪圓了眼的五爪金龍也皺得越發怪異。
恨到最後是無力,他頹然如同被抽走全身力氣,順勢倒下來,醉漢似的躺在地上一會大笑,一會又大哭,朝著屋頂大喊,“龍子鳳孫,天家後裔,卻活得豬狗不如,父王!你留下的是何等天地,竟逼我至此!可悲,可笑,不如一死!”
他慢慢蜷成一團,側躺在地,痛哭不止。
唯剩馮寶無聲無息立在不遠處,冷眼看顧家悲歡離合滄桑變幻,一如從前。
回到戰場,陸晉點齊兵馬整頓出發。他一身鎧甲紅纓高懸,盛夏時分烈焰下閃寒光。他一人一馬領軍在前,手中武器破風裂日,已足夠震懾敵營。
查干依照前言,當先鋒打頭陣,已將陸寅駐兵之處沖得七零八落,京郊三大營本就所剩不多,順天府二十四州縣中大半是陸晉的人領軍為官,連伸手都不必,只需在此大戰之際消極怠工,胡三通與巴音南北合擊,京城連三五日都守不住。
而陸晉親自領兵與陸寅麾下親軍戰於西郊,八千人精兵對三萬亂兵。陸寅受查干突襲沒能即刻組織回防,幾大幹將相互失聯各自逃竄。陸晉分兩翼在西郊扯開一個大面口袋,只等對方爭先恐後往袋子裡鑽。
申時收網,瓮中捉鱉。
陸晉於亂軍之中瞥見倉皇外逃的陸寅,他在馬背上勾唇淺笑,與一千總低語,命人讓出一道口子,供陸寅與其近衛趕馬西行。而他收緊韁繩掉頭繞道,領齊顏衛二百人,不知去處。
山谷下一頓混戰,陸寅本以為要命喪於此,虧得老天庇佑,真讓他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生天。不停不歇狂奔至京郊永寧縣,驛道漸漸變窄,就知離京城越來越遠。
有人提議,此處離追兵已遠,倒不如棄馬入山林,過後即便有人追來,也無蹤跡可循。
陸寅認為可行,正要下馬,卻見兩側山林間慢慢走出無數黑影,一個個高頭大馬,齊裝滿員。
周遭一片死寂,鳥雀不鳴。耳邊只剩下得得馬蹄聲,聲聲催命。
那人自暗影中緩緩走入月光下,帶著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於馬上斜睨他,“大哥,別來無恙——”
☆、第128章 決第斷
一百二十八章決斷
陸寅瞬時之間沒能認得出眼前人,相較過往,陸晉益發滄桑老成,已不復當年一身反骨桀驁模樣。
他沒時間也沒勇氣開口接話,當即調轉馬頭打算原路折返,卻見來路已被一列齊顏衛封死,前後夾擊,他已無處可逃。
一時間月光清輝成了樑上雪,晚風輕拂化作閻王耳語,他的命懸在他刀上,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間。
陸寅絕望,轉身迎上獨自上前的陸晉,搖頭嗤笑道:“沒料到兵敗如山倒,狂奔百里,到底還是讓二弟圍困於此,為兄著實慚愧。”
陸晉手持韁繩,身體後仰,顯然是放鬆恣意的姿態,“大哥與賀蘭鈺合謀置我於死地之時,弟弟也不見得好過。彼此彼此。”
“二弟太過自謙,若真如此,也不復今日相見。”
兩人胯下青驄馬雙雙於月下停步,細微處風吹樹影輕搖,沙沙如百鬼夜哭。
走得近了才看清,陸晉眼瞼下還殘存一滴嫣紅的血,不知是哪一顆大好頭顱下濺出的鮮紅硃砂。
他的臉好似被這一滴血點亮,換了神髓,似神,又似鬼。
陸寅喉頭攢動,乾咽一口,壯膽出聲,“你已勝券在握,何不多留一線。日後……手足相殘……傳出去豈不壞了好名聲?二弟你……自與我等不同,你有宏願,且三思而行。”
陸晉聞言,沒來由地發笑,在山林野地沉沉夜幕中,顯得突兀詭譎,冷冷滲人骨。“大哥忘了,當年你指著我罵,罵我是關外賤種,蠻人蠢物,不配吃漢人的飯,不配做漢人兄弟。我又為何要尊你漢人虛名?”
“這……這不過是小兒把戲,當不得真……”
“聽聞大哥三歲能文四歲能詩,那時候七八歲光景,少說也是個博學鴻儒,跟小兒有什麼牽扯?”
陸寅忙不迭否認,“那都是王妃編出來騙人的話,充充場面博個名聲罷了,當不得真。”
“我原本也想著,兄弟之間,骨肉至親,何至於此……”
他語調之中的猶豫給了陸寅希望,他接連應聲道:“正是如此。”
“卻又想著內子手握鶴頂紅孤身入宮是何等淒涼,便沒辦法軟下心腸——”
“不過是個女人,你若想要,自然召來千個百個,個個是傾城絕色……”
風過耳,溫柔如夢。
陸晉的刀太快,陸寅睜大眼企圖看清他手起刀落之間的光影,無奈血已噴濺,頭已落地,抬眼向上看,馬兒打著響鼻甩動鬃毛,竟半點不察。
而他,已成亂屍一具,身後事全憑他人捏造。
一盞燈滅,再無想念。
雲遮月,風吹亂發,沾染臉側熱血。陸晉垂目看著馬蹄便沾了滿頭灰的腦袋,聲無起伏,心無瀾漪,毒蛇一般冷血,“戰場上刀劍無眼,世子爺死於亂軍之中,著實教人扼、腕、痛、惜。”
話音落,荒僻驛道頓時成了屠宰場,被圍堵在此的陸寅近衛一瞬間被殺個乾乾淨淨。
後頭有小兵趕上給陸寅收拾腦袋身子,要燒要藏,總得留個全屍。
馬蹄踏過橫倒在路中的屍首,鐵蹄粘著血與肉,慢悠悠安心向前。月亮追著他的影,夜行的鳥兒也在枝頭脆鳴,他慢慢走入暗影之中,片刻後蹤跡難尋。
黎明之時,宮門大開。
陸晉照舊僅帶一隊齊顏衛入宮,遠遠迎來一位佝僂著背的白臉小太監,嗓子尖得刺耳,在陸晉跟前殷勤討好,“將軍慢行,陛下與王爺都在兩儀殿,恭候將軍大駕。”
拍馬的話沒能讓他提起性子,他依然冷著臉,輕鄙道:“君臣尊卑有別,哪敢讓陛下久等,你這話倒給爺扣了個大不敬的罪名。”
小太監嚇得冷汗直流,膝蓋一軟,跪地求饒,“大人恕罪,奴才笨嘴拙舌說錯了話,奴才該死。”
陸晉引馬繞過,至水廊橋下馬步行。兩儀殿外無人駐守,他持械面聖,如入無人之境。
殿內三人,一個高座的傀儡皇帝,一個癱瘓在椅的白髮野心家,還有一位始終似老僧入定一般冷眼旁觀的馮大太監。
他身後武器映著月光森森發亮,襯出他側臉剛硬冷凝。跨進門中,皇帝與生父在上,卻不見他躬身行禮。不過拱一拱手,一句帶過,“末將陸晉,恭請陛下聖安。”
肅帝面無表情,“將軍連日奔波,辛苦了。”
“為陛下辦事,何談辛苦。”
“將軍太過自謙,如不是將軍忠義節烈,又怎解京城之難?”肅帝轉過臉,目光落在四肢無力的陸占濤肩上,語帶嘲諷,“想來王爺瞧見將軍如此大義,也當深感欣慰。”
陸晉道:“全賴聖上洪福庇佑,末將父子才有今日,末將與父王深念聖恩,莫不敢忘。”
“甚好,如此甚好。”他想要的已經得到,陸晉給了他定心丸,他如今不過傀儡,更不敢高聲要價,“近日鏖戰不停,時候不早,將軍早些回去歇著吧。”
要學會見好即收,識時務者為俊傑。
陸晉從善如流,放緩了語速,定定道:“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堂前,高高擱置的躺椅上,陸占濤的眼睛動了動,喉頭髮出細微的嗚咽之聲,卻最終被寒山寺佛塔鐘聲掩蓋,葬送在對手的輕視與鄙夷之中。
行至殿外,馮寶亦出現在園中,漠然如一尊石像,無情無心。
陸晉與他道謝,“馮大人出手相助,陸某感激不盡。”
馮寶垂目冷言,“不敢,但有一事,煩請將軍示下。”
“馮大人嚴重,你我同朝為官,哪分上下。”
查干好奇問:“二爺,那人真是jian細?”
陸晉瞥他一眼,覺著朽木不可雕,“若是jian細,你認為爺能留他至今?”
“那……”
“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說了什麼,老大又幹了什麼。現如今他坐實了惱羞成怒殺人滅口的罪名,明日一早再罵他一回,便差不多是時候動手。”
查干聽見“動手”兩個字,已然躍躍欲試,恨不能當下就操起刀來奔赴戰場。少不得要說兩句,“還罵呢?要不明兒罵人屬下就在後頭跟著,罵完了就上。”
“再等等——”
查干垮下臉來,“二爺,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
陸晉卻不再言語,他伸手敲了敲查乾的腦門,等的是宮中訊息。
再來陸寅就成了大jian大惡之人,先欲殺手足不成,再挾持天子,圍困生父,乃天下第一惡賊。而陸晉出兵的名頭就從洗脫冤屈變為清君側救老父,名正言順,堪當楷模。
他昨夜已收信,陸占濤絕不可能出城督軍,他那垂垂老去卻要以仙丹永駐青春的父親,現如今恐怕連床都下不來。
陸占濤與馮寶之間又是另外一番光景,陸占濤恨自己識人不明,馮寶卻另有一番道理,“神仙道士都是王爺指派微臣領到府里,仙丹妙藥王爺起先服也嘗奇效,至於那些個厲害美人原是王爺嫌宮中選秀的姑娘無趣,特地派人至民間挑上來,這妖精功夫好,任是如何也不該怪到微臣頭上。”
陸占濤大概是憋著一口氣,或是想要破口大罵,但嗚嗚咽咽好半天也沒能說出半個字來。神丹妙藥吃得多,沒能飛身成仙永不老,反而血沖頭頂癱瘓無力,從此後只剩一張床橫塘,一張嘴等吃。
陸占濤掙扎得太過用力,一不小心滾落床底,但禁宮裡靜悄悄,侍奉的宮女早已不知去向。未幾,自幔帳後頭走出一雙明黃高靴,瞧見了,原來是昨日的肅王,如今的聖上。
昏暗的燭光中望馮寶一眼,低聲問:“再起不來了?”
馮寶立在床邊,垂著頭,恭恭敬敬答:“再起不來了。”
他低頭勾出一個詭異的笑,突然間抬腳忘陸占濤身上猛踹,一面踢打一面罵,“不知進退的狗東西,朕讓你得意,讓你跋扈,你再得意試試,再起來試試!”
陸占濤趴在地上嗚呼哀哉,打人的卻也不輕鬆,他費了全身力氣,全沒能卸下通身恨意,停下來氣喘如牛,胸前瞪圓了眼的五爪金龍也皺得越發怪異。
恨到最後是無力,他頹然如同被抽走全身力氣,順勢倒下來,醉漢似的躺在地上一會大笑,一會又大哭,朝著屋頂大喊,“龍子鳳孫,天家後裔,卻活得豬狗不如,父王!你留下的是何等天地,竟逼我至此!可悲,可笑,不如一死!”
他慢慢蜷成一團,側躺在地,痛哭不止。
唯剩馮寶無聲無息立在不遠處,冷眼看顧家悲歡離合滄桑變幻,一如從前。
回到戰場,陸晉點齊兵馬整頓出發。他一身鎧甲紅纓高懸,盛夏時分烈焰下閃寒光。他一人一馬領軍在前,手中武器破風裂日,已足夠震懾敵營。
查干依照前言,當先鋒打頭陣,已將陸寅駐兵之處沖得七零八落,京郊三大營本就所剩不多,順天府二十四州縣中大半是陸晉的人領軍為官,連伸手都不必,只需在此大戰之際消極怠工,胡三通與巴音南北合擊,京城連三五日都守不住。
而陸晉親自領兵與陸寅麾下親軍戰於西郊,八千人精兵對三萬亂兵。陸寅受查干突襲沒能即刻組織回防,幾大幹將相互失聯各自逃竄。陸晉分兩翼在西郊扯開一個大面口袋,只等對方爭先恐後往袋子裡鑽。
申時收網,瓮中捉鱉。
陸晉於亂軍之中瞥見倉皇外逃的陸寅,他在馬背上勾唇淺笑,與一千總低語,命人讓出一道口子,供陸寅與其近衛趕馬西行。而他收緊韁繩掉頭繞道,領齊顏衛二百人,不知去處。
山谷下一頓混戰,陸寅本以為要命喪於此,虧得老天庇佑,真讓他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生天。不停不歇狂奔至京郊永寧縣,驛道漸漸變窄,就知離京城越來越遠。
有人提議,此處離追兵已遠,倒不如棄馬入山林,過後即便有人追來,也無蹤跡可循。
陸寅認為可行,正要下馬,卻見兩側山林間慢慢走出無數黑影,一個個高頭大馬,齊裝滿員。
周遭一片死寂,鳥雀不鳴。耳邊只剩下得得馬蹄聲,聲聲催命。
那人自暗影中緩緩走入月光下,帶著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於馬上斜睨他,“大哥,別來無恙——”
☆、第128章 決第斷
一百二十八章決斷
陸寅瞬時之間沒能認得出眼前人,相較過往,陸晉益發滄桑老成,已不復當年一身反骨桀驁模樣。
他沒時間也沒勇氣開口接話,當即調轉馬頭打算原路折返,卻見來路已被一列齊顏衛封死,前後夾擊,他已無處可逃。
一時間月光清輝成了樑上雪,晚風輕拂化作閻王耳語,他的命懸在他刀上,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間。
陸寅絕望,轉身迎上獨自上前的陸晉,搖頭嗤笑道:“沒料到兵敗如山倒,狂奔百里,到底還是讓二弟圍困於此,為兄著實慚愧。”
陸晉手持韁繩,身體後仰,顯然是放鬆恣意的姿態,“大哥與賀蘭鈺合謀置我於死地之時,弟弟也不見得好過。彼此彼此。”
“二弟太過自謙,若真如此,也不復今日相見。”
兩人胯下青驄馬雙雙於月下停步,細微處風吹樹影輕搖,沙沙如百鬼夜哭。
走得近了才看清,陸晉眼瞼下還殘存一滴嫣紅的血,不知是哪一顆大好頭顱下濺出的鮮紅硃砂。
他的臉好似被這一滴血點亮,換了神髓,似神,又似鬼。
陸寅喉頭攢動,乾咽一口,壯膽出聲,“你已勝券在握,何不多留一線。日後……手足相殘……傳出去豈不壞了好名聲?二弟你……自與我等不同,你有宏願,且三思而行。”
陸晉聞言,沒來由地發笑,在山林野地沉沉夜幕中,顯得突兀詭譎,冷冷滲人骨。“大哥忘了,當年你指著我罵,罵我是關外賤種,蠻人蠢物,不配吃漢人的飯,不配做漢人兄弟。我又為何要尊你漢人虛名?”
“這……這不過是小兒把戲,當不得真……”
“聽聞大哥三歲能文四歲能詩,那時候七八歲光景,少說也是個博學鴻儒,跟小兒有什麼牽扯?”
陸寅忙不迭否認,“那都是王妃編出來騙人的話,充充場面博個名聲罷了,當不得真。”
“我原本也想著,兄弟之間,骨肉至親,何至於此……”
他語調之中的猶豫給了陸寅希望,他接連應聲道:“正是如此。”
“卻又想著內子手握鶴頂紅孤身入宮是何等淒涼,便沒辦法軟下心腸——”
“不過是個女人,你若想要,自然召來千個百個,個個是傾城絕色……”
風過耳,溫柔如夢。
陸晉的刀太快,陸寅睜大眼企圖看清他手起刀落之間的光影,無奈血已噴濺,頭已落地,抬眼向上看,馬兒打著響鼻甩動鬃毛,竟半點不察。
而他,已成亂屍一具,身後事全憑他人捏造。
一盞燈滅,再無想念。
雲遮月,風吹亂發,沾染臉側熱血。陸晉垂目看著馬蹄便沾了滿頭灰的腦袋,聲無起伏,心無瀾漪,毒蛇一般冷血,“戰場上刀劍無眼,世子爺死於亂軍之中,著實教人扼、腕、痛、惜。”
話音落,荒僻驛道頓時成了屠宰場,被圍堵在此的陸寅近衛一瞬間被殺個乾乾淨淨。
後頭有小兵趕上給陸寅收拾腦袋身子,要燒要藏,總得留個全屍。
馬蹄踏過橫倒在路中的屍首,鐵蹄粘著血與肉,慢悠悠安心向前。月亮追著他的影,夜行的鳥兒也在枝頭脆鳴,他慢慢走入暗影之中,片刻後蹤跡難尋。
黎明之時,宮門大開。
陸晉照舊僅帶一隊齊顏衛入宮,遠遠迎來一位佝僂著背的白臉小太監,嗓子尖得刺耳,在陸晉跟前殷勤討好,“將軍慢行,陛下與王爺都在兩儀殿,恭候將軍大駕。”
拍馬的話沒能讓他提起性子,他依然冷著臉,輕鄙道:“君臣尊卑有別,哪敢讓陛下久等,你這話倒給爺扣了個大不敬的罪名。”
小太監嚇得冷汗直流,膝蓋一軟,跪地求饒,“大人恕罪,奴才笨嘴拙舌說錯了話,奴才該死。”
陸晉引馬繞過,至水廊橋下馬步行。兩儀殿外無人駐守,他持械面聖,如入無人之境。
殿內三人,一個高座的傀儡皇帝,一個癱瘓在椅的白髮野心家,還有一位始終似老僧入定一般冷眼旁觀的馮大太監。
他身後武器映著月光森森發亮,襯出他側臉剛硬冷凝。跨進門中,皇帝與生父在上,卻不見他躬身行禮。不過拱一拱手,一句帶過,“末將陸晉,恭請陛下聖安。”
肅帝面無表情,“將軍連日奔波,辛苦了。”
“為陛下辦事,何談辛苦。”
“將軍太過自謙,如不是將軍忠義節烈,又怎解京城之難?”肅帝轉過臉,目光落在四肢無力的陸占濤肩上,語帶嘲諷,“想來王爺瞧見將軍如此大義,也當深感欣慰。”
陸晉道:“全賴聖上洪福庇佑,末將父子才有今日,末將與父王深念聖恩,莫不敢忘。”
“甚好,如此甚好。”他想要的已經得到,陸晉給了他定心丸,他如今不過傀儡,更不敢高聲要價,“近日鏖戰不停,時候不早,將軍早些回去歇著吧。”
要學會見好即收,識時務者為俊傑。
陸晉從善如流,放緩了語速,定定道:“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堂前,高高擱置的躺椅上,陸占濤的眼睛動了動,喉頭髮出細微的嗚咽之聲,卻最終被寒山寺佛塔鐘聲掩蓋,葬送在對手的輕視與鄙夷之中。
行至殿外,馮寶亦出現在園中,漠然如一尊石像,無情無心。
陸晉與他道謝,“馮大人出手相助,陸某感激不盡。”
馮寶垂目冷言,“不敢,但有一事,煩請將軍示下。”
“馮大人嚴重,你我同朝為官,哪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