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場關於電影劇本的討論,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兩人聊得還算是比較嗨。

  完事兒之後,范哲給袁振山也提出了要求:編劇團隊,必須要在半個月內完成劇本的創作,拿出最終的劇本來。

  這其中,估計要經過多次的修改,任務還是比較重的。

  但劇本的創作,是劇組前期工作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畢竟,不是誰都是王家衛,而且這部初定名《德瑪西亞:光榮》的電影,要是拍成王家衛那風格,那就算是撲街了。

  而在劇本撰寫之餘,劇組的前期搭建工作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部分。

  尋找導演和演員。

  范哲有考慮過自己當導演,其實他還蠻有興趣拍的,但是……工作太忙了,手上的項目太多了,他感覺自己可能抽不開身。

  而且,相對拉似乎哦,這部電影將會是一部重工業電影。

  所謂的‘重工業電影’,指的是那種製作成本相對較高,製作高度專業化、流程化,面向全球市場發行的作品。

  比如好萊塢大片,基本都是這個模式,其中目前最成功的,當屬漫威的超級英雄系列。

  既然是‘重工業’,模式之下,所謂的‘才華’,就都只是一顆螺絲釘。不可或缺,但卻可以替換。

  於是乎,范哲在尋找導演的時候,其實並不怎麼看重這個所謂的才華,更不看重名氣,他需要的,是導演有足夠的執行力,能夠按照規定的流程,以專業的態度完成影片的拍攝。

  後期製作都用不著導演去管。

  第三百零八章 VN的獨立電影

  德瑪西亞:光榮電影項目的導演,才華方面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相反,這更需要執行力。

  能夠嚴格執行拍攝計劃、拍攝流程,保質保量的完成預計中的那些鏡頭,這就是范哲對德瑪西亞這部電影的導演的一切要求。

  而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選擇那些名導演了。

  既不划算又不合適。

  名導演很貴的,而在貴的同時,一般大導演對於自己的電影作品,都有相對比較強的掌控欲,他們會更希望電影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拍攝。尤其是國內的導演,就更是如此。

  這也是國內和好萊塢的所謂重工業電影不同的地方。好萊塢的商業片,是以製片人為中心,導演負責片場工作,甚至連電影的剪輯權都沒有。而在國內,目前比較流行的,還是大導演制度,導演是項目的老大。

  德瑪西亞:光榮不需要一個大導演,不需要自己的想法很多、要在影片中打上自己的印記的導演。

  於是,選擇一個有一定的拍攝經驗、有足夠強的執行能力,不會瞎搞事的導演,就相對更重要一些了。

  最終,范哲選的導演,叫做劉銘輝,一個年輕的導演,今年不過二十七歲,北電導演系科班畢業,一開始拍短片的,長片執導經驗有過一次,是個小成本電影。

  雖然履歷一般,但是在面試的時候表現比較出色,范哲就選了。

  接下來,劉銘輝將會跟維度娛樂派出的多名製片人,一起進行劇組的搭建工作。

  於是乎,在十二月份中旬,也就是維度娛樂與企鵝以及拳頭,這三方一起簽下英雄聯盟的影視開發合約剛剛只有半個月的時候,第一部電影項目,就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維度娛樂報給企鵝方面的合同上,這部德瑪西亞:光榮的總投資,是八億人民幣,大約1.17億美金,毫無疑問的大投資電影。

  雙方都按照合同,拉滿了投資,每家出四億。

  這次,德瑪西亞:榮光的預算,維度娛樂是把帳目做得特別明晰的,尤其是涉及到維度技術那一塊。

  維度技術是范哲的一個皮,掩蓋他的維度系統用的。

  同時,這號稱全公司最神秘的一個地方,除了范哲自己之外,也就只有葉嘉懿給維度技術做過一些帳目上的工作,除此之外,就幾乎沒有任何人接觸過了。

  過往,維度娛樂的作品由於都是自己投資,自負盈虧的項目,所以在關於特效方面的帳目,做得不是特別的詳細,很多地方就放一個大概的數值完事兒了,反正付給維度技術的錢,最終都會以投資的名義,再重新回到維度娛樂的帳目上。

  所以,相關的製作成本,尤其是在特效和後期製作上面的成本,估算得就不怎麼嚴謹,畢竟也就是左手倒右手。

  但這一次,不一樣。德瑪西亞:光榮這部電影,有一半的資金,是企鵝出的。

  這要是再把製作成本給往低了算,就太虧了。

  於是乎,葉嘉懿那邊也是詳細的拿出了一個後期製作的成本核算,分析特效的鏡頭數、質量、時間等,以維度技術的名義,拿出了一個報價,可以提供給到企鵝那邊去查看。

  葉嘉懿敢拿維度娛樂整個財務部門擔保,這份成本核算的單子,企鵝那邊光查帳是啥也查不出來的。

  而實際上也確實不可能存在問題。報價是按照市場價來的,製作水平是比市場水平高一截的,這還有什麼問題?

  那些為好萊塢提供技術支持的、歐美世界的特效工作室,做到同樣的水平,報價甚至會比維度技術還高他們向來都是如此,好萊塢公司一個價格,外來企業一個價格。

  維度娛樂在整個視覺製作方面給出來的預算,達到了5.5億人民幣,大約八千萬美金多點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