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是兒子,不是皇子。

  對於父皇來說,大哥是他的兒子,他們只是皇子。

  楚霖是晉元帝的嫡長子,又是過世的孝顯皇后唯一的子嗣。

  楚邊聽母妃講過,孝顯皇后跟父皇本是少年夫妻,孝顯皇后出身高貴,國色天香,端莊嫻雅,對待下人溫和有禮,跟晉元帝本該是鶼鰈情深的夫妻,只是天意弄人,在孝顯皇后生子之時,竟然血崩而逝,只留下晉元帝獨在人間。

  好在孝顯皇后生下的皇子平安長大。

  這些年面對晉元帝對於太子楚霖的偏愛,一眾皇子之間雖然表面上都是風平浪靜,見面亦是笑容綿綿,一片兄友弟恭。

  其實私下裡一眾皇子早就斗得不可開交,各自拉攏朝廷官員。

  這其中最出格的就是二皇子,如今的慶王楚昭,楚昭的生母玉貴妃身後的玉家雖然無法跟魏皇后身後的魏家互相抗衡,但是玉家勢力不小,且多年來玉貴妃也是榮寵不斷,對於太子之位楚昭一直都是懷著覬覦之心的。

  原本楚邊認為楚昭是對於權勢太過於熱衷,但是看了那封密函,可見楚昭對於父皇懷著深深的舐犢之情,也許楚昭想要的初了皇位意外,還有這麼多年缺失的父愛吧。

  有些事,該不知道就不要知道的好。

  就這樣裝作雲淡風輕不好嗎?楚邊喟嘆。

  ~

  京城城牆上火影幢幢,震天的廝殺聲和兵器之聲混戰在一起,令人膽顫。

  皇宮中,玉貴妃頭戴鳳冠,端坐於鳳座之上,神色清明,她的目光穿過跪拜在地寫的宮女太監,直直望向坤寧宮漆黑清冷的夜色。

  坤寧宮外一片清寂,突然有小太監急急來報,玉貴妃身邊的老嬤嬤上前聽了,面色一白,那小太監退下之後,老嬤嬤挪步到玉貴妃面前,欲言又止。

  玉貴妃悠悠一笑:

  “嬤嬤,這天兒愈發的涼了,本宮該去問候一下故人了。魏氏如今現在何處?”

  那老嬤嬤抬眸看一眼玉貴妃面上的神色,見她面容平靜,遂低下頭:

  “娘娘,魏氏如今在冷宮中呆著。日日吃齋念佛日子過的好著呢。”

  玉貴妃聞言一笑,在老嬤嬤的攙扶下站起身:“既如此,本宮更應去看看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問一句這吃齋念佛分日子可過的如意?去吧。”

  那老嬤嬤聽了,垂眸下去了。

  ~

  玉貴妃前去冷宮,小宮娥提著宮燈在前面帶路,出了坤寧宮往西幾百米的後花園後面就是冷宮。

  自從晉元帝上次昏迷之後,就一直未醒。

  原先魏皇后跟女兒福安公主只是被幽禁在坤寧宮中,後來玉貴妃變本加厲直接叫人將魏皇后跟福安公主驅逐到了冷宮。

  冷宮多年來無人居住,也沒有人清掃,跟金碧輝煌的坤寧宮比起來,這滿眼瘡痍、破敗不堪的冷宮真真是破敗極了。

  玉貴妃披著狐皮斗篷,站在冷宮外。面上無悲無喜,不知道內心在想些什麼。

  帶路的小宮娥打開了冷宮的殿門,吱呀一聲,冷宮內的陳設立刻出現在眾人眼前。

  魏皇后一心向佛,如今雖然被幽禁在冷宮但還是在殿前供起來一尊菩薩,玉貴妃走進殿門,看見了挽著宮髻插著烏木簪子,穿著粗布長裙的魏皇后,她的下首是同樣打扮的福安公主,只是跟魏皇后不同的是福安公主頭上簪著一隻小巧玲瓏的素銀梅花簪子。

  魏皇后跟福安公主正跪在佛前的蒲團上念經。

  玉貴妃進門了,魏皇后在菩薩面前三叩首之後才站起身回首,面無表情的看向來人:

  “你來了。”

  “本宮來瞧瞧故人,順便拜一拜菩薩,保佑姐姐能早日跟太子相見。“玉貴妃穿著一件五色錦盤金彩繡綾裙,手持碧玉宮扇, 慢吞吞的踩著繡鞋往佛前走去。

  今日玉貴妃的裝扮跟往常一樣,頭上挽著高髻,碧玉珠翠,姿容得體,跟往日囂張嬌美的貴妃娘娘沒有差別,但是仔細一看就能瞧見玉貴妃臉上被厚厚胭脂掩蓋的細紋和藏在髮髻里的白髮。

  魏皇后也不答話,只是轉身坐在榻前,玉貴妃垂眸瞧見床榻雖然破舊但是打掃的一塵不染,裡面用的床鋪也十分簡樸,如今天寒地凍,屋子裡沒有點火爐,看來這魏氏母女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呀,玉貴妃掩面笑著離去。

  ~

  京城內外廝殺聲不斷,因為形勢不妙,慶王甚至親自穿了鎧甲去城牆上督戰,奈何魏青岩率領的大軍太過於強悍,眼見著京城的宮門即將被攻下,楚昭心下一沉,冷聲說道:

  “陳明傳本王的命令,將西涼使臣送來的大炮運上來,後面弓箭手準備,無比要在大炮運上來之前抵抗住敵人的進攻!”

  副將陳明聽了連忙吩咐士兵去運輸大炮,這大炮原本是上次西涼使臣來京城的時候送來的禮物,這大炮神武勇猛,一炮下去就能把人炸成碎片。

  對於西涼使臣送來的洪武大炮,楚昭原本就是叫人放在了倉庫中,不打算投放到戰場上,畢竟這是敵國送來耀武揚威的,他們大晉怎麼能用?

  只是如今形勢危急,當務之急是把敵人打退。

  只是楚昭怎麼也沒有想到,這西涼使臣送來的洪武大炮竟然都是啞炮,根本就是中看不中用的廢物,楚昭氣急敗壞的砍下了前來報告的士兵的頭,那士兵的頭顱咕嚕嚕在地上轉了一圈,又滾到楚昭腳下,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直直的盯著楚昭,楚昭大怒,一腳將那士兵的頭顱踢下來城牆。

章節目錄