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東西說起來很玄乎,但其實就算是普通人,都能輕易的分辨出來。看似同樣的風格,真正的簡陋和擁有設計內涵的東西,實際上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受。

  就像是《貓和老鼠》與《喜洋洋》,都是動物形象擬人化,都是面對兒童,但這兩者之間的美學水平,天差地遠。

  話歸正題,實際上,在第二季動畫還沒有開播的時候,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對這部動畫作品的跟風。

  雨後春筍一般,不少類似風格作品的,已經在市場上冒頭了。

  在劇情上、在台詞設計上,暫時還沒看到能跟《專案組》這部作品相比的,製作水平更是參差不齊,被吊起來錘。

  但隨著這部分內容,慢慢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重視之後,製作更加精良的作品,必然會出現。

  不過范哲一點也不擔心,這會對‘維度娛樂’產生什麼影響。

  越是小眾的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越容易建立起競爭壁壘。

  在這個領域,受眾原本就小,有一個成功的作品立在了這裡,想要動搖其地位就太難了。

  其他想要進入到這個行業之中的人,做出來的東西不可避免的就會被拿出來跟《專案組》相比。

  質量差的忽視掉,就算做得好的,除非真的比《專案組》超出很多,否則很難另起爐灶爬起來。

  接連撲掉一些作品,資本看到這個領域並不是那麼好做的,自然而然就會冷卻下去。

  而且,就算是《專案組》真的被超越了,那又怎樣?

  在外界看來,維度娛樂是個新興的企業,除了代工做的《全職》之外,目前只有《專案組》這一部作品。

  但是,范哲自己當然不會這麼看。

  維度娛樂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專案組》只是初步的一個項目,後面,維度娛樂將會涉及的內容、將會打造的系列,都將會成為豐碑。

  ……

  時間匆匆進入到了四月。

  《全職》第二季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六千萬,平均單集播放量超過了八百萬。

  同時《專案組》第二季,由於首日三集連播的關係,雖然上線時間比全職晚了大約一個月,但目前也已經播到了第五集,總播放量也超過了兩千萬,單集四百萬的樣子。

  而經過了這麼一段時間的發酵,兩部作品在口碑上,同樣有不錯的表現。

  《全職》系列的評分達到了8.7,比之第一季有了不小程度的上升。

  而《專案組》第二季,評分也來到了9.0,比之第一季剛剛上的時候稍差一點點,不過經過冷卻後,第一季的評價已經落到了8.8的樣子。

  小眾就是容易在建立口碑。

  但無論如何,這兩部作品,在多方口碑上,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除卻兩部正在線上的作品,取得了口碑、成績的雙豐收之外,‘維度娛樂’當下正在推進的項目,也就是《魔影戰紀》的特效項目,至此已經也開展了有快一個月的時間了,整個製作過程,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

  投資方給的時間限定比較緊迫,他們希望能夠在五月份的時候,看到成品。

  這個時間限定,是寫在了合同裡面的。

  而這部片子最後的高潮,應當是全片特效製作難度最高的一部分。

  按照范哲所想,把這場戰鬥做好了,弄得夠華麗夠漂亮夠火爆,激起觀眾們的腎上腺素分泌,讓觀眾興奮起來,那這部片子縱使各方面都稀爛,也總歸能靠最後的這一點內容,拉回一些評價。

  能當一個合格的爆米花電影,也沒什麼不好。

  然而,這些鏡頭范哲拿到手之後,尤其是看到了電影中做的一些動作設計,他直皺眉。

  做得真是……不好。

  演員的片酬、付給維度娛樂的特效製作費,加起來占到了整部電影投資額的九成的樣子。剩下來的錢,要負責整個拍攝、要負責設備、要負責劇組成員的工資……能有多少錢去請專業的動作團隊,來進行動作設計和指導?

  甚至,他們到底有沒有設立這個部門,范哲都很懷疑。

  嘆了口氣,他想著:“算了吧……愛咋咋地。”

  他會盡心盡力把高潮精華部分做好沒錯,但到時候,人家要怎麼用這些鏡頭,那就是人家的事情了。

  反正,後期剪輯的權力,大頭都在資方,連人家杜正德這個正牌導演,都只有建議權,他只是特效的製作方,沒有任何指手畫腳的餘地。

  ‘維度’系統在進行虛擬演算的時候,是有很多可選項目,可以去進行調整的。

  像是建模精度、光影效果、粒子演算、物理碰撞……這些內容的演算等級,都是有指數的,並且可以隨范哲的心意進行隨意調整。

  當然,演算等級調得越高,效果越好;但同樣,演算所需要的計算量也會大幅度的增長。

  在做《魔影戰紀》這部電影,范哲本來是想開高一點的,但是想了想,何必呢?搞不好討不到什麼好,反而因為拉長演算時間,拖延工期,還要讓人埋怨。

  維持跟《刺殺小隊》當時的演算等級,就夠了。

  當然,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於,錢就這麼點,憑什麼給你用更高級別的演算模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