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春種講到耕耘,最後講到收穫, 實事求是地講下來, 領導說不定會問你一些問題, 你也別糊弄, 撿一些不會出錯的東西說,領導是不會為難農民群眾的。”

  衛老太依舊慌得要命,別人不知道那地皮高產的原因是什麼,她心裡有數,早先準備收割的時候,那些麥穗還蔫頭耷腦的,帶著衛添喜上山的時候,糧食才突然活泛過來,這些東西能實事求是地講?

  見衛老太的臉都變成了苦瓜模樣,公社來的領導安慰說,“大娘,您也別著急,我教您一個法子,您先將自己為什麼要帶領家裡人開荒,然後詳細地說說你們家在開荒過程中的細節,然後再做個總結,總結的話儘量精煉一些,最後最好感謝一下生產隊、感謝一下政策……就是這個套路,大娘你明白了不?”

  這些套路說起來容易,但也就是一個框架,要想往裡面填充滿東西,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頂著一腦子的漿糊,渾渾噩噩地把公社來的領導送走,衛老太回屋之後就用胳膊杵著臉琢磨公社領導留下的那幾個問題。

  “為啥要帶領家裡人開荒?”

  “因為糧食不夠吃,不開荒就只能餓死唄,這算什麼狗屁問題,不廢話麼?”

  “講一下開荒的細節?”

  “刨土,犁地,施肥,澆水,播種,除草,再澆水,收割,大家這麼多年不都是這麼種地種過來的麼?有什麼細節值得講?”

  “之後還要做個總結?有啥好總結的?老天爺不會虧待勤快的人,懶人自有天收……可不是說人定勝天嗎?懶人也是人,怎麼就勝不了天了?”

  衛老太一整個下午都像是魔怔了一樣,嘴裡絮絮叨叨地念個不停,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衛大柱馬上就要回部隊了,見衛老太這個狀態,實在放心不下,便湊到衛老太牆根下偷聽了一會兒。

  衛大柱沒聽明白,索性推門走進屋子去問個清楚明白,“媽,你念叨啥呢?”

  衛老太被嚇了一跳,見是衛大柱進來,她這才鬆了繃緊的神經,氣不打一處來地說,“你屬貓的麼?走路都沒有聲兒?人嚇人嚇死人,差點嚇死老娘。”

  嘴上訓得凶,衛老太的身體卻十分誠實,她把屁-股稍微挪了挪,給衛大柱騰出一個地方來讓衛大柱坐下,問,“大柱,公社領導說是省里的領導要來找媽取種地的經,媽該怎麼說才合適?”

  衛大柱見過的大場面多了去了,如今聽到衛老太的問題,他並不覺得有什麼值得忐忑的。

  “媽,這有什麼好琢磨的?實話實說就成!您都種了這麼多年的地,現在說起種地的事情來,還有不知道的?”

  衛老太急眼了,“媽也想實事求是的說,可問題是,媽實事求是地說了,人家會信麼?公社領導說了,別人想聽的是咱家種地的秘訣,秘訣懂不?就是能在別家種地都差不多顆粒無收的時候,咱家搞了個大豐收,人家想知道為啥。”

  衛大柱啞炮了,他的目光有些呆滯,許久之後才回過神,“媽,我也想聽聽,為啥別家種地都是顆粒無收,咱家種地就豐收了。你是不是真有什麼秘訣?”

  “有個錘子!”

  衛老太翻了一個白眼,本來想懟衛大柱幾句,但是她想到衛大柱念過書,算是半個文化人,到嘴邊的粗話就改成了詢問,“大柱,你比媽有文化,有沒有看過什麼種田種地的書,有的話就幫媽仔細想想,書裡面有沒有提過一些讓糧食增產的法子?”

  衛大柱嘴角抽抽了好一會兒,還真讓他想到早些年準備從部隊轉業時看過的一本書,只不過後來他轉業沒成功,留在了部隊,便沒有再翻過那本講農學的書,如今仔細想想,還是能想起一個囫圇大概的。

  “媽,你別說,我還真看過這樣的書。”衛大柱猛地一拍大腿,興奮說道。

  衛老太激動地眼珠子都快綠了,“快說說,書上都說啥了?”

  衛大柱捋了捋腦子裡的思路,道:“書上說了,種地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開頭和結果,想要讓糧食產量高,就必須從整個過程上把關。”

  “比如說,從一開始的選種問題上,我們就應當選那些產量高的農作物種子,將那些產量不行的農作物種子給淘汰掉。”

  “澆水與施肥也必須根據一套十分科學的標準來走,肥料如果施的太多,很容易把田地里的莊家給燒死,如果肥料施的太少,那又起不到肥地的效果。給田地澆水也是類似的理兒,水澆的太多了,容易把莊稼的根子給泡爛,水澆的太少,又容易把莊稼給旱死,所以這套澆水與施肥的科學標準是種地的關鍵。”

  衛老太一個沒忍住,出聲打斷了衛大柱的話,她一臉懵逼地問,“澆水與施肥的標準是啥?大柱,能同媽詳細說說不?”

  衛大柱認真回想了一下,突然嘆了口氣,道:“寫那書的專家也沒說,我估計是專家也不知道標準是什麼吧……畢竟不同地方的土地是不一樣的,用同一套標準來肯定不行,不過媽你可以鑽個漏子,既然沒有標準,那就讓人不斷地去嘗試,直到找到那個標準。”

  “公社領導只是讓你分享種地高產的方法,又沒有讓你指導別的地也都變得高產,咱只需要提出一個方法來就成,沒必要非得將所有土地都朝著高產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