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任誰能想到,一個四歲大的女娃能寫出匿名信來?一般孩子四歲大的時候,怕是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對。

  衛添喜寫的那份匿名信是貼在京城傳媒學院新聞系學生宿舍牆上的,她將前世被自媒體用爛了的標題挪到這個時代來,寫了一篇名叫《老百姓都震驚了!一座氮肥廠,居然引得數萬人狂咳不止,百姓吐血身亡!》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她將氮肥廠在三道溝落戶前後的情況羅列了個清清楚楚,還把最大的變化全都用列對比的方法觸目驚心地展示了出來。

  原本水草豐茂、游魚成群的河流已經變成臭水溝,最嚴重的時候,每天能打撈到上千條飄在水面上的死魚,小孩在河邊淌水之後,腿上得了十分嚴重的皮膚病!

  原先乾淨清新的空氣也變得污濁不堪,氮肥廠里傳來的刺鼻氣味持續多日,遲遲不散,臨近周邊數十個村莊,甚至連山腳下的縣城以及更遠的地方,都有百姓患上了耳鼻喉的問題。

  最嚴重的是,有氮肥廠的工人咳血死在工作崗位上。

  在這份匿名信的最後,衛添喜用浮誇的筆觸寫道:“是這片土地養育了我,看到我魂牽夢縈的家園變成這副模樣,我的心都在滴血,誠懇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三道溝氮肥廠問題,還百姓碧水藍天!”

  衛添喜十分心機地用上了‘魂牽夢縈’這四個字,故意虛晃了一個幌子。

  除了衛添喜本人外,所有看了這份匿名信的人都會覺得,這封信一定是一個在外漂泊多年的遊子回鄉之後,發現自己夢中的故鄉大變了樣,然後含淚寫下的匿名信。

  不出衛添喜的預料,這份匿名信就仿佛是一顆投入油鍋中的生石灰罐子,將京城傳媒學院這灘水炸開了鍋。

  這個年代的學生正義感爆棚,從世紀初那些有志青年身上傳下來的熱血還未涼透,一看到這份匿名信,立馬有人組織起來開了個會。

  散會後,一撮人坐上火車直奔三道溝而去,也有人開始關注其它地方的氮肥廠是否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甚至還有人特意去京城醫科大學找了專業的教授,了解氮肥廠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是否會對人體、對環境造成損傷。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對這件事的調查中來,在首都經貿大學念書的衛大丫與白楊也聽到了消息,這剛結婚不久的小夫妻倆一聽那氮肥廠安置的地方,立馬就慌了。

  白楊見臉上向來帶著笑的衛大丫眼淚不停地往下掉,一邊安慰衛大丫,一邊托關係找人去京城傳媒學院打聽消息,她不僅借到了京城傳媒學院那些學生從三道溝調查回來的結果,還找人借到了手抄版的那份匿名信,以及京城醫科大學教授站出來開的證明。

  實驗表明,氮肥廠生產活動工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質(包括但不限於廢氣、廢水、固體廢料等)會對人體、對環境、對自然造成不可逆轉、難以修復的傷害。

  衛大丫坐在首都經貿大學校門口的台階上就哭成了淚人。

  白楊攬著衛大丫的肩膀連聲安慰,“媳婦兒,別哭,咱家肯定沒事兒。你想想,前幾天咱還同大哥家通電話呢,如果咱家有啥事兒,大哥肯定會同咱說的。”

  衛大丫哭得眼睛都腫了,“不,白楊,你不知道我媽是什麼樣的人,她向來報喜不報憂,如果家裡出了事兒,只要不是要命的大事,我媽肯定不說,她就怕我、我哥、二丫在外面擔心。”

  “媳婦兒,那你去同系裡請假吧,咱倆回老家一趟去,親眼看看家裡人是怎樣一個情況,我現在就去車站買火車票,看看能買到哪天的,你先回咱家等我一陣子去。”白楊提議道。

  衛大丫的心定了一大半,她想了想,又同白楊說,“白楊,咱現在住著的房子是我媽給錢買的,離學校近,沒花多少錢,不是還剩點兒錢麼?”

  “你能不能同你媽說說,再買一套大點的院子,把我媽給的那個小黃魚兒全都花了,能買多大買多大,咱回老家去看看,如果家裡那邊的環境實在太差,那就把我媽他們接上來住一段時間,明知道那氮肥廠的廢料有毒,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爸媽哥嫂侄子侄女兒中毒啊!”

  白楊想都沒想就直接應了下來,“咱倆結婚的時候不是說過麼?那寶貝是你的嫁妝,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買院子自然沒問題,我先去買票,買完票就同我爸媽說這事兒去。”

  “媳婦兒,你別急,這買院子不是小事,得細細挑,咱倆結婚的時候,我爸媽不是給買了一套四合院麼?如果咱哥嫂他們來京城,就先讓他們住那四合院裡,你把鑰匙給了就行,那院子閒置著也是閒置著,咱倆又不住。你別有心裡負擔,我絕對不會有意見。”

  衛大丫大為感動,抹掉眼淚後,抱著白楊就啃了一口,白楊紅著耳朵騎上自行車去車站買火車票,衛大丫趕緊去系裡請了假,然後回家收拾東西。

  大概過了三個小時,白楊騎車回來了,他將買好的兩張車票交給衛大丫保管,一邊在火爐上烤火暖手,一邊同衛大丫交待自己做了的事情。

  “買院子的事情同咱爸媽說過了,咱媽說前兩天還聽有人說想要賣院子呢,就在原先的皇城邊上,是一個大院子,聽說是那家老爺子得了什麼怪病,全家急著籌錢把老爺子送去國外找醫生,價格不算太貴,但那院子有些年份了,住之前得好好修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