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阿漾,這都是多虧了有你幫我出主意呀!”聽了容漾的話,程二少爺十分感激地說道:“我這腦子也不好使,幸虧有你這個兄弟幫忙。”
“客氣什麼,不都是朋友麼。”容漾笑了笑,又和程二公子閒聊了幾句,便離開了敬安伯府。
……
淮陽長公主把恪靖侯府即將處死左氏的消息放出去之後,等來的不是四皇子,卻是承恩公夫婦。
淮陽長公主沒想到,出了這種事情,承恩公夫婦竟然還沒有放棄自己這個女兒。
當她聽承恩公夫人說,他們要把女兒接回去的時候,淮陽長公主直接氣笑了:“開什麼玩笑,你女兒偷人都偷出個孩子來了,讓我們恪靖侯府受了這麼大的侮辱,現在你們還想和離了事?這怎麼可能?!”
承恩公夫人忍著怒氣,儘量讓自己用一種平靜的語氣說話:“請長公主認清楚三件事:首先我女兒並沒有偷人,她是受害者,這是四皇子在聖上面前親口承認過的事情。其次,我女兒之前並不知道貴公子不能生育一事。如果我們早就知道的話,也不會同意讓女兒嫁進來。第三,這件事情本來可以我們兩家私底下解決的,是誰把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的,想來不用我說,長公主也已經很清楚了。”
淮陽長公主聽到最後,簡直氣到七竅生煙:“你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你還是在責怪我麼?!”
“事情鬧成今天這個樣子,長公主未必沒有責任。”
承恩公夫人雖然向來溫和,但她畢竟是大齊爵位最高的國公夫人,即使是面對著淮陽長公主這樣性格強勢的女人,她的氣場也絲毫不遜色。
“今天我來,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的,而是想接我的女兒回家。如果長公主氣不過宋家養了安兒這麼多年的話,我們左家可以留下逍兒所有的嫁妝,再退回雙倍的彩禮作為補償。兩個孩子能和離最好,不行的話,你們寫休書休了逍兒,我們也認了。”承恩公夫人斬釘截鐵地說道:“但我女兒的命,誰都別想奪走!”
第222章 聚散
許是因為承恩公夫人的氣場太過強大,淮陽長公主愣了一會兒, 才回過神來, 老大不高興地說道:“你們承恩公府也太目中無人了吧?你覺得我們恪靖侯府缺那一點錢麼?你們這不是在羞辱我們是什麼?!”
這時候, 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承恩公發話了:“長公主, 我們左家雖已無人在朝為官,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就可以任人宰割。我們今天來,不是想和貴府吵架的,而是想要通過協商和平解決此事。畢竟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是麼?”
就在淮陽長公主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突然自旁傳來:“不用再說了,我同意了!”
原來是淮陽長公主的駙馬, 恪靖侯宋黎。
和淮陽長公主截然不同的是, 宋黎的性格十分溫和, 溫和到了甚至有幾分軟弱的地步。
可以說恪靖侯夫婦的這兩個兒子,長子比較像父親,次子則比較像母親。
無論是在恪靖侯府,還是淮陽長公主的公主府, 恪靖侯一直都很聽妻子的話。包括這次的事情, 淮陽長公主鬧得這麼大,恪靖侯也什麼都沒有說過,算是秉持著一種默認的態度,一直妻子說什麼便是什麼。
但現在,恪靖侯覺得自己不能再任由妻子這樣胡鬧下去了。
經過淮陽長公主這麼一鬧,現在恪靖侯府不僅淪落為整個京城的笑柄, 還和承恩公府從親家變成了仇家。於宋家來說,這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當然,在淮陽長公主看來並不是這樣。
恪靖侯難得強硬了一回,打算先安撫好承恩公夫婦之後,再關起門來勸說妻子。
“逍兒這孩子嫁入宋家之後,便是我們宋家的人了。出了這樣的事情,也是我們宋家沒有保護好她,不能全怪她。既然你們想領她回去,那我這就讓人把兩個孩子叫過來,讓他們簽和離書。至於當初的彩禮,我們是不會要回來的。還有逍兒的嫁妝,應當一直都是由她保管著的,讓她走的時候帶回去就是。”
承恩公聽了,忙道:“那這些財務,我們就盡數捐給慈幼局,也算是給兩家積福了。”
恪靖侯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淮陽長公主看到一向老實聽話的丈夫竟然越過自己做了決定,十分生氣地走了過來要罵恪靖侯。
結果剛才還十分溫和的恪靖侯忽然回過頭去,用一種極其凌厲的目光看向淮陽長公主,嚇得她心頭一跳,竟是不敢再多嘴了。
宋大公子和左大姑娘被下人領過來之後,左大姑娘很痛快地簽了和離書。
可宋大公子卻是猶豫不決,一會兒看看妻子,一會兒看看母親。
“阿池,你就簽了吧。”左大姑娘嘆了口氣,低聲對宋大公子說道:“你我今生夫妻緣分已盡,還是不要再勉強了。”
縱使宋大公子能夠“原諒”左大姑娘,做到不在乎自己被戴了綠帽子,幫別人養兒子的事情,但他們之間終究還是產生了芥蒂,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更何況他們的婚姻,涉及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還有淮陽長公主,恪靖侯府和承恩公府,甚至還有四皇子和二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
年少時,宋大公子曾以為只要肯努力,他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堅持,娶到了左大姑娘之後,宋大公子就更是堅信這一點。
可是現在他才明白,很多時候,無論他多努力,都不可能如願以償。
因為命運那雙無情的手,是比他強大太多的存在。
……
左大姑娘和宋大公子和離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四皇子終於暫時消停下來,不再想著違抗聖旨,跑去恪靖侯府救人的事情了。
他現在每日呆在府里,除了陪伴小宋安,或者說是裴敬安之外,就是像從政之前一樣,整日看看書,寫寫字,種種花,日子倒是過得十分悠閒。
裴清殊和七皇子結伴去看過他一次,發現四皇子好像過得比從前還開心。
“我已經不是親王了,所以這親王府,年後就要被收回去了。”四皇子渾不在意地說道:“以後我住的可能要離你們稍微遠一點,不過也不算太遠,還在東城。你們有事的話,就讓人來給我送信,不過還是不要經常親自過來了。我現在是罪人,要是和我走的太近,對你們不好。”
裴清殊他們聽了這話,心中都十分複雜。
誠然,作為兄弟來講,四皇子是一個好哥哥。
但作為一個皇子,他徹底地毀掉了自己的前途,卻又不想再去主動地做出任何改變,可以說是糊塗至極。
七皇子已經對他死心了。
見過這一面之後,直到延和二十六年的新年,七皇子都沒有再踏足過四皇子府。
四皇子被遷去新府邸之後,七皇子也沒再去過。
裴清殊知道,七皇子這次是徹底地傷了心了。
不過,七皇子現在也已經成長了不少,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和九皇子鬧脾氣的小孩子了。
“客氣什麼,不都是朋友麼。”容漾笑了笑,又和程二公子閒聊了幾句,便離開了敬安伯府。
……
淮陽長公主把恪靖侯府即將處死左氏的消息放出去之後,等來的不是四皇子,卻是承恩公夫婦。
淮陽長公主沒想到,出了這種事情,承恩公夫婦竟然還沒有放棄自己這個女兒。
當她聽承恩公夫人說,他們要把女兒接回去的時候,淮陽長公主直接氣笑了:“開什麼玩笑,你女兒偷人都偷出個孩子來了,讓我們恪靖侯府受了這麼大的侮辱,現在你們還想和離了事?這怎麼可能?!”
承恩公夫人忍著怒氣,儘量讓自己用一種平靜的語氣說話:“請長公主認清楚三件事:首先我女兒並沒有偷人,她是受害者,這是四皇子在聖上面前親口承認過的事情。其次,我女兒之前並不知道貴公子不能生育一事。如果我們早就知道的話,也不會同意讓女兒嫁進來。第三,這件事情本來可以我們兩家私底下解決的,是誰把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的,想來不用我說,長公主也已經很清楚了。”
淮陽長公主聽到最後,簡直氣到七竅生煙:“你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你還是在責怪我麼?!”
“事情鬧成今天這個樣子,長公主未必沒有責任。”
承恩公夫人雖然向來溫和,但她畢竟是大齊爵位最高的國公夫人,即使是面對著淮陽長公主這樣性格強勢的女人,她的氣場也絲毫不遜色。
“今天我來,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的,而是想接我的女兒回家。如果長公主氣不過宋家養了安兒這麼多年的話,我們左家可以留下逍兒所有的嫁妝,再退回雙倍的彩禮作為補償。兩個孩子能和離最好,不行的話,你們寫休書休了逍兒,我們也認了。”承恩公夫人斬釘截鐵地說道:“但我女兒的命,誰都別想奪走!”
第222章 聚散
許是因為承恩公夫人的氣場太過強大,淮陽長公主愣了一會兒, 才回過神來, 老大不高興地說道:“你們承恩公府也太目中無人了吧?你覺得我們恪靖侯府缺那一點錢麼?你們這不是在羞辱我們是什麼?!”
這時候, 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承恩公發話了:“長公主, 我們左家雖已無人在朝為官,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就可以任人宰割。我們今天來,不是想和貴府吵架的,而是想要通過協商和平解決此事。畢竟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是麼?”
就在淮陽長公主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突然自旁傳來:“不用再說了,我同意了!”
原來是淮陽長公主的駙馬, 恪靖侯宋黎。
和淮陽長公主截然不同的是, 宋黎的性格十分溫和, 溫和到了甚至有幾分軟弱的地步。
可以說恪靖侯夫婦的這兩個兒子,長子比較像父親,次子則比較像母親。
無論是在恪靖侯府,還是淮陽長公主的公主府, 恪靖侯一直都很聽妻子的話。包括這次的事情, 淮陽長公主鬧得這麼大,恪靖侯也什麼都沒有說過,算是秉持著一種默認的態度,一直妻子說什麼便是什麼。
但現在,恪靖侯覺得自己不能再任由妻子這樣胡鬧下去了。
經過淮陽長公主這麼一鬧,現在恪靖侯府不僅淪落為整個京城的笑柄, 還和承恩公府從親家變成了仇家。於宋家來說,這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當然,在淮陽長公主看來並不是這樣。
恪靖侯難得強硬了一回,打算先安撫好承恩公夫婦之後,再關起門來勸說妻子。
“逍兒這孩子嫁入宋家之後,便是我們宋家的人了。出了這樣的事情,也是我們宋家沒有保護好她,不能全怪她。既然你們想領她回去,那我這就讓人把兩個孩子叫過來,讓他們簽和離書。至於當初的彩禮,我們是不會要回來的。還有逍兒的嫁妝,應當一直都是由她保管著的,讓她走的時候帶回去就是。”
承恩公聽了,忙道:“那這些財務,我們就盡數捐給慈幼局,也算是給兩家積福了。”
恪靖侯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淮陽長公主看到一向老實聽話的丈夫竟然越過自己做了決定,十分生氣地走了過來要罵恪靖侯。
結果剛才還十分溫和的恪靖侯忽然回過頭去,用一種極其凌厲的目光看向淮陽長公主,嚇得她心頭一跳,竟是不敢再多嘴了。
宋大公子和左大姑娘被下人領過來之後,左大姑娘很痛快地簽了和離書。
可宋大公子卻是猶豫不決,一會兒看看妻子,一會兒看看母親。
“阿池,你就簽了吧。”左大姑娘嘆了口氣,低聲對宋大公子說道:“你我今生夫妻緣分已盡,還是不要再勉強了。”
縱使宋大公子能夠“原諒”左大姑娘,做到不在乎自己被戴了綠帽子,幫別人養兒子的事情,但他們之間終究還是產生了芥蒂,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更何況他們的婚姻,涉及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還有淮陽長公主,恪靖侯府和承恩公府,甚至還有四皇子和二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
年少時,宋大公子曾以為只要肯努力,他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堅持,娶到了左大姑娘之後,宋大公子就更是堅信這一點。
可是現在他才明白,很多時候,無論他多努力,都不可能如願以償。
因為命運那雙無情的手,是比他強大太多的存在。
……
左大姑娘和宋大公子和離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四皇子終於暫時消停下來,不再想著違抗聖旨,跑去恪靖侯府救人的事情了。
他現在每日呆在府里,除了陪伴小宋安,或者說是裴敬安之外,就是像從政之前一樣,整日看看書,寫寫字,種種花,日子倒是過得十分悠閒。
裴清殊和七皇子結伴去看過他一次,發現四皇子好像過得比從前還開心。
“我已經不是親王了,所以這親王府,年後就要被收回去了。”四皇子渾不在意地說道:“以後我住的可能要離你們稍微遠一點,不過也不算太遠,還在東城。你們有事的話,就讓人來給我送信,不過還是不要經常親自過來了。我現在是罪人,要是和我走的太近,對你們不好。”
裴清殊他們聽了這話,心中都十分複雜。
誠然,作為兄弟來講,四皇子是一個好哥哥。
但作為一個皇子,他徹底地毀掉了自己的前途,卻又不想再去主動地做出任何改變,可以說是糊塗至極。
七皇子已經對他死心了。
見過這一面之後,直到延和二十六年的新年,七皇子都沒有再踏足過四皇子府。
四皇子被遷去新府邸之後,七皇子也沒再去過。
裴清殊知道,七皇子這次是徹底地傷了心了。
不過,七皇子現在也已經成長了不少,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和九皇子鬧脾氣的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