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水木大學數學系的系主任就覺得衛添喜這樣做完全是吃飽了撐的,他沒有明確地同衛添喜提這件事,而是暗搓搓地找教務科的老師給衛添喜排了兩門課,一門是面向大三年級學生的應用數學,一門是面向大二年級的數學分析。

  數學系系主任的本意是讓衛添喜忙起來,多為水木大學數學系培養人才,壓根沒想到衛添喜的行事風格有多麼魔性,差點把水木大學一群數學人才都帶跑偏了。

  事情還得從衛添喜的講課方式說起。

  尼森雖然大大咧咧、有點不靠譜,但衛添喜給他安排下去的論文他都會看,衛添喜讓他跟蹤的那些優質數學期刊他也一直都盯著,衛添喜做出來的科研成果雖然他有很多是看不懂的,但也一直都在死磕,所以數學能力還是很強的。

  衛添喜默認水木大學數學系的學生水平都與尼森相近,故而上課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保留,完全就是揣著一顆‘為學生好’的心思去給學生講乾貨的,一節課講下來,她講的酣暢淋漓,自認為乾貨滿滿,一定會讓學生們有所收穫,結果她發現,整個班級的學生都仿佛石化了一樣。

  如果衛添喜能夠聽到那些學生們的心聲,那她滿耳朵一定都是——

  我是誰?

  我在哪?

  我學的一定是假數學!

  第107章

  摸著良心說, 衛添喜覺得自己講課講得挺好的,她講應用數學的時候, 生怕學生們聽不懂,因此將所有能夠拓展的東西全都加入進去了,‘數學方法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更是她用大片段講過去的東西,可誰能告訴她, 為什麼這些學生個個都一臉受挫的表情?

  是她講的不好嗎?不應該啊……

  衛添喜點了一個嘴巴張的最大的學生, 問, “你怎麼這個表情?是有哪裡我沒有講清楚嗎?”

  那個學生連連搖頭,搖完頭之後又瘋狂地點頭,就好比是吃錯藥了一樣, 頂著衛添喜的目光,他硬著頭皮說, “衛教授, 您講的特別好,就是速度有點快, 跟著您的思路從頭到尾聽下來, 都可以聽得很順暢,但中途稍微走一下神, 後面就完全跟不上了。而且您上課時寫板書寫的很快,我們聽完之後還來不及抄板書, 您就把東西給擦掉了……課後想再複習一下也不行。”

  衛添喜在心裡默默回憶了一下自己這堂課擦黑板的頻率, 確實有點高, 她有些不大好意思, 直接把自己寫在備課本上的那些東西撕下來,遞給被點到名的那個學生,“上課沒必要抄板書,因為你們的基礎比較差,所以我需要講的東西很多。很多東西都是我看了很多數學文獻之後捋出框架來給你們講的,為了抄一點兒板書而掉隊,實在是有些不值得。你們要是想抄板書的話,可以拿我的備課本去抄,不過別弄髒弄破弄皺了。”

  那個學生拿著衛添喜的筆記,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被上面齊齊整整的筆記以及數學推理過程震驚了一把,點頭如搗蒜,“好的,衛教授您放心,我一定會注意的。”

  走出教室,旁聽衛添喜講課的許建民教授疾走了幾步,追上衛添喜,問,“衛教授,你覺得咱水木大學數學系的學生怎麼樣?”

  衛添喜想了想,略帶猶豫地說了實話,“這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

  恰好有幾個女生搭伴跑去上廁所,剛好就聽到衛添喜說的這句話,她們感覺尿意都沒了,心情極為沉重。

  本以為考上水木大學就能成為人中龍鳳,沒想到在衛教授看來,她們居然還是最差的一屆學生。

  衛添喜注意到那些學生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生怕這些學生多心而誤解,趕緊又補充了一句,“不是說天賦太差,而是基礎太差。之前在瑞典的時候,我替我的導師梅瑟塔教授帶過很多研究生,也給本科生上過好多節課。給瑞典那些學生上課的感覺與給水木大學數學系的學生上課是完全不一樣的。”

  “假設將數學知識的提升化作一條射線,而應用數學這門課位於射線上的刻度值是五,那麼隆德大學數學系的學生在上課前就已經站到了五的位置,甚至有些學生通過自學已經達到了六和七的水平,我有充足的時間去開拓他們的數學思維,拔高他們的數學靈感,就算是最不用功的那些學生,他們的數學水平也已經達到了四點五、四點八的水平,上課的時候稍微認真聽一下,大多數知識課堂上就當場消化吸收了,課後完全可以根據我給他們的啟發去自學、去尋找更感興趣的東西,為自己的知識樹添加新葉子。”

  “可水木大學的學生沒有這樣的基礎,我上的這門課所處的刻度值是五,我擔心他們的基礎不好,已經將難度降到了三,但令人遺憾的是,依舊有絕大多數學生跟不上,他們對於數學的了解,僅限於小學、初中、高中課本上學到的那些知識,別說是知識樹了,知識棍都沒有搭建出來。如果讓我給這些學生的數學水平在刻度線上找一個點的話,我覺得他們才剛剛入門,最高打零點二分。”

  許建民教授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差距竟然這麼大麼?差距不應該這麼大啊,我們國家的科研成果出的並不比其它國家少多少,這證明我們培養出來的科研人才還是很厲害的。”

  衛添喜輕笑,“出的科研成果不比其它國家的少,可質量呢?我們國家的科研人才只善於在自己的領域中深耕,一旦涉及到一些需要兩個學科甚至是多個學科交叉的命題,科研人員就變得束手無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