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原來是這樣。”范哲說道,“那我這裡沒問題啊,我自己對於做lol的影視化還是很感興趣的,只要商業條件合適,咱們就可以做的。”

  “好,商業上的事情交給我來談。不過,在內容製作上,你有什麼要求麼?”

  范哲想了一下,說道:“還真有一個。如果我們要做的話,內容方面,我希望我們這邊能夠全權把控,他們可以派人來給我們做參考,但是我這裡不接受指手畫腳。”

  第二百八十五章 聯盟電影

  張彥平坐在自己的辦公室,正看著一份從維度娛樂發過來的報告。

  他是企鵝影業的高管,目前正全面負責關於《英雄聯盟》的影視化運作。

  企鵝集團搞娛樂是一把好手,遊戲方面就不說了,他們幾乎是國內的霸主。端游時代,他們逐漸超越盛大、網易等企業,做到了國內頂尖;而在手遊時代,他們更是霸占了巨大的市場份額,能夠與他們相提並論的國內遊戲公司,寥寥無幾。

  當然,他們做遊戲的路子,跟《太吾2》這種完全不是一碼事,這就不多提了。

  而娛樂行業,除卻遊戲之外,影視也是很重大的一筆。

  固然是網際網路公司起家,但是到了企鵝集團如今這種龐大的體量,他們的事業自然不可能完全僅限於網際網路,繼續向跟深處蔓延,是必然的趨勢。

  往影視行業走,也是很正常的了。

  而在電影行業,他們也是做了一些不錯的投資製作的。

  比如《夏洛特煩惱》、《捉妖記》的兩部……

  且不說電影質量如何,至少,商業上算得上是成功。

  《英雄聯盟》,是在企鵝影業手裡握著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版權。

  遊戲改編電影,這個路子在國外搞過許多了。像是什麼《生化危機》、《古墓麗影》、《刺客信條》、《魔獸》……

  有成功的,比如前兩部;有不算成功的,比如後兩部。

  《英雄聯盟》這部在整個全球市場上都有一定的號召力的遊戲,自然是有其改編潛力所在的。尤其是它在中國市場,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國民遊戲了,年輕一代人,玩過這款遊戲的,比例相當之高。

  將這樣一部遊戲作品影視化,它確確實實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但是,電影跟遊戲畢竟是兩個概念。

  例如《生化危機》,在電影出之前,遊戲本身雖然也是比較出名的,但也不至於太過有名;而像是《刺客信條》和《魔獸》,尤其是《魔獸》,這款遊戲創造的全球同時在線人數的記錄,除了國服之外有1310萬之巨;在國內,它也是一個擁有巨量擁躉的著名遊戲。

  然而,電影說撲不還是撲?

  雖然,國內的wower非常給力,包括范哲自己,也去電影院貢獻了一張電影票。然而,儘管它在大陸市場爆發出了相當不錯的票房,但最終挽救不了它在全球市場上的整體失敗,以至於據說到最後這部電影是虧損的。

  這代表了遊戲和電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遊戲不火,電影不一定撲;遊戲火,也不一定真的能把電影做好。

  但企鵝影業是有野心的。

  他們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逐漸構建所謂的‘聯盟宇宙’,搭建相關的世界觀。他們想要做的,是能夠如同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一樣,一部又一部的以《英雄聯盟》里的各個角色為主題,製作出一部又一部的商業大作。

  而要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第一部作品是重中之重。

  當年,漫威做《鋼鐵俠》做成了,所以他們起來了,而據說當年要是《鋼鐵俠》失敗的話,可能整個漫威影業搞不好都要因此而完蛋。

  至於《魔獸》那種,第一部撲慘了之後,第二部馬上就變得遙遙無期。

  這種要走視效路線的商業大片,投資可是相當龐大,動不動上億美金都是常事。賺錢當然是大筆大筆的賺,但要是虧起來,那也是很慘的。哪怕是好萊塢的那些電影巨頭,真要是連虧上幾部這種級別的片子,那也是傷筋動骨。

  企鵝固然有錢,但是攤子也大,抽調數億資本,到一部電影的投資上,那仍然會是一個非常需要慎重斟酌的事情。

  更何況,企鵝影業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製作能力,來做這麼一部商業大片。

  合作拍攝,那就是必然的選擇了。

  他們一開始,比較傾向於去選擇美國的頂尖電影公司,比如說六大——哦,現在是五大了——哥倫比亞、派拉蒙、迪士尼、環球影業、華納……

  跟這些頂尖的電影公司合作,對於企鵝來說是最優解。

  但是……人家沒那麼願意干。

  他們開出的條件,太過於苛刻了,而且聽說,好萊塢那邊對於外來資本的態度,相當的不友好。

  原本,他們是準備向下再看看。

  比如說向來跟中國資本有比較良好的合作、前些年還直接被萬達給收購掉的傳奇影業之類的二線好萊塢電影公司。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維度娛樂橫空出世。

  說實話,張彥平一開始對於維度娛樂這家公司,還真的沒怎麼考慮過。

  固然,他們做出了《幻想三國志》這樣的大爆的電視劇,後來的《地獄公寓》也以很小的成本,博得了不錯的成績,影視特效做得也很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