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道通”這三個字一出口,崔老道大吃一驚,剛喝的一口酒噴了費通一臉。原來這個李老道不是旁人,正是崔老道的同門師兄。他師父白鶴真人平生只收過兩個徒弟,頭一個是李道通,二一個是崔道成。李道通天賦異稟,無論什麼玄門道法一點就通,但是不走正路,被白鶴真人逐出師門。他又聽說跟隨師父的小徒弟崔道成,經師父指點上龍虎山五雷殿偷看了兩行半天書,得了五行道術,可以呼風喚雨、移山填海,好懸沒把他氣死,遂有興妖滅道之念。因為煉成了妖術邪法,會遭天羅地網格滅,李道通躲入陰陽枕躲避天劫,等到劫數過去,他的三魂七魄卻出不來了。後來陰陽枕落在肖長安之手,李道通在枕中傳了肖長安一身異術,從此殺人越貨四處作案,得了“飛天蜈蚣”的名號。李道通告訴肖長安,你在外邊作案時萬一失了手,可將三魂七魄吐出,遁入陰陽枕,免受陰世之苦。實則是以肖長安做餌,引來陰差勾魂,再借走陰差的批票,將他自己勾出陰陽枕。
當年白鶴真人道破天機,死前交給崔老道一個錦囊,命他下山途中拆看。崔老道在龍虎山上偷看兩行半天書,放走金蟾,錯失一世富貴。他失魂落魄地下了山,回到家才想起師父給了他一個錦囊。打開來反反覆覆看了八百六十遍,原來恩師白鶴真人早已洞悉一切前後因果,他崔道成根本沒有那一世富貴,他這輩子是應劫而來。師父之所以讓他上龍虎山,皆因他師兄李道通反出師門,入了“外道天魔”,上天垂象,合該道門中有此一場大劫,到時候天下大暗,死人無數,非止一城一地之禍。故經崔道成之手放金蟾下龍虎山借竅應地,以《神鷹圖》換取蟒寶應火,在廣濟龍王廟捉妖應水,讓他偷看兩行半天書應風,湊齊“地火水風”應此劫數。
崔老道不敢違背師命,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卻怎麼也想不明白,早在清朝末年,李道通就讓天雷劈死了,那還怎麼興妖滅道?直到此時此刻方知,窩囊廢這個倒霉鬼,三探無底洞捉拿飛天蜈蚣,豈料全是李道通的詭計。崔老道可真害怕了,關係到生死存亡,卦也捏不准了,顧不上跟費通多說,跑回家中收拾一番,趕去追查李道通的下落。怎知他前腳剛出門,李老道就冒了李子龍的名號,改頭換面來到天津城,這才引出後文書“槍打美人台,收屍白骨塔”。欲知後事如何,且留《火神:九河龍蛇》分說。
咱們這部《崔老道傳奇》,說到此處就該告一段落了。當然了,這只是“四神斗三妖”的一部分,本書借崔老道之口,講述天津衛四大奇人的傳說。書中的人物也不止這四位,更有七絕八怪、九虎十龍,以及九河下梢的三教九流、行幫各派。想當年,崔老道在天津城南門口說野書,以此掙錢餬口養活一家老小。“四神斗三妖”是他壓箱底的頂門槓子,很多內容是他吃鐵絲拉笊籬——自己在肚子裡胡編的,說個稀奇、道個古怪罷了,大可不必當真。畢竟是“神鬼妖魔多變幻,公道從來在人心”!
當年白鶴真人道破天機,死前交給崔老道一個錦囊,命他下山途中拆看。崔老道在龍虎山上偷看兩行半天書,放走金蟾,錯失一世富貴。他失魂落魄地下了山,回到家才想起師父給了他一個錦囊。打開來反反覆覆看了八百六十遍,原來恩師白鶴真人早已洞悉一切前後因果,他崔道成根本沒有那一世富貴,他這輩子是應劫而來。師父之所以讓他上龍虎山,皆因他師兄李道通反出師門,入了“外道天魔”,上天垂象,合該道門中有此一場大劫,到時候天下大暗,死人無數,非止一城一地之禍。故經崔道成之手放金蟾下龍虎山借竅應地,以《神鷹圖》換取蟒寶應火,在廣濟龍王廟捉妖應水,讓他偷看兩行半天書應風,湊齊“地火水風”應此劫數。
崔老道不敢違背師命,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卻怎麼也想不明白,早在清朝末年,李道通就讓天雷劈死了,那還怎麼興妖滅道?直到此時此刻方知,窩囊廢這個倒霉鬼,三探無底洞捉拿飛天蜈蚣,豈料全是李道通的詭計。崔老道可真害怕了,關係到生死存亡,卦也捏不准了,顧不上跟費通多說,跑回家中收拾一番,趕去追查李道通的下落。怎知他前腳剛出門,李老道就冒了李子龍的名號,改頭換面來到天津城,這才引出後文書“槍打美人台,收屍白骨塔”。欲知後事如何,且留《火神:九河龍蛇》分說。
咱們這部《崔老道傳奇》,說到此處就該告一段落了。當然了,這只是“四神斗三妖”的一部分,本書借崔老道之口,講述天津衛四大奇人的傳說。書中的人物也不止這四位,更有七絕八怪、九虎十龍,以及九河下梢的三教九流、行幫各派。想當年,崔老道在天津城南門口說野書,以此掙錢餬口養活一家老小。“四神斗三妖”是他壓箱底的頂門槓子,很多內容是他吃鐵絲拉笊籬——自己在肚子裡胡編的,說個稀奇、道個古怪罷了,大可不必當真。畢竟是“神鬼妖魔多變幻,公道從來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