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畫面的中心,主角出現了。

  那是一個細胞,一個在范哲的筆下,畫出了很特別的風格的細胞。

  細胞的結構是很簡單的,既然不能對科學性有太大的違背,就註定了它的形象是比較固定的。

  但是在優秀的美術師、設計師的手裡,只要有一點發揮的餘地,那就可以玩出花來。

  在設計上注重造型和配色,減弱細胞在被放大後觀察中的那種獵奇感,讓整體形象,向著更美型的方向去。

  主角琳最初始的狀態,看起來當然是個細胞的樣子,但如果去形容的話,更像是個漂亮的不規則多邊形,細胞壁的在水中偶有波動,整個形體都甚至微微帶著些許光亮。

  “我居然會喜歡一個細胞……”梁淑月吐槽了一聲,但她不得不承認,這僅僅幾分鐘的觀看,確實讓她對這部作品的感覺不賴。

  畫風很舒服,顏色很好看,關鍵是……那個旁白的聲音真的很好聽啊!

  她就這樣繼續看了下去。

  隨著故事慢慢的繼續,她的關注點,也漸漸從旁白、從畫風上,轉移到了這部動畫講述的故事本身。

  用‘故事’這個名詞,顯得有點奇怪,這明明就是一個細胞不斷的吞吃食物養分,然後增殖、變異的過程,哪兒有太多的情節可言?

  但偏偏就是有。

  看著‘琳’吃掉更多的食物、碰到更多的事情、增殖擴大族群、進化出不同的細胞種類……

  這個過程,莫名讓人上癮。

  這就是升級的快感?

  看完第一集,她迫不及待的就點開了下一集。

  第二集的內容之中,講述了‘琳’逐漸遭遇到阿米巴蟲、講述了會偽裝的岩蟲這些單細胞動物,並與它們爭奪生存環境的故事,還講述了寒冷、冰這類的環境,對於細胞的影響,給琳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甚至差點將它剛剛發展出來的族群滅亡……

  而琳在解決掉、度過這些難關的同時,也在快速的進化,變得越來越強大。

  這個過程,讓觀看的梁淑月感到非常著迷。

  表面上沒有故事性,但潛藏在那單調的升級之中,‘琳’的命運,實際上一直都是在變化的。

  尤其是當第二集來臨的時候,故事進行到小說之中提到的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的時候,那種揪心的感覺,是梁淑月看很多所謂的‘虐心’劇集都很少會有的感覺。

  所謂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指的是小說內。

  是世界的氣溫上升,使得藍藻等生物爆發,同時世界範圍內,包括海洋內,氧氣的含量變得更多。

  在遠古的地球大氣中,氧是非常稀缺的,當時地球的生物以厭氧生物為主。然而,大氧化事件打破了地球原有大氣的平衡,游離氧含量的增加對專性厭氧生物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摧毀了絕大多數的這類生物,造就了地球史上的首次大滅絕。

  ‘琳’在這種環境下,也不能倖免。它遭遇到了自誕生以來的最大危機,在損失了大量的細胞之後,逼到一個小型海底洞穴之中,生成了可以抵擋氧氣浸潤的外皮後,陷入了沉睡。

  這一沉睡,就是不知道多少歲月。

  在黑暗之中,第二集也結束了。

  迫不及待又點開了第三集。

  “尊敬的用戶,該視頻僅限 vip會員觀看……”

  靠!

  心裡罵了一聲,梁淑月稍微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沖了會員。

  然後,就一口氣把三集給全看完了。

  ……

  《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在小範圍內火了。

  這並不奇怪。

  在一些視頻網站,某些純科普向的視頻,都能夠取得不錯的熱度,更別說‘維度娛樂’出品的作品了。製作精良,跟那些科普視頻里模擬出來的3d成品有巨大的差距。

  那些科普視頻砸下重金做特效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商業屬性較弱。但范哲這部可不一樣,有‘維度’系統的演算,效果非常出色。

  而且,普遍的科普視頻更為追求科學性、準確性。但在范哲這個美術出身的製作人手裡,他是肯定不可能接受自己的作品,在設計上有巨大瑕疵的。

  《專案組》那部作品,風格特立獨行,但設計感很強;到了《四十六億重奏》,更是走的能夠讓更多的觀眾接受的、比較夢幻的畫風。

  於是,這部作品後續的走勢,甚至有點出乎市場部最開始的預計。

  本來在看到首日四百多萬的播放量的時候,感覺這部作品的體量會跟《專案組》相似,可沒想到的是,後續熱度起來之後,增長速度開始加快了。

  下周,第四集播放出來之後,總播放量就過一千五百萬了。

  並且成績的增速,仍然沒有放緩。

  維度娛樂的市場部,馬上就反應了過來,緊急的就拿出來了一個新的預估。

  保守一點估計,播放量大約會到七千萬到八千萬;如果更樂觀一點的話,可能會上億。

  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這個成績水平的話,維度娛樂的收益率將會更大——這次,他們可是自行運營這部動畫的,除卻電視台和網絡的首播權之外,可什麼都還沒賣呢。

  更何況,點播成績維度娛樂還是要跟優酷進行分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