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你真的研究出來,那可就是國之重器。你有想過所有權的問題嗎?這麼重要的東西,國家不可能放任它落在個人手中,最起碼掌控權肯定要掌握在國家手中,到時候你的研究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但這是事實,我想我應當把話提前同你說清楚,你現在還有選擇的權利,不然等你研究出東西來之後,國家再出面干涉,那就有些太過殘忍了。”

  說完這些話之後,老者就緊緊盯著衛添喜的表情,他覺得衛添喜十有**會拒絕,可衛添喜讓他失望了。

  衛添喜聳聳肩,“我研究這個又不是為了賺錢,目的很純粹、也很簡單,就如同我在瑞典學成之後要回國一樣,我想建設我的祖國,讓我的祖國變得更強大、更美麗、更和諧、更文明。只要我研究出來的東西能夠造福國家、造福百姓,那就足夠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國家能夠在拿走研究成果的同時,給我立一個名分,順帶著把所有科研經費都結算一下,如果這點小小的要求國家都不能滿足,那我也只能坐默默為國家奉獻的無名英雄了。”

  看見衛添喜臉上那明顯是故意裝出來的委屈,老者被逗得哈哈大笑,“你放心,我們國家絕對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有功之臣。你一片赤誠之心,我能感受得到,所以你就放手去做吧,我給你同其他人打招呼,不管是西南核物理研究所還是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亦或者是其它幾所研究核能的高校,若是有需要,那就去聯繫,你聯繫不了的,那就去找科技部,讓他們幫你聯繫。綠燈我親自給你開,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衛添喜:“……”突然有些壓力了。

  ……

  正月二十,水木大學正式開學,衛添喜參加了數學系的教職工大會,然後便找到在京城浪了將近一個月的尼森,把尼森這學期要看的書目、文獻以及要完成的工作全都安排了下去,拜託許建民教授多盯著尼森一些,她便開始專心設計從德國偷師過來的仿星器。

  說是偷師,其實也不算是,畢竟仿星器的主體架構還是沿用了洛必達星球上經過高科技文明優化的那一套理論,若要說相似的話,大概只有外形、名字以及一些用到的一些核物理基礎理論相似。

  衛添喜設計的仿星器可比德國那台仿星器高科技多了,同衛添喜要設計的仿星器想必,德國那台仿星器勉勉強強只能算是兒童玩具,還是劣質的那種。

  尋常科研人員做研究,那是毫無頭緒地正向摸索,衛添喜的科研過程卻是在已知結果的過程中做逆向,速度自然要快很多。

  仿星器的主體設計結構敲定下來之後,衛添喜立馬把圖紙送到了科工院,盯著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那些老教授的臭臉,面帶微笑地說,“這是上面的要求,有問題請找科技部直接談。”

  第106章

  華國科學院想要海外人才回國建設, 主要原因並不是缺少做科研的人,而是缺少眼界被打開的人, 尤其是在技術封鎖最為嚴重的這個年代,華國本土科學家大多數都是在悶頭搞建設,對於海外同行研究的東西知之甚少。

  因為消息閉塞的緣故,所以有很多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都會被浪費在‘試錯’上。

  衛添喜的歸國, 就是將在海外拓寬出來的眼界的帶回了華國, 甚至於說, 有洛必達星球的東西在,她帶給華國的眼界是遠超世界同行的,只需要按照她的規劃一步步走下去, 用不了多久,在某些高端領域實現‘趕某超某’並不是難題。

  相比起衛添喜在瑞典、在歐洲見過的那些工作兩天就想開個arty解壓的科研人員, 華國的科研人員更為吃苦耐勞, 衛添喜與科技部直接對話,將‘仿星器’的這研製工作——這個大任務分成無數個子課題, 分配給了不同的研究所與研究機構, 很多高校都是以舉校之力來攻克這個難關,諸如水木大學、首都科技大學、首都航空航天大學、首都工業大學等, 任務推進得飛快。

  就連因為被衛添喜拒絕而心生不快的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的那些老科學家們,在看到衛添喜提供的設計圖之後, 都沒有任何異議, 悶頭就去開會商量具體的實施過程去了……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 看到衛添喜提供的方案, 他們就好像是蒙在頭頂上的天花板被打通一樣,個個皆是幹勁十足,全身心投入。

  多方聯動,衛添喜所承諾的科研經費就變成了大問題。

  如果只是十萬百萬級的項目,靠‘新時代集團’這幾年的分紅就可以填上這個窟窿,但想要搞可控核聚變,想要養活那麼多的科研人員,需要的錢哪是十萬百萬就能解決的?最少都是十億。

  衛添喜看著科技部反饋過來的預算單據,突然有些懂科技部的領導當時說什麼都不願意給可控核聚變燒錢了,這完全就是一個無底洞啊!

  且不說當時科技部的領導根本看不到可控核聚變的希望,往這個大坑裡燒錢完全就是豪賭,就算她知道按自己布置下去的東西做,一定能夠做出成果來,依舊有些吃不消。

  就算‘新時代集團’發展得再好,那也不可能掙出十億資金來給衛添喜造作啊!

  答應的時候一時嘴爽,事後看起這些單子來,衛添喜卻愁的感覺自己心態稍微差點就要進火葬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