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不過王茜還是把陳清風推過去作為嚮導,畢竟這裡也沒有多少好看的名山大川,玖王想了解的也是風土人情,民生民情。
這個陳清風很熟悉,而且陳清風的心思,王茜多少能猜到一些,也願意給她機會。
陳清風很感激王茜,這幾天真的把玖王帶到她想要去了解的地方,都非常的有代表性。
人民開始秋收了,由於王茜一上來開了個好頭,今年後半年算是天氣正常,整個西山縣這個豐收的喜悅氣氛都在蔓延,看樣子估計比上半年收成還要好一些,畢竟天氣慢慢的恢復正常。
最不高興的要數那些地多的地主了,西山縣它就算再缺平地和肥沃地,總有人手裡握有好的資源的,而那些地也總是需要人來耕種的。
但是縣令今年年中推行的梯田政策,開始就幾個村莊敢跟著縣令干,沒想到卻成了。等到夏收結束再夏種結束後,加入開墾梯田的行列的人更多了,只要在縣令確認同意的那些適合的土質的山地,在所屬的村子範圍內都可以。這是跟買土地一樣的,先免費開墾兵之只在村子規劃的範圍內,才可以免費開墾梯田。
所以地主會著急上火,怕開墾梯田的人多了,佃田地的人少了,會導致沒有人種她們的土地。但是,想到劉家及錢家的下場,也不太敢搞小動作。
王茜覺得就目前來說,即使參與開墾梯田的人在增加,也還會有人佃,主要是開荒沒那麼容易,再一個是人口的不斷增加。這個時代有地主、「土」豪這種生物才是正常的。
玖親王觀看了農民搶收莊稼的場面,晾曬的過程,最後收入倉庫保存。
她上朝參政也有幾年時間,不過前兩年做的都是簡單可有可無的工作。
像這樣的深入百姓中去了解百姓的辛苦與不易是沒有過的感受。
「本王現在才真正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諦,在王府里每一頓飯就算吃的沒多少量,卻也要擺滿一大桌子,全都是廚子精挑細選的材料,精心烹製成的食物」玖王看了後,這樣跟王茜感嘆。
王茜沒想到她會這樣想,「玖親王能看到她們的辛苦,說明您有關心百姓的生活,但是,親王您有沒有想過,她們的生活雖然很艱苦,可她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卻一點也不高」。王茜大膽看著玖親王的眼睛認真的說到。
「她們想的無非是天下太平,貪官酷吏少一點,稅收不要那麼重。每天都能吃得半飽,每個月能吃一次肉腥,不需要賣兒賣女,那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您看這跟在帝都中接觸到的那些貴族的生活來說,要求一點也不高吧!」
「可是,就連這樣低低的要求,在好多的百姓眼裡也是奢侈的」。大奎統治以後,百姓生活是比前朝好了,整個綜合國力也提升了。不過跟王茜剛才舉的例子,許多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是達不到的。
「王大人,你說的也許沒錯,但治國本王也不會呀」玖親王眨巴眼睛。
「王大人是吾皇的臣子,不是該向吾皇柬言嗎?」
「親王不是代替陛下來考察民情的嗎?到時候在皇帝那裡提一提就可以了,我這不是年紀小嗎?職位也不高,人輕言微啊!」
玖王笑著搖搖頭,王茜也不再說什麼,她說的事實啊!
「親王,過兩天秋收結束了,臣請親王到梯田處驗收結果,到時候就知道了」
玖親王現在不接見那些別縣的官員了,讓她們都回去各自的任職縣衙。之前那麼多的大小官員,甚至別的府城知府慕名而來。
王茜帶著玖親王和她的隨從到最先開梯田的地方去看。
「玖親王,旅途可能沒那麼好走,馬車不方便,所以我們都要騎馬,馬匹腳程也快呢!」
「王大人,別把本王看得那樣嬌弱呀」玖親王佯裝不滿的說王茜。
「是,要是累壞親王,那不是該死嗎」王茜也笑嘻嘻的說。
這位天皇貴胄,身體還有些單薄,要是真出什麼事,她還不得全家腦袋搬家呀!皇帝雖說剛對她的工作表示肯定,那也不能跟人家的親妹比啊!
「西山縣主要以丘嶺為主,在外圍還接著連綿不斷的山脈,住在偏遠地方的村寨往外走,都是曲嶇小路」
「那倒是,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本王一生也到不了的地方,對朝廷來說,雖然也是國土,不過也只是一個稱呼,一個圖標。」
「許多世家和勛貴的孩子,出生在溫柔富貴鄉,如果沒有意外,一輩子都會在那樣的福窩裡活著。即使成人後參政知道百姓疾苦,也僅僅是知道,沒辦法感同身受,有時候還是政治拉扯的工具」殷玖淡淡的說。
「至少親王是真心惦記她們的不是嗎」王茜笑笑,沒有接玖王說的話。
這天下還是大奎的天下,是殷家的天下,她們說自家的財產好壞,王茜不予評價。
「親王,前面就是首先開墾並已經取得成果的梯田」王茜伸手指了指前方,「看,一圈圈的,一層層,跟梯子似的」。
「喔,不錯,就是依地勢而建,確實跟梯子一樣的」
「這樣的田地,存在於有坡度的土地,這裡也有人在坡面上開墾,但種成水田的很少,究其原因是水源很難解決」,這裡是沒有後世那樣完善的水利工程,好多田地是靠「天生天養」,看老天的臉色吃飯的。
「喔,這個就是解決梯田灌溉問題的關鍵吧?」走近梯田,看到一條條的粗竹拼接而成的引水管,玖王也感嘆。
這個陳清風很熟悉,而且陳清風的心思,王茜多少能猜到一些,也願意給她機會。
陳清風很感激王茜,這幾天真的把玖王帶到她想要去了解的地方,都非常的有代表性。
人民開始秋收了,由於王茜一上來開了個好頭,今年後半年算是天氣正常,整個西山縣這個豐收的喜悅氣氛都在蔓延,看樣子估計比上半年收成還要好一些,畢竟天氣慢慢的恢復正常。
最不高興的要數那些地多的地主了,西山縣它就算再缺平地和肥沃地,總有人手裡握有好的資源的,而那些地也總是需要人來耕種的。
但是縣令今年年中推行的梯田政策,開始就幾個村莊敢跟著縣令干,沒想到卻成了。等到夏收結束再夏種結束後,加入開墾梯田的行列的人更多了,只要在縣令確認同意的那些適合的土質的山地,在所屬的村子範圍內都可以。這是跟買土地一樣的,先免費開墾兵之只在村子規劃的範圍內,才可以免費開墾梯田。
所以地主會著急上火,怕開墾梯田的人多了,佃田地的人少了,會導致沒有人種她們的土地。但是,想到劉家及錢家的下場,也不太敢搞小動作。
王茜覺得就目前來說,即使參與開墾梯田的人在增加,也還會有人佃,主要是開荒沒那麼容易,再一個是人口的不斷增加。這個時代有地主、「土」豪這種生物才是正常的。
玖親王觀看了農民搶收莊稼的場面,晾曬的過程,最後收入倉庫保存。
她上朝參政也有幾年時間,不過前兩年做的都是簡單可有可無的工作。
像這樣的深入百姓中去了解百姓的辛苦與不易是沒有過的感受。
「本王現在才真正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諦,在王府里每一頓飯就算吃的沒多少量,卻也要擺滿一大桌子,全都是廚子精挑細選的材料,精心烹製成的食物」玖王看了後,這樣跟王茜感嘆。
王茜沒想到她會這樣想,「玖親王能看到她們的辛苦,說明您有關心百姓的生活,但是,親王您有沒有想過,她們的生活雖然很艱苦,可她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卻一點也不高」。王茜大膽看著玖親王的眼睛認真的說到。
「她們想的無非是天下太平,貪官酷吏少一點,稅收不要那麼重。每天都能吃得半飽,每個月能吃一次肉腥,不需要賣兒賣女,那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您看這跟在帝都中接觸到的那些貴族的生活來說,要求一點也不高吧!」
「可是,就連這樣低低的要求,在好多的百姓眼裡也是奢侈的」。大奎統治以後,百姓生活是比前朝好了,整個綜合國力也提升了。不過跟王茜剛才舉的例子,許多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是達不到的。
「王大人,你說的也許沒錯,但治國本王也不會呀」玖親王眨巴眼睛。
「王大人是吾皇的臣子,不是該向吾皇柬言嗎?」
「親王不是代替陛下來考察民情的嗎?到時候在皇帝那裡提一提就可以了,我這不是年紀小嗎?職位也不高,人輕言微啊!」
玖王笑著搖搖頭,王茜也不再說什麼,她說的事實啊!
「親王,過兩天秋收結束了,臣請親王到梯田處驗收結果,到時候就知道了」
玖親王現在不接見那些別縣的官員了,讓她們都回去各自的任職縣衙。之前那麼多的大小官員,甚至別的府城知府慕名而來。
王茜帶著玖親王和她的隨從到最先開梯田的地方去看。
「玖親王,旅途可能沒那麼好走,馬車不方便,所以我們都要騎馬,馬匹腳程也快呢!」
「王大人,別把本王看得那樣嬌弱呀」玖親王佯裝不滿的說王茜。
「是,要是累壞親王,那不是該死嗎」王茜也笑嘻嘻的說。
這位天皇貴胄,身體還有些單薄,要是真出什麼事,她還不得全家腦袋搬家呀!皇帝雖說剛對她的工作表示肯定,那也不能跟人家的親妹比啊!
「西山縣主要以丘嶺為主,在外圍還接著連綿不斷的山脈,住在偏遠地方的村寨往外走,都是曲嶇小路」
「那倒是,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本王一生也到不了的地方,對朝廷來說,雖然也是國土,不過也只是一個稱呼,一個圖標。」
「許多世家和勛貴的孩子,出生在溫柔富貴鄉,如果沒有意外,一輩子都會在那樣的福窩裡活著。即使成人後參政知道百姓疾苦,也僅僅是知道,沒辦法感同身受,有時候還是政治拉扯的工具」殷玖淡淡的說。
「至少親王是真心惦記她們的不是嗎」王茜笑笑,沒有接玖王說的話。
這天下還是大奎的天下,是殷家的天下,她們說自家的財產好壞,王茜不予評價。
「親王,前面就是首先開墾並已經取得成果的梯田」王茜伸手指了指前方,「看,一圈圈的,一層層,跟梯子似的」。
「喔,不錯,就是依地勢而建,確實跟梯子一樣的」
「這樣的田地,存在於有坡度的土地,這裡也有人在坡面上開墾,但種成水田的很少,究其原因是水源很難解決」,這裡是沒有後世那樣完善的水利工程,好多田地是靠「天生天養」,看老天的臉色吃飯的。
「喔,這個就是解決梯田灌溉問題的關鍵吧?」走近梯田,看到一條條的粗竹拼接而成的引水管,玖王也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