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介紹信得找誰開?生產大隊的隊長!

  問題是……生產大隊的隊長會給開介紹信嗎?

  當生產大隊的隊長聽說這些人要出去告狀的時候,想都沒想,直接給這些人安排了一大堆的活兒干,他想得很簡單,這些人完全就是閒的,等忙起來之後,就絕對沒有時間作妖了。

  可人是一個奇怪的複雜生命體,越是得不到的,越迫切地想要得到。

  生產大隊的隊長不讓這些人出去告狀,這些人心裡憋了火,咬牙撐到了公社領導到各個生產隊慰問的時候,噗通一下就跪倒在馬路中央,請公社領導給他們做主。

  這年頭都講究人人平等,公社領導哪裡敢讓別人跪他啊,連忙把人扶起來,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問,“這位老人家,你想讓我們做什麼主?你放心,現在是新社會了,只要有不平、不公的事情,我們一定會為你們做主的!”

  那老人家就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自己最近的遭遇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聽得公社領導一愣一愣的。

  聽完那得了紅眼病的老人家的控訴,公社領導問愛國生產大隊的隊長,“孫棟樑同志,這位老人家說的話都是真的?現在各處都在鬧饑荒、鬧減產,上面的領導鼓勵老百姓積極開荒,正是想要凝聚老百姓的力量,眾志成城,集體渡過這次難關,你們生產大隊真的做到了?有老百姓靠著開荒豐收了?”

  愛國生產大隊隊長孫棟樑被趕鴨子上架,心裡將那些告狀的老人家恨了個底朝天,臉上還得客客氣氣地回應公社領導:“這件事我也不大清楚,只是聽說不少人家都豐收了,起碼這一年的口糧不是問題。”

  公社領導滿臉驚喜,“孫棟樑同志,那還得麻煩你領我去這位老人家口中的衛家走上一趟,我們去考察考察,衛家人究竟是怎麼做農活兒的,是不是有什麼經驗心得?若是有的話,還得請衛家人傳授傳授,大家都學習交流交流,為了建設新社會而奉獻自己!”

  孫棟樑心裡其實也挺想知道衛家究竟是怎麼搞的,於是便將公社領導帶去了衛家。

  衛老太忙著給衛添喜蒸雞蛋吃,在灶房裡忙活,沒空接見公社領導,衛二柱便得了這個露臉的機會。同時,衛老太還有些不放心衛二柱,生怕衛二柱說漏嘴,她便在灶房裡支著耳朵聽。

  公社領導問衛二柱,“二柱同志,我聽孫棟樑同志說,你們家開荒很成功,開墾出來的荒地中種出了很多的糧食,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衛二柱連連點頭,說話有些結巴,“沒錯,確實種出不少糧食來。”

  公社領導得到滿意的答案,又問,“那你們家是不是有什麼種地的秘訣?能不能拿出來和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分享?若是你們家的種地秘訣真的管用,那肯定能在這場災荒中救很多人,等地頭的糧食收下來之後,我就同上面的領導打報告,向組織給你們申請獎勵!”

  衛大柱作為親眼見證奇蹟的人之一,知曉自家的豐收是怎麼來的,聽到公社領導這麼問,他腦海中陡然就浮現出衛老太的叮囑來,不敢說出實話,只能絞盡腦汁地想辦法。

  衛老太生怕衛二柱嘴笨說漏嘴,在灶房裡急得心頭冒火,眼看著蒸蛋已經快熟了,她連忙將鍋從灶火上拿起來,把捋起的袖子放下,跑出灶房,一把將衛大柱拉到邊上,她親自擠著臉上的笑容同公社領導說,“哎,我這幾個兒子腦子笨,地頭的事情一直都是我吩咐他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所以領導您要問有沒有什麼秘訣,問他肯定是不知道的,您得問我。”

  公社領導被這個突然跑出來的老太太嚇了一跳,不過聽清楚衛老太說的話之後,他臉上的熱切就又濃郁了幾分,“哎,好嘞,您說!”

  衛老太的嘴皮子利索,腦子也靈光,隨口就結合現實編出一個□□無縫的理由來,她故作靦腆姿態地笑著說,“其實也沒什麼,地頭能產多少糧食,主要還是看侍弄田地的人有多麼上心。在開墾那些荒地之前,我就讓我兒子把地都細細的翻了一遍,然後又從家裡掏了肥水,拎到地頭灌了下去,最後還跑去河邊挑了水,把地都給澆透了,平日裡時常除草、澆水,精心侍弄著,糧食產量自然就上來了。”

  公社領導皺緊眉頭,“不應該啊,別人家不都是這麼做的麼?”

  衛老太一口咬定,“如果別人家也這麼做了,糧食產量卻沒有上來,那只能說明他們做的還不夠!人在做,天在看,如果自己盡到了心力,老天爺不會不給百姓一條活路的!偉人也曾說過,人定勝天,只要自己做的足夠多,老天爺肯定不會讓百姓餓死。”

  公社領導仔細想想,思維就被衛老太帶進了誤區中,“對啊,地頭的事情就那麼簡單,如果糧食產量上不來,那要麼是糧種不好,要麼是施的肥不夠,要麼是澆的水不夠,不然還能有什麼問題?”

  想明白之後,公社領導悟了!

  他掏出本子來,將衛老太隨口扯出來的一句話認真細緻地記在本子上,點頭說,“大娘說的有道理,地頭的事情並不複雜,糧食產量提升不上來,或許有年景的原因,但更多原因還是在人身上,我們為了應對災荒,付出的努力還不夠。”

  “孫棟樑同志,你得號召你們生產大隊向這個大娘學習,大娘的思想覺悟真是太高了!我回公社同其它領導好好商量商量,過幾天請大娘去其它生產隊做個演講,同大傢伙都分享一下種地大豐收的經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