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像,人們已經在內心中確定了一個觀念:好萊塢製造,是全球通用的電影,是普世價值。而中國製造的電影,只符合中國人的價值,充其量只能夠在中國獲得成功,在全球範圍內不可能斗得過好萊塢。

  這可能確實是事實。

  好萊塢在百年的時間裡,倚仗著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通過先進的電影技術,向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地區,輸出著他們的價值,輸出著他們的文華。

  這其實很洗腦的。

  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被洗腦,網絡上說那些‘拯救世界的總是美國人’、‘台詞說著英語就不覺得尬,變成中文就尬得飛起’這樣的話,並不是沒有現實依據的。

  以《流浪地球》舉例,這片子不多說,可能在全片質量上,確實跟《星際穿越》、《火星救援》在電影技術上、在演員表演上有一定的差距。然而,也絕不像很多人批評的那樣差。

  科幻電影總是美國人做出來的,潛移默化之間,好像真的會讓人感覺到,說著英文才顯得高大上、顯得有科技感,說中文就土了吧唧的;明明有些白人演員的表演功底也不咋地,但因為我國的觀眾們,已經長久養成了在看電影、美劇、日漫的時候,聽不懂語言看字幕的習慣,乃至於到了不看字幕不舒服的地步,以至於忽略了白人演員也有台詞功底差的。而同樣的感覺,放到說著中文的中國演員身上就變得不能接受了。

  甚至在進一步發展,到了認為拯救世界需要白人拯救,黃種人,或者所有的有色人種,在旁邊當個配角就可以了。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戰狼2》里,冷鋒帶著幾個人單挑一群敵軍,就被罵做假、yy、無腦愛國……可君不見,《速度與激情》里,主角明明一個混混出身,憑什麼單挑能打精銳訓練出來的特種兵?開輛車飛躍兩棟高樓?直升機空降車砸下來?這些就沒什麼人說?

  因為那些是白人演的,這麼多年看好萊塢電影看下來,潛移默化的就覺得白人做這些事情是可以接受的,理所應當的;中國人做這些事情,就要冷靜的看待,覺得尷尬覺得假,好像中國人只能拍《活著》、《霸王別姬》這樣的題材,才算是優秀的電影。

  可憑什麼呢?

  白人至上?

  有時候,我們這個民族,明明身體已經站了起來,但思想還跪著。

  《德瑪西亞:光榮》,帶來的是一股巨大的衝擊。

  中國人做的電影,採用西方的背景,大部分演員雖然穿著西方式的重型鎧甲,臉龐卻是中國明星。

  有不少人在這一點上,大肆抨擊電影、抨擊維度娛樂。

  說什麼西方奇幻背景,用中國演員尬得飛起之類;講故事的方式怎麼這麼中國化?國外的忠君思維是這樣麼?

  然而這畢竟是少數。

  真進了電影院,對於最普羅大眾的觀眾而言,哪裡管的上這些?好看,爽,全身心代入到了劇情之中,兩個多小時的片長很快就過去了。完事兒之後,回味劇情都來不及,誰有功夫思考這些?

  《德瑪西亞:光榮》的成功,證明了中國出品的電影,也能夠受到普世的喜愛。

  北美超過三億、衝擊四億美元票房的數據,證明了這一點;歐洲地區過億美元的票房,證明了這一點;日韓外加港澳台地區,《光榮》高居榜首,同樣也證明了這一點。

  國內的輿論場,徹底因此而爆炸!

  第三百九十五章 百億巨星

  “無可超越!這部國產電影,全球票房即將過百億!”

  “中國電影海外票房的記錄!讓世界看到中國製造!”

  “維度娛樂崛起的總設計師,細數范神在這些年打造的精品!”

  諸如此類的吹捧,讓范哲看著都有點小臉紅。

  范哲本質上是個很低調的人,這樣的吹捧,讓人怪不好意思的——尤其是第三條。

  不過,後來聽‘維度傳媒’那邊給過來的報告,說相應的這類消息,對《德瑪西亞:光榮》的票房成績,有比較強的正向刺激之後,他也就認了。

  吹一下就吹一下吧,賺錢重要。

  不得不說,出口轉內銷這一手,還是很有效果的。

  儘管,《德瑪西亞:光榮》本身在國內的票房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它在外界獲得很高程度追捧的消息,傳回國內之後,仍然對作品的國內成績,帶來了不錯的刺激。原本平緩下去的票房增長曲線,在近期又有了一波明顯的上揚拉升。

  ……

  《光榮》的成功,給太多人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首當其衝的,就是其中的演員們。

  謝廷楓可能還相對好一點,雖然他飾演的趙信,在電影中也能算是主要角色之一,但是畢竟戲份重量比不過另外兩個主要角色。

  出演蓋倫的克里斯.埃文斯,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轉型良機;而作為電影的另外一位主角,飾演嘉文的彭宇言,當然也獲得了巨大的好處。

  這位來自彎彎的演員,在大陸的發展情況非常非常的好。

  早先,最初的時候他也是以‘小鮮肉’的面目,出現在電影圈子裡的。不過,跟目前大陸熱門的這些小鮮肉們略有不同,彭宇言最開始就是以演員的身份出來的,從拍攝一些青春類的電影開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